|
本帖最后由 飘在云端 于 26-1-2010 23:27 编辑
在计划生育实行了几十年之后,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又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北京等城市实行准许夫妇生育二胎的政策,以调整人口结构,保证社会人口的可持续发展。不过,作为一个理性的社会,都期待人口的高素质化。如果能优生优育,让人口素质不断得以提高,那么,我们未来的中国必将是富有活力和竞争力,不缺少高素质的人才,我们的民族将大有希望。
我们希望能够多增加高素质人口,来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讲得再明白一点,如果那些高收入、高学历群体即双高群体,能够提高生育率,多培育后代,必能增加高素质人口。那些高收入、高学历群体有培养教育孩子的能力。一个人出生及生活环境好,就容易成才。
与此相反的是,那些低学历低收入群体即双低群体,他们本身经济和个人素质偏低,他们给予孩子所提供的生存条件和教育条件都比较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几率就比较低了。笔者并非要否认,家庭条件差就不产生人才,也有“逆境出人才”的,不过概率太低了。一般来讲,低素质夫妇的孩子,大多数出人头地的机会少得多。特别是那些从来不顾及孩子的成长教育的,甚至是离异后还缺少责任感的夫妇,子女不要说成才,就是成 人都很有问题了。
因此,假如要准许夫妇生育二胎,也应该优先鼓励那些有经济条件和教育能力的双高群体夫妇增加生育,这样能为社会增添有希望的下一代。假如是明白事理的人,都不愿意看到那些双低群体再增加生育,给自己及社会增添负担,得不偿失。然而,现实却与我们的愿望大相径庭,事与愿违。那些高学历高收入的夫妇,大多生育率偏低,而低收入低学历(即偏远农村)夫妇生育率偏高。
高学历高收入的夫妇,大多生育率偏低,是由于:一,刚结婚时,想乘着年轻打拼事业然后再考虑孩子问题也不晚,因一拖再拖后来想生却生不出来了;二,不少夫妇感到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很大,有产妇患上孩奴恐惧症的;三,在日益增大的压力之下工作生活,令许多处于生育年龄的人多少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选择晚育、不育或者出现受孕困难等情况;四,甚至有“丁克”想法的人出现….. 高等教育让人们变得过于理性化,客观地抑制人口的增长过快。难以估算的经济成本和精力成本等,都是80后再生一个宝宝的顾虑。
而那些低学历低收入夫妇,他们的生育率特别高。他们人不少有很顽固的传宗接代思想,重男轻女,有人为了生一个男孩不惜四处流浪,重数量却没有质量。他们想养小孩防老。生活质量不断下降,连一个孩子都不能照顾好,却要接连不断地生育,为了生一个男孩,好延续香火。他们或许很少考虑到把孩子带到世界,到底可以为孩子提供什么养育及教育条件。
由此可见,素质与生育成反比。学历越低生育率越高,低收入夫妇将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善于幻想,是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学历越高越不生,高学历高收入夫妇们是重视现在,还有更多忧患意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正是我们倡导的科学之文化,恰好成了人口生育的障碍。过多的理性反而束缚了人的思想,高学历阉割了生育力 。
看来,在高学历高收入群体中提倡一种正确的生育观念,让人们达成一种共识——将生儿育女作为个人的社会义务,已经迫在眉睫了。社会的进步,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口。而高素质人口,也多产生于高学历家庭里。为了祖国的未来,出台合理的优惠政策,奖励高学历高收入适当提高生育率,不失为一条明智之举。勿让高学历阉割生育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