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又花了一个小时,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小时,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阐述给一个同学。 其实静下来想一想,自己也蛮可笑的。为了一份友谊,去分享自己的心得,给一个完全没有自我的同学。我在想,价值观更多的不是接受到的,而是自己去感悟到的。
无论现实中的我怎样,我的文字还是比较冷静的,所以写些心得出来,若是能唤起些共鸣,心感欣慰。
先分享两个小趣事。
记得我在《反思青春》中这样写到:“ 其实,所有心灵的痛苦都是基于自己的欲望以及无法满足后的痛苦,根本谈不上疾病。 ”文章发表的几天后,在GSC的课堂上,老师讲到了幸福指数,讲到了不丹王国,讲到了一个佛教理念,居然和我的思想不谋而合。而我,却从没有看过那些书籍。
第二件便是刚才在和同学沟通时,讲了许多我的价值观念,同学说我说的话在他看过的书籍里出现了,而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些书籍的名字。
两件小事并不是在炫耀自己,而是想阐明一个道理。
读书,固然可以使人明智,但是看书一定要讲究方法。如果自己没有明确的观点和看法,没有明确的价值观念,我的建议是不要去看书。尤其是心理学,性格塑造这方面的书。因为它们往往会给人灌输一些概念,很多人就按照书中说的去做。其实,那些概念都是作者感悟出的道理,都是作者在经历后的反思。他们于我们没有两样,所以,我们也一样可以去感悟,去反思。
我正在酝酿的《谈读书》中也想提这个问题,就是关于如何选择书籍,如何阅读书籍。其实,有时候读书并不是最佳的选择。有时候,我们要静下心来,丢开书本,走入自然,用心去感悟生活,感悟道理,感悟自然。有人说,读书使人明智。我并不想反驳这个道理,只是说得并不全面。想明智,成为智者,就一定要学会思考。
我每天睡觉前都会躺在床上思考人生,感悟人生。经常会无意间悟出许多书籍中不约而同地提出的道理。而它们,却属于我自己。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价值,每个人都有哲学家的潜质,只是看你想付出多少思考,付出多少努力。
就像我说的那样,有时候,要学会放下书籍,离开电脑,真正去行走,去洞察,去挖掘,去体会,去思考。可能在下一个日出时便会发现,自然如此美丽,生活如此美好。而一切的美好,都是我们自己感悟出来的,发掘出来的。
行使在人生的路途中,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时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