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7-6-2012 22:42:3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jrchome 于 27-6-2012 22:44 编辑
如果您的孩子是外国籍就好办多了,北京有很多不错的国际学校,原汁原味的。
这里有一篇相关的文章:
透视北京国际学校
来源:finance.icxo.com
对于所有移居到外地的家庭而言,孩子的转学问题总是当务之急。如果是向异国他乡搬迁,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当我们前往北京的日期日益临近时,所有的顾虑似乎都集中到一点:我们的孩子,特别是老大雅各布(Jacob),会不会喜欢我们为他们选的北京德威国际学校(Dulwich College of Beijing, 简称DCB),这是一所设在北京的英式学校。
就在离开新泽西的几周前,我们收到了学校有关要求穿校服的电子邮件。口气非常正式、非常严厉……完全是英式的。这封邮件的内容让我们着实头疼了一阵──他们要求穿上“亮黑色的鞋”、高筒的海军袜,还有套头运动衫。而雅各布长到这么大除了维可牢(Velcro)的运动鞋、运动裤和T恤衫,其他的通通不喜欢。对于穿校服,他很可能一口拒绝,而我又不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父亲曾经告诉我,要学会接受别人的思想,但不要学那些爱摆架子、想方设法挤进上流社会的人,要远离那些以参加俱乐部为荣或者拼命把孩子送进“自命不凡的私人学校”的人。
而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队伍靠拢,并且要与他们密切接触。DCB是声望颇高、拥有400年历史的Dulwich College of London在中国的联办学校。建校第二年,学校就暗自设定了跻身北京知名国际学校的目标,重点发扬其在体育、表演和学校精神方面的优势。与北京的其他国际学校一样,这里的收费极其高昂,每年大概20,000美元左右。(不过包括我们在内,大多数外资企业的驻外人员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子女上学补贴,而无需自行负担这笔费用,因为这里没有公立学校可选。)
这里的一切都与新泽西州的公立学校截然不同,雅各布在那里度过了幼儿园和一年级。我们很喜欢那所学校,不过像艺术、音乐、体操这样的“选修课”被永久性地砍掉了,镇子里已经对这种自毁前程的做法怨声载道。
没过多久我对这所英式学校的怀疑就逐渐消失了。雅各布和以利(Eli)的老师都是非常温和、充满阳光气息的美国人,这让我放下心来。孩子们很快爱上了学校,尤其是雅各布。他从未对校服提出质疑,甚至对年中的表彰大会表现出极大热情,因为2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在每周四穿上“最漂亮”的校服,包括一件运动夹克和一条领带。他报名参加了年终汇演,还加入了DCB的足球队,经常和日本学校以及一些中国学校打比赛。总之,这对雅各布来说简直是无比兴奋的一年。
也许这种英式教育恰恰符合雅各布的胃口。不过倘若事情不尽如人意,我们还可以有其他选择,因为在北京国际学校已经遍地开花。目前在北京至少有25所类似的学校,尽管未必都是英语教学或者各个年级全部都有。最近出版的斯塔德勒北京教育指南(Stadlers Education Guide to Beijing)给出了全面的介绍。我们所住的小区聚集着很多外资企业的驻外代表,附近设有3所国际学校,分别是北京德威、北京京西国际学校(Western Academy of Beijing, 简称WAB)和北京顺义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eijing, 简称ISB),我们认识的人多数都把孩子送到了这三所当中的一所。每所学校都有其各自的历史和教育理念,但似乎都发展得不错。
4年前ISB建设了一处33英亩的新校园。从学龄前班到高中,这所学校大概接纳着1,800名学生。WAB也有一个很大的高中校园在建,预计将于今年夏天投入使用,可接纳1,400名学生。DCB在现有校园北部几英里的地方建起了漂亮的新学区,可接纳学生880名,将继续招收4年级以下的学生。该校总计有学生近1,400名。这些学校都非常火爆,至少对于某些年级,招收的学生已经人满为患。
ISB是北京最早的一家英语国际学校,刚刚度过了25周年校庆。该项目最初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大使馆联合发起,到1988年才开始接收非大使馆人员的子女。在此之前一些非政府机构的外派人员通常把小孩送回国内上学。
由于北京德威刚好坐落在我们小区的外面,我们就就近选择了这所学校,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在DCB的前身蒙台梭利国际学校(Montessori School of Beijing)就读,他们在这里过得非常开心。(去年冬季北京德威收购了蒙台梭利。)学校的整合引发了阵阵忧虑,很多人都在讨论英式课程表以及与其他课程表的比较。但据我所知,孩子们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对上学也无比兴奋。如果你的孩子还很小,那就更加简单了,这也是为什么低年级的班级总是要排队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培养“第三文化孩子”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个朋友的小孩今年11岁,一直很难交朋友,他的父母开始担心几年中在3个国家穿梭的经历可能让他部分丧失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我们的小孩还算幸运,他们的国际经历并未让他忽略了作为美国人的身份,不过这一点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打算在孩子十几岁之前返回美国。
“到了青少年阶段,他们就开始有自我意识了,因此如果在国外培养他们,问题就会很快暴露出来,”DCB的董事桑德拉•贾维斯(Sandra Jarvis)说,他将在下周向驻外人员讲述一下在海外培养孩子的问题。“事实上他们与父母所接触的文化背景并不完全相同,他们将受到其他外来孩子的影响,而这些外来孩子都已经产生了自己的亚文化。”
北京德威的学生来自40多个国家,美国人所在比例最大,为28%。不过这个数字可能会给人带来迷惑性。很多持美国护照的学生实际上来自非英语家庭,比如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家庭。还有很多中国学生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其他地区,不过大陆政府禁止本国公民加入国际学校。(但不时有传言称这项规定不久将有所改变。)
来自各国的学生操着五花八门的语言。我儿子的一些小朋友中有在芬兰和香港长大的英国人;有来自伦敦的在以色列长大的阿根廷人;有保加利亚和英国的混血儿小男孩,长在北京;还有泰国和苏格兰的混血小女孩,日本和中国的混血兄妹,以及母亲来自西班牙父亲来自香港的华裔。这些孩子们很少注意到彼此有什么区别,我必须承认的是,统一的校服起到了一定作用。
如今我们来到中国已经接近一年,我们对亮黑色鞋子的担忧似乎早已被忘在脑后。我们至今还会不时地笑话那些正式的信函,但当再收到有关明年校服更改的通知时就已经很少烦恼了。无论改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会接受,孩子们也会欣然穿上它。我最近和几位驻外人士聊了聊,他们都打算再待上10年、继续享受这个有教育补贴的美差,免得面对混乱的公立学校或者为私立学校支付昂贵的费用。我们从未考虑过这样做,不过我感觉这个主意倒也不错。也许有时候人要学会变通一下。
Alan Paul
(编者按:本文作者Alan Paul是《吉他世界》(Guitar World)的高级编辑,同时也为美国篮球杂志《灌篮》(Slam)撰写文章。因妻子工作需要,他举家从美国新泽西迁住中国,现居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