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即使生病,也不痛苦
在医学领域里,无论是传统中医或现代西医,在面对人类各种病苦时,仍然有很多无法突破的瓶颈。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很多被疾病缠身的例子,即使尝试过各种医疗方式、受尽折磨,却依然无法解脱病痛。
疾病大约可分为生理与心理两种。所谓「病从口入」,生理上的疾病经常是由于吃了不洁的东西所引起的,有时病媒也会由耳朵、眼睛或身体任何一个部位侵入感染。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的卫生常识不够,不懂得保养、保健,就很容易使身体生病。
心理疾病的产生,则是由于人的六根受到污染,导致心灵、头脑发生问题。所谓「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亦即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加上身体及脑神经的反射、反应作用。心理的疾病是从我们的六根进去的,这类疾病要找心理医生用心理学的方式进行治疗。
然而,身心是互相影响的,生理疾病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同样的,心理疾病也会引发身体不适。目前一般的中、西医大多仅以药物治疗,或是用针灸、推拿、穴道按摩等物理方式来帮助病人,但这只能治标而无法治本。在预防疾病方面,也仅限于宣导维护环境卫生、提倡个人生活规律、饮食均衡、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等,还是无法照顾到我们的内心。
即使心理医生也是如此,他们往往只是问问病人过去的成长背景、生活经验,有无任何创伤经验或心理不平衡之处,然后再加以疏导、化解。这种治疗方式表面上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效果,暂时缓和病人的症状,但仍然无法彻底治疗。
在跟我学禅的西方弟子之中,有许多都是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或是心理学家,例如在英国的一班学生之中,就有几十位都是心理医师。他们平常为病患解惑疗伤,结果自己却有颇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即使用心理治疗的方法也解决不了,因而前来找我,希望我以禅的方法帮助他们。
我们常把「病、苦」连在一起说,但疾病所引起的痛苦究竟属于生理的?还是心理的?乍看之下,好象是生理的,因为是身体有病、感觉疼痛,所以才觉得苦。其实,痛不一定是苦,苦是一连串的不甘愿、无奈、没有希望、不知如何是好的心理感受。如果心理健全、有所寄托,观念也非常通达,那么身体的病只是单纯的痛而已,并不会成为问题,内心也不会觉得苦。
例如,有位老人家长期受癌症的折磨,他所面对的生理上的疼痛,是常人难以体会的。但是由于佛法观念的帮助,虽然痛却不苦,临终时,还有阿弥陀佛前来接引,老人家觉得前途无限光明,不但走得很欢喜、也很安详,可见佛法的确有治疗病苦的效果。
在众多形容佛的名号当中,有一种名称是「大医王」,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医生之中的医生,尤其专门医治人们的心病。所以,只要对佛法有信心,任何患病的人都可以少受一点苦,只要心理上的苦没有了,病情就会跟着减轻,这也是佛法救苦救难的功能之一。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老化是自然现象
老化是自然现象
一般人以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实「生」是一种苦,从出生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受苦到死亡为止。除了生之外,老、病、死也都是苦,可以说生命本身就是苦。生、死在一生中都只有一次,老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生病,有些人更是一辈子都受病痛的折磨,非常累人,这些都是苦。
一般人也以为,出生以后,应该是先生病,生了病以后才会老。其实,并不是非得等到须发花白才叫做老,「老」是一种时间的累积,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注定要死亡,在死亡以前的整个生命就是老化的过程。所以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一天一天的变老,就像佛经里所说的「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样,老化就是一种无常。
记得小时候,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赶快长大,因为长大以后就可以享有大人的权利,大人能够做的事情、能够去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做、可以去。父母、老师管不到我们,也不必再听他人的吩咐,享有很高的自主性。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还没有尝到老的滋味,才会希望赶快长大。要知道生命是很短暂的,大概过了少年时代,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步入青年以后,就可以感觉到年龄的压力了。很多人可能经常都会这样想:「过了一年,我又大了一岁。为什么我都没有什么成就?有人在我这个年龄,早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像这样老是在计较自己的年龄,就是一种苦。
老化虽然是一种自然现象,奇怪的是,很多人都非常介意谈论有关年龄的问题,尤其很多女士们,常把自己的年龄当作秘密,随便询问会被视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当别人猜测自己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小,就感到很高兴;要是猜得比较大,就会很难过,怀疑自己的外表是不是看起来很老了?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年纪变大了,也不愿意让别人感觉到自己老了,希望能够永保青春,在他人眼中永远是年轻的模样。像这样不甘愿变老,但是又非老不可,也是一种苦。
老虽然不一定是指老态龙钟,但是到了年老体衰时,当然一定是非常苦的。很多人经常都会安慰我:「师父,您看起来好象只有五十多岁,看不出实际年龄来。」我说:「阿弥陀佛!不要这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偏偏有很多人喜欢欺骗自己,觉得自己的身体还满好的,不像已经七十岁了,其实这只是自我安慰罢了。七十岁就是七十岁,和五、六十岁是不一样的,之所以自欺欺人,就是因为怕老,这也是一种苦。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警惕自己随时随地都处在老化的过程中,并且要好好利用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此一来,虽然还是在生死大海里不断地老化,但至少能在短暂的生命中,粹炼出更深刻的意义,活得更有价值。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身残心不残
身残心不残
身体障碍有不同的等级、类别,造成障碍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例如有些小孩一出生就得了蒙古症,有的一出生就少了一条腿,或是聋哑、眼盲、畸形。有些身体障碍则是后天造成的,例如因为小儿麻痹症,或是意外事件、战争、灾难等,而造成的颜面或肢体伤残。
因为后天因素而导致身体障碍的人,由于从身体健全到障碍的落差,最容易被自己的外表所困扰而灰心丧志。但如果心理辅导得宜,也能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虽然他在身体上有所缺憾,在体能上也比正常人差一点,但他的心智和正常人完全相同,只要工作职业选择得当,还是能有优异的表现。
我曾经遇过很多身体障碍的朋友,例如画家洪圣焜先生,无论在美国或台湾都相当有名,他画透视图的技术在台湾可说无人可出其右。另外有一位为我看病的耳鼻喉科医师,他的医术特别高明,可见身体障碍并无损他们的专业能力。
身体障碍的朋友如果要克服外相残疾所带来的困扰,重拾内在信心,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辅导。无论是家属或是亲戚朋友,都要试着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让他们明白,自己除了外表的缺陷,其他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差别,仍然能够拥有健全的人生观,并不需要自卑。
不过,当人们身体的某部分有了残缺时,产生自卑感是很自然的反应,心里总是会有一点遗憾,觉得自己不如普通人。所以,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身体外表和个人价值是不相关的,更何况你的心智、才能与贡献,都不输给一般人,所以不需要自卑。」
除了从观念上帮助他们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宗教信仰上帮助他们,因为透过宗教信仰,可以从根本上减轻身体障碍所造成的压力和压迫感,让他们能够调整观念、转变自我。
佛教讲因缘,其中一种是「增上缘」,也就是一般讲的助缘。但不同的是,佛教认为助缘不仅是好的、有利的,有时逆境也是,这就是「逆增上缘」。因此,从佛教的立场来看,生命所遭遇的一切横逆都是逆增上缘,所以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接受它、面对它,并转过来运用它,让自己更成长。而藉由拜忏、念佛、布施等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内心的矛盾情结,将自卑的想法转变过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当心态逐渐变得健康、开朗之后,就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到真正的「身残心不残」。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死亡并不可怕
死亡并不可怕
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一般人很容易误解这是在散播悲观主义。事实上,在佛教的观念中,身体上生老病死的变化,只不过是假相而已,学习并实践超越这些假相的方法,才是佛教教义的重心所在。
释迦牟尼之所以能够成佛,是因为他观察、体会到,所有人都无法超越生老病死。有生必定有死,生与死是一体的两个段落,开始的时候是生,结束的时候是死。而且只要有生命,就一定会老,生命的过程就是一连串老化的现象。老化的同时,还会产生许多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直到最后死亡,谁都不能够避免。
众生在人间是受苦受难的,并非享福享乐。即使有时候感到快乐,也是苦多乐少,而且很短暂,不可能永远维持。例如,为了吃一餐饭,我们必须先花上很长的时间来做准备工作,才能吃到丰盛的菜肴,但是享受美食的时间却一眨眼就过了,所以快乐是很短暂的。
而且,苦与乐就像双胞胎,不可能分开,乐的本身就是苦的结果,也是另一个苦的开始。两头苦的中间包含着乐,这就好象前后都是火,中间地带虽然还没有被火烧到,可是被两面夹攻,仍然受到威胁。所以,乐的邻居就是苦,俗话说「乐极生悲」,正在享乐的同时,就已经朝着苦的方向走了。
如果我们想要超越生命的痛苦,就要学着不被生死的问题所困扰或束缚。生死皆有因,生并不可喜可贺,死也并不无奈悲哀。贪生怕死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都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生命的过程就是如此,这是自然现象。所以毋须贪爱生、害怕死,贪生怕死只会造成痛苦,自寻烦恼。
我们要知道,死亡本身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后还有另一个新的未来在等待着。就像白天工作太累,晚上非睡觉不可一样,补充睡眠以后,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是崭新的一天。
此外,生可以说是一个结果,利用这个结果,正好可以为死亡做准备。当我们死亡之后,世界上任何财产、名利都带不走,只有业报随身。所以,真正可以带走的,是我们的慈悲心、智慧心和功德。因此,不必担心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看看自己现在有没有「储蓄」倒是真的。利用现在的生命好好养精蓄锐,在这个世界上多做些功德,多带一些好的业报到来生,就不必害怕死亡了。这就像我们在乡下多赚一点钱,再到都市来做义工,这不是很好吗?
由此可知,佛教虽然强调从生到死都是苦,但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么消极,相反的,还能够帮助我们消融对死亡的畏惧。佛法教导我们积极地储蓄功德,在人间先做好人间净土的工作,往生时才能带着功德一起前往极乐净土,这才是我们最好的归宿,也才能拥有永恒、真正的快乐。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自由自在的人际关系
自由自在的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于是很多人都想远离尘嚣过隐居生活。但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单独生存并不太可能,因为我们一出生至少就与父母、家庭和家族产生了关系,长大以后在社会上求生存,同样也离不开人群。而人与人之间,彼此互相需要,也互相提供服务。所以,在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之中,总是和别人在一起,无法完全脱离社会关系而离群索居。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人间」,释迦牟尼佛就是体会了人间的各种痛苦、烦恼,才悟道成佛。事实上,佛法所说的「八苦」中的「怨憎会」与「爱别离」,就是两种来自人际关系的痛苦,这也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怨憎会」,是指互相憎恨的人老是冤家路窄,常常见面。例如搬了新家之后,却发现隔壁邻居正好就是你昔日的冤家;或是出差开会的时候,心中才在想着,在这里应该不会遇到多年不见的冤家,没想到在会场里,第一个接待你的人就是他。
这是很奇妙的事,通常我们总是希望避免遇到讨厌的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如此。其实,人与人之间就因为有缘,才会变成冤家。在还没有把彼此的恩怨化解以前,就会常常遇在一起,彼此互相折磨。因此,在面对怨憎会之苦时,我们应该要主动向对方道歉、认错,并且好好地与他沟通。唯有面对误会,才能真的化解。
至于「爱别离」,就是指彼此相亲相爱的人,却相隔千里而不能相聚,甚至天人永隔。每个人都有亲人以及所爱的人,当情感互相依恃的双方分离时,都会让人感到相当不习惯和痛苦。特别是当其中一人先过世时,另一个人就像是失去伴侣的孤雁一样,那种情况是非常凄惨、悲哀、痛苦的。
然而,这种凄惨悲哀究竟是谁造成的呢?曾经有一位太太因为先生过世而痛哭流涕,我问她:「你哭得这样伤心,究竟是为了谁呢?」她回答:「当然是为了我先生!他拋下我就走了,剩下我一个人孤伶伶的在世界上,实在太残忍了。」自己的先生都已经死了,还说他残忍,可见她并不是真的为了往生者而哭,而是为了自己失去丈夫而伤心,这就是以自我为出发点而产生的痛苦和哀伤。
所以,当我们面对亲人的死亡,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感到悲伤的原因,究竟是不是自私心在作祟?如果真的是为对方设想,就该明白人死不能复生,哭泣不但帮不上忙,倘若亡者有灵,反而徒惹对方伤心。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多为他念佛回向,并且诚心祈愿他能够往生西方。
另外,如果亲人是为了读书、求职或发展前途而远离家门,那就更不应该感到悲伤,而是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来支持他。
无论是「怨憎会」或「爱别离」,都不要因为自私的想法而让自己受更多的苦。唯有承受得住与亲爱的人分离、勇于面对做人的难处,放下层层的自我执着,才能使我们在人生及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洒脱自在。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有人说,出家人离开了家庭、父母、亲友,所以不需要有感情;也有人说出家人既不结婚,也没有儿女,所以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感情。其实无论是人与人,或是人与其他众生之间,一定都有感情,如果没有感情,就不能算是个人了。
佛教称众生为「有情」,所谓有情就是指「有感情」。感情可以分成家人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男女之间的爱情等。出家人一样有父母、有朋友,所以除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之外,也同样有亲情和友情。
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持续地照顾我的亲人,我也告诉我的弟子们,即使出了家,对自己的父母还是要照顾,如果是出家前自己生的孩子,出家之后也还是要常常关心他。这虽然也是一种感情的表现,但经过净化之后,已经是一种非常清净的感情,也就是所谓的「慈悲」。慈悲融合了感情的成分在内,可说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面对感情时,还可以分为「俗情」与「道情」。俗情指的是在红尘俗世中,人与人之间纠缠不清、彼此牵绊的感情;而道情则是指修道人与修道人之间的感情,出家人将友谊进一步升华为道情,是彼此互相照顾关怀,该怎么照顾就怎么照顾、该怎么关怀就怎么关怀,而不会剪不断、理还乱。法鼓山目前所提倡的大关怀教育,就是运用关怀来达成教育的目的,同时再以教育来帮助大家成长,以提升从事关怀工作的能力及工作品质,而这种关怀就是道情。
一般人多半还是在俗情的泥淖里打滚,所以修行佛法的目的,就是在帮助我们将感情升华,从「有情」变成「觉有情」。所谓「觉有情」就是菩萨,菩萨的梵文是「菩提萨埵」,「菩提」有觉悟、觉醒的意思,而「萨埵」的意思就是情,指的是有情众生。所以,菩萨就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众生」,而且不仅自己觉悟,同时还能帮助其他有情众生从烦恼、痛苦、纠缠不清的苦海之中觉醒过来。
佛陀本身也有情感,只是佛陀的情感是慈悲,这是关爱一切众生的无限情感。这一切众生当中,当然也包括了自己的儿女、配偶、父母以及朋友。慈悲之人虽然没有特定的对象,但一定会有亲疏、远近、先后之别,先接近的人就是与他有缘的人。
佛陀开悟以后,首先想到要度化的就是帮助他最多、协助他修道的五个随从,于是就先到鹿野苑为五比丘开示佛法的基本道理「四圣谛」。接着再度的是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因为此时她已经生上忉利天,所以佛陀就到天上为母亲说法。最后,他还要度他俗家的父亲、太太、姨母、孩子,因此佛陀又利用探亲的机会,回到自己的国家,用正法来帮助他们。
所以,由佛陀的例子就可看出,无论是出家人或是佛菩萨们,不但都有感情生活,而且才是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不再为情所困
不再为情所困
「情」是什么?「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亲情、爱情、友情和道情四个类别。佛教虽然要人离欲、万缘放下,但并不是要人变得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还没有达到阿罗汉、佛菩萨解脱的境界,所以有凡人的感情是正常的。
在这四种感情之中,父母对儿女的情是最纯粹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朋友之间的友情则是道义关系,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并不像亲情或爱情那么强烈;而道情则是指修道人之间,互相关怀、勉励、协助的感情。
爱情则比较复杂,虽然真正的爱情也是无条件的付出,但是却很少见,多半还是以占有、控制为出发点。这和人类安全感的需求有关,因为谁都不希望和他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所以爱情通常是最痛苦的,但也是最甜蜜的。因此,爱情是四种感情中最难处理、也最容易发生问题的。俗语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情」是多么折磨人。相爱的人在感情好的时候,如胶似漆分不开,但是一旦爱过了头,就变成了苦,不再甜蜜。
真正的爱情应该要像中国人所说的「相敬如宾」,彼此之间互相关怀照顾、体谅尊重,如果遇到挫折,就一起想办法弥补挽救,这样的爱情才能够维系持久。因为夫妻两人,本来就男女有别,是不同的个体,怎么可能完全一条心、没有争执呢?所以,如果希望避免吵架,最好还是学习尊重对方、感谢对方,这样即使想要吵架也吵不起来了。
另外,年轻的男女朋友在交往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方非常热情,另一方却难以接受的情形,所以难免会失恋,不仅打击自尊,心里也会受到很大的创伤。失恋一定有其原因,因为爱情应该是双向的,不能一厢情愿,如果对方不爱你,就不要单恋一枝花、苦苦追求,这时应该知趣,不要再花那么多心思与时间在感情上面。不过有些人就是死心眼,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不但为对方带来困扰,也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其实,如果对方已经知道自己的心意,但还是不为所动,此时,放弃才是明智之举!
话虽如此,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芸芸众生还是常常为情所苦、为情所困,要把感情完全放下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常常在报纸上看到有人为了感情问题而轻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有人为情杀人,抱着「你让我这么痛苦,我也不让你快活」,或是「我得不到你,其他人也别想得到你」的想法,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对方杀了;或甚至玉石俱焚,杀了对方之后,自己也跟着自杀。
发生这种因爱生恨的情况是很不幸的,也是非常不理智的,对对方来说也非常不公平。以佛法的观点而言,这些都是很愚痴的行为,因为成就一段姻缘,需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成就,并不是自己想要就非得到不可,得不到就把对方毁了。
如果真的能理解这一层,就会退一步、换个方向思考,反正「天涯何处无芳草」,如果这个人不接受自己的感情,另外还有其他人啊!只要活下去,就一定有希望,实在不必为了失去所爱而怀忧丧志。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爱」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人间也因为有爱而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机。但是近几年来,国内却经常发生情杀的悲剧,这是因为人们不明白爱的真谛。
爱可以分为「自私的爱」和「奉献的爱」,奉献的爱就是慈悲,也就是现代人所谓的「大爱」;而自私的爱就是占有的爱,亦即一般人所说的「爱情」。
虽然爱情之中也不乏可贵者,但多半都是以占有对方为目的,希望彼此互相拥有。因此恋爱时,看起来虽然好象是无条件的奉献,其实是以争取对方全部的感情为目的。只要在占有的过程中,和自己的期望有一点落差,或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会产生抗拒、怨恨、怀疑的心理,进而由爱生恨。
男女之间的爱,要完全无私是不可能的,在恋爱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嫉妒的情绪,之后就变成你争我夺,特别是三角恋情,问题更形严重,往往是爱恨交加、恩怨难分。
这是因为以自私为出发点的爱,会将目的放在抢夺、争取、占有上,所以才会产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么激烈的情绪变化。假设受了阻碍、达不成目的,最后所有的付出都落空了,免不了会心生怨恨,于是心想:「自己得不到的,天下人也别想得到」,此时也不考虑会造成什么后果,一怒之下就毁掉对方,甚至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很多爱情悲剧都是这样发生的。
另外,有的人一旦陷入恋爱就会变得相当盲目,只是为了爱而爱,完全不考虑其他现实因素,这就是迷恋。迷恋的原因,有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也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沉迷在自己的幻想中,此时眼中的对方是全世界最完美的,根本无心去了解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其实,他所爱的早已不是真正的对方,只是自己的幻想罢了。因此,迷恋通常没有什么好结果,这种梦迟早都会醒的。
为什么有人会说:「婚姻是恋爱的坟墓」?婚前谈恋爱的时候,彼此会掩饰、隐藏,甚至美化缺点,等到结婚以后,夫妻两人真正生活在一起时,彼此的缺点、问题就会逐渐浮现。所以恋爱中的男女要小心,千万不要活在梦幻中,也不要被爱情冲昏了头!
真正的爱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要学习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而不要把它转变成负面的力量。恋爱是为了选择合适的终身伴侣,两人之间的相处,不仅要「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且要「相敬如宾」,也就是互相尊敬、关怀,接受并包容对方的缺点,同时也学习对方的优点。掌握住爱情平顺温和、纯洁高尚的本质,彼此之间才会相处融洽,也才能共同成长。像这样能够发挥正面力量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为小事动怒的人,身体大多也有些毛病,例如肝功能不好、内分泌失调等。而每逢心情颓丧、悲观厌世时,正好也是精疲力竭的时候,身体所供给的能量不足以应付各种事务,因此,我们很容易把一个人的性情归诸于身体的影响。
身体的病痛的确有可能影响心理的健康,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心是身体的主人,如果心理脆弱、不健全,一定会影响自己的健康状况。所以,身体上的缺陷或病障可以从调整心理状态来改善。
首先,我们要接受人的身体本来就有病痛的事实。曾经有人问我,什么人不生病?我回答他说:「不生病的人已经死了,而没有病的人还没出生。」因为死了的人不会生病,出生以前也没有疾病可言,除了这两种人以外,没有人是不生病的。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则,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不断经历老化的过程,而且在遗传因子里,人人都带着病因,也就是一出生就已经有病,并非等到年老才会生病。
所以,无论是否感觉得到,实际上每个人的身体都有病痛。像我从小就病恹恹的,但因为知道自己的身体羸弱,所以我会照顾自己,不暴饮暴食,也不过度劳累,因此到现在还活得好好的。也正因为生病,让我觉得自己的福报不够、业障很重,所以才懂得惭愧。因此,生病对我来说,反而是因祸得福。
反观有些人虽然从不生病,但一生病就回天乏术,这是因为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早就潜伏着病灶,不懂得好好爱惜身体,当医生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
由此看来,能够感觉到自己有病的人是很幸福的!但我们也不需要常常活在疾病的恐惧不安之中。例如,我有一位朋友老是抱怨说,自己这里有病、那里有病,要不然就说自己活不到下个月了!这样的话语不论对他人或自己都是不好的暗示,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并不是正常的心态。
因此,平常我们要抱持「生病乃人生之常态」的观念来爱惜身体,当真正生病时,则要避免疾病对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些人发现自己生病后,就像泄了气的汽球,以为自己没有希望、就快要死了。其实,既然生了病就要治病,并且要将心情提振起来。能提早发现身体有病,就能够多加爱护、保养、治疗。至少你还不会马上死,还有时间处理很多事!所以,发现自己生病了,不正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
再以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过去世造了很多业,所以当病痛来袭、身体感到不舒服时,要认为这是藉由生病来还报、还债的。能够还债表示你还有本钱,有本钱还债才能「无债一身轻」,这是值得安慰的。另外,佛教也有一句名言:「比丘常带三分病。」这说明了疾病是助道、得道的因缘,因此常常生病的人,就能带病延年,反而能够长寿。
以上这些观念都能帮助我们正视疾病,如果善加运用这种心态来处理自己的问题,虽然身体不舒服,还是能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性情调整过来。如此一来,每天就都能保持开朗、愉快的心情了。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超越别离的痛苦
超越别离的痛苦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人是血肉之躯,和心爱的人分离时,难免会心生忧苦、潸然泪下,而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爱别离苦」。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分成亲子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等,其中亲子之爱与男女之爱是最亲密、最甜蜜的,一旦面临生离死别,也是最痛苦的。至于朋友之间的情感就比较淡一点,但如果是情感真挚、生死与共的朋友,分离时心里也一样会很难受。
亲子之爱主要是站在父母的立场来看孩子,因为从孩子的立场来看父母,感觉上没有那么浓厚,也没有那么强烈。但是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却非常执着,因为从小拉拔到大,在长大成人之前,总是跟在自己身边。所以当孩子的翅膀长硬了,即将离家的时候,都会舍不得,感到相当痛苦。有些父母甚至为了儿女要出国留学就痛哭流涕,这看起来虽然莫名其妙,却也是人之常情,这就是「爱别离苦」。
其实在儿女出生后、年纪还小时,父母就要有心理准备,因为孩子最终一定会离家,再怎么舍不得也要舍得。只要心里有准备,当离别的时刻一到,就不会觉得那么苦。如果平时连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只是一味的舍不得孩子离开,到最后面临非舍不可的时刻,就更加痛苦了。
另外,男女之爱的别离也是相当痛苦的,通常爱得愈深,就会愈痛苦;爱得浅一些,则会好受一些。因此新婚夫妻或是热恋中的男女,如果不得不分离,当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幸好我是个出家人,当年跟着军队从中国大陆到台湾来的时候,没有太多亲情、爱情的牵挂,因此轻轻松松就进了部队、上了船。可是我记得当时看到好多军中的同袍,他们有父母、也有女朋友,所以要走的时候很难割舍。还没上船之前,依依不舍,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殷勤叮咛,上船以后失魂落魄,一直到了台湾,心里想到的、晚上梦到的,都还是在大陆的亲人、爱人,有时候还会偷偷地流眼泪,相当痛苦,这就是爱别离苦。
我想,人与人之间只要有一份爱,无论是友情、爱情或亲情,离别的时候都是痛苦的。即使我出家当了法师,但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对于亲人之间的分离,一开始也有难舍的感受。例如,我十四岁出家时,我的母亲因为舍不得而哭,我也跟着流眼泪。上山大约一年多以后,有一次母亲前来探望,在山上只住了一天就要回去了,我的母亲虽然舍不得下山,但是又不能让我跟着回去,这种欲走还留的挣扎,也让我心里感到很悲伤。
可是我转念一想,就在心里发愿:这一生要以此父母所生的身体来报答父母。也就是将我有限的生命,奉献给世界上更多的人,使他们都能从佛法中得到利益,藉此来报答父母的恩情,否则,即使与父母常相左右,也不见得能有机会报恩。这样转念后,心里就觉得比较安慰,离别所带来的痛苦,也就淡一些了。
如何面对生死与聚散 - 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俗话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爱情、友情、亲情虽然能带给我们很多的温暖,却也充满痛苦的催折,尤其是生离死别时,更是让人痛苦。因此有人以为,只要将情感斩断,就再也不会痛苦了!然而如同佛所说,众生都是「有情」,就是因为众生有爱的缘故。
众生最爱的是自己的生命,其次则是和自己生命相关的人、事、物。亲情由第一代传到第二代,象征了生命的延续。爱情也是一样,因为有了男女的结合,才有后代的出现,因此这个结合也和自己生命的延续有关。至于友情,虽然和生命的延续并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但是人活在世界上,一定需要养分,除了饮食的养分之外,还必须从精神上获得滋养,而友情就是最好的精神滋养,所以友情和生命还是有关系的。
既然情爱和生命息息相关,无论是否定它,或者是硬生生地把它切断,都不合乎世间的法则,也不合乎人情的道理。从佛法的立场来看,无论是亲情、爱情或友情,都是因缘所生,有因有缘才使得大家生活、聚集在一起,也才能够彼此互相合作。但是我们要明白,因缘聚散是天经地义的,就如我们常常听人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或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可见生、死、聚、散都是正常的事。
既然聚散是必然的事实,那就没有什么好痛苦的了。佛法常常教人要用平常心来看待所有一切发生的事,这样在相聚时,就不会太过兴奋,而分离时,也不会那么忧苦。而且,人生在世,就是要有聚有散才能成长、有生有灭才能进步,如果没有生灭变幻,我们就会老是停留在同一个现象之中,不但觉得很无聊,也不能够成长。例如,今天和这两个人在一起,明天又和另外两个人在一起,这样就能把原本的人际网络扩大了,人际网络一旦扩大,生命的层面就会扩大,而层次也将提高。
所以,聚散的过程其实是让我们成长的一种力量,因为层次和层面的提高、扩大,使我们的生命过程更充实、更饱满,也更加多彩多姿,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更何况,离别既然也在生灭变异之中,所以它也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一时的分离并不表示永远都不能再见面了。而且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透过网路联络,即使相隔遥远,也能立刻与对方面对面谈话。而人是高等动物,本来就着重精神的交流,就算身体没有在一起,仍然可以随时随地互通有无、互通讯息,离别也就不再显得那么痛苦了。
其实,离别之所以让人感到痛苦,问题的关键仍在于大家难免都希望自己喜欢、执着的,能永远留在自己身旁,这才是使情爱变得痛苦的真正原因。所以,只要转变自己的心境和看法,以平常心来看待离别,并且掌握聚散离合所带来的成长契机,就不会再为离别而担心苦恼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