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集是什么意思,印度佛教史上发生过的结集有哪些?
所谓结集,是指大家聚集在一起念诵佛说过的遗教,然后对佛法进行讨论、甄别、确定、审核,再用文字编撰成为经典。
在佛教的历史上,先后总共有六次结集。第一次结集是在佛陀涅槃后不久,佛陀的弟子大迦叶等500人,在王舍城外毗婆罗山的七叶窟举行了结集。这次结集是由优婆离和阿难陀诵读毗奈耶戒律和法经,然后由会议确定,编纂成书。
第二次结集是在佛陀逝世100年后,由于僧团中出现的关于戒律的争论,于是,耶舍长老召集700位学德兼优的僧众结集,根据律藏断定当时争论问题中有十件事为非法。
第三次结集在佛陀逝世235年后,也就是在阿育王时代,当时有很多佛教之外的教派人员混入佛教徒中,扰乱了教义,所以在阿育王的支持下,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1000名比丘在波吒利弗城结集,对佛教中掺杂进来的外道东西进行了清除。
第四次结集是在佛陀逝世400年后,由世友召集500名比丘进行集会,对以前所有的经、律、论三藏进行了总结,并对三藏作了注释。今天,前两种注释已经失传了,只有后一种注释保存了下来,被称为《大毗婆沙论》。
第五次结集是在距今80多年前,缅甸明顿王邀集众多比丘对巴利文三藏进行了校勘,并且将三藏全文和校勘记刻在石碑上,直到现在依然保存在曼德勒城。
第六次结集是1954~1956年,缅甸联邦政府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涅槃两千五百年发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