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錄自《十六羅漢禮供文釋》 大班智達夏迦西日 造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hflsdqj.pdf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811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813
(十五)蘇頻陀尊者
頂禮聖尊蘇頻陀,居於山王比胡拉,
一千四百羅漢繞,雙手持握佛經函,
加持上師久住世,加持佛法遍興盛。
頂禮聖者蘇頻陀,他居住在比胡拉山王,被一千四百位阿羅漢圍繞(注1),雙手持握經函。祈禱蘇頻陀尊者賜予加持,令具德上師長久住世,令佛法如意寶周遍興盛於十方。
佛經中記載,蘇頻陀生於舍衛城一個長者之家,他一生下來就渾身長滿瘡。為了治癒他的疾病,父母遍求名醫,可是始終沒有效果。為了不讓別人看到孩子身上的瘡疤,父母用布把他的身體包得嚴嚴的,所以人們稱他為“隱形”(即蘇頻陀)(注2)。隱形長大後,聽說佛陀能治癒一切眾生身心的疾病,就去祇洹精舍拜見世尊。佛陀為他宣說五蘊皆空,他生起極大信心,身上的瘡當下痊癒。後來,他在佛陀面前出家,最終獲證阿羅漢果(注3)。
諸比丘問世尊:“為什麼隱形比丘生下來就渾身是瘡?為什麼他能證得聖果?”佛陀說:“很久以前鹿野苑有兩個商人,他們關係不好。有一個商人賄賂國王,借助國王的權勢把另一個商人打得遍體鱗傷。被打的商人由此對輪迴生起厭離心,前往山林中修行,最後獲證獨覺果。獲得成就後,獨覺想到毆打自己的商人造了惡業,將來一定會墮入惡趣,就在他面前示現神變。商人見後特別後悔,在獨覺面前頂禮懺悔。那個商人就是隱形比丘,以毆打他人的惡業,他在許多世墮入惡趣,今生成為最後有者(注4)時還要感受餘報。至於他能獲得聖果,是因為在護光佛時期,他曾皈依三寶並守持清淨戒律。”
就像這個公案裡的獨覺一樣,痛苦和違緣往往會成為修道的助緣。有些道友也是如此,他們在生活中感受了極大的痛苦,為了解決這些痛苦,他們到佛法中尋找答案,最終走上了解脫的大道。因此,站在求解脫的角度,我們應該感謝傷害過自己的眾生。
對此,全知無垢光尊者在《竅訣寶藏論》中說得非常清楚:“極大恩德教授之六法:遭受危害令己遇正法,得解脫道害者恩德大;厭離痛苦令己遇正法,獲得永樂痛苦恩德大;非人作害令己遇正法,獲得無畏鬼魔恩德大;人等嗔恨令己遇正法,獲得利樂嗔者恩德大;猛烈惡緣令己遇正法,獲無變道惡緣恩德大;他人勸告令己遇正法,獲精華義勸者恩德大。平等報恩善根迴向彼。”
當年佛陀入滅前,特意要求蘇頻陀尊者常住世間,護持如來的正法,所以,大家要經常祈禱他。其實,佛法要想興盛,確實離不開諸佛菩薩、阿羅漢以及諸天人的加被,因此,對世出世間聖尊的祈禱相當重要。
尤其我們身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和釋尊有不共的因緣,要著重祈禱釋尊及其眷屬。《釋尊廣傳》中說,雖然祈禱其他佛也有功德,但因為釋尊往昔曾發願攝受我等濁世眾生,所以祈禱釋尊比祈禱其他佛加持來得更快。在釋尊教下有八大菩薩,這八位菩薩是釋尊的大乘心子,祈禱他們很容易生起菩提心、無二慧等大乘境界。釋尊教下還有十六羅漢,祈禱他們很容易生起出離心、斷除貪執等小乘境界。因此,大家今後要重視對釋迦牟尼佛、八大菩薩和十六羅漢的祈禱。
在藏地,幾乎每座寺院都有釋迦牟尼佛、八大菩薩、十六阿羅漢的塑像或者壁畫。我們學院的覺姆大經堂也繪有這些聖者。我們之所以畫這些聖者,也是有深刻原因的,並不是隨隨便便畫的。
------------------------------------------------------
注 1:《法住記》中說,此尊者和七百位眷屬住在北俱盧洲。
注 2:《百業經》中有一則隱藏者的公案,他的經歷與蘇頻陀基本相同,不過在《百業經》中,隱藏者後來被牛頂撞而示現圓寂。
注 3:佛世時屬於佛法果期,許多人聞法後很快能證果,現在已經過了佛法果期,又是末法時代,所以證道速度比較慢。但因果是不欺的,只要好好修行,最終一定會獲得成就。
注 4:最後有者:今生必定獲得聖果者,此生是輪迴中最後一生,將來再不會流轉輪迴。
-----------------------------------------------------------------------------------------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1.pdf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12.pdf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default.php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全知麥彭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lianhual/op2.php
釋迦牟尼佛修法儀軌
全知麥彭仁波切 造
索達吉堪布 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