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2745|回复: 3

【狮城论坛】狮城00后自残现象日益严重!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12-2015 18:39:5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不堪压力,新加坡越来越多青少年选择自残,试图缓解情绪压力及解决困惑。

20120917125225249.jpg

据新加坡儿童会最新统计数据,自残现象多出于青少年人群中,且以男生人数居多。2005年被报道的14岁以下自残青少年人数仅36人,占当年自残总人数的56%;2013年便上升至44人,占比60%;而去年便上涨至50人,占比66%。去年被报道自残的人群中,36%是男孩,而在2005年,自残男孩仅占28%。

去年,新加坡“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收到6000封邮件,比2012年多了1000封。这些使用“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友好帮助邮件服务的人中,半数左右的30岁人群承认曾经故意自残过。皮内特?林女士是飞跃家庭服务中心的首席社工,她说:“自残的年轻人很乐意寻找帮助,同时他们的父母也很愿意到服务中心寻找帮助。”目前,皮内特?林女士的服务中心已经接待了大约5个自残案例。

然而,伊恩博士(IanGordonMunt)称:“这些案例并不能代表全体选择自残的人群,因为有很多青少年是暗中自残,不愿公开自己。”伊恩博士是精神健康协会青少年身心健康部门的顾问,他同时补充道:“报道称自残人群年轻化,这大概是由于年轻人更关注社交媒体,这种趋势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压力。”

新加坡儿童会青少年专家凯洛博海彻特博士(CarolBalhetchet)称:“这一代人压力很大,他们不仅要学习好,而且还要努力获得社会认可,在同龄人和家人中脱颖而出。男孩很容易遭受情绪压力,而他们又无法像过去那般将情绪压力转换成实际动力。”

专家称,并非所有自残者均会选择自杀,但自残极有可能导致死亡。有社工指出,当青少年出现易怒及无助等情绪时,家长及老师要给予高度重视。

QQ图片20151229183639.jpg

      自残的原因有哪些?
  每个人都存在着创造毁灭欲,GOPLA在解释自残行为的时候是通过发展需求这层面的。
  发展受阻的结果就是另类改变。这是通过毁灭来实现精神能量的释放。
  断绝期望
  很多人都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他们往往会比其他人感受到更多的挫折。
  对于一些他们已经失去信心(可以说绝望)的事情,由于他们存在较好基础,不可避免还是有一些欲求或期望出现,自残往往也为了斩断这些来源。
  焦虑转嫁
  焦虑、紧张、不安、痛苦等得不到化解。自残是一种压力转移的方式。自残是一种不良的发泄方式。一些人会习惯于增加自身肉体的痛苦来减轻精神的痛苦。
策略
  为了获取其他东西。比如敲诈、获取保险赔付等。
  另一个明显做法就是为了逃避惩罚而进行的逃避性自残。罪犯往往可能自残。特别是小偷,往往这已经成为惯偷早就计划好的行业脱逃手段,甚至团伙规则。在帮派中,为逃避惩罚而自残的现象也比较明显。
  逃避性自残也体现为为某些不作为或不成功找借口等。
  舍车保帅,以自残换取生命也是一种策略。
  兴奋点短路
  自虐的快感。一些人会从痛苦中感到放松、刺激或兴奋。他们会习惯性地自虐。自虐中对肉体的伤害就是自残。
  其他痛苦的减轻,如毒瘾发作等。
  自杀未遂
  本意自杀,自杀未遂的肢体伤害现象被认为自残。
  冲动
  冲动时的极端想法也能导致自残。比如赌气,发誓,食用酒(酒精)达到一定程度 无法控制自己等。
  外界压力
  许多外界压力会促成自残。这时,自残是被迫的,自残者并不愿意自残。伤害与否取决于外部意志。比如以肢体伤害为标的的赌博的履约等。再如被恶势力强迫自残等。校园暴力中自残现象也不少见。
无知
  一些孩子并不知道自残的危害,有些是在不良的风气中受到误导。比如纹身,看起来是在追求“酷”。他们都是在轻率决定后才出现后悔。
  心理因素
  由于受到了某些心灵上的伤害而产生自残的想法,目的是分散痛苦。
u=751088435,597865164&fm=21&gp=0.jpg
  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残?
  很重要的就是要减轻孩子的各种压力。超负荷的应试教育、盲目追求名校名次,都会对孩子的正常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形成青少年的“亚健康”状态。另外,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帮助其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化解因外在原因导致孩子对自我评价过低而造成的不良心理暗示。
  作为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出现情绪低郁的时候,要多陪伴孩子,多用生活中阳光积极的一面来影响孩子。要避免孩子接触社会上负面的信息,这些负面信息容易对孩子形成暗示性或者诱导性的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特征就是忧郁情绪的弥漫性存在,所以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预防孩子发展成为忧郁症。如果发现孩子有忧郁症的倾向,建议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的心理科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运用专业诊断,发现孩子疾病的程度,同时医生可以辅助开具抗忧郁的药物,帮助治疗孩子,无疑对防止自杀或者忧郁症的进一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家长切勿讳疾忌医,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期。
论坛帖子添加吧.JPG

发表于 29-12-2015 20:47:13|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小编?枪哪里买?你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2015 20:48:06|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想当年,愤然挥刀割了包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15 09:43:0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压力比起中国根本不值一提,要知足,不要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