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圣经有这样一段话“不是医生治好了你的病,不是自己战胜了你的病,是上帝治好了你的病”。现在看来,觉得这明显是忽悠人的,但细细品来,还是有道理的,这是最简单的心理暗示疗法。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调查研究,病人康复,医药只占到30%,更重要的还要靠病人自身的意志力来促成康复。
就在昨天,新加坡广惠肇留医院首次举办修容换妆活动,为55名多数以年过75的年长院友梳妆打扮做造型,希望借双亲节的这个前奏活动表达对院友的重视及关心,也让老院友一扫病容展笑颜。
这次“修容换妆活动”,是在志愿团体色彩之窗(Window of Colours)的支持下共同完成的。活动召集来自各行各业的义工,负责为院友修饰容颜和发型,以及拍照。许多年长者因多年没特别盛装和精心打扮,为此兴奋不已,暂时充当摄影棚和化妆室的病房内不时传来笑声,氛围充满喜悦。
年长者身体很大程度是靠自己的精神和意志力在支撑,心情是年长者身体的基础。像75岁这个年龄,子女都处于工作的巅峰期,很多都抽不出时间来照顾、看望老人,这都会导致老人心情低落。这次修容换妆活动恰恰是为改善、调整老人心理的有效办法。
治疗效果如何?有些年长者表示,自己除了在结婚时化过妆外,这次是第二次化妆,多年后再次体验,不禁让我想起以前的美好回忆。一位义工则表示,在帮他们弄头发时,也被他们的喜悦所感染。看到他们的笑容,我也做得开心。效果非常好!
小编把这样一个看似无聊的新闻扒出来,可不是为了凑稿数,是真正的有感而发,毕竟小编以前也是名医生,非常了解心情对老人的重要。小编也是常年奔波在外,很少关心父母,一直想的就是等自己功成名就,衣锦还乡,陪在他们身边让他们可以安度晚年,但这个等待父母能等到吗?
小编这里有串数据,都来小围观一下,看看是否确切。按照普通情况算来,二十岁之前,我们每天可以跟父母一起吃早餐、吃晚餐,周末可以在一起,平均一天三、四个小时,共计约30000小时;二十岁至二十四岁,每个假期时间可以像二十岁前一样的时间与父母相处,一年中相处时间大概有50天,计1200小时;我们六十岁前,一年节假日中大概有一周时间会和父母相处,计168小时。一生陪父母的时间约31368小时。仅占人生生命时间的4.47%。
还有一组数据,这是去年,新加坡一个社会团体,对2000人进行的社会调查,调查的内容是通话频率,包括三个方面工作、爱人、父母,经过调查,爱人通话频率最高占到55%,其次是工作占到30%,而父母只有15%。更杯具的是,有80%受调查者与父母平均通话时间在1分20秒。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冷落了父母。
小编扒出这则新闻,也是给自己敲响警钟,就在昨天,小编一个很好朋友,也是同事的母亲不在了,只有62岁,接到电话一个大男人默默哭了一个多小时,本来上午就要自己驾车走,小编拦住,怕他伤心路上再出意外,下午小编把他送到车站,路上还在抽涕。一天小编心理都很乱,什么也写不出来,晚上和母亲通过了将近1小时,自己心才有些平复。
“子欲养而亲不在”,作为人女、为人子,还是要时常提醒自己,多跟家人联系,多关心他们的生活,毕竟父母们都在渐渐老去,自己也会有自己的家庭,与他们相处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不要到时才追悔莫及。
有事没事给父母打个电话,只是举手之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