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2095|回复: 0

【狮城论坛1】一本词典品位那些年“华语”那些事,据说新加坡是故事的主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8-2016 10:52:12|来自:河南郑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小圈儿主要想和小伙伴们聊一聊多个世纪以来“华语”的那些事!多个世纪?扯的有点远了!这样聊起来更有文艺范!
所谓“华语”,又称华文、汉文,其他名称有中文、唐文、中国语,还有唐话、中国话等俗称。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东南亚等国及地区的海外华人对汉语族语言,包括自己的家乡话的一种习惯性称谓。华语一般不用来称呼大陆和台湾使用的汉语,是中国国外的汉语言的统称。而在加拿大,华语是第三大语言;在新加坡,华语是四大官方语言的一种,也是最普遍的通用语!

QQ截图20160830095005.jpg

如果用白话文解释,华语就是多种中国地方语言在海外大熔炉里逐渐演变的一种语言,可以说是一种多元的语言文化。为了传承、记录这种特殊的文化——《全球华语大词典》悄然而生!
可以这样说,华语是华人的智慧,每个华语词都闪烁着智慧之光。将它收录起来,就是收存起华人的片片智慧。更为珍贵的,是《全球华语大词典》所秉持的“大华语”理念。所谓“大华语”,就是以普通话/国语为基础的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清末以降,国语运动迭兴。以新国音、新词汇、新语体为代表的国语教育,伴随着反对封建、昌明科学、复兴民族的社会大潮,从中国内地兴起,逐渐波及港澳、台湾及海外华人社区。这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国语)的第一波扩散。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进一步规范汉民族共同语,简化汉字,制定并推行汉语拼音,大力推广普通话。随着改革开放,普通话也在持续地影响港澳台及海外,波及华人社会之外。这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第二波扩散。同时,以老国语为基础的港台及海外华语,也不断登陆回乡。新老华语相互接触、相互借鉴、相互吸收,逐渐形成了现在覆盖全球的“大华语”。
《全球华语大词典》是一部呈现全球华语风貌,凸显多彩中华文化,由中国和境外海外华人学者合力打造的大型工具书。翻开作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词典的两位荣誉顾问,一位是健在的中国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先生;一位是已于去年3月23日作古的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先生。李光耀的名字并未标上黑框,说明他活在词典里,活在编纂团队同人的记忆里、心坎里。

QQ截图20160830095037.jpg

《全球华语大词典》的编撰也是非常有故事的!六年前,就在2010年5月17日下午,《全球华语词典》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举行,李光耀专程到北京参加这项活动。他在发言最后说:“现在的《全球华语词典》只收各地华语有差别的词汇,没有收共同词汇。希望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商务印书馆能在《全球华语词典》的基础上,编成《全球华语大词典》,将华语里共同的词汇都收进来。当这样的大词典出版时,就代表了全球华人的智慧,也表现了语言的和谐。”
李光耀的提议非常切中要害!毕竟华语的内部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上,其次是语音,再次是语法。不同社区的华语有共性,但也各有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有各自社会生活的差异,有新老华语波及的不均衡,有各地方言底色的浸润,当然还有所在地他族语言的影响。华语社区不同于汉语的方言区,各社区的华语不是方言,而是人们说的带有各自特点的普通话或国语。《全球华语大词典》根据语感也为编写方便,把华语社区划分为中国大陆(内地)、中国港澳、中国台湾、新马印尼菲等,同时也有意识地关注了泰国、越老柬缅文莱、东北亚、北美、欧洲、大洋洲等。由于对华语的研究还相当有限,华语社区的划分还比较粗疏,但该词典对各华语社区平视通览的情怀,确应赞赏。其所涉华语社区,有普通话核心区,有传统华语区,也关注正在发现或正在形成的新华语社区。
所以,李光耀提议为中国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所采纳;未几,编纂与出版《全球华语大词典》被列入“十二五”国家出版基金的项目,接着编纂工程就开始了。经过六年的努力,《全球华语大词典》终于在今年8月26日面世了。它收录华语通用词语和特有词语大约8万8400条。《全球华语词典》仅收全球华人社区特有词语大约1万条,而《全球华语大词典》的词汇量增加了将近八倍之多,成为《全球华语词典》的升级版。

QQ截图20160830093426.jpg

现在通过《全球华语词典》,我们可以从应用的角度,将这部大词典所收录的将近9万条词语分为三大类:一是全球各华人社区普遍使用的通用词语,即李光耀所谓“共同的词汇”;二是全球主要华人社区使用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词语,即通常所谓社区词;三是全球特别是华人社区常见的景点、景观、美食等文化词语,例如长城、大三巴、阿里山、圣淘沙、双子塔、埃菲尔铁塔、维多利亚海港。这类词语,一般语文词典通常不收。
第一类词语虽说“通用”“共同”或“共用”,仔细考察,却有为数不少的词语仅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台湾地区、港澳特区或其他国家的华人社区通用,例如爱顾、暗泣、百草、包治、暴毙、便路、彪形、阿堵物、不量力、长舌妇、轻财好义等等。这类词语,大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语文工具书都不收录。这部词典之所以收录,是因为它着眼于“全球华语”。

第二类词语情况比较复杂。从这些词语产生与流通的地区考察,有以下四种情形:
一是中国大陆产生的新词新语,例如吃货、干货、给力、失联、颜值、你懂的、萌萌哒等,它们传播到境外或海外后,很快就进入当地人民的语言生活。然而另有一些,如双规、双开、断崖式、打虎拍蝇、僵尸企业等,却尚未进入当地人民的语言生活。前者在《全球华语大词典》中,已作为通用词处理了。
二是中国港澳台地区产生的本土词语,例如大冬瓜、强积金(香港),前地、童青、沙纸契(澳门),阿西、丢包、雾煞煞、阿里不达(台湾),还没有被大陆和别的国家或地区的华语吸收。
三是中国海外华人社区产生的本土词语,例如校群、拥车证、建国一代(新加坡),独中、大巴刹、阿里峇峇(马来西亚),宋丹、沙越里、宋干节(泰国),也没有被大陆和别的国家或地区的华语吸收。
四是上述二、三两类词语已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流通,只是还没有融入大陆的普通话词汇。例如:沙翁、烧枪、沙滩老鼠(港澳);捧蛋、阿沙力(港澳台);西饼(港澳新马);烧水(指热水、开水)、撞期、高丽菜(台新马);巴刹、甘榜、巴冷刀、加龙古尼、纱笼可峇雅(新马);海峡华人(新马印尼);烧芭、高脚屋(新马泰印尼);纱丽(新马泰印度);沙爹(指具有南洋风味的烤串,港澳新马泰欧)。但是,巴士、峰会、公关、管道(途径义)、考量、T恤衫、咸鱼翻生等改革开放之初,就进入大陆的所谓港澳台词语,早已融入普通话词汇,如今已成为通用词了。

QQ截图20160830095122.jpg

上述第一和第二两大类词语中,还有词形、词义和用法上相互交叉的情形。一是同名异实词语,即名称相同,意思和用法不同。例如“公司”除了指“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外,在新马印尼另有“合作/共同拥有”义(动词)、“一起/共同”义(副词)、“民间社团”义(名词);“大衣”在新马印尼另有“西装”义。二是异名同实词语,即名称不同,意思和用法相同。例如“中乐”(中国港澳)、“华乐”(新马印尼)、“民乐”(中国大陆)、“国乐”(台湾);“方便面”(中国大陆)、“即食面”(陆港澳泰)、“泡面”(陆港澳泰)、“公仔面”(港澳)、“速食面”(台新马泰)、“快熟面”(新马泰)、“放汤面”(欧洲)。
是不是感觉很晕、很绕口,看不懂的说明我们还不老!但是我们却忘却了很多传统!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当今世界,华语的发展趋向如何?有人认为英语已经是个复数 ( Englishes ),已经分化为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洲英语、南亚英语,甚至还有 Chinglish ( 中式英语 ) 。仿此,大华语是否也会分化为不同的华语?就华人“尚统一”的传统意识看,就汉字对各华人社区语音分歧的包容度看,就当前华人社会的频繁交流、各社区的华语相互借鉴吸收的情况看,华语内部在向着“求同缩异”的方向发展,大华语在向着“整合优化”的方向发展。
在如此之大趋势下,集各华语社区的词语于一册,无疑会更加方便华人社会的交流,促进大华语的整合优化。读《全球华语(大)词典》,不仅读到了一个个华语词汇,更读到了华人的智慧,读到了华人的情怀。

QQ图片20160516154109.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