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机器”餐厅?
就是主要靠机器服务的餐厅,当下的主力军是机器人和自动售卖机。
新加坡的机器餐厅给人的感觉就是进入2017年就突然爆棚,追其原因就是政府的一纸政令。
去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食品服务业的产业转型蓝图(Industry Transformation Maps),当中提到政府争取在不增加人力的情况下,让食品服务业在未来五年取得每年2%的生产力增长。
这就激发了餐饮业大脑洞的智慧,然后自动贩卖机、贩卖即食食品机,电子菜单和高效咖啡店等等新餐饮经济体,瞬间走红,在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更给餐馆带来了意想不到收货。
这些涌动的机器究竟给新加坡的餐饮业带来了什么?
跟着小圈儿浏览一下新加坡餐饮界的新思潮——机器!
一、最优秀的员工——机器人
在樟宜机场第二航站楼的美食广场,乘客可以挑选鸡肉米饭、面条,但是订餐、取餐和支付都是在一个机器上。
这家美食广场的运营商是Select集团,过去美食广场的八九个店每个都需要收银员,现在这些店总共只需要一个就可以了。
而且——
“有时顾客和服务员会发生争执。但是对于机器人来说无论你怎么激怒它,它都永远不会生气。”
“机器人不需要涨工资,拿奖金和福利。他们能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不停的工作,不需要请病假或者年假,也不会辞职。中国新年来临之际,他们也不会介意加班。”
每个机器人成本超过14000美元,而雇佣服务员的成本大约30000美元,机器人能大大降低成本。
如果这样看起来,机器人的确是比人更好的服务员。
而且现在在餐饮界有很多不同职能的机器人,例如欢迎客人的机器人,接收订单,撤换餐盘等类型。
只不过,以后到餐厅吃饭再也看不到漂亮的服务员妹子了,更不会再有女服务员杀手了,也是用餐之感叹!!!如果去外面吃饭,碰上都是冷冰冰的机器,小圈儿还是回家对着家里的黄脸婆吃吧!
二、24小时不知疲倦的小贩——智能杂货店
杂货店里没有店员,只有十多台类似一般贩卖机的橱柜,里面摆放琳琅满目的产品,它们各标有价格和编号,顾客到中央付款机输入编号并付钱后,即可去领取物品,。有些产品放在柜子内,顾客付钱后,小橱窗便会自动开启。智能杂货店内装置摄像监控系统以防不法之徒行窃或破坏店面。
新加坡一名打印机墨水商掌握商机,采纳数码科技与机械化系统,在多个组屋区开设全自动化、无人看管的杂货店,除了能提高生产力外,也将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并且智能贩售系统能将货品数量和营收上传中央系统,方便记账和点算存货等,极大地节省了人员数量,有效做到节约开支。不过,若在半夜需要某件东西,还是很方便滴!
三、挑起餐饮革命的头号大厨——即食餐点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忙碌的生活中总是希望能有一顿热腾腾的美食慰劳自己。不仅要求方便、迅速、美味、价钱公道,最好也能在深夜享用热食。今时今日,消费者不但可在超市和便利店买到即食餐点,组屋楼下也有贩卖机供你心动就可购得,而且选择也日益多样化。
而现在的新加坡,即食餐点已经是百花齐发、群雄割据,一场餐饮革命已经拉开战幕!
为了让忙碌的人们能享受便利,首家设在邻里的自动贩卖餐厅(VendCafe)于去年在盛港西安谷通道开业。Vendcafe开业初期引起很大回响,热潮减退后,销售量依然很好,尤其是放学和下班后的时段。月均售出约1万份热食,不包括零食、沙拉等食品。
Vendcafe店里共有13台售卖热食、冷冻食品、饮料和零食的贩卖机,顾客可以现金交易,也可使用电子付款。
佳节期间,Vendcafe会推出限定餐点,例如圣诞节有匈牙利牛肉和奶油金瓜口味的意大利面,农历新年提供荷叶饭、宫保鸡饭和金瓜炒饭。
看到如此火爆的销售额,各餐饮大亨这么还能坐的住呢?
胜乐集团计划今年3月于本地超市推出自家生产的即食餐点,种类超过10样。集团实地考察了西班牙、日本和台湾的即食食品,发现它们的即食食品,都以当地的日常餐点为主,如日本的便当和台湾的卤肉饭等。胜乐即将推出的即食餐点,也会以本地美食为主。
为让更多消费者接触到方便快捷的即食餐点,JR集团在2008年推出即食餐点贩卖机,至今已在全岛医院、军营与学府等地点设置了近100台贩卖机。许多公众从贩卖机接触到即食餐点,拨电询问能否送餐上门。我们察觉到这或许是个商机,于是着手设置网站。提供送货服务的“Chef in Box”网站前年6月成立,消费超过30元可享免费送货。网站的营业额稳步增长,根据集团调查,网站的消费者一般是为孩子点餐,为独居年长父母购餐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
7-11——便利店成为即食餐点桥头堡
7-11去年10月,在全岛438家便利店推出即食餐点。公司投入六个月时间研究和开发,团队还特地到本地著名的小贩中心和餐馆品尝原汁原味的本地食品,以开发道地的餐点。出售的即食餐点有近20种,包括本地美食、西式、日式、三文治和甜品等。即食餐点每两天更换,确保食品新鲜与严格品管。最畅销的餐点为牛油鸡肉黄姜饭、卤鸭饭,以及近期推出的椰浆饭和河粉。今年更是准备计划分阶段将40多种产品包括即食餐点推出市场,以迎合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雀喜——即食餐点销量每年持续增长10%
为了让忙碌的消费者能有快捷方便的餐点选择,雀喜便利商店10多年前开始提供即食餐点,销量每年持续增长10%左右。
埃索油站便利店——推出升级版即食餐点
埃索(Esso)油站的便利店去年11月推出升级版即时餐点。便利店由职总平价合作社旗下的雀喜和FairPrice Xpress经营,接下来两年内新推出的即食餐点将推展至全岛62家埃索油站。
职总平价合作社与The Common Good Company(TCGC)联合会旗下的餐饮业者The Soup Spoon、冰淇淋Udders、Pastamania和&Will等合作,推出新的即食餐点包括椰浆饭、意大利面、焗饭、精品咖啡,保质期至少五天。
这些即食餐点采用“真空贴体包装”(vacuum skin packaging),除了能确保食物新鲜、保留味道和颜色,食材也不会搀杂一起,在延长售卖期的同时,不流失营养成分。
新加坡即食食品在2001年推出时,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者,广大民众对即食食品所知甚少,甚至有人误会即食食品是某种干粮。今天的脑洞时刻就好好的介绍一下即食食品发展史:
①50年代,即食餐点在美国也称为“电视晚餐”(TV Dinner)。这个名称据说源自美国食品公司Swanson在1953年推出的冷冻餐点“TV Brand Frozen Dinner”。坊间流传着一个说法:当年Swanson在感恩节后面对大量销售不出的火鸡,于是决定把这些火鸡和其他食材以冷冻方式处理,用铝制盒子包装起来,让消费者买回家以烘炉加热后直接食用,结果大受欢迎。
②60年代,美国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即食餐点如炸鸡、比萨、牛排等。除了主食,业者也推出了甜品如苹果馅饼、布朗尼和早餐如香肠以及三文治。
③70年代,随着冰箱和微波炉的普及,即食餐点渐渐走入欧美家庭。当时的社会面临改变,越来越多女性外出工作,无暇为家人准备晚餐,这些因素都带动了欧美的即食餐点销量。消费者开始关注食品营养,业者也观察到这点,推出较为健康的即食餐点。
④80年代为了方便消费者以微波炉加热食物,塑料制的餐盒渐渐取代铝制盒子。
⑤90年代,新加坡出现越来越多即食餐点,多为主食,也有西式食品如比萨。除了以微波炉加热的餐点,罐装浓汤也出现了中式口味如人参汤和海鲜羹汤。
进入2000年代,为了迎合本地人的口味,各大超市推出中式、马来式、印度式等即食餐点。
如此火爆的即食餐,这玩意毕竟是快餐,真的健康吗?
很多营养师和医生都说出了担忧,小圈儿整合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
1、缺少纤维。即食餐点缺少纤维,缺会造成便秘。食用即食餐点时,可加入蔬菜沙拉,或番茄、黄瓜和生菜等不必烹煮的蔬菜,饭后可以水果代替高糖分和高脂肪的甜点。
2、盐分趋高。市面上现有的即食餐点,一份餐点的盐分介于850毫克至2000毫克,相等于一天可食用最多2300毫克盐的一半。他指出,过度摄取盐分可造成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3、蔬菜过少。减少摄取蔬菜可导致缺乏均衡饮食应有的矿物质、维他命和纤维;缺乏特定的维他命可能造成免疫系统下降、容易疲倦等问题。
不管怎么说,现在这些机器正在逐步占领新加坡的餐饮业,时间长了,人的饭碗不就都被机器抢走了吗?就好像电商的冲击,让曾经的购物天堂都有点黯然神伤,大批的店铺遭到了空闲,餐饮业会走这样的老路吗?
答案是不会!
其实不仅是在餐饮方面,机器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的新加坡,这种自动化项目正越来越普及,从无人出租车到轻轨乘客的面部识别支付系统。之所以这样,一部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新加坡正面着人力危机。人口迅速老龄化、生育率下降、经济增长疲软,与此同时,当局又收紧移民政策限制外国工人流入。
对于餐饮业而言,还有另一个头疼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无疑让餐饮人力短缺的困难雪上加霜。
新加坡的餐饮业不得不用更多的机器来代替人力。机器不仅解决了人力短缺的问题,而且工作的效率更高,生产力更大,因而备受青睐。
并且餐饮行业在新加坡生产率最低,因而也就成为被“拯救”的对象。有数据显示,餐饮业在仅占新加坡GDP的0.8%,但是雇佣了16万工人,占当地劳动力的4.5%。从2010到2014年,餐饮业的从业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增加,高于新加坡的整体经济。
此外,这大隐于市的米其林小贩的秘方可不是机器能够学的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