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大长今》吗?
还记得婆婆眼中的最佳儿媳妇——李英爱吗?
因出演热播剧《大长今》李英爱而被很多华人观众熟知。在剧中,她饰演一代传奇女子徐长今,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朝鲜历史上首位女御医。这部剧的收视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而平均收视率更是高达47.8%,成为了当年的收视冠军。李英爱也凭借该剧,成为了当时集观众、广告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演员。
11年后,当年的氧气美女以《师任堂》回归!《师任堂》以朝鲜时代的申师任堂为蓝本,讲述了一名大学讲师偶然发现“申师任堂”的日记并揭开“申师任堂”的艺术和爱情之谜的故事。
如果仔细看过这两部剧的伙伴们是否还记得,两部剧都是以朝鲜王朝为背景。配合韩流当中这股历史剧热潮,亚洲文明博物馆今年的重头戏是推出一个展示朝鲜王朝的宫廷瑰宝,反映市井生活面貌的特展。而现在,这部文化大餐已经搬到了——新加坡!
这次送来的“大长今”没有药膳大餐,确实难得的文化大餐!
亚洲文明博物馆今年首次与首尔的国立中央博物馆联办朝鲜王朝特展,展出那个年代的真实文物。除了该特展,今年的其他展览包括集邮馆的鸡蛋奇特展和晚晴园的儿童服饰展等。
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日前向媒体介绍下来一年的活动时说,这将是亚洲文明博物馆第一次与首尔的国立中央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Korea)联办展览,到时也会向韩国的国立故宫博物馆(National Palace Museum of Korea)借文物展出。
朝鲜王朝(1392年至1897年)是韩国最后的一个王朝。朝鲜王朝时期的社会深深植根于新儒家思想,极为重视社会关系的等级方面。服饰文化则深受等级和礼仪的影响,根据个人等级和礼仪场合的不同,人们穿戴相应材质和风格的服饰。
大英博物馆藏蔡济恭像,头戴乌纱帽,身穿宽大的浅粉色团领衣,双手置于腿上,手脚均遮盖于衣物之下,其中粉红色的外套尤为有趣。因在赤古里外穿有袍服,可将蔡济恭归于两班(贵族士大夫)或中人之列,在半透明外袍下描绘出来的蓝色内衣痕迹,显示出绘画者的高超技巧。这种内、外衣的结合是两班文化的显著特征,并且可能可以追溯到统一新罗时期发展起来的禁奢模式。
外袍圆形领口内的白领是朝鲜王朝服饰的显著特征,而其外套的圆领清楚表明蔡济恭的社会等级之高,因为几乎所有两班穿着的各类袍服都是左侧斜对系于右侧之上,只有一种袍服带有这种圆领或团领,仅在朝时才会穿。
从团领可确认他是官员,赐服上没有补子,不能据此推断官阶,但其冠帽两翼上清晰的云纹图案提供了一条线索。冠帽用单层精细黑丝覆盖,后面附有真丝覆盖的双翼,而只有高级官员才能佩戴产生此种云纹效果的双层冠帽。腰带的装饰图版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官阶,蔡济恭腰带上的犀角纹饰表明其等级比那些腰带上装金饰银的官员要高。此外,虽无表示等级的补子,赐服的颜色仍为他是高级官员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蔡济恭赐服上的浅粉红色有何寓意呢?各级朝廷官员所穿官服的颜色在李氏朝鲜初期就已经规定了,并在一四八五年颁行的《经国大典》中得到细化。其中的禁奢条令为不同等级的朝廷官员指定了红、蓝、绿等颜色,但这些条令似乎并没有被严格遵守。一五○四年,燕山王子禁止在官服中使用红色;仅在八年之后,因为考虑到过于奢侈有违儒家的节俭思想,朝鲜中宗再次禁止使用染色尤其是深色调的布。
在完全禁止使用红团领时,朝鲜中宗有些犹豫,因为他明白习俗不可能轻易被法令改变。作为染料的红花在朝鲜半岛大量生长,染色工艺很简单,上层阶级也喜欢穿红色。古习俗果然又复兴起来。一六○一年,朝鲜宣祖下令将高级官员的红色赐服换成浅粉色。此决定做出之前曾有过很多争论,由于粉红色不是五行之色,一些官员认为它对于国家要员而言并非吉祥之色。他们喜欢与东方有联系的蓝色,而蓝色也与朝鲜本身相关联。但考虑到使用红花染料的传统之悠久而盛行,宣祖决定允许高级官员穿着浅粉色官服。
一七四六年,朝鲜英祖恢复了较低级别官员身穿红团领的权力,高级官员仍被要求穿浅粉色。一七五七年,英祖又恢复了《经国大典》中为较低级别官员的官服规定的蓝色和绿色,将红色留给国王,浅粉色还是留给高级官员。这一规定似乎正好维持了权力的平衡,因而对此再也没有产生过更多争论。当三十二年后绘制蔡济恭肖像画时,他便被描绘成身穿浅粉色的团领袍服。
亚洲文明博物馆的这个特展定在4月22日推出,将展到7月23日。配合展览,擅用针、亮片和纽扣等创作的韩国现代艺术家黄兰(Ran Hwang)将来新展出她的大型作品。还有机会看到那个年代的真实文物,包括服装、绘画和生活用具等。
今年是新加坡沦陷75周年,国家博物馆今年还要庆祝成立130周年,所以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将接踵而来!
4月
新加坡集邮馆将从欧洲最小的国家列支敦士登公国(Liechtenstein)引进一个可爱奇特的展览,让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鸡蛋展现不同国家的文化。
4月28日至5月14日
新加坡文化遗产节(Singapore Heritage Festival),主要是回味新加坡河畔昔日的小贩食物,重温当年的热闹景致。
5月
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将推出一个轻松有趣的新展览,通过晚清至民国时期儿童服饰上的刺绣、花纹和装饰等,探讨各种吉祥图纹的意义,从而窥探华族文化的价值观与信仰。
8月
文物局8月将推出另一条新的历史文化走道,那是从偏僻乡村摇身变成今日人口稠密的卫星镇——淡滨尼。淡滨尼区域图书馆今年迁进淡滨尼天地社区中心(Our Tampines Hub)时,文物局也会在那里设第二个社区民众艺坊(Community Gallery),专门展示淡滨尼的历史文化。
9月
国家博物馆将在推出一个相关展览,探讨新加坡在1942年被日军攻陷的那段历史,反映国人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生活情况,认识战争对人们的影响。
10月
还是博物馆将从起推出各种活动,包括表演或装置作品,展现这个博物馆如何不断重新塑造自己,回应文化景观的变化。
此外,马来传统文化馆(Malay Heritage Centre)在“来自同一群岛”(Se-Nusantara)系列下介绍了本地的博亚人(Boyanese)、米南加保人(Minangkabau)和爪哇人(Javanese)后,10月将在新的特展中介绍武吉斯人(Bugis)的历史文化。
印族文化馆(Indian Heritage Centre)今年第三季也会有个新特展,展现新加坡印度社群的手工艺传统,例如制作珠宝首饰、布料工艺和不同绘画风格等。
今年,新加坡跟鸡年沾不上边,活脱脱的文化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