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越是一线城市,房价越是被炒得夸张~ 那也正常,毕竟寸土寸金嘛~ 可是同样的寸土寸金,同样的空间有限,坡坡的房价可是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流~ 有人曾经拿香港的房价与坡坡的相比,结果新加坡,房价已经连续3年下跌了 ▲2011年~2016年香港和新加坡房价指数:白色:香港;黄色:新加坡(图片来源:彭博社) 按土地面积来看,坡坡仅有700平方公里,是人口密度全球第二大的国家,可为什么却偏偏没有一个房奴呢? 新加坡——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在1959年完全自治时,面临严峻的“屋荒”,恶劣的住房问题导致了社会严重不稳定。 1960年2月,旨在发展公共住房、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建屋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正式成立。据其估测,20世纪60年代初的新加坡,约有30万人蜗居在郊区的贫民窟和窝棚内,25万人则挤居在市区肮脏的店铺中。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60年起,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五年建屋计划”,开始大规模兴建低价住房,并将建成的房子租给低收入家庭。五年间,政府共建造了54,430套公共组屋。1964年,政府开始推行住房自有化政策,鼓励中低收入阶层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组屋。 1974年到1982年,建屋局开始兴建针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公寓,并将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超过85%的居民都生活在政府的组屋中,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新加坡组屋——买了不住?坐牢! 新加坡大致有两类房屋:政府组屋和私人产业 组屋售价在1万-1.5万人民币/平左右,这样的房价是普通家庭完全可以承受的,每月只需用约19%的月入支付房贷,所以基本不会出现“房奴”,而且组屋还非常宜居。 不过也有人说,组屋价格如此优惠,购房者当然趋之若鹜啦! 然而,在新加坡购买了组屋,就必须要住,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及牢狱之灾。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为组屋购买者制定了不同种类的购房津贴 在新加坡,根据不同类型需求的住户,政府还提供了各种不同的购房津贴! 要知道,有没有津贴在买房时可是差别很大的哦。 建屋局将申请者分化为6种,从而给予相应津贴。 第一次申请者 第二次申请者 包含第一、二次申请者的申请请求 配偶为非新加坡人申请者 单身新加坡公民购屋计划 单身者联合住房计划或孤儿计划 第一次申请者 顾名思义,此范围内的津贴,是针对第一次申请组屋的小伙伴们。相关的津贴有两种,为额外公积金购屋津贴(Additional CPF Housing Grant) 和特别公积金购屋津贴(SepcialCPF Housing Grant)。 依照这些条件,家庭平均月收入在$3,000-$3,500的夫妇一共可以享有$60,000津贴。以一套四房式新组屋为例:津贴前售价大约在$260,000,享有津贴后价格下降到$200,000左右。5%的首付款是$10,000。这种实实在在的优惠极大的推动了新加坡人的拥屋率,让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在新加坡得以实现。 第二次申请者 第二次组屋申请者可享有提升津贴(Step-Up Housing Grants)。 包含第一、二次申请者的申请请求 这类申请是由两人联名提交的,申请人中有一人为第一次申请者,另外一人为第二次申请者。这种情况下,组屋购买者可申请额外公积金购屋津贴以及特别公积金购屋津贴。 配偶为非新加坡人的申请者 此范围内的申请者也可申请额外公积金购屋津贴和特别公积金购屋津贴这两种补贴。 单身新加坡公民购屋计划 申请者必须是35岁以上的新加坡公民,也必须是第一次申请者。此范围内的申请者可申请额外公积金购屋津贴及特别公积金购屋津贴。 单身者联合住房计划/孤儿计划 35岁以上的单身新加坡公民可以联名购买组屋并申请津贴。孤儿也可以通过孤儿辅助计划,申请购房津贴。 这大概就是新加坡为什么没有“房奴”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