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470|回复: 0

【新加坡圈1】死亡率60%,中国18例,美国列入紧急威胁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4-2019 21:10:14|来自:浙江杭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圈1死亡率60%,中国18例,美国列入紧急威胁名单,刷屏的超级真菌会来新加坡吗?

这两天“超级真菌”在朋友圈刷屏了,特备是——中国确诊18例超级真菌感染...
引发了亚洲地区的高度关注...
与之相关的抗生素、抗病毒、疫苗等概念股也是闻风而动,不少个股连续涨停。
不少人感到一阵恐慌,担心也可能被感染。
CBS新闻4月8日报道,一种名为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药性真菌近日在美国多地爆发,登上头条的“超级真菌”就是它。
耳念珠菌的来源目前还不明确,是环境真菌还是人体共生菌,也不清楚。研究人员普遍认为,这是新近进化出来的、快速适应人体宿主环境能力的新物种,主要引起血液感染,致死率高达60%。
据见闻会员专属内容《超级真菌席卷全球,这是一个100万亿的问题》,耳念珠菌本来是一种无害酵母,但在10年之前日本医生在一例病人的耳部分泌物中发现了抗药性耳念珠菌。
后来学者们对旧医学样本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最早的一例感染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韩国。由于是个例且当时并非所有抗生素都对之无效,就没有引起太大反响。
这一次卷土重来的耳念珠菌已经升级到让人震撼的程度,美国全国各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人口密集州扩散。

QQ截图20190411200125.png
(图:来源自网络)

并且已经是全球现象,2017年全球有24个国家出现耳念珠菌的爆发性流行,包括日本、美国、英国、西班牙、印度等国。
近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已将耳念珠菌列入“紧急威胁”名单。据其官网最新通报,全美感染病例已上升到587宗,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内身亡。

QQ截图20190411200208.png
(图:来源自网络)

4月9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截至目前,中国已确认18例超级真菌临床感染病例,总体上还没有出现美国那样的爆发性流行感染。
随后央视财经报道指出,这是2011年到2017年间相关病例的汇总,属于历史病例。
从目前不同国家出现的有关耳念珠菌病例及情况来看,耳念珠菌是一种院内感染菌,美国的大规模流行也都是在院内发生的。
耳念珠菌通常存活于感染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衣物、皮肤和医院的设施表面,通过伤口、呼吸机与导管感染有免疫力缺陷的人。包括新生儿和老年人、吸烟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也就是说,免疫力正常的人一般是不会感染耳念珠菌的,对健康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从目前监测结果来看,中国出现耳念珠菌爆发性流行的可能性较低。

QQ截图20190411200251.png
(图:来源自网络)

在人类发现抗生素之前,几乎所有可以感染人类的细菌都是超级真菌——人类一旦感染就是凶多吉少。
1928年(一说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的一次偶然发现,让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诞生了。
二战的需要让青霉素最终被大量提取出来,并制成了抗菌抗感染的药品,人类自此开始进入拥有抗生素的“无敌时代”——人类寿命被大幅延长。
受到青霉素启发,在美国最大的制药默克公司的支持下,1947年初链霉素就投入了市场。此后,人类进入抗生素开发的黄金时代,金霉素(1947)、氯霉素(1948)、土霉素(1950)、制霉菌素(1950)、红霉素(1952)、卡那霉素(1958)等都是在这期间被发现。
但让人鼓舞的故事到此结束。
本次耳念珠菌致死在全球的爆发,可谓是向人类敲响了“抗生素失效”有史以来的最强警告。
耳念珠菌只是“超级真菌”中的一种,近年来超级真菌的陆续出现引起了各方的高度警觉,因为被归为“超级真菌”的新进化菌种很多都“无药可救”,即人类抗生素“无敌”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2000年,辉瑞耗资10亿美元耗时10年研发的新抗生素利奈唑烷获准上市,在医学界引起轰动,因为它是世界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恶唑烷酮类抗生素,被寄予厚望。但仅仅不到1年,肠球菌就对利奈唑烷进化出了耐药性,10年10亿美元相当于打了水漂。
英国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50年超级真菌致死人数将超过癌症,并预言按目前发展速度,届时超级真菌对全球造成经济损失将高达100万亿美元。
按照自然规律,超级真菌总有一天会来,但人类的经济贪婪加速了这一进程。

QQ截图20190411200431.png
(图:来源自网络)

那么它会来新加坡吗?
新加坡卫生部透露,从2012年至今,新加坡公共医院共向卫生部通报了11起孤立和偶发性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其中两人过世,其余九人已康复。
目前,新加坡未接获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在本地爆发疫情的通报。
根据卫生部的规定,包括受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在内,医疗机构必须向卫生部通报任何医疗相关感染病例爆发的情况。
尽管新加坡法律没有规定必须为耳念珠菌病例进行通报,但自去年起,耳念珠菌已被纳入公共卫生实验室监控计划的病原体(pathogen)更新名单上。
2012年至今年,卫生部接获耳念珠菌案例通报后,已马上将案例隔离开来,院方也追查这些案例接触过哪些人,从中并没发现任何疾病散播的情况。病患房间也已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以去除耳念珠菌。

QQ截图20190411200819.png
(图:来源自网络)

所以暂时新加坡是安全滴!
不过,现在是时候迈开腿增强抵抗力...这样才是防止“真菌”的真正防火墙!

本文素材,观点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络我们及时删除和修正。

QQ截图20180914121938.pn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