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我是一条搁浅的“鱼”--一个海归的求职遭遇
“我是今年回国的留学生。看了《我遇上了“抠门”老板》中讲的老板的事,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我的台资老板也是这样的……可不可以让我讲述苦闷啊?”Diana小姐在电话中忿忿然地道。
9月4日下午,身材高高的Diana小姐如约来到编辑部。她连比带划地表示:“我身高有1米74。也许看上去挺成熟,其实我是1979年出生,年龄还小呢。今年3月我从美国回上海,
本以为自己是美国MPA,在国内找个称心的工作不成问题,没想到回来不到半年,非但没有找到好工作,还遇上了‘抠门’老板。现在我的梦想完全破灭,连自信心都快湮没了,感觉就像一条在岸上搁浅的鱼……”
留学 我的“美国梦”破碎了
我是湖北人。1997年考上北京某名牌大学国际金融专业。为了圆“美国梦”,2001年毕业后,我争取到出国留学奖学金,去美国中部一所州立大学政治系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
在校期间,我曾在州地方政府及城郊发展研究所打过工,从事过项目设计、资料信息收集和撰写建议报告等工作。近年来,美国的经济不景气,留学生找工作相当困难。越临近毕业,我也越为前程担忧。
我们学校位于该州首府附近的大学城,当地中国留学生自发成立了留学生联谊会,会长获得硕士学位后去硅谷一家著名企业工作,月薪只有3000美金,而他已是我知道的情况最好的同学了。在去硅谷之前,我们为他开了一个庆祝Party。他很满足地举着酒杯说:“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能早日步我的后尘。”其他学理工科的硕士同学,在我回国之前,几乎没有听说有谁已找到了工作。为了留在美国,有的硕士同学只好暂时在酒吧里打杂。还有一位同学更“惨”,毕业后在学校食堂找了份勤杂工的活,成天在食堂里忙忙碌碌地扫地、擦桌子、洗碗。一次,他一脸愁容地告诉我:“我一天工作20个小时,每小时工资只有5美元,都累得不成人样了。唉,找不到工作,你说我该怎么办?”当时我就想,如果是我,宁可回国也不会像你这样在食堂里打杂。
很多同学都因为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回国了。我学的是MPA,按理进入政府部门当公务员比较合适。可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大门并没有对像我这样的中国留学生敞开。他们说:“你是外国人,怎么能在我国政府工作呢。”我也去企业应聘过,可同样没有结果。
我把自己面临的困境告诉了家里人,可家里人对美国情况不了解,他们希望我留在美国。 “好不容易去美国留学,无论如何也得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打退堂鼓。就是硬撑也要撑下去。”家里人这样说。我有个表姐也是美国留学生,住在波士顿,她也鼓励我留下来:“前几年我毕业时,也费了很大劲才找到工作,现在情况好多了。你要撑下去啊。”
只有男友支持我回国发展。他是我大学同学,毕业后从北京到上海一家大型集团公司从事人事工作。“你就回来吧,何必硬撑呢。上海机会很多,有很多大企业。我本科毕业的月薪是3000元,你是美国硕士,如果回来,收入至少翻个倍吧……。”男友在电话里一个劲地鼓动我回国。
大洋彼岸没有我的立锥之地,无情的现实,彻底击碎了我的美国梦。经过一番权衡,今年3月,我拿到该校MPA学位后,即搭机返回上海。
回国 就是找不到一份正式工作
回国前我经常上网了解国内情况,对这几年“海归派”的情况有所了解。我在北京母校的网站上看到:该校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很强,近两三年的就业率都接近100%,且平均月薪在5000元以上。我想男友是本科生,还可以拿到 3000元月薪,我堂堂美国硕士生,回国后最低的月薪要求也要在4000元以上吧,哪知道现实真是无情,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完全错了!
回国后,在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前,我寻寻觅觅了2个月。我没去熙熙攘攘的人才市场,人挤人实在受不了。我通过报刊上的招聘广告找职位,然后再投递应聘信。绝大多数应聘信都杳如黄鹤一去不返。家里人知道我已回国,很关心我在上海的就业情况。可我两个月找不到工作,怕他们知道后担心,很长时间都不敢和家里通电话。接他们电话时,只好支支吾吾含混了事。那段时间,我承受的压力特别大,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从小到大自己都是好学生,从没有让父母担心过。大学4年,我连年获得学校综合奖学金,美国留学两年,我又连续获得学校研究助理奖学金。可是现在,我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连一份薪水要求并不高的正式工作都找不到呢?
工作 一边工作一边找工作
5月份,我终于盼来了第一份正式工作。这是一家台资顾问公司。总经理是一位细巧的中年女性,面试时,她用略带闽南口音的普通话笑道:“美国研究所毕业生,是个人才啊,我们企业是很珍惜人才的。我们母公司是台湾著名的大企业,在台湾好有名哦!”她小眼睛一转,竖起两根手指道:“我们这里资深顾问师一般月薪2000元。你是美国硕士,我对你格外看重啦,高薪聘请你当总经理助理,破格给你 2000元月薪,你可要保密哦。当然,海归派拿2000元月薪是有点屈才了。”
天呢!2000元月薪,比我本科毕业的男友还低,听了她的许诺,我差点没晕倒。朋友们知道后,都劝我不要去:“台资企业去不得,口碑太差,你去后一定会后悔。”
虽然这点工资是有点搞笑,但有总比没有好,何况我已等急了,再等下去恐怕会出现心理障碍。所以,我还是决定去上班。
我的职位虽说是总经理助理,可办公室里所有的琐事都要做。有时我忙得焦头烂额,总经理还要把一堆英文文件交给我翻译:“你英文好,有劳你快点翻译好,我等着用啊。”当我辛辛苦苦翻译完后,她却连看都不看地说:“好,麻烦你把文件放在文件柜里,我有空会看的。”真不把我的劳动成果当一回事。平时,总经理确实很忙,不是忙大事,而是成天盯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复印机换墨盒,照说让行政部门处理就可以了,可她却花了大半天时间研究墨盒,真是太有空了。
总经理对我们盯得特别紧。有次,我上洗手间,回到办公室,见总经理正坐在我办公桌前查看我的电脑。见我回来,她忙堆起一脸假笑道:“我随便看看,随便看看。”后来同事告诉我:“她对我们不放心,常常偷看我们电脑里有没有私人的东西。”
这样的老板,这样的薪水,怎么留得住我?我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边工作一边在找工作。两周前的一天早上,我用公司的名义叫了快递,给浦东一家外企投递应聘信,我在信封上用黑笔写了“应聘信”3个大字。中午外出用餐时,送快递的打通我的手机说:“可能地址有问题,没有找到这家公司。”我让他马上把信送回公司。吃完午饭,我又逛了一会街,刚回到办公室坐下,总经理就把我叫去,问我:“你是不是在找工作啊?”没等我回答,她从桌子下面拿出我的应聘信道:“2000元月薪委屈你了,你确实应该另谋高就……”没想到快递这么快就把信退回来了。离开这家公司,我一点不后悔,可是沮丧是免不了的——我的第一份工作为什么会这样呢?
反思 不如本科毕业留在国内
这两星期,我还在继续找工作,目标是市场营销部门的经理助理。我知道国内有吸引留学生回国的优惠政策,但主要针对带项目带资金回国的留学生,像我这样既没有资金也没有项目,连工作经验都很少的留学生,在国内就业市场上就很尴尬了。最近,我听说上海将推出一个吸纳万名海归留学生的项目,很感兴趣。我觉得像我这样的留学生为数甚众,可是却没有一个平台可供我们交流沟通。我设想,是不是可以开设一个网站,专为海归留学生服务。
经过这一段的挫折后,我发现,在目前国内就业市场上,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我应聘屡屡失利的原因主要在于此。我男友正准备跳槽,新企业开给他4000元月薪。对照他的情况,后悔自己两年前本科毕业后还不如留在国内呢。
听说国内还有很多大学生准备自费花上10多万、20万去美国“镀金”,我的遭遇或许对他们有些参考价值吧。
虽然自信心很受影响,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信念——我在美国学到的知识,有朝一日必定会有用武之地,只是,机会暂时没有降临罢了。
(应讲述者要求,文中使用了英文名) <IMG src="https://www.sgchinese.com/bbs/Skins/Default/emot/em15.gif" align=middle border=0><IMG src="https://www.sgchinese.com/bbs/Skins/Default/emot/em15.gif" align=middle border=0></P>
<P><B><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00 size=4>中国“海归”每年递增50% 求职难身价贬</FONT></B>
在近期举办的留学人员招聘会上,不少“海归”已经将薪金期待值仅仅指向3000元人民币以上,这与以前动辄几十万元的年薪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人才市场上“海归”求职趋难、身价贬值的现象今年十分明显,“海归”们就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调查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有近60万国人留学海外。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5万人学成归国,而且,近两年归国人员还在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
专家分析说,“海归”求职趋难、身价贬值,是市场机制作用下正常的回归。早些年,留学是少数“精英”学生的专利。如今,随着国外教育机构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一些国外高校的门槛一降再降,出国留学越来越容易,一些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学生也有了拿钱混张“洋文凭”的机会。因此,近年来“海归”数量大大增加,素质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另一方面,国内教育日臻与国际接轨,可替代“海归”的人才逐年增多。国内企业对“海归”的认识日趋理性,更加看重真才实学和人尽其才,不盲目追求洋文凭。“海归”的贬值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而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P>
<P><FONT color=#0000ff size=4>武汉20多“海归”沦为待业青年
</FONT>
【网猴资讯通】中新网12月2日电,据武汉晨报报道,昨日,记者从湖北省对外服务总公司国际人才部了解到,20多位留学归来人员找到该机构求职,但半年来,一个也没“推销”出去。学历与职业资历不匹配,使这些留学归来的“海归”变成了待业的“海待”。
青山叶小姐(化名)今年32岁,两年前,一直从事财务工作的她,花费10多万元赴新西兰“充电”。今年,获得会计学硕士学位后,叶小姐回汉谋职。最近,她找到为外企提供人才服务的省外服公司国际人才部,希望进入外企工作。
恰好,沌口一家美资汽配企业开出万元月薪,求精通英语的财务经理,叶小姐被推荐过去,然而,出国前一直在基层财务职位上工作、没有干过经理的她,无法令对方满意。与叶小姐一起的另外两位“海归”,也因没有同等职位经历被该外企拒绝。之后,叶小姐甚至表示,宁愿“屈才”从事普通财务工作,而对方又担心她干不了多久就跳槽,不愿“大材小用”。
据介绍,与叶小姐一样变成了“海待”的“海归”们中,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学金融、财务专业的最多。国际人才部负责人说,如今外企用人相当注重实用,洋文凭只代表学历,相关职业经历缺乏,同样不受欢迎。这样使得一批“海归”求高职位求不到,求低职位对方不敢收,形成尴尬境地。
光会外语不再有优势
前些年,只要会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就不愁进不了外企。而现在,随着国内外语人才的增多,“海归”们想单凭语言优势求职,已较为困难。
湖北省外服国际人才部一位职业指导师介绍,“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从业经历+纯熟的外语技能”,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最为抢手。她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外语人才奇缺,“海归”们就算别的方面欠缺,靠语言优势就能够取得高薪的外企职位。但现在,走出校门的外语人才大增,加上其他专业的人才,在国内通过一些学习机构同样能讲一口地道的外语。
据介绍,在外语语种中,英语的语言优势最弱,近半年,武汉没有一家外企通过该机构求英语翻译,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需要法、日、韩语人才。
该职业指导师说,这些待业的留学人员要获得职位,首先要摆正心态,将自己放在与其他求职者同等的起跑线上,另外,要努力说服企业,相信自己的忠诚度,自己会珍惜职位并能将工作做得更好。(记者凌云焰) (中新网) </P>
<P><FONT color=#ff00ff size=5>对海归出路的一些个人判断
</FONT>
海龟无非在国内有4条路:
1,去国营企业、单位:
如果你来美国进修仅几年,同时在国内有很好关系,那你太需要回国了。在原单位有很好的领导提携,再加新的“金外壳”,你的升迁指日可待。浙江大学校长是此典型。有老校长周光召的提携,小潘不几年就成了校长了。此类回国的秘诀是学好“三个代表”。讲“三讲”,将党性。紧跟党走,跟自己的领导走,党性的最直接体现是和领导的关系。
要诀:一定要有好领导。如果你出国年头太长,和领导没有很好的关系, 此路不通。
2,去外企:
要诀:对待遇不要太贪心。从低处作起。
如果出国多年,在美国工资已高,千万别想这路。 否则,归比自己还年轻,学历还低的人管,还不如在美国待着。外企真正要的人不是刚从海外学习归国的人员就是国内的专业人士。前者,工资低,白纸好划画,可塑性强。 后者,在国内打拼多年,能马上产生剩余价值。比你就是英语差点。
3,去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老板一方面嘴上将求贤若渴,但腰包里又不想掏钱。搞不好,把你骗进来。种种条件无法满足。人既然已在国内,给你种种新的许诺,把你当花瓶摆摆。洋客人一走。花瓶恐怕就要收起来。还是自家兄弟好用。再说,一帮兄弟跟自己,有了好处,不给自家人,这大哥就没法当了。一方面,老板自己的钱,用起来精打细算,不知你的深浅,为什么给你好处。同时,自家兄弟难融外人。有时就算老板是个明白人,你也难融入企业文化,弟兄文化。
民营企业希望你马上能带美国的钱,技术,或者市场回去。 这个要求不过分。但大部分海龟有吗?
4, 自己创业:
这是最好的回国方式。发挥你多年的美国技术,市场优势,到真可以作些事情。UTSTARCOM是典型。但是,创业就要吃苦,就要讲国情。江浙商人创业跑市场,在火车上作硬板凳,作长途汽车。你有吃苦的准备吗?好多留学生创业出门打的,作飞机。火车起码要软座, KTV,抱小姐,这是创业哪还是享受哪?投资人的钱也不是白拿的。不精打细算,钱化完了,业没创起来,拍拍屁股走人,回美国。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老婆在美国的苦等,也对不起在国内的朋友,投资人。所以,创业无论有没有投资人,第一一定要吃苦。留学生创业更多的将理想,将蓝图。如。。COM般讲美国的现在就是中国的明天,我们这般这般就可以如何成功。道理没有错,但是中国的国情是什么,我有没有能力,金钱,团队,技术从现实走到理想。不懂现实,不问自身,恐怕没走几步,就踉跄到地,失了血气。先懂现实,然后设计自己的蓝图从自己的现实走到理想是关键。否则,种种的理想都成了谈资,都成了“某某人和我当年设计的事是一样的,他成功了,瞧,我当年设计的蓝图成功了吧。”的呓语。
创业要吃苦,讲现实,少讲空话,打持久仗。只有这样才FROM REALITY TO DREAM。而
不是老让现实给你的理想上课。
回国不是冲动,是一种有计算的冒险。多想想。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