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33><B><FONT color=#ff6600>今文学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妙用(1) </FONT></B></TD></TR>
<TR>
<TD class=px14 vAlign=top>
<P> 四川省渠县职业中专学校 赵必华</P>
<P> 我国古今诗词、谚语等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我们的地理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这些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和谚语,不但学生爱听,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增彩添色,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得以大大提高,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让地理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形象地被理解和记忆,同时很多的诗词和谚语本身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地理景观画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中有知识,知识融于画中”的思维品质,使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形象、鲜明,从而让学生热爱地理学科。为此,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经常多角度地搜集一些富含地理知识的诗词、民谣、谚语等。笔者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搜集了一部份诗词、民谣、谚语,仅供同行们参考:
1.“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指的是我国的哪条河流:淮河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黎花开”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4.“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我国长江的: 上游地区
5.“野矿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的是气候特征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个时节反映我国春末夏初的时节,其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中准静止锋
7.“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
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之一,说明其日温差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中的“阴晴园缺”指的是:月相变化规律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词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 季风
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形象地描 绘了我国长江三峡的江水湍急,山重水绕的自然景观
1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是我国地形类型:丘陵地区
13.“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什么地方交通的十分不方便:福建省
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描述的旅游圣地是:庐山
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我国的什么盆地:四川盆地
1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我国的:南岭一带
17.“日似金丸,月似金盘”形象地反映了:由于日地月三者距离差异,导致日月形状 大 小的变化规律
1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19.“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城市的气候特征:云南省的昆明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自然旅游风景区:黄山
2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和植被 垂 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23.“君问归期末有期,巴西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形象地说明了:巴山夜雨的形成原因。
24.“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描绘的旅游圣地是: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 </P>
<P>“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是我国什么地方的瀑布:庐山
2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我国过去的:河套平原的生态景观
2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地区是::赤道地区
2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3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位于我国的哪个省:江苏省
3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3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由暧锋形成的天气
33.“风吹草低见牛 ,浅草才能没马吃,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描绘的是我国西北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的是水平自然带的规律:由于从东到西的水份递减,形成了: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自然带景观
3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垂直地带性规律
35.“上山到云里,下山到谷底,对山二人看得见,一个往返若干天”描绘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山高谷深,山河相见”的地形特点:是横断山区
36.贵州民谣“天无三晴日,地无三尺平”描述了贵州地区雨天多晴天少的天气特点,又反映出了贵州高原崎岖不平的地形状况
37.民谣“走千串万,比不上淮河两岸”描绘了淮河流域沃野千里,气候宜人,农产丰富
38.民谣“一年有四季,全年备寒装”生动地反映出了青藏高原高寒的气候特征</P></TD></TR></T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