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最爱说的话啊,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中国话》<br/> 母语是什么?<br/> 母语是我们蹒跚学步时,咿咿呀呀吐出的第一个字。母语是远涉重洋的游子归家时的“妈妈,我回来了!”。母语是髦耋的老人睡梦中反反复复念叨的叶落归根……<br/> 母语是一种血缘,母语是一种标志。它从远古洪荒流起,流淌了上下五千年,流淌到日新月异的新世纪。它从唐古拉山最高的雪峰流出,顺着母亲的血管,在黄河、在长江奔涌。它从炎黄伟岸的躯体里,发散到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田里。像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一样,它是祖先给我们打下的与生俱来的最初的印记。<br/> 母语是一种文明,母语是一种财富。从开天辟地,到茹毛饮血,到大地欢歌,从屈辱到骄傲,从奴隶,到主人,历史的风风雨雨、朝朝夕夕,都在它的字里行间里;孔孟的仁义,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韩非的严谨,都浸润在它的脉管里;屈原振聋发聩的天问, 李白豪放旷达的歌唱,杜甫忧国忧民苦难的低吟,陶潜安贫乐道的潇洒,李清照缠绵悱恻的相思,都珍藏在它的行囊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真草隶篆,都跳跃在它的音符里;千载而后,依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br/> 母语是一种凝聚,母语是一种精神。在专制和压迫的时代它是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洪秀全的“等贵贱,均贫富”;在国难当头,外侮临门,生灵涂炭的时代,它是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是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岳飞的“精忠报国”,是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避趋之”,是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是抗战时期民众的怒吼“把日本鬼子赶出去!”因为母语的凝聚,因为母语的精神,才有了从蒙昧走向文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黑暗走向光明;才有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惊天一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代代流传,生生不息。<br/> 母语是一种骄傲。母语是赛场上铿锵的国歌,是东方红一号传唱的《东方红》,是杨利伟在太空中发出的问候,是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掷地有声的宣告……<br/> 母语中分量最重的就是一个词:“中国”。<br/>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每一个炎黄子孙更应该爱我母语,注重我们语言的民族性,用最纯正的汉语,迎接新时代的挑战。[em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