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共 35 个

WENGHUIPING LV15

发表于 7-12-2009 13: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老鼠爱小米

是啊,觉的好可怕啊,可能是我平时没注意到女人一结婚一有性生活要多注意下自己,只知道还年青,不是很了解,但我们有过性生活也是很为生,就是搞不明白。看完医生看是什么样了。从这次以后,以后有空要在这边检检妇科,都没在这边看过,没什么事也没去看,就是这次,5,1回中国玩没事跑去看下白带,听了真的是吓死人,哪医生也说我看来你没看过妇检,我说是啊,呵呵,

Edrea LV10

发表于 8-12-2009 15: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dizzy:我在中国钱也花了不少还被吓个半死:'(:@,
在新加坡才花一点做小钱,检察结果一切正常.:loveliness::victory:

WENGHUIPING LV15

发表于 8-12-2009 17: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Edrea


    你是新加坡哪看啊,我明天要去KK看,````还有如楼上的MM所说,中国看这个妇产科比较重视,这边的没哪么严重,难道是真的没事吗?还是平时真的要吃点什么来消炎吗?

Edrea LV10

发表于 8-12-2009 19: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WENGHUIPING


是我生宝宝的医生看的,做了检验,都好,
但是因为在中国被吓半死,所以还是有点后怕,不放心,还想再去检查看看...

WENGHUIPING LV15

发表于 10-12-2009 20: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Edrea


    各位MM们还是在这边看吧,我去看了觉的钱算起来两国都一样,还是新加坡看的比较放心点,中国不给你吓死才怪,没事也给你说有事,让你发一圈的钱,我上次在中国的表妹也是被说是这样的情况,,哪是看小医院,后来她吓到去大医院,看了说没事,,都好好,就是我说要去看看下妇产科,她才跟说要看,看大医院,不要看小医院,等下骗死你,`````可我去了大医院,听了,真是吓死,他NN的想赚我钱,也是,在跑另一家大的医院找认识一点点的看,结果还是有,,,,,现在就等,14号看完医生,怎么样了,,,,在和大家说说?

WENGHUIPING LV15

发表于 21-1-2010 16: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WENGHUIPING


    全部看到完了,医生说没问题都没问题,一年后在来看下,
,和中国的不一样,

一家四口 LV12

发表于 21-1-2010 17: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妹们,看个转帖吧

宫颈糜烂”不是病,手术切除实不该
  纪小龙

  我是一名病理医生,在综合性医院工作,所谓“综合性医院”就是指从头到
脚什么科都有的医院。病理医生的工作就是检查从病人身上取下来的任何标本
(人的肉),弄清楚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如果不正常是发炎还是肿瘤,如果
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等等问题,所以,我每天就是检查人身上从头到脚各处
手术切下来的标本。

  在当医生三十多年来的工作中发现,九十年代以前,每个礼拜会遇到五六个、
七八个手术切下来的子宫标本,一般不超过十个,用一个塑料盆就能装下了。而
近10年来,切下来的子宫一年比一年多,现在一个礼拜都在几十个,要几个塑料
桶才能装下。因为这些标本医院规定要保留一个月才能扔掉,所以经常要为找塑
料桶装标本而发愁,还要为找房间放这些标本而犯难。

  难道中国妇女就这十几年来子宫疾病增加的这么多了吗?难道这些子宫就该
切除吗?回答是“no”。因素固然多种,其中主要的一个是夸大了“宫颈糜烂”!
看着那么多好端端的子宫被开刀切下来,真为这些妇女感到惋惜。

  子宫的下端叫“宫颈”,中央开口处叫“宫颈管”。看上去就如同口唇那样,
宫颈的颜色同皮肤(粉红),中央的宫颈管同唇红(鲜红)。(见图示1大致正
常的宫颈、图示2“糜烂”的宫颈)如果鲜红的圈扩大了,就叫做“宫颈糜烂”。
鲜红圈的大小是有女性体内的女性激素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激素越高,鲜红圈越
大。也就是说,只要女性身体正常,都出现“宫颈糜烂”!反之,如果正常发育
女性,没有“宫颈糜烂”,倒是有毛病的了。

  医学上还发现在刚出生的新生女婴中约有1/3的宫颈有“宫颈糜烂”。刚出
生的女婴在子宫内哪里有宫颈伤害呢?这时的“宫颈糜烂”原来是由于母体在怀
孕时身体内的女性激素水平增高而影响到了婴儿的幼小的子宫颈所致!出生后离
开了母体,新生女婴的这种糜烂也就自行消退了。

  呜呼,可怜中国女生的子宫!

一家四口 LV12

发表于 21-1-2010 17: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谈慢性宫颈炎的处理——回小李
  作者:白衣咸饭

  记得以前写过一篇关于慢性宫颈炎的文章,很有些嘲笑那些把慢性宫颈炎当
宫颈癌前病变甚至当恶性疾病治疗的伪同行的味道。小李兄弟大概没有看到过那
一篇,否则不会把很多治疗方法罗列在这里。不过,还是很高兴把我知道的治疗
宫颈炎的方法在这里再普及一次。

  宫颈是个很特别的器官,位于上、下生殖道之间,是连接上、下生殖道的门
户。宫颈管的内膜由一层柱状上皮组成。这层柱状上皮很薄,形成皱褶,内面有
很多分泌细胞,分泌粘液。这种子宫颈管的粘膜虽然不脱落,但分泌的粘液,会
随着体内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雌激素多时,分泌量会增大,粘液会变得稀
薄,有利于精子通过宫颈管,这种特性在女性排卵前后达高峰。当孕激素增加时,
细胞的分泌会受到抑制,分泌物呈凝胶状,阻塞宫颈管,不仅使精子难以通过,
也使阴道内的病原微生物难以通过。妊娠时,宫颈管分泌的粘液也是高度粘稠,
其作用也在于阻止精子的运行和细菌的入侵。

  在正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很多细菌。如常见乳酸杆菌、类白喉样菌、棒状杆
菌和未分类的链球菌等,我们称之为共生菌。另外,还有一些细菌如β-溶血性
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拟杆菌、梭形杆菌、阴道加德纳菌和革兰阴性兼性
厌氧菌等,这些细菌可以导致生生殖道产生炎症,我们称之为内源性致病菌。致
病菌种类很多,这里仅列举这几类(每类都有好几种),并非说导致女性生殖道
炎症的只有这几种。由于篇幅的关系,外源性致病菌、肠道来的、口腔内来的,
就不介绍了。在很多情况下,健康人的阴道分泌物内,有时也可以培养出这些病
原菌。但对于一个健康人而言,只要没有什么症状和不适,并不需要治疗。前面
提到的共生菌不仅不致病,而且会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他们之间有个动态的平衡。
但如果我们给予了不恰当的治疗,如广告中的“难言之隐,一洗就灵”,“洗液”
本身就会破坏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平衡。使本来没有炎症的环境,产生新的炎症。

  下生殖道内的细菌虽多,但一般不会导致上生殖道的感染。如果要发生上生
殖道感染,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感染了某些特殊的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
具有穿透宫颈粘液栓的能力,会沿宫颈管感染上生殖道。如性病中的淋病、沙眼
衣原体,还有少数厌氧菌,可以引起上生殖道的感染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
巢炎甚至盆腔腹膜炎,即所谓的急性盆腔炎(PID),即使治疗得当,也有部分
患者将来的妊娠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二是机械性地破坏了宫颈粘液栓这个天然屏
障,如人流、诊刮、输卵管通液或造影、避孕环的尾丝等。这种机械破坏基本上
都是医源性因素所致。所以医生在这些操作前都要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平时致病菌在感染人体时,最先感染的是下生殖道,引起外阴阴道的炎症,
几乎同时也感染宫颈,引起宫颈的急性炎症。所以,外阴阴道和宫颈的急性炎症
在治疗原则上是一致的。医生在取材做细菌培养时,为了防止杂菌的干扰,往往
取宫颈口的分泌物做培养。在急性期,这种分泌物多表现为脓性分泌物。在使用
抗生素之前取材做培养,对医生使用药物意义很大。但问题是很多医生不大喜欢
取材做培养。等药物无效之后再寻求培养结果时,由于先前使用的药物对培养有
干扰,医生在分析结果时要特别小心。因为药物本身有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
杀灭了体内的正常菌群。

  对于慢性宫颈炎的诊断与治疗,国内非常混乱,不仅医生脑袋中的概念混乱,
教科书上的描述也很混乱。诚然,有关慢性宫颈炎的发病机理还不是很清楚,多
数人认为急性炎症治疗不当,会产生慢性炎症,但在病理分类上,目前尚未与国
际接轨。按目前教科书的分类方法,一般把慢性宫颈炎分为宫颈糜烂、宫颈息肉、
宫颈粘膜炎、宫颈腺囊肿和宫颈肥大。

  我先从简单的、分歧较少的说起。宫颈息肉的治疗很简单,切下来送病理检
查,如果没有什么异常的话,治疗结束,无需更进一步的治疗。发展为恶性的几
率很低,不到1%,但宫颈息肉容易复发。复发之后再切除就是了。

  宫颈粘膜炎是个很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可能与多次宫颈管的操作有关。如果
在宫颈管的组织内培养出病原体,需要给予治疗。如果没有培养出病原体,而且
没有症状的话,无需治疗。即使需要治疗,也无需使用全身性的抗生素治疗,全
身性抗生素治疗无效。

  宫颈肥大是慢性宫颈炎吗?恐怕经不起考问。说得丑一点,这个诊断很可能
是前辈们想出来的一个病,并无坚实的组织学基础。有人生孩子,损伤了子宫颈,
以后几瓣残余的宫颈可以长得很大,或者宫颈增粗等,临床上都诊断为宫颈肥大。
但治疗上无需特别治疗。当然,有种宫颈癌是从宫颈管的内面长的,早期没有特
异性症状的时候,就仅仅表现为宫颈肥大。另外一种类型是所谓的宫颈囊肿(主
要是Naboth囊肿,也称为纳氏囊肿),个人见解是无需治疗。也没有什么好方法
治疗。

  最后谈谈宫颈糜烂。宫颈糜烂也是所谓的“宫颈管炎的最常见的病理改变”。
其实,宫颈管的管内外表覆盖的是柱状上皮,因为是很薄的一层,鲜红鲜红的,
看起来挺吓人。但这层柱状细胞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很大,随激素的变化而变化。
雌激素会使细胞外移,现在国内与国际接轨,叫做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
ectopy)。以前一直叫宫颈糜烂,其实不准确,应该纠正。而子宫颈下端由于突
出在阴道内,称为子宫颈阴道部。这部分的粘膜很光滑,表明覆盖的是多层扁平
上皮。除了雌激素外,孕激素也会作用于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在孕激素作用下,
柱状上皮会向后退。这一进一退,就在宫颈管外口边缘的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之
间出现了一个所谓的移行区(带)。这个位置的贮备细胞很容易在人类乳头状瘤
病毒(HPV)的作用下产生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以前搞不清楚,以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炎症,把它归于宫颈慢性炎的一种,
称为宫颈糜烂。而且按照“糜烂”的面积分为轻度(面积很小,约占1/3以下)、
中度(大于1/3小于2/3)和重度(大于2/3,几乎整个宫颈外面都很像)。其实,
这与炎症根本无关,无需治疗。

  话已至此,本应结束,但有个问题还得提一下。由于早期子宫颈癌没有什么
临床表现,而且这个癌症的早期诊断对预后有非常大的影响,加上宫颈癌发病率
高、取材很方便,所以Papanicolaou医生发明了脱落细胞检测技术,用来普查宫
颈癌,俗称巴氏染色。巴氏染色对降低宫颈癌的确起了很大作用,这个技术在50
年代进入中国。但国内很少有单位对阅片人员进行正规训练,所以通过巴氏染色
查出来的早期宫颈癌症病人及癌前病变患者很少。也就是说,这个技术的漏诊率
很多。后来美国一批细胞学家改进了这项技术,使用液基细胞学技术,其实也就
是把以前涂在片子上的方法,改成“取材+固定+离心+再制备”片子,提高了
检测的效率和水平,使得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检测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至少
在我所在的单位是如此。按照国际细胞学会的建议,对已婚妇女应该每年进行一
次宫颈癌普查,所以李太太的医生中,有人建议她做了这个检查。如果检查结果
正常,没有必要进行任何处理,明年再检查一次就行了。

  由于液基细胞学不仅可以检测细胞学的形态,也可以检测出部分病原微生物,
所以在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中查出念珠菌感染,也是常有的事。但是,这个念珠
菌在阴道内的存在,并非一定表明阴道产生了炎症。只有当念珠菌引起了患者的
不适(有了症状如痒、白带过多),或者产生了局部的炎症如阴道粘膜充血(体
征),才可以诊断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才需要处理。使用达克宁栓应该是一种
适当的处置。但这个病容易复发,有关其机理和治疗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多说了。

  对于阴道内的感染,无论是前述的厌氧菌感染,还是阴道滴虫引起的滴虫性
阴道炎,都可以使用甲硝唑(灭滴灵)治疗。滴虫的检查一般查白带常规就够了,
但厌氧菌的培养却非常麻烦,国内绝大多数医院都没有开展厌氧菌的培养和药敏
试验,几乎所有的医生(包括我)都在根据经验用药。好在这个药不仅价廉物美,
而且抗菌谱窄(主要针对厌氧菌和滴虫),还不至于产生如很多广谱抗生素那样
的毒副作用。至于李文中提及的抗宫炎片、妇科止血灵、苦参栓、御女丹等,估
计都是中成药,我没有使用的经验。除抗宫炎片我听说过,其它的几种药我也是
第一次听说。聚维酮碘栓是一种消毒剂,是用来洗手、消毒的,用来治病,大概
是中国人的发明。也有药商曾经向我推荐过,但我没有让这个药进入我院的药房。
在我的印象中,冲洗是破坏阴道内菌群失调的不恰当治疗方法,患者没有使用这
种消毒剂治疗的指征。

  达克宁栓仅用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感染,甲硝唑仅用于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
性阴道病。对了,所谓的细菌性阴道病,多数人认为是因为厌氧菌大量增生的结
果,除甲硝唑栓外,还可以使用克林霉素栓治疗。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预防。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没有一种情况需要打吊针治疗,更没有要一连打三
个月的情况。打算要小孩吗?要好了。但今年可能来不及做爸爸了,明年做吧

一家四口 LV12

发表于 21-1-2010 17: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医学在中国:统编教材未讲详 切除宫颈千百万
  白衣咸饭

  宫颈是子宫颈的简称,位于子宫体的下方。到目前为止,子宫颈的生理功能
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没有一个很客观的标准对宫颈的生理功
能进行评价。当然也不是一点都不清楚,比如宫颈管内充满了黏液,这些粘稠的
分泌物阻止了细菌向上面的生殖道传播,对保护上生殖道免受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这是学术界的共识,没有什么好置疑的。

  但第二个问题就比较复杂,几乎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宫颈在性生活
中的作用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时间似乎比较晚,1987年才有报道。作者们发现
保留宫颈的妇女,比切除了宫颈的妇女,术后性生活会更满意一些。但报道一出,
很快就遭到了置疑。因为研究这个问题,有个最大的也是最关键的未知数:什么
叫(性生活)“满意”?生理器官好端端的夫妇闹离婚的多得很,嘴上不好直说,
就说我们“性格不合”;但更多的妇女在切除宫颈之后,离婚率似乎也没有大幅
度增高。离婚更多地是与其它方面的因素有关,如经济、财产支配、婚外情等等。
对于只有一个丈夫或妻子的人来说,这个问题更加难以回答。因为谁也不知道别
人的性生活是怎么个“满意”法,没有比较,怎么回答?而且,这个问题似乎也
难以设计出一个“满意”的动物试验来。对宫颈在性生活中的作用,估计还得争
论下去。

  宫颈这个器官虽小,但病却不少,最简单的是宫颈炎,最麻烦的是宫颈癌。
有关宫颈癌的问题,网上的文章很多,随便就可以Down个下来,所以我不想多说,
只在很有必要时点一下。但这个宫颈炎,我却想多谈几句。谈这个问题并非因为
宫颈炎问题很大,恰恰相反,这个宫颈炎的问题较小,但过度治疗的问题却很大,
也很普遍,所以我想谈谈。

  在统编教材《妇产科学》第1-6版中,关于慢性宫颈炎的说法几乎一模一样。
其中有个“宫颈糜烂”更是中国妇女的“头号公敌”。其实,宫颈糜烂在多数情
况下并非宫颈出了问题,而是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细胞,在雌激素水平较高的情
况下,向外生长。由于柱状上皮只有一层,所以看起来腥红腥红的,吓人得很,
洋文书上叫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翻(移)。妇女们在生孩子之后,宫颈管多少有些
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变得松弛了。做妇科检查时用窥阴器一撑开,宫颈的
上下两唇就张开了,露出宫颈管内的部分组织。有的医生不懂,也把这种情况写
成宫颈糜烂。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正常得很。在激素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柱
状上皮就做缩头乌龟,退回到颈管内去,宫颈的外表又恢复到表面光滑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宫颈外面的细胞是鳞状上皮,有好几层,显微镜下有点像我们的皮
肤。这个柱状上皮进进出出,像拉锯似的,这个地方学术上叫交界处或者移行带,
其下方的细胞在感染人类乳头状病毒(HPV)之后,容易发生癌变,成为宫颈癌。

  宫颈癌在变成癌之前,一般有个过程,开始是宫颈上皮内不足1/3的细胞变
坏,样子上看起来与癌细胞差不多,学术上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I,简称CIN I;
如果对这样的病变不予处理,60%的这类患者的病变会自己变好,无需处理。但
有40%左右的患者没有这么幸运,会逐步变坏;当有1/3以上2/3以下的细胞变坏
的时候,医学上叫CIN II;如果此时还是不处理,变坏的细胞会越来越多,及至
宫颈上皮全层细胞的样子都变得怪怪的,这时候医学上叫CIN III。由于这个CIN
III与宫颈原位癌在形态上难以区别,所以大家习惯于将二者合称为CIN III/原
位癌。其处理原则也是一样:宫颈锥切。当然切除之后,还要再做病理检查,看
有无癌细胞浸润到基底层外。一旦突破了这个界限,就算浸润性宫颈癌,需要进
一步处理,处理原则要根据浸润的深度和宽度而各有不同。

  由于宫颈癌的癌变过程相对较长,据说有几年的时间,所以给了医生们充足
的时间来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妇科体检。1928年Papanicolaou医生提出了宫
颈癌的普查方法,就是利用癌细胞间的连接比较疏松这个特点,将宫颈脱落细胞
涂抹在玻璃片上检查,医学上叫巴氏涂片或巴氏染色。由于宫颈癌发生率高,取
得宫颈细胞又比较容易,所以这个方法很适用于癌症的普查。这就是妇科宫颈癌
普查的来历。如果在宫颈癌发生之前,也就是所谓的癌前病变过程中发现了,治
疗上不仅相对容易,而且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很小,花费也不多,效果又很好,
对寿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美国才开始大规模的使用这项
技术,至70年代,宫颈癌患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美国急速下降了70%以上,功
劳很大。但从70年到99年,却仅下降了40%以上,说明越往后就越艰难。

  由于巴氏涂片的质量很差,在判读时对医生的水平要求很高。即便如此,其
漏诊率还是很高。1988年,美国人改进了巴氏染色的评价方法,上世纪90年代中
期又创造并改进了新的涂片技术,将宫颈癌细胞制备成薄薄的一层,制备过程中
尽量地去掉一些杂质如宫颈黏液、血细胞等,这样不仅提高了阅片质量与速度,
降低了漏诊率,而且还可以查出宫颈的一些其它毛病,比如有没有患滴虫、真菌
等。由于这个方法已经做了几次修订,电子计算机图像识别系统也被引入到这个
阅片活动之中,大大提高了普查的效率。这种方法现在国内多数大医院基本普及。

  本来凡是有性生活的妇女,都应进行宫颈癌普查。但由于普查的花费实在太
大,所以我们的教科书曾经提出对三十岁以上的妇女才进行普查;由于宫颈癌或
其癌前病变早期没有什么症状,多数仅仅只有点接触性出血,就是性交后出血的
委婉说法,临床上医生一忙,就没有时间对所有病人取标本进行普查,临床过程
中往往简化为只对有症状的妇女进行宫颈癌细胞涂片检查。现在医改之后,医生
们的日常劳动排得满满的,根本就没办法安排时间到社区对辖区内妇女进行普查。

  子宫颈癌无论在早期还是其癌前病变时的表现,都没有什么特异性,早期就
一个接触性出血。但引起接触性出血的疾病很多,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翻之后也可
以发生接触性出血,宫颈的慢性炎症也可以引起接触性出血。因此,有了这样一
层“特殊”关系,尤其是教科书将“宫颈柱状上皮外”笼统地说成“宫颈糜烂”
之后,“宫颈糜烂”在某些医生眼中简直成了宫颈癌或宫颈癌前病变的代名词。
搞得好多妇女一到医院就要求治疗这个宫颈糜烂。其实,很多的宫颈癌前病变甚
至早期宫颈癌肉眼看起来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表面光滑得很,像正常人一般。

  其实,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翻是个生理现象,如果没有任何症状,根本就不需
要进行任何形式的治疗。唯一要做的事情是到医院检查一下,有无宫颈癌或其癌
前病变。排除了这个定时炸弹,每天都可以蒙在被子里睡大觉。即使查出了宫颈
有癌前病变,如前所说的CIN I,也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只需要定期复查,或者
再查一个宫颈组织中的HPV,看是否阳性。如果是阳性,尤其是持续的能导致宫
颈癌变的那些高危型HPV阳性,则建议治疗。如果不是持续的阳性,又没有查出
癌细胞的话,也没有必要进行治疗,只需要每年复查一次就够了。如果查出是
CIN II 或CIN III/原位癌,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治疗。由于技术的发展,尤其是
学术界对宫颈癌变过程的认识,现在也无需谈癌色变,可以先将宫颈部分切除
(锥切),看有无浸润癌。如果没有,这个切除就结束了,根本没有必要做全子
宫切除甚至像宫颈癌那样手术。

  以前一旦查出宫颈上皮有了早期的改变,向癌症方向发展,但用刀子切除多
少有些风险如出血、感染什么的,所以有人改用物理方法如冷冻,电烫,微波、
上药等等来进行治疗,方法很多。大约10多年前,有人将手术的单极电刀形状改
成一个铁圈圈。这下子切除宫颈就方便了很多,技术熟练工不用5分钟就可以按
要求将宫颈切去约1/3。省力省事不说,宫颈癌前病变一下子全部完蛋,出血也
少得很。

  也是合当有事。宫颈锥切的刀子(洋文叫LEEP刀)真是生缝其时,在中国私
立医院大力发展之时诞生。私立医院找不到优秀医生,手术器材、配套科室如麻
醉科更不消谈。所以买个LEEP刀,专干这切除宫颈的勾当,真是棋逢对手恨时短,
只怕中国妇女宫颈没切光。翻开这几年的地方小报,把这宫颈糜烂说得跟宫颈癌
一样,甚至说成是“性乱”的代名词。搞得好多家庭破碎解体不说,病人还源源
不断地跑到医院软磨硬缠。“医生啊,我这宫颈糜烂怎么办?”好象不切掉马上
就要见阎王。所以愿意切的都马上来一刀,立马见效;不愿意切的就用各种药物
上上上。腐蚀药,中草药,抗病毒药,消毒药,真是忙碌得很,到医院里预约切
除宫颈的妇女,几乎要排队。看到私立医院在这上面赚钱有道,一些公立医院,
尤其是水平较差的公立医院也当仁不让,买一台甚至几台LEEP刀干起这个勾当,
真是损人损到了家。

  其实,这单纯的“宫颈糜烂”根本就没有必要用药或切除。前面已经说了,
这里再重复一遍:只要做个宫颈薄层细胞涂片,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就
没有必要处理。即使是CIN I,也可以先等等看看,当然条件好的可以查查有无
高危HPV感染。至于有症状如出血、白带过多的妇女,排除癌前病变和HPV感染后,
做个简单的治疗就可以了。即使是一般的方法不见效,一定要切的话,也没有必
要切很多,5毫米深的组织足也。

  最近一年多,咸饭发现看宫颈糜烂的妇女明显减少,以咸饭小人之心度某些
医院同行们之腹,要不是咸饭坚决不随便开这切除宫颈的处方,病人都跑到其他
医生那里去了,要不就是所有糜烂的宫颈,已经被切光了。算计起来,全国的数
字绝对非常可观。不过,专业网站上有人泄密说,这个宫颈糜烂的概念在最新的
教材中要更改过来,不再叫宫颈糜烂。白衣反倒担心起来:这该会砸了多少“妇
科专家”的饭碗!

一家四口 LV12

发表于 21-1-2010 17: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吧,咱们国内的医生都好象有默契一样,婴儿体检90%缺钙,让补钙, 妇科检查90%有糜烂让去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