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天际如雾 的帖子
论英文补习之功能 我当了这些年的补习老师,已经习惯将学生分为两种:志大者和志小者。志大者指想考获最好成绩,进入最好学校的学生;志小者则指随遇而安,应付考试,对自己教育没多大讲究的学生。这两种学生之间所需要的不同教学方式在后文将于后文稍作研讨。 中国学生踏上新加坡海岸时,最值担忧的是英文一科。刚到时,语言障碍是个必须克服的关卡。当此,补习老师所起的作用或许最为关键。处于这阶段的学生急需要老师帮助,将自己的水平提高到一个能参与学校日常课程的水平。 一所普通的ZF学校的英语水平平均处于 C 和 B 之间。刚来的学生的水平通常是个 F,所以在这个时候,老师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及格。(参照图一) 我在新加坡的教育制度里打滚了许多年,同时也当了这些年的老师。根据我的经验,我将水平线和成绩如此结合归类:
A ———— 文采 B ———— 语法九成标准,词汇量充足 C ———— 语法五成标准,词汇量贫乏 D ———— 语法三成标准,词汇量甚低 E ———— 语法完全颠倒,无所谓词汇量 F ———— 词不达意,语无伦次
各级之间的提高法各自不同。
当学生处于一个 F 的水平时,需要的是增加单词量,保证日常见到的简单文字都能看懂,这个时候或许最讲究翻译。但须切记此时的翻译仅是权宜之计,一旦打成了一点基础后就不可再继续。(详见后文 《翻译篇》)
当学生到一个 E 的水平时,教学法应该和上述一般,但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在专注于单词,而是要开始要求语句稍微更顺畅一些,句子的错误纵然多但多少还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至于完全的语无伦次。 刚来之际(F)注重的是只言片语的基础知识,一旦对词汇有掌握后,就必须开始学着如何拼凑只言片语以成短句。 当学生到了一个 D 的水平时,学习目标则需要偏重于语法的提炼,因为 D 和 C 之间的分歧就在于语句的顺畅而并非词汇的运用。
当学生到了一个 C 的水平时,就应该少专注语法,多偏重词汇。C 和 B 之间的分数差别就在于学生对词汇的运用。如能更灵活的运用各种单词和词组,体现了自己词汇量充足,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用到适当的词语,则是 B 的水平 若要从个 B 提高到个 A 的水平则讲究文采。文采讲究落笔时对语言的掌握已经得心应手,语感充足,对语句的用法的判断准确无误。文章引人入胜,描绘生动,人物栩栩如生等。如何达到文采,是最艰难之一部分,详情可见拙作《论文采》,长篇大论,不宜于此详述。
公立学校老师的苦衷 我常说习练作文乃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最佳途径。但学校老师管的是多大四十人的学习,自无法施展最精华的教学,仅能走大众化的路子。
考试必经是个文字游戏,三个卷子中,若能提高任何一门的分数则总分必能上升。学校老师就是针对了这点而喜欢教阅读理解。我出道之际也有许多同行与我言道:教学生应该教阅读理解,因为这个最容易教,省时省事。随便弄个联系本就能应付了,何乐而不为。但我坚信,写作乃是学语言之本,不能贪逸恶劳而忽略它。
ZF学校的老师却并无选择,他们的学生甚多,人力必经时有所穷。倘如常让学生写作,所负担的批卷工作不堪设想。于是宁可让学生多写阅读理解,因为之后还能把答案直接放上投影仪让学生自行批改。一个ZF学校的老师的平均学生人数在250-300之间,如果不行此下策,必然油尽灯枯。
写作,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最佳途径,倘若只专注于联系阅读理解而忽略写作,则仅能提高些许的分数而不能提高语言能力。苦练阅读理解亦有其不明智处。
为什么不能只靠阅读理解
习练阅读理解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语言能力而在于提高应考技巧。因此,学生习练阅读的时候常模拟考试环境,不查词典,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许多老师也提倡这个做法。但误区就在于,语言能力若不提高,何来理解文章之说?
纵然练了数百篇阅读理解,但全都靠“懵猜”的方式完成,学生到头到底学到了一些什么呢?大概是什么都没学到。况且,O水准英文的一个标准规则是,懵10次只能对1-2次。小六的“懵猜”成功率高些,可能有3-4次。由此可见,即使把“懵猜”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也不过提高了那么一点的分数,事倍功半。
许多人都对“懵猜”这个技巧有很大的误区。老师是为了让学生在遇到不明白的题目或内容时依然能拼出一个答案,换一个“希望”。但这和**就差不多了,十赌九输,这实在是下下之策。把精力耗费在这样一个赌局上,还不如把精力花在学习上,保证入考场的时候不会遇到不懂的题目,去掉了“懵猜”的必要。提高词汇量和对文章的鉴赏能力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写作。(详见《如何提高词汇量》)
如何练习写作
但即使写了作文让老师批改后,学生也未显得有多大的进步,这又却是为何?
其中主要原因自然是学生不认真对待批改后的文章,也不明白自己写的有什么错漏,而老师改的为什么对。在此需要切记,新加坡本土的英文老师批改文章时靠的是“语感”,而中国学生自然无法理解这些语感上的精微差别。中国学生需要的是科学化的对语法规则的阐释,但极少有本地老师能够恰当地解释各个语法规则。再者,解释完毕后,更需要学生主动将改正过的错误铭记于心。
更为重要的是第二环节。经过批改后的文章仅是一篇无语句错误的文章,但从整体而论,和学生自己的文章也无多大的本质差别。在解释这个现象前,让我们将作文得分“数学化”。 文章评分法则 X —— Y =
最后分数 所谓 X 就是任何一篇文章在无语句错误的情况下所应得的分数 所谓 Y 则为错误导致的所扣分数。 学校老师的精力范围仅限于将 Y 减到最低而无法专注、致力于 X 的提高。 示例 我们在此假设“学生甲”写了一篇文章,得了13分(总分为30)。在此假设他经过“同学乙”的协助后将文章重写了,除掉了所有的语句错误,重新将作文交给老师批改。(注:他仅改了语句错误而并未修改作文的其它部分)所得分数假设为20分。 故,13分源自:
X —— Y = 13 20 —— 7 = 13 (因语句错误所扣分数为7分)
从此能够看出,即使将语法学得经书,他的写作水平仅能停留在20分的上限,因为语句错误的减少并不等于文采素质的提高。那篇作文,无论是在第一稿时或第二稿时,都是同一篇文章。 [在此诚心备注:提高阅读理解的分数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写作。]
老师若要提高学生的文采,则唯有不断授以写作技巧并提高他们的文学涵养。而唯一真正有效的方针就是帮学生重写每一篇文章,美化词句,注入新的描绘,修改情节等;使文章在本质上改头换面,但不失原文风范。且须于此时详细给学生解说改良后的文章在技巧和内涵上有何处胜于原文。但老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
一个班级内的诸多学生相互间的水平必然有所差异。我上文有述各类水平学生所需要的教学发各有不同。但当老师面对一大班的学生时,他仅能选择最大众化的方法教,故而无法让每一位学生取得最好的成绩。唯一适合的方针,便是广发练习卷让学生练习。但这样的方针有其严重失策之处。 追溯考试起源
考试起源于寻找一个考量学生水平的方法的需要。在当时,考试是次,学习是本,领悟学道乃是正业,然后考试以表示学有所成,但渐渐地,在考试有了规章和规律后,学业就成了一个以考试为本,学习为次的制度。于是教育脱离了百年树人的宗旨,老师在乎考试技巧胜于在乎学生的真实水平。习练卷子的悠久传统便于此时萌芽。
但又需要反思考试的意义。说句不忠听的实话,学习好的学生未必终日练卷。诚然,我在念书的时候也常将卷子当成废纸。但依然能够名列前茅,却是为何?其实就是因为我重视课业更胜于重视考试。考试仅是写一个卷子的时间,若废数年光**用于一席,未免太无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倘若以卷子为本,则殊乏应变之能。一旦制度有所变革则前功尽弃,之前的所有努力不免就此成了泡沫。 我往常收学生的时候一定会问他们志愿如何。如果只想上理工学院,我所授者便仅限于考试范围,以考试技巧为主。若学生想上初院,则我必授以课外知识,真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为初院预谋。
我以前收过一个学生,收她入门时我问了她想上初院还是上理工。她当时说自己只想上理工,于是我只对她传授考试秘诀;她也非常的努力,结果在O水准考试中考获了A2的英文成绩。之后,她便以为英文进步了,于是兴高采烈地上了初院。第一年的年终成绩出炉后,她的英文(GP)只考了 E。(严重不及格)
按理说,她在O水准中考获了A2,能得这个成绩的学生的初院英文不至于连及格线都达不到。问题就出在于她对O水准制度摸得很透,对考试技巧有了非凡的掌握,但一旦进入考量真实水平,非靠纯练卷所能应付的A水准课程时,她只能铩羽而归。结果留级重修高一,百般努力过后才终于提高了自己的水平,顺利结束和英文的“奋斗”。纯靠练习卷子的陷阱处处皆是,万不可轻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