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又怎么样?
● 潘星华
前几天,人民行动党介绍了两名出身贫寒的候选人:一是从小沿街兜售“薄饼仔”的颜添宝(47岁),一是父亲是清道夫,母亲是帮佣的马来同胞再纳(45岁)。目前颜添宝是星展银行企业机构银行部高级副总裁,再纳出任全国职工总会工业关系署署长前,是教育部的校群督导,是指导白沙12所学校的“超级校长”。
这种出生30年即能身份大翻身,大力展现社会流动性的“新加坡故事”,在新加坡绝不少有。月前教育部长黄永宏才在国会说出了自己从小住在“七十二家房客”似的租赁屋,后来去美国癌症中心学习,成为乳癌专科医生的故事。
这种让穷家子女自由“进出”本地名校和国际知名大学的能耐,却不是亚洲其他国家可以比拟。因为,对新加坡学生来说,英文都是第一语文,家境无分贵贱,只要学好了英文,就搭起了通往世界的天地线。但是对亚洲很多国家来说,要能掌握英文,还是“家里必须有点钱”的事。只要看现在中国掀起天价幼稚园,就为的是让孩子学英文可知。
新加坡从1959年自治就实行了不分贫富,公平入学的教育政策。一名三轮车夫的儿子和一名千万富翁的儿子同样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至今没有两样。可是这个平等,其实要到八十年代,当华校没落,全国学校统一源流后,才更平等。怎么说呢?因为这一来,全国学生才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起跑了。
为什么说建国之初的教育还不够“平等”呢?因为受华文教育的三轮车夫,受环境影响,会把孩子送去华校,却不懂课余补习英文;而无论受什么教育的千万富翁,却把孩子送去英校,抢先掌握了“国家行政语文”这一种国际语文。华校生不是不聪明,只可惜学的不是“国家行政语文”,日后升学、觅职,公平竞争起来,就非常吃力了。
新加坡的社会流动大潮要到1979年吴庆瑞报告书,定下降低母语水平,全国学生均须学习英文为第一语文的基调才掀起。从前,还有华校时,在底层生活的家长,生活在华文世界,会认为把孩子送去莱佛士书院、英华中学是在做梦,因为那是属于另外一个世界的学校。1979年以后,坚持只让孩子学华文的家长已经没辙,1987年统一源流后的新加坡教育总算“平等”了。
1979年后,政府运用了行政力量,迫使这个原本只能做低产值、人力密集工业的小国人民,人人掌握英文,与世界接轨后,新加坡教育才开始腾飞。
1974年我们小六会考及格率只有59.3%,和 2010年及格率97.3%相比,这个差异太惊人了。这个差异的转捩点,就在全体学生一致学习英文为第一语文,除了有志学习华文为第一语文的学生,其他学生的华文水平都一致降低。毕竟,要同时掌握好两种语文不是人人都行的。华校生要以第一语文的能力掌握英文,出人头地,不是没有,却是很少。那为何要输在起跑线上?
1983年新加坡中二生首次参加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举办的“国际学生科学趋势研究(TIMSS)”,只名列世界第16。 12年后(1995年)我们中二生再参加这项调查,无论数学和科学都排名世界第一。在1999年,2003年和2007年的调查,数学除了2007年排第三,均排第一;科学除1999年排第二,均排第一。
这第16与第一的关键,就在于语文源流统一了,聪明学生不再因为读华校的关系,被语文拖住后腿。他们可以和大家一起往前冲了。
然而,明天又怎样?
2009年新加坡5000名15岁的中三中四学生参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办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PISA)”,65个国家,新加坡取得了数学第二,科学第四,阅读第五的成绩。美国的排名则是数学31,科学23,阅读17。
新加坡人必须把美国的排名紧记在心,随时警惕。
当新加坡的人均收入,从1960年的400美元(新币508元),高涨到今天的4万美元(新币5万0832元),翻了100倍的同时,新加坡走向未来,也要步步为营。美国人的今天,也许是新加坡人的明天。美国地大物博,有条件滞后。新加坡则除了精益求精,没有第二条路。“新加坡故事”必须绵延不断,这个小红点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屹立不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