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6点,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布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结果,上海继2009年首次参评得到全球首位的好成绩后,此次参评在数学、阅读和科学三个项目测评中,再次名列第一。 青年报记者
[新闻背景] 什么是PISA 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进行的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主要考查义务教育末期学生是否掌握参与今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该项目从2000年开始,每3年进行一次测评,每次从阅读、数学、科学中选择一个作为主要领域。这次测试主要领域是数学。 据介绍,这些参加测评的学生全部是按照OECD对测试抽样的技术标准要求,抽样选择出来的,包括初中、完中、高中以及中职校的15岁学生。由于要满足15岁的年龄要求,因此其中初中生占数最多,为2377人,占37.3%;中职生其次,为1339人,占21%。
[测评主要结果] 数学、阅读、科学三项均位居第一 此次测试中,无论是作为主要测试项目的数学素养,还是在阅读素养和科学素养两方面的表现上,上海学生的成绩都位居第一。 上海的数学平均成绩为613分,在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86.8%的学生达到或超过了OECD平均成绩(494分)。其次是新加坡(573分)。中国香港(561分)、中国台北(560分)、韩国(554分)、中国澳门(538分)、日本(536分)均进入前十,显示了东亚国家(地区)在数学领域的优势。 上海学生阅读平均成绩为570分,在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其次为中国香港(545分)和新加坡(542分)。其中阅读精熟度水平达到5、6级合计比例也最高,OECD平均水平为8.4%,上海的比例为25.1%。 上海学生的科学平均成绩为580分,在65个国家(地区)中同样位居第一,其次为中国香港(555分)、新加坡(551分)和日本(547分)。科学精熟度水平达到5、6级合计比例为27.2%,也最高,OECD平均为8.4%。1级及以下比例(2.7%)是各国家(地区)中最低的,OECD平均为17.8%。
三大领域高端优势都很明显 上海在数学、阅读和科学三个领域均达到5、6级的高水平学生的比例为19.6%,是所有国家(地区)中最高的,OECD平均为4.4%;至少在一个领域是高水平学生的比例为56.0%,而OECD平均为16.2%。在PISA 2009中,上海在三个领域均为高水平学生的比例为14.6%,OECD平均为4.1%。 同样,在单一项目中,也出现高端优势明显的特点。如在主要测评的数学素养方面,上海在数学成绩分布上整体高于其他国家(地区)。上海高端(第95百分位数)学生成绩为765分,低端(第5百分位数)学生成绩为435分,分别比OECD高端和低端平均成绩高120分和91分。 PISA描述了6个数学精熟度水平。上海高水平学生达55.4%,是65个参与国家(地区)中最高的,OECD平均为12.6%。上海低水平学生占3.8%,是所有参与国家(地区)中最低的,OECD平均为23.0%。 但对于主要项目数学的分量表分析中,则可以发现,上海学生在4个内容领域分量表上的表现均列第一,其中空间和图形(649分)、变化和关系(624分)表现高于数量(591分)与不确定和数据(592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3个过程中,上海学生同样名列第一,把现实问题表达为数学问题等数学表述能力(624分)最好,用数学方法解题等数学运用能力(613分)较好,对结果的解释和评价等数学阐释能力(579分)相对薄弱。
[数学分量分析] 女生比男生更易焦虑 从数学表现测评中可以分析发现,上海学生的学习坚持性、数学学习兴趣显著高于OECD平均水平,学习数学的外部动机与OECD平均水平相当。上海学生解决常见数学问题的自信水平是最高的,但有较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焦虑。 上海女生阅读成绩比男生高24分,性别差异小于OECD平均(38分)。尽管上海男女生在数学成绩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相比男生,女生的坚持性较差,更容易焦虑,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评价不高,在所有选项上都比男生低20个百分点左右。在对“我担心自己的数学成绩或等级”、“做数学作业让我觉得很紧张”、“我常常担心数学课对我来说很难”等问题的回答中,女生同意的比率都远大于男生。 测评也发现,男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意愿、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参与数学活动方面均显著高于女生。
上海各初中校际差异不大 从学习机会上看,上海学生接触正式数学内容的机会是所有国家(地区)中最高的,并且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小,比OECD平均来说更均衡。在65个国家(地区),上海属于学生间学习机会差异小,数学平均成绩高的地区。 从校际均衡和结果公平上看,上海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差异主要是学生个人能力和家庭背景差异造成的(71%),学校因素造成的差异只占29%;初高中合计,个人因素占53%,学校因素占47%,而OECD这两项的平均值分别是63%和37%。这表明上海中学阶段数学成绩均衡程度不如OECD平均,但初中均衡程度好于OECD中学阶段总体情况。 将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财富、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等综合为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ESCS)指数,上海最低1/4的学生数学平均成绩达到了562分(OECD平均是452分),是所有国家(地区)中最高的。这说明,上海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较低的学生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每周校外学习时间名列第一 从课业负担上看,上海学生报告的校内上课时间为平均每周28.2小时,在65个国家(地区)中位于第9位。但包含老师布置作业、私人家教和校外辅导班等内容的每周校外学习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位居第一,而OECD平均值仅仅只有不到7个小时。其中作业时间为平均每周13.8小时,同样列第1位。 分析发现,做作业对于提高成绩是非常有效的,但不是越多越好。上海的数据结果表明,上海15岁学生平均每周最佳作业时间在11小时左右(周末时间也纳入计算),在最佳作业时间内作业时间越长成绩越好,但是超过最佳作业时间后成绩提高程度很小。
[测试结果启示] 数学课程是否可以难度分级? 张民选表示,通过此次测试可以看出,抬高底部,整体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依然是上海教育的财富和贡献。上海学生在数学上的卓越表现说明优质教育并不是削峰填谷,培养拔尖人才与减少低端学生是共同起作用的。因此仍需办好每一所学校,缩小校际差异。 此外,他表示,在和OECD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中发现,从OECD能到25%的高端水平就是非常理想的状态,而上海远远高于这个水平。“研究组认为,可以考虑一下是否有必要每个人都要达到那么高的水平?”张民选表示,比如数学课程可以考虑根据学生能力对难度分级,让部分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作业时间 无论是首次测评还是此次测评,学业负担依然是上海学生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校来说,研究组认为应该合理控制学生作业时间,减少额外作业,给学生更多个性发展的时空。从数学学习上来说,学生在把数学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能力仍然相对薄弱,教师可以考虑加强数学结果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解释和评价能力。此外,需增强女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减少焦虑。 同样,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也离不开家长的努力。张民选表示,家长可以通过这两次PISA测试正确认识上海基础教育的质量,要对上海的基础教育有信心。同时也不要过于增加学生额外的课业负担。
客观看第一基础教育并非全部 张民选表示,两次测试上海均位居第一,说明上海学生的潜力。但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领域并非基础教育的全部,OECD各国和地区都将培养社会责任感放在教育的首位。基础教育还包括学生每个人的特长、潜能等方面的开发,并非PISA测试项目好了,就代表基础教育的一切都做到很好。 此外,也应该看到,基础教育并非教育的全部。还应客观地看到,上海毕竟只是一个城市,并不代表整个中国,全国其他地区与上海本身就存在差异。各个国家、地区的教育体制、内容、方式都不一样,教育的文化背景也有很大的差异。 上海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为613分,在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