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5-9-2016 15:17:54|来自:新西兰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报上的一篇文章:
名校情结与新加坡的精英选拔制度
潘国驹先生9月2日在《联合早报·交流站》发表了《破除名校崇拜心理》一文,希望借助先驱初级学院这所普通学校也有学生获总统奖学金的机会,来呼吁国人破除名校崇拜。潘先生借此来鼓励那些发力时间较晚的学生,不要因为没进名校就“挫败了自信”。他这种慈爱的教导,值得很多国人,尤其是学子们,注意聆听。
名校崇拜本身并无大错,其中关键也不仅在于普通国人身上。其实,政府的教育政策及理念,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进一所更有声望,将来也更有可能进入著名大学的中小学。这本身无可厚非。即使像我这样对小学是否名校不太在意的人,也依然会希望女儿在未来能进著名中学。原因无他,只不过是想让她增加一点进一步升学的砝码而已。这本身难道会有什么不妥吗?当然没有。
即使如此,我还是觉得现在新加坡的名校崇拜以及名校制度背后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名校崇拜本身无大错,固然如潘先生所言,非名校也可以获得不小的成就,甚至也有人会得诺贝尔奖,但大多数诺奖得主还是名校的学者或学生出身。每隔一阵还会爆出名校出身之人混得很惨的新闻,什么北大学生卖猪肉,斯坦福大学博士在新加坡开德士等。不少逻辑不清楚之人就为之狂欢,并得出名校其实没什么了不起之类的结论。但他们不知道,北大学生卖猪肉之所以是新闻,那是因为它建立在大多数北大学生都能在各行业出人头地的基础之上。
名校学生混得惨是新闻,而没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混得差则是平常事,这是知识时代一个即使不愿意承认也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但万事皆有限度,我总感觉新加坡在这一方面确实走得有点过头了。记得我以前在《联合早报》也谈过这个问题。我女儿上的是邻里小学,她的学校在小二期末考试后,就按成绩将全年级分了班,从前到后排名。虽然孩子被分到了最好的一班,但她的一位从幼稚园开始就非常要好的小朋友却被分到了差班,因此两人渐行渐远。我猜以后的人生轨迹也会如此吧。在她这个最好的一班,据说我女儿是唯一没有在课后上各种课外补习的孩子,我猜即使她不是唯一,可能也是少数的几位吧?因为在一次家长会中,某老师就直接建议要上课外补习才能好上加好。尤其让我不安的是,我发现好班学生中对差班在不经意间常有不屑之情。在我看来,这种分班造成一种双输的局面,不但会使顶级学生在过小的年纪时就有了未必有益的残酷竞争,而对差班学生心理的打击则可能会造成终生的负面影响。
这还不够,国人皆知小三时,我们还有所谓的高才教育计划(GEP)。即在那么小时就通过筛选来找出百里挑一的“天才”。然后,送去哪里呢?还是那几所我们耳熟能详的名校!我们当然知道教育部一直希望我们相信“每一所学校都是好学校”,但这些实际操作却让我们清楚还有一些学校“更好”!也就是说,虽然当局已经取消了过去的小四分流并简化了小学离校考试标准,但这种层层选拔并且“过早”选拔的残酷机制却依然固我!这难道还要怪家长们的思想有偏差吗?
作为制度,精英选拔与唯才是举我举双手赞成。但任何事情发展到极端就会产生负面效应,这种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普遍展开的恶性竞争即为其一!新加坡现在早已超越了过去那种为了发展经济与社会就可以牺牲一切的阶段了,但在教育制度上却依然有着这种怕输精神的残余!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教育,即首先它可以将人的潜质发挥出来,但绝非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去打击他们;它可以让人更为全面完整,除了工作,它还教会人们去享受阅读与学习,去欣赏美并有慈悲之心;它会激发起人们的求知欲与探索世界的野心,不仅给他们智慧还有坚韧。所有这些,我不知道与那一次次的小学筛选与排名有多少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