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9-1-2018 23:22:27|来自:上海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与《易经》
“道”一直是华夏民族思想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系统的一个核心概念。“道”指万物之始,万法之源,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或轨道,自然也,自然即是“道”。“道”之本,先天“道”,自然也,无一切其它之外的心意神和接触的变化。在佛学中即无相、无为、无体、无有、无往之说,见如不见、闻如不闻、知如不知、觉如不觉、有而当其无,我无为而“道”无所不为;“道”之中,后天“道”,自然也,源自先天之“道”,以柔克刚,以德报怨,天下归;“道”之末,左右之“道”,人和物互相左右影响改变之“道”。中国字“道”的最初定义指道路,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哲学意义上的“道”在华夏思想文化历史的演变经历了六千多年的岁月,以春秋时期的老子和东周战国时期的庄子为代表。“道”的概念首先由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也是老子把“道”由一般的名词,主观唯心主义的“鬼神论”,提高到唯物主义本体论的范畴。
1.什么是老子和庄子之“道”?
老子之“道”为无为之道,“有”了便利,“无”才发挥作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
车轮有三十根辐条汇集在一个轮毂上,当轮毂中间有了一个圆孔,车轮可以转动了,有了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可以用。将水和细土和成泥可以做成器皿,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可以盛物装东西。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和房屋中空的部分,人才能出入,空气才能流通,房屋才能居住。所以,万物有了形状才会派上用处,使其派上用处的是“中空无有”的地方。
老子之“道”为周而复始运动变化的“自然”之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
有一物浑然而成,在天地形成前就已经存在。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形状,不依靠任何外物而存在,且不会改变;“她”循环往复运行而不衰竭,可以作为天地万物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她”叫作“道”,再强把“她”称作“大”。“她”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可以伸展到遥远的地方又返回本源。所以说“道”是大的、天是大的、地是大的、人也是大的。宇宙万物有四大,人是其中的一个。人的行为和作法仿效大地,大地的变化取决于天,天的运行之法由“道”决定,而“道”来自大自然,大自然的变化法则便是“道”。
老子之“道”为玄德之道,妄加干涉只会背离了“道”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3]
“道”生天下万物,“德”养育天下万物。有了“道”和“德”,万事万物才有了各自的形状和成长变化的环境,所以,万事万物都遵循着“道”在运行,以“德”为珍贵。之所以“道”受尊崇,“德”被珍贵,因为“道”生长万物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不加以主宰。因而,“道”能生万物,“德”能养万物,使万物得以成长、成熟,受到哺育和保护。滋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功劳,引领万物生长而不去支配,这才是深奥潜蓄不著于外的玄妙品德。
混沌是“道”的一种属性
在老子的道家哲学中,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紊乱和无序的状态是世界普遍的现象。在定义和描述“道”时,老子引入了一系列与混沌近义的词语,比如混成、混一、恍惚等。在对“混沌”现象的认识上,西方认为“混沌”是世界的开始,而道家认为混沌现象是从属于“道”的一种属性。
“道”,是个内涵深广的哲学范畴,混沌只是事物的一种状态,是“道”的一种属性。”[4]
庄子的哲学思想不仅继承了老子对“道”的认识,认为“道”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宇宙万物的本源。庄子还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甚至连上帝、鬼神都要遵循着“道”。庄子对“道”的作用和什么是“德”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5]
“道”的真髓用以修身,抽丝剥茧遗留下的可治理国家,最后剩下粗劣无用的可以治理天下。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6]
不要人为毁灭天然的,不要有心造作丧失天性,不为贪图虚名而身殉名利,谨慎恪守自身的善良禀性而不丧失,这便是返璞归真。
庄子的主要代表作品为《庄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追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齐物论》和《逍遥游》是《庄子》的两篇比较有影响的文章。
庄子的《齐物论》从辩证法的角度认为,世间一切矛盾对立的事物,诸如生与死、贵与贱、荣与辱、成与毁、大与小、寿与夭、可与不可等,都可以“道通为一”,达于“齐物”。出于“成心”的彼此之争,只是各自发挥偏见的争辩。庄子明确肯定人们对天下万物的认识存在偏差和对立性,要消除这种偏差和对立性,前提是要对矛盾和偏差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承认,在此前提下才能实现主观意识上的对等。庄子认为,争辩使偏差和矛盾得以充分展开,进而可以达到对事物愈加全面的了解。
“有待”和“无待”是庄子《逍遥游》篇里的两个概念,“有待”指有所依赖和凭借,要达成某种目的和愿望需要借助一些客观的条件;“无待”即无所依赖和凭借,思想和行为不受任何客观条件的限制,一种自由的状态。庄子认为,“有待”是不能自由的根本原因,达不到“无待”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原因,而是人们的思想束缚了自己,以固有的成见看待事物,从而陷入“大小”和“有用无用”的观念束缚。如果能从主观意识到事物的价值会因环境和认识的不同而有不同,也就无所不适、无所待了。最高境界的“无待”是“无己、无功、无名”,忘却物我而不求功和名于世。
2.《易经》之道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及周代的《周易》,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相传,《易经》的先天八卦图由伏羲所创,之后经周文王(周代)姬昌编著成《周易》,《周易》也是华夏最早的“一本把记号叙述变成文字叙述的书籍”。[7]
据传,华夏上古新石器时期的首位君王伏羲,每天都要观察天地间的运行变化,用八卦符号代表组成天地间的八种物质和自然现象,以卦象的变化机理预测天地间的变化,以利生产。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8]
“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庖厨祭祀,网罟鱼畋;瑟以象时,神德通玄。”[9]
自伏羲用符号画八卦,开创观象法、象数思维、阴阳哲理、创立制度、结网罟[10]、服牛乘马、制嫁娶、刻书契、创乐器、兴礼乐、定姓氏、创历法、兴庖厨[11],这才开始有了华夏的文字、天文、数学等文化发展的雏形。
华夏民族的一切思想文化,始于上古伏羲时期,“道”之思想从周文王著作《周易》开始以文字方式传承。春秋、战国、秦汉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和“道”之说都渊源于《周易》这本书,与之脉脉相通。作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周易》,不仅被中华历史上的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们推崇,也被世界公认为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宝贵财富。
“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虞世南[12]
“《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业。”
——黑格尔
“创造中国帝国的伏羲氏在其推演的八卦中曾用二元算术(即二进制)。”
——莱布尼茨[13]
“近代科学的起点确实是在17世纪,即伽利略、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时代,但这同时也是欧洲面对中国文明与之相争的时代,中国文明具有了不起的技术实践,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
——普里高津[14]
“我始终怀疑《易经》的文化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留下来的,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的产物,因为它的科学、哲学的道理太高明了。” ——南怀瑾
“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二进制、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现代科技的诞生,其思想与《易经》不谋而合。《易经》和生物遗传密码有着惊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现了生命的本质。《易经》犹如一个大而深厚的宝藏,有待后人更多地发掘、开采吸取其中精华。《易经》的辩证思维(“言、象、意”的象数思维体系)其深刻之丰富不亚于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的辩证法。最能表达《易经》哲理的太极图,它借助“言、象、意”所构造的概念性和综合性的系统模型,最能表述事物的运动状态和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状况,促使人们掌握系统的、辩证的思维,从而解决辩证法长期留下的问题。即西方哲学大师黑格尔所说:“从来造成困难的总是思维,因为思维把一个对象实际上联系在一起的各个环节彼此隔开来考察”。同时,也解决辩证法理论本身的完整性与叙述辩证法理论方式的矛盾。”
——荣格
[15]
近代学者和科学家在“易”理的启发下获得诺贝尔奖的有:德国物理学家汉森堡的《测不准定律》,丹麦玻尔教授的《相生相克原理》,中国杨振宁、李政道的《不对等定律》等。
如今,《易经》的价值和实用性已被当今世界各行业领域所认可。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究竟发现了世界的什么奥秘?《易经》又有什么作用?它的神奇智慧之处在哪里?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16]
宇宙万事万物皆以一“阴”一“阳”的形式存在,天与地、白天与黑夜、晴天与阴天、海洋与陆地,前胸与后背、掌心与手背、勤劳与懒惰,私利与公利,这就是一“阴”一“阳”之“道”。
承继“天道”之阴阳,仿效“大地”养育万物的柔顺之德,可称之为善;阴阳调合,便生成了稳定的本性(后天之性)。仁德的人见此“道”,认为是仁,智慧的人体察此“道”,认为是智。百姓日常遵循而不知,所以君子之“道”的知者就更少了。
发自内心的仁义之“道”,不彰显,能够滋养万物,也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会与圣人一样,盛明仁德的事业也就可以成就了!
万事万物生机盎然,使之日新月异的是盛明的德行。能够生生不息才是“易”之“道”,滋生万物靠“乾”这种天道,效法而行是“坤”的德行,用“占”极尽“数术”的推演便能知晓未来,处事能够“变”和“通”,也是阴阳变化之不可见的神奇之处。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17]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18]
孔子说:“学《易经》可以做什么?《易经》可以滋生宇宙万物,成就追求,天下一切的道理都出自《易经》,如此而已的一门学问。所以圣人以《易经》通达天下人的心志,以《易经》安定天下之业,以之决断天下的疑问。
《易经》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法则,所以包容天地间一切的道理。与其说《易经》是神奇智慧的,不如说《易经》传承了万物存在和运行变化的神奇,对大自然的领悟开启了华夏古人的智慧。
“中行无咎”的哲理
生克制衡的“中行”哲理是《易经》的核心思想,包含了相对和辩证的思维。天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面组成,它们的运动变化也是阴阳的变化。阴长阳消,阴消阳长;阴极必阳,阳极必阴;阴阳合抱为“一”则太极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9]
“道”生出一个混沌之气,然后一分为二生成“阴阳”(天地)二气,“阴阳”二气相交互抵形成事物的形状和本体,有了本体万物才能得以生长。万物皆背阴向阳,阴阳二气互相抵冲便能形成了一个和谐体。
一生二的“两分法”启发华夏祖先生成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审视事物要站在一正一反或是互相对立的两个不同角度和立场来观察,才能看清事物的全貌。
何谓“中行”哲理,即“中行无咎”。[20]为人处事能够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事情做了过头了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合于中道才会没有坏处,否则必生相反之物。
理、象、数
理 指事物本身的纹路、层次、变化的次序,即事物的运行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
象 指现象,《易经》的象包含外象和內象,外象显于外,内向隐于内;形是显于外的象,形在象中,大部分的象是隐于内的。
数 《易经》的“数”有多重含义,包含时空、数量、数理及变化的概念。“数”居于象和形之间,象中寓“数”,“数”中有象,时隐时现。《易经》的“数”和形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也隐喻时间和空间的平行。
“观象”和运“数”取义是《易经》发现万事万物变化方式的主要方法。由外及内,由象及理;由抽象到具体。《易经》的根本在“象”,“每个现象到了一定的数,一定会变。为什么会变,有它的原因和道理,完全明白了,就能万事通达了。”[21]
“是故《易》者,像也;象也者,像也。”[22]
所以《易经》的象是万事万物的性相,象也就是现象和形状。
变易、简易、不易
华夏祖先对世界是“变化”(变易)的,“变”能产生新事物的认识,从盘古一画开天辟地的典故便能窥出。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极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23]
“三生万物”、“立于三”的思想使华夏祖先认为世界并非只存在一种状态,“变”的对面是“不变”(不易),“变”与“不变”的融合生成了“简易”。
“第二简易,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我们看京剧里的诸葛亮,伸出几个手指,那么轮流一掐,就知道过去、未来。有没有这个道理?有,有这个方法。古人懂了《易经》的法则以后,懂了宇宙事物以后,把八卦的图案,排在指节上面,再加上时间的关系,空间的关系,把数学的公式排上去,就可以推算出事情来。这就是把那么复杂的道理,变得非常简化,所以叫作简易。那么,《易经》首先告诉我们宇宙间的事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宇宙万事万物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24]
“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万事万物本体的“阴阳”一直在变化,互为抵冲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此为“恒动”;如果呈阴至极或阳至极的变化,此为“永动”,这也是《易经》动态观的核心。
“阴阳”生克显隐的智慧
《易经》的“阴阳”生克出自五行之说,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们代表组成万事万物的五种不同元素,这五种元素形成一个外生和内克的循环。“阴”主隐,主内循环;“阳”主显,主外循环。
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不仅遵循“一阴一阳之道”,“阴阳”生克显隐的变化在人事上也是一种智慧。如果“阴阳”两分各居其位,呈相反的对立状态,各自也就会生成生克之物。比如,柔克刚、浊克清、虚克实、钝克锐,至于它们各自的可生之物那就多的多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么来着。
“阴阳”生克显隐的变化运用在人事上便是谋略,谋略即计谋策略。如“无物无我”,修行之人也就化个斋得以维持肉身的存在,这就谈不上需要什么谋略。既然如此,那么谋略便和他人、他物有关,是支配和被支配,还是代人支配,“利己”还是“利人”。谋略也分“阳”谋和“阴”谋,“阳”谋的上上策以“德”服人,下策不战而屈人之兵;“阴”谋的上上策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下策则是如何使对手无法明断虚实与是非,陷入一个十分被动的、任人摆布的境地。著名的《孙子兵法》,其三十六计便由《易经》的卦象变化推演而来。
如何背“阴”抱“阳”,将“天道”、“地法”与“人之道”合为一体,形成各自本体和外部的内克外生循环,这便是《易经》在人事上的最高智慧。如果,“阴阳”各居其位,生克失衡,也就摆脱不了“阴阳”互为转换、“永动”的循环。如果生成不了一个和谐体,通达不到最高智慧的境地,社会也会始终处于混沌之中。所以,《易经》的“道”之层次,道之末为左右之“道”,人和物互相左右影响改变之道;“道”之糟粕用以谋取和治理天下。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利益为基础,可以通过道德和法规的纽带调节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和法规的两个面是“人”与“我”,即“利己”还是“利人”。“利己”不“利人”和“利人”不“利己”,皆是不妥的,也是矛盾不统一的表现。如果人们不愿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定是因为遵守规章制度是“利人”不“利己”的事,何况有人不遵守也不一定会遭受什么惩罚。反对“利己”是将“利己”与“自私”等同,实际“利己”与“自私”是不同的,“利己”是在与“利人”统一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自私”则是一种完全割裂 “人我”的关系,只“利己”不“利人”。如何才能“利人”实为“利己”,实现“利人”与“利己”的统一,实为利益的问题,也是生了什么和克了什么的问题。利益的“阳”之极与“阴”之极互为循环转换,始终达不到稳定的“利人”,这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始终处于和平与[关键词屏蔽]交替循环的主要原因,也是一种本体间利益交替的循环。
之所以老子会把“道”经和人之“德”经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地球上人类是唯一具有自主意识的生物,而其它万物皆遵循一“阴”一“阳”之“道”运行变化。
《易经》的“数”如同一把手术刀,掌握在仁德医生的手里,是治病救人的利器;在无德之人的手里,便是只图“利己”未必“利人”的工具。
“仁德”之所以珍贵,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为难的是自己;而无德之人,己所不欲施与人,与其为难自己,不如施教别人效法。为难自己还是施教与人,也是一个难易选择和如何彰显能力的问题。
[1] 《道德经》,老子,上篇,第十一章
[2] 《道德经》,老子,上篇,第二十五章
[3] 《道德经》下篇,老子,第五十一章
[4] 《东方的智慧—东方自然观与科学的发展》,林德宏/张相纶,P524页,江苏科技出版社,1993年
[5] 《庄子•让王篇》,庄子
[6] 《庄子•秋水篇》,庄子
[7] 《周易探源》,韩永贤,中国华侨出版社,1990,p第444页
[8] 《易传•系辞传》下篇,第二章
[9]曹植《伏羲赞》
[10]观察蜘蛛结网,用植物纤维织网捕猎
[11]厨房的意思
[12]唐太宗的宰相
[13]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德国哲学家、数学家,二进制的提出者
[14]伊利亚•普里高津(Ilya Prigogine),比利时化学家、物理学家,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创立热力学耗散结构理论。
[15]卡尔•古斯塔夫• 荣格(Carl Gustav Jung),瑞士心理学家,1949年英文版《易经》序言。
[16] 《易传•系辞传》上篇,第五章
[17] 《易传•系辞传》上篇,第十一章
[18] 《易传•系辞传》上篇,第四章
[19] 《道德经》,老子第四十二章
[20] 《易传•象传》下篇,夬卦
[21] 《南怀瑾选集•易经杂说•易经系列别讲》,[台湾]南怀瑾,p第10-11页
[22] 《易传•系辞传下》第三章
[23] 《三五历纪》,徐整,三国时期吴国人。
[24] 《南怀瑾选集•易经杂说•易经系列别讲》,[台湾]南怀瑾,p第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