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mahuaqing

[狮城水库] 中国四川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锦绣蓉城我的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3-2006 13:20: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旅游局在成都办促销两天吸引五万市民(30/3/06,联合早报《财经版》)</P>
<P>● 张晓中(重庆特派员)</P>
<P>由新加坡旅游局成都办事处举办的“新加坡之旅”促销活动,两天吸引超过5万成都市民参加。主办当局将新加坡著名的风景名胜“搬”到会场,让市民全面感受新加坡。 </P>
<P>  这是新加坡旅游局首次在中国西部举办大型户外宣传活动,现场除了介绍新加坡旅游景点,也将具有本地特色的美食带到现场,例如新加坡曼联餐厅就在现场售卖新加坡美食,吸引大批人购买品尝。
<P>  一家外贸公司职员徐钢(26岁)受访时说,他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到新加坡旅游,在出席了“新加坡之旅”促销活动后,马上预定了旅游配套。
<P>  上周末,徐钢来到成都百盛购物中心外面举办的“乐享狮城100夏”大型户外促销活动,预定了价值1万1280元人民币(下同,2256新元)的新加坡加马尔代夫旅游配套,他计划今年5月到新加坡和马尔代夫看海、潜水。
<P>  实际上,他只是许多在新加坡旅游促销会上预定配套的成都市民中的一位。超过5万人参加了由新加坡旅游局成都办事处举办的促销活动,整个会场犹如一个新加坡嘉年华会,人们不但可以看到著名的新加坡风景,同时还能品尝到地道的新加坡美食。
<P>  主办者将新加坡著名的景点如鱼尾狮、圣淘沙、夜间动物园“搬”到成都,让当地市民与新加坡做近距离接触。许多市民纷纷在大幅新加坡风景画前留影,积极参加各种有关新加坡的有奖知识问答,整个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P>  新加坡旅游局中国西部负责人傅启川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对这次活动获得如此热烈的反应感到意外。他表示,成都市民非常渴望多了解新加坡,很多人索取介绍新加坡的资料或向参加活动的当地旅行社询问到新加坡的配套。
<P>  最近,新加坡旅游局宣布邀请目前人气最旺的本地歌手林俊杰担任宣传新加坡的“新大使”,同时也宣布了今年的宣传主题,那就是“乐享狮城100夏”,里面罗列了新加坡著名的景点、美食、购物中心、夜生活中心等等,希望让来新加坡旅游的客人享受到100分的假期。
<P>以新加坡为起点
<P>到周围海岛旅游
<P>  主办当局和当地多家旅行社以及胜安航空公司合作,为成都市民设计了以新加坡为起点,到周围著名海岛如民丹岛、峇厘岛和马尔代夫旅游的配套,让身处内陆的成都人有机会和大海亲近。
<P>  傅启川表示,新加坡每个月都有旅游主题,如新加坡美食节、新加坡大热卖、游学等等,因此会与当地旅游业者配合,不断推出不同的旅游配套。“以前我们主要专注新加坡两日或三日游,其实我们周边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如民丹岛,从新加坡坐船只要45分钟,那里的度假村、海滩、海鲜美食都不输给峇厘岛。”
<P>  在促销会上预定了超过万元配套的徐钢说,他非常喜欢潜水、购物和美食,这三样在他预订的新加坡和马尔代夫配套中都能实现。“我尝了新加坡海南鸡饭,非常好吃。我也喜欢时装,新加坡是购物天堂,那里的世界名牌产品比成都便宜,因此到新加坡后一定会买自己喜欢的衣服。”
<P>  另外一个促使他到新加坡的原因,是他的侄女最近到过新加坡,回来拍摄了许多照片。“这些照片太漂亮了,新加坡就像一个大花园,干净整洁。我侄女告诉我,新加坡人对游客很友善和热情。”
<P>  四川康辉旅行社副总经理胡俊清表示,这次促销活动对于吸引更多人到新加坡旅游很有帮助,大家通过图片、表演、美食等不同途径,对新加坡历史、文化和名胜都有进一步的认识,激发人们到新加坡旅游的兴趣。</P>
<P><a href="http://www.zaobao.com/cj/cj060330_518.html" target="_blank" >http://www.zaobao.com/cj/cj060330_518.html</A></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4-2006 10:22: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上次我回成都时,看到了阿杜打的“非常新加坡”广告,感到很亲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4-2006 19:09: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考考马小弟,为什么外地人常说“川人爱上茶馆摆‘龙门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4-2006 14:12: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本地姜</I>在2006-4-4 19:09:00的发言:</B><BR>我要考考马小弟,为什么外地人常说“川人爱上茶馆摆‘龙门阵’”?</DIV>
<P>成都的茶馆文化是很有名的。
<P>成都人爱上茶馆喝茶,而他们也天南地北话家常,什么都讲。这也称为“摆龙门阵”。
<P>“摆”是四川话,意思是“谈”或“讲”的意思</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06 10:41: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FONT size=3><B>以下是引用<I>我管中间</I>在2006-2-10 9:40:00的发言:</B><br>蓉城---"东方伊甸园"</FONT></DIV>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STRONG>老猫也有耳闻,终于找到一分资料,摘录如下:</STRONG></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STRONG>西陵古国——东方伊甸园<o:p></o:p></STRONG></FONT></FONT></P>
<P><FONT size=3><STRONG>06/18/2004/16:44  <FONT face=宋体>华夏经纬网</FONT></STRONG> <o:p></o:p></FONT></P>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o:p></o:p></FONT></FONT></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西方的“伊甸园”意为上帝的乐园,也就是“天国”的意思,巴蜀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国”,也就是“天国”。西方与东方两个“天国”之间,决不只是一种巧合,很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神奇联络。巴蜀位于“天下之中”,其地理结构和西方“伊甸园”盆地的地质相符。地理环境有山、有水、有丘陵,自然生态,属亚热带气候,四季温差不大,特别适合各类植物和农作物生长。也与《圣经》中“伊甸园”是世界中心地位一致。<o:p></o:p></FONT></FONT>
<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广汉三星堆的发掘,阆中伏羲故里的传说,雅安碧峰峡女娲归宿地的发现。这些古代文明历史的沉淀,拓展了人们的思路,特别是巴蜀的交汇地带的西陵古国——嫘祖故里的开发,使人耳目一新。西陵古国是巴蜀地域里的一个非同一般的王国,其疆域很大,蔡沈《书集传》云:“东陵巴陵也”即今岳阳。《诗》云:“如岗如陵”,陵即大阜;东陵西之大阜为巫山、神农架、大巴山,古西陵就在上述大阜之西。《华阳国志》云;“蜀之帮,媾姻则黄帝婚其族”,黄帝所娶嫘祖就出生在古西陵。古西陵(现嫘祖故里)存在着众多的民间传说和文物。天垣有五面山,当地人称为“五帝山”,有五帝结盟“暴动”的大量传说和地名。在嫘祖殿的原地址处发掘出了高</FONT>60<FONT face=宋体>厘米的青铜跪俑,被四川博物馆叶毓山教授鉴定为比三星堆更古远的跪俑。嫘祖故里一个完整的上古界碑上面刻有</FONT>50<FONT face=宋体>多行类似文字的符号,已被载入《中国文字文化大观》一书中,汉字专家何九盈、胡双宝、张猛认为:该界碑文字符号与西安半坡彩陶刻划符号相似,是属于公元前</FONT>4000<FONT face=宋体>——</FONT>5000<FONT face=宋体>年前的文化遗存。就时间来计算,比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时期的文字古远。更比耶酥的降生、亚当、夏娃的出世时间久远。</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在嫘祖故里还有仓颉在启文山造字的传说。</FONT>1991<FONT face=宋体>年,美国华盛顿《国家地理》十月第</FONT>180<FONT face=宋体>卷第</FONT>4<FONT face=宋体>号转载</FONT>1491<FONT face=宋体>年哥伦布时期美国印第专号上介绍了在莫哈克河奥次顿可村易洛魁人保存的两张彩色鹿皮画《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风后归墟扶桑值夜图》,从而为中华人文祖先黄帝族</FONT>5000<FONT face=宋体>——</FONT>6000<FONT face=宋体>年前移民拓荒美洲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让人吃惊的是;嫘祖故里在</FONT>1992<FONT face=宋体>年在祖家湾古墓群中发现一墓穴内有两幅石刻</FONT> <FONT face=宋体>,拓印下来一看,其图案是《轩辕酋长礼天祈年图》和《蚩尤风后归墟扶桑值夜图》。这两幅图至今保存完好。可以肯定地说,巴蜀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还存在着大量未被发掘的上古文化遗址和古文物的物证。</P>
<P>单就现在这么多上古先贤的遗沉的文化遗址、文物和传说就可以推断:伏羲与女娲、黄帝与嫘祖还早于“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可能伏羲与女娲,黄帝与嫘祖本身就是亚当、夏娃的先祖,亚当与夏娃是从古西陵国逐出来的。<o:p></o:p></P>
<P></FONT></FONT><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如果说伏羲与女娲是传说中的人物,现在还需要论证。而黄帝是中华民族有史记载的先祖已成了炎黄子孙们的共识。《史记、五帝本纪》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嫘祖是古西陵的酋长,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因此嫘祖理应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母祖。黄帝与嫘祖是我国各族人民祖先的代表,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已成了华夏儿女不争的事实。</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如果不能肯定远古巴蜀就是地球人类生命与文明的唯一起源地,至少可以肯定巴蜀是地球人类生命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STRONG>处于巴蜀交汇中心地位的上古西陵,即现在嫘祖故里至少可以肯定是人类文明起源地之一,是远古东方乃至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是东方的“伊甸园”。</STRONG>(天</FONT>   <FONT face=宋体>山)<o:p></o:p></FONT></FONT></P>
<P><a href="http://www.huaxia.com/jxtf/bswh/00213267.html" target="_blank" >http://www.huaxia.com/jxtf/bswh/00213267.html</A><o:p></o:p></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o:p></o:p></FONT></FONT></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6 10:46:17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06 09:14: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偶还以为黑社会谈判</P>[em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06 09:47: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size=3>成都人的龙门阵是怎么"摆"出来的</FONT></STRONG></P>
<P><FONT size=3>06/23/2004/14:37  华夏经纬网 </FONT></P>
<P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 0cm><FONT size=3>成都这地方得天独厚,物产丰富,自来是个好过日子的地方,故而成都人也特讲享受。吃是一种享受。前者是口福,后者为耳福。成都人是生在福中自满足。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干,这说法于他们还不对路,应该说他们是成天吃的心满意足了舒舒服服了,就想动动油光水滑嘴皮子,听听稀奇古怪事,再来一番心理上的享受,打一盘精神上的DOUBLE_QUOTA TION牙祭"。而这,就须得如同正宗川菜回锅肉或是麻辣烫火锅一般的"龙门阵"才能解其谗过其瘾了。 <o:p></o:p></FONT></P>
<P 0cm 0pt?><o:p><FONT size=3></FONT></o:p></P>
<P 0cm 0pt?><FONT size=3>  <STRONG>这</STRONG><STRONG>"龙门阵",不叫说也不叫讲,而叫摆,只这一摆字,便活脱脱显示出了其气派声势之非同凡响。咋个叫摆?平常吃饭放三两个菜碟那不算数,须得请客吃饭赴宴上席,七碗八碟排满一桌,那才叫摆,此为摆席,做生意沿街叫卖也不能叫摆,须得七古八杂,琳琅满目铺开一地,方可叫摆,摆摊子。还有老字号茶馆喝茶,工夫老道根底浓厚的茶博士来上茶,不是一个碗一个碗的放,而是一手领一把滚烫长嘴铜壶,一手从臂到腕重重叠叠支了一摞碗盏,手指间还分别夹了几只,势若叠罗汉,状若龙抬头,步履稳稳笑意微微来到你面前,哗啦啦一下,一闪手一晃臂便将十余只茶碗平平稳稳匀匀净净在茶桌上撒排开来,这等身手才有资格叫作摆,由此可见,摆字不是随便好用的。一般地原原本本正正经经说到一个事情,那断不能得摆字之意味。</STRONG> <o:p></o:p></FONT></P>
<P 0cm 0pt?><o:p><FONT size=3></FONT></o:p></P>
<P 0cm 0pt?><FONT size=3>  <STRONG>成都人的工夫就在这里,哪怕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他也可能七弯八弯天下地下给你铺排开成一串串开花开朵的故事来,再平淡无奇的事,经这么一渲染,也顿觉得曲径通幽处的美学原理吧,或者这是诸葛亮丞相治蜀用兵出神入化遗风影响所至吧,他老先生当年就曾大摆过回环奥妙八阵图,和那疑云重重空城计的,抖开来揭穿了都极简单,然而摆开来却是陷奇曲折,波澜丛生。成都人摆龙门阵深得其味哉!</STRONG> <o:p></o:p></FONT></P>
<P 0cm 0pt?><o:p><FONT size=3></FONT></o:p></P>
<P 0cm 0pt?><FONT size=3>  <STRONG>你还真得佩服成都人摆龙门阵时的丰富联想能力和生动的民间语言,说地下的草芥,他可以把天上的星云给你摘下来,揉到一起,谈起他屋头的猫儿下了崽崽,他居然将玉皇大帝的麒麟御骑也给请下凡来凑兴。谈古他能扯到今,说今他能扯到古,天上地下揉一团,古今中外溶一炉,妙语要连珠,妙趣要横生,多姿多彩多滋味,有声有色有新意,这就是成都人摆龙门阵的妙处。而且,除了善于联想,长于讲述,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掀波起澜,演寻常为闹剧之外。成都人摆龙门阵的功夫还表现在能将严肃付诸谐谑,将刻板演绎成轻松,甚至将神圣化解为庸俗,即使是正剧悲剧,到了他们口中,一摆出来就涂上了浓浓的幽默滑稽色彩,戴上了小丑面具。</STRONG> <o:p></o:p></FONT></P>
<P 0cm 0pt?><o:p><FONT size=3></FONT></o:p></P>
<P 0cm 0pt?><FONT size=3>  家中被盗,半夜强人撬窗入室,惊走钱财衣物,这该算是不幸之事了吧?可你第二天从男主人口中听到的,却类似一部香港惊险电视剧;上面的大首长下基层视察工作,该是件顶严肃的事吧?可从成都人口中传出来的却大多是洋相笑话。这些还是些小事,倘若那里出了命案、那家夜总会毁于大火,某要员突然锒铛入狱----几百万人的大都市难免三天两头出些爆炸性新闻,这一下就更加热闹,街谈巷议三天不止,还定会生发出绘声绘色有板有眼的龙门阵来----龙门阵如此之多,摆龙门阵又海阔天空串今联古天花乱坠如此精彩,正因为如此,尽管现今电影早已滥市,电视早已普及,各种小说故事多如牛毛附拾皆是,但龙门阵仍以其无可取的特色滋味,津津乐道于成都人口中,了无衰意。</FONT></P>
<P 0cm 0pt?><FONT size=3></FONT></P>
<P 0cm 0pt?><STRONG><FONT size=3>历史本来就那么古老,龙门阵自然摆之不完。社会生活又在急遽变化,龙门阵自然就演绎不断。可以笑说一句"豪言壮语":只要这世上还有成都人在,龙门阵就永远不会成为化石。地老天荒,此树常青常鲜。</FONT></STRONG></P>
<P 0cm 0pt?><FONT size=3></FONT></P>
<P 0cm 0pt?><a href="http://www.huaxia.com/jxtf/bswh/00214625.html" target="_blank" ><FONT size=3>http://www.huaxia.com/jxtf/bswh/00214625.html</FONT></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6 9:47:29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06 09:55: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3>这才是老猫喜欢成都和成都人的原因,你看老猫在本版发贴的作风,就有几分成都人在茶馆摆“龙门阵”的风雅余韵。不过老猫还只是学到了七分,最后三分老猫始终学不到。</FONT></P>
<P><FONT size=3>聊天,东北人叫唠嗑,四川人叫龙门阵,上海人叫嘎塞吾,北京人叫侃大山。</FONT><FONT size=3>但爱上茶馆聊天而闻名全国的只有北京人和成都人。北京人爱上茶馆聊天,这老猫在天安门广场前的老舍茶馆早就领教了(当然那是精致的京派茶馆文化,北京民间通俗的茶馆文化需要大家去寻幽访胜),那里的八旗子弟用道地京片子“侃大山”,这与川人摆“龙门阵”又有什么不同呢?</FONT></P>
<P><FONT size=3>老猫下面也找来一篇文章,你们就可以仔细比较京川民间两地不同的茶馆文化。</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6 11:29:4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06 10:11: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四川朋友告诉我 他们叫男生 小狼儿 叫女生 小驴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4-2006 10:21:0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size=3>四川风情之龙门阵</FONT></STRONG></P>
<P><STRONG><FONT size=3>06/23/2004/14:36  华夏经纬网</FONT></STRONG></P>
<P><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俗话说,树老很多,人老话多。老人之所以话多,除老来有闲和害怕孤独外,也因为老人阅历广,见识多,有一肚子话要说、可说。同样,一个城市如果也很古老,话也会多起来。</FONT> </FONT></P>
<P><FONT size=3>话多的人多半爱上茶馆。更何况,<STRONG>成都人的说话,不是说,也不是侃,而是摆。摆,也就是“铺开来说”的意思。一摆”这个字,原本就有铺排陈列之意。比如摆摊、摆席、摆谱、摆阔、摆架子、摆擂台,都非铺陈排比不可。蜀人司马相如和扬雄,便是铺陈排比的老手。他们的作品,叫做“赋”。赋这种文体,后来不行时了,但它的精神,却为成都人所继承,并在“龙门阵”这种民间形式中得到了发扬光大。</STRONG></FONT></P>
<P><FONT size=3><STRONG>龙门阵就是成都市民的“赋”。据说,它得名于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所摆的阵势。明清以来,四川各地的民间艺人多爱摆谈薛某人的这一故事,而且摆得和薛仁贵的阵势一样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久而久之,“龙门阵”便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专门用来指那些变幻多端、复杂曲折、波澜壮阔、趣味无穷的摆谈。</STRONG></FONT></P>
<P><FONT size=3>显然,<STRONG>龙门阵不同于一般聊天、侃山、吹牛的地方,就在于它和“赋一样,必须极尽铺陈、排比、夸张、联想之能事。但作为市民的“赋”,则还要闹热、麻辣、绘声绘色、有滋有味,而且还得没完没 即便普普通通的一件小事,也要添油加醋,摆得七弯八拐。这样的“作品”,当然不好随便在诸如出租车之类的地方向乘客们“发表”。至少是,短短那么一点时间,是摆不完的;而摆不完,则不如不摆。总之,摆龙门阵,非得上茶馆不可。</STRONG></FONT></P>
<P><FONT size=3>事实上,成都茶馆的魅力,便正在于那里有龙门阵。龙门阵之所以必须到茶馆里去摆,则因为只有在茶馆里,顶尖高手们才有用武之地,听讲的人也才能真正一饱耳福。<STRONG>茶馆日夜开放,茶客多半有闲,时间不成问题,此为“得天时”;茶馆环境宽松,氛围随意,设备舒适,可站可坐可躺,时时茶水伺候,摆者不累,听者不乏,此为“得地利”;茶客多为龙门阵之“发烧友”,目标一致,兴趣相同,摆者有心,听者有意,一呼百应,气氛热烈,此为“得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得,龙门阵自然百战百胜,越摆越火。</STRONG></FONT></P>
<P><FONT size=3>龙门阵的内容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既有远古八荒满含秘闻逸事古香古色的老龙门阵,也有近在眼前出自身边顶现代顶鲜活的新龙门阵;有乡土情浓地方色重如同叶子烟吧哒出来的土龙门阵,也有光怪陆离神奇万般充满咖啡味的洋龙门阵;有正经八百意味深沉庄重严肃的素龙门阵,也有嬉皮笑脸怪话连篇带点黄色的荤龙门阵”(林文询《成都人》)。不消说得,新闻时事自然也是龙门阵的重要内容之一。新闻时事从哪里知晓?一是电视,二是报纸。新闻时事既然为成都人所关心,则成都的报业也就当然兴旺发达。有<STRONG>人说,成都有三多:小吃店多时装店多报摊子多。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成都人好吃,则小吃店多;成都人爱美,则时装店多。至于报摊子多,则因为成都人喜欢摆龙门阵,很需要报纸来提供谈资。</STRONG></FONT></P>
<P><FONT size=3>成都人确实是很爱看报的。成都街头报摊多、报栏多,成都的报社也多。大大小小各种日报周报、晚报晨报、机关报行业报,林林总总据说有数十家之多。成都人看报,又不拘本地外地,全国各地的老牌名报,在成都也都拥有自己的读者和市场。成都的报栏(包括各报社门前的报栏)也没有“地方主义”思想,一视同仁地将外地报纸和本地报纸一字儿展开,让成都人大过其报瘾。所以,每天一早,报栏前就总是围满了成都人。</FONT></P>
<P><FONT size=3>过完了报瘾,就该过嘴巴瘾,摆龙门阵 上哪里去摆最过瘾?当然是茶馆。因为在报栏前摆,时间有限;在家里面摆,听众有限;在单位上摆,影响工作倒在其次,不能尽兴才是问题。还是茶馆里好。茶馆是成都市民的“政协”,每个人都可以参政议政、发表高见的。(图三十九)高见发表完了,手边的一张报纸正好用来蒙脸,呼呼大睡。反正议论时事的目的是过嘴巴瘾,剩下的事情也就管不了那么多。可以说,北京人爱谈新闻时事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政治才能,成都人爱谈新闻时事则是为了摆龙门阵。 </FONT></P>
<P><FONT size=3><STRONG>那么,成都人又为什么如此热衷于龙门阵? </STRONG></FONT></P>
<P><FONT size=3><STRONG>一个简单的解释,自然是成都人爱说也会说。“重庆崽儿砣子硬(重庆人敢打架),成都妹娃嘴巴狡(成都人会吵架)”,成都人的嘴巴功夫是全国有名的。</STRONG> </FONT></P>
<P><FONT size=3>在成都,嘴巴功夫最好的,不外乎两种人,一是小商贩,二是女娃娃。成都小商有句行话,叫“赚钱不赚钱,摊子要扯圆”。摊子怎样才能“扯圆”?当然是靠嘴巴吆喝:“耗儿药,耗儿药,耗儿一吃就跑不脱”;“买得着,划得着,不买你要吃后悔药”。你说是买还是不买 女娃子也好生了得。你不留神踩了她的脚,她会说:“咦,怪事,你是三只脚吗咋个?牛都过得倒你过不倒?”她要是踩了你的脚,也有说法:“挤啥子挤啥子,进火葬场还要排队转轮子的么,瓜不兮兮的,出得倒门出不倒门?”你说是和她吵还是不和她吵。</FONT></P>
<P><FONT size=3>的确,成都人好像天生就会说话,天生就会“涮坛子”(开玩笑)、“冲壳子”(吹牛皮)、“展言子”。其中,“展言子”最具特色。所谓“展言子”,就是说话时讲几句谚语歇后语,而且藏头藏尾,让你去猜去想,在心领神会中获得乐趣。比如事情有点玄,就说是“癞蛤蟆吃豇豆”,意谓“悬吊吊的”;而你如果说话离谱,他则会评论说:“你咋个吃苞谷面打呵欠”,意谓“尽开黄腔”。诸如此类的说法,可真是“和尚敲木鱼”,--多多多。</FONT></P>
<P><FONT size=3><STRONG>于是,简简单单一件事,到了成都人的嘴里,就会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STRONG>即便骂人的话,也是一套套的。比如某人智商较低,或做事欠考虑,成都人不说他傻,而说他“瓜”。其实,这“瓜”不是冬瓜西瓜南瓜葫芦瓜,而是“傻瓜”。因为要“展言子”,便略去“傻”而称“瓜”。由此及彼,则又有“瓜娃子”、“瓜兮兮”乃至“瓜眉瓜眼”等等。说一个人“瓜眉瓜眼”,显然就比说他“呆头呆脑”或“笨手笨脚”要有意思多了,也有味道多。</FONT></P>
<P><FONT size=3>又比方说,弄虚作假,在成都人那里,就叫做“水”。其起源,我想大约与酒有关。因为卖酒要做手脚,无非就是掺水。所以,日常生活中,便多用“水货”这个词来指伪劣产品。推而广之,则一个人说话不算数,或做事不到位,成都人便说他“水得很”。由此及彼,则又有“水客”、“水功”、“水垮垮”、“水漩儿”等说法。再比方说,一件事情没有办成,就叫“黄”或“黄了”,其他地方的说法也是这样。但成都人则进而发展为“黄腔”、“黄棒”、“黄浑子”、“黄苏苏”,甚至还有“黄师傅”和“黄手黄脚”等等。</FONT></P>
<P><FONT size=3>看来,成都人对待话语,就像广东人对待中央政策,讲究“用好用活用够用足”。成都人说话,是十分“到位”甚至不怕“过头”的。比方说,红,要说“绊红”;绿,要说“翠绿”;白,要说“雪白”;黑,要说“黢黑”;香,要说“喷香”;臭,要说“滂臭”。总之,是要把文章做足,才觉得过瘾。</FONT></P>
<P><FONT size=3>过什么瘾?当然是过嘴巴瘾。事实上,成都人说话,除了有事要说外,更多是说着玩,颇有些“为艺术而艺术”的派头。后面我们还要讲到,成都人是非常爱玩的。在成都,熟人见面,除问“吃了没有”外,多半也会问“到哪儿去耍”。但成都人的“玩”或“耍”,又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必须同时伴以“吃”和“说”。不管是郊游远足,还是游园逛街,都必须有好吃的,也必须一路说将过去。到了地方或走在半路,还要泡泡茶馆。如果走了一路,居然无话,那就只能算是“赶路”,不能叫做“耍” 如果居然又没吃没喝,那就无异于“苦差”,更不能算是“玩”。所以,无论什么豪华新鲜的场合,如果没有茶喝,没有好东西吃,不能尽兴聊天,成都人就不屑一顾。反之,只要能大摆其龙门阵,那么,不拘到什么地方,也都可以算是“耍”。事实上,说起“到哪儿去耍”,在成都人那里,也就多半是到哪儿去喝茶聊天的意思。总之,说话,是成都人玩耍的重要内容,甚至直接地就是玩耍。正如林文询所说,成都人的说话,“更多地是说着玩,把话语在舌头上颠来颠去地品味,欣赏,展示。犹如绿茵场上的好手,把一颗皮球在脚尖头顶颠来颠去颠出万千花样来一般”(《成都人》)。 </FONT></P>
<P><FONT size=3>于是,我们便大体上知道成都人为什么爱说会说了:好玩嘛! </FONT></P>
<P><FONT size=3>成都人确实爱说话玩儿。对于成都人来说,最惬意的事情,除了上茶馆摆龙门阵,就是酒足饭饱之后,在自家当街门口,露天坝里,拖几把竹椅,摆一张茶几,邀三五友人,一人一支烟,一杯茶,前三皇后五帝,东日本西美国,漫无边际地胡扯闲聊,直到兴尽茶白,才各奔东西。至于谈话的内容,从来就没有一定之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碰到什么就是什么,就像成都菜一样,随便什么都能下锅,随便什么都能下嘴。因为说话的目的不是要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而是要玩。因此,只要说得开心,说得有趣,就行。</FONT></P>
<P><FONT size=3>既然是玩耍,就要好玩,不能像白开水,得有味道,有名堂;而玩得多了,自然能玩出花样,玩出水平。成都人说话特别有味道:形象生动,节奏鲜明,尤其注重描述事物的状态。比如一个东西很薄,就说是“薄飞飞”的;很粗,就说是“粗沙沙”的;很脆,就说是“脆生生”的;很嫩,就说是“嫩水水”的。又比如一个人很鬼,就说是“鬼戳戳”的;很呆,就说是“木痴痴”的;很凶,就说是“凶叉叉”的;很软,就说是“软塌塌”的。至于傻,则有“憨痴痴”、“瓜兮兮”和“宝筛筛”三种说法。总之,文章都会做得很足。</FONT></P>
<P><FONT size=3>注重状态就必然注重表情,而最富于表情的眉眼也就当然是大做文章之处。所以,成都人说话,一说就说到眉眼上去 比如:贼眉贼眼(贼头贼脑)、鬼眉鬼眼(鬼鬼祟祟)、瓜眉瓜眼(傻里呱叽)、假眉假眼(虚情假意)、烂眉烂眼(愁眉苦脸)、懒眉懒眼(懒洋洋地)、诧眉诧眼(怯生生地)、直眉直眼(发愣)等等;而吝啬、爱喳呼和没味道,则分别叫做“啬眉啬眼”、“颤眉颤眼”和“白眉白眼”。看着这些词,我们不难想见成都人说话时的眉飞色舞。</FONT></P>
<P><FONT size=3>总之,成都人说话,就像他们喝酒吃菜,讲究劲足味重,凶起来凶过麻辣烫,甜起来甜过三合泥。讲起怪话来,更是天下无敌手,相当多的人,都能达到“国嘴”级水平。比如“文革”中流传甚广,讽刺当时没有什么电影可看的“段子”:“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莫名其妙旧本电影,内部卖票”,据说“著作权”便属于成都人。还有那个讽刺公款吃喝的“段子”:“过去我们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现在我们说,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据说“著作权”也属于成都人。不信你用成都话说一遍,保管别有风味。</FONT></P>
<P><FONT size=3>的确,<STRONG>成都人是很会损人的。这一点很像北京人。不过,两地风味不同。成都人损起人来,要“麻辣”一些,比如把执勤队叫做“二公安”,把某些喜欢赶时髦的人称作“业余华侨”就是。当华侨没有什么不好,但“业余华侨”则有假冒伪劣之嫌。成都人天性中有率真爽直的一面(尽管他们也要面子爱虚荣讲排场),因此特别讨厌装模作样。一个人,如果在成都人面前装模作样,而这个成都人对他恰恰又是知根知底的,就会毫不客气地说:“哟,鸡脚神戴眼镜,装啥子洋盘嘛!”鸡脚神不知是什么神,但其所司不过鸡脚,想来也级别不高。如果居然也来摆谱,当然也就可笑。所以,跟在后面的往往还有一句:“不晓得红苕屎厨干净了没得。”</STRONG></FONT></P>
<P><FONT size=3><STRONG>成都人当然并非只会损人。他们也会夺人、捧人、鼓励人,会替别人辩护,或者声张正义打抱不平。比如“吃酒不吃菜,各人自己爱”,或“大欺小,来不倒(要不得)”什么的。反正不管说什么,成都人都是一套套的。而且,这些套套还能不断创新,比如“你有‘飞毛腿’,我有’爱国者’,小心打你个萨达姆钻地洞”之类。</STRONG></FONT></P>
<P><FONT size=3><STRONG>这就是功夫 功夫是要有人欣赏的,嘴上功夫也不例外。武林中人要别人欣赏自己的武功,就摆擂台,开比武大会;成都人要别人欣赏自己的嘴功,就摆龙门阵,而茶馆则是他们显示嘴功的最佳场合,所以成都的茶馆便久盛不衰。显然,摆擂台也好,摆龙门阵也好,都是一种展示,一种显摆,也是对自己活法的一种欣赏。</STRONG></FONT></P>
<P><a href="http://www.huaxia.com/jxtf/bswh/00214624.html" target="_blank" ><FONT size=3>http://www.huaxia.com/jxtf/bswh/00214624.html</FONT></A></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6 10:35:03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