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芽笼从“花街”变成美食街,现在又变成了“庙街”。
根据《海峡时报》报道,目前有200多间神庙和佛堂在芽笼红灯区落户。单是去年,就有16间新的庙宇在那里落户。
例如:19巷到27巷A这几条街,就有多达55间庙宇,其中20间在那里落户还不到5年。
芽笼老街坊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芽笼满街都是庙宇,和咖啡店一样,到处都有。
在那里落户的神庙和佛堂,有的是新设的,有的是从别处搬来的。
这么多神庙和佛堂对芽笼这个红灯区情有独钟,原因有好几个。
一个是,市区重建局1992年的计划,是把宗乡会馆和其他民间团体集中在芽笼。
因为这样,那些受土地征用影响而必须搬迁的神庙和佛堂,自然而然会选择在芽笼落户。
例如:龙南殿原本位于芽笼士乃,后被政府征用,而于2006年搬来芽笼25巷。
另一个原因是,芽笼的租金比其他地方(如:加冷和劳明达街)便宜了一半。
还有一些,例如“观音禅林”,是为了方便善信,而搬来芽笼。
这间佛堂原本设在劳明达街,因为一些年老善信无法爬楼梯,佛堂于是搬来芽笼的有地住宅。
落户芽笼神庙佛堂 需改称‘协会’
碍于法律限制,在芽笼落户的神庙和佛堂都必须“改名换姓”,自称是“协会”。
据《海峡时报》报道,虽然芽笼这些神庙和佛堂,里里外外就是宗教场所,但它们都是以“协会”的名称向市区重建局注册。
这是因为我国政府不准太多宗教场所集中在同一个地方。
根据市区重建局的规定,宗教场所是开放给公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如果是私人的宗教场所,则只准会员进入,这样则可以被接受。
例如:“崇佛林”去年申请在25街A盖新庙,却不被市区重建局批准。
后来,该庙改以“协会”名字重新提出申请,上个月就获得批准了,条件是:只准让“会员”进入活动。
神庙与娼寮活动时间一早一晚 互不碰面相安无事
因为“活动”时间错开,香客白天出动,龟公与jnv晚上才出来,神庙佛堂与娼寮虽然共处一地却互不碰面,因此得以相安无事。
据《海峡时报》报道,到芽笼拜神念佛的香客和善信,与到芽笼做生意的龟公和jnv的活动时间是错开的,因此不会“狭路相逢”。
芽笼的庙宇一到傍晚6点就关门了,而jnv则是在太阳下山后才出来做生意。
例如:罗弄峇祝这条小小的巷子就有多达5间神庙和佛堂。
白天,这条街有许多香客和善信进进出出,到了晚上,这里则变成龟公和jnv的世界。
在神庙帮忙的老汉吴先生说:“我们不会和他们碰到面,所以,大家可以相安无事。”
"
一名jnv说:“不会有所损失,看到神佛在瞪着他们,他们哪里还敢来找我们。”
此话可见jnv的不满情绪,这一举措严重影响到新加坡色情行业的发展前途:lo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