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 心 | 我們平常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人、看事,看盡男男女女,看盡人間萬象,卻很少人「看心」。因為儘管我們看盡了世界上的美景奇觀,卻看不到自己的「心」!心是我們自己的,我們要能明心見性,才能找到自己。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裡有四句話,教我們看心:
一、聖人求心不求佛:聖人看心,不一定要求佛;他向自己要求,不向佛求。有一首詩偈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求自己,比求佛重要,開發自己佛性的潛能,比終日空想成佛卻不去修行實踐更要緊。
二、愚人求佛不求心:愚痴的人天天求佛拜神,跟神明求平安、求發財、求順利,這是把信仰建築在貪心上面。一個人如果不反求諸己,不觀照自己的內心,不淨化自己的心,求佛有什麼用?
三、智人調心不調身:有智慧的人,平常就懂得治心,因為心為一切萬法之本,所以平時要以戒來對治貪心;以定來對治瞋心;以慧來對治痴心,這樣妄心就調伏了。心一調治好,相貌自然端莊。
四、愚人調身不調心:愚痴的人往往只注重身體的保健,只知道要注意營養、運動等保健之道。調身雖然要緊,調心更重要。如果只調身不調心,心沒有治好,光有健康的身體而沒有好心,這個身體不會做好事。如果把心治好,就算身體不健康,但有清淨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他的生活自然就能解脫。
所以,看心的四種方法就是:
一、聖人求心不求佛。
二、愚人求佛不求心。
三、智人調心不調身。
四、愚人調身不調心。 |
|
不動心 | 一個人如果沒有修養,沒有定力,就會變得很脆弱,常常會被外境所左右,會隨外境而動搖,一個有修養的人,遇事也能氣定神閒,不會輕易受到環境的牽引、動搖。而怎樣才能不動心呢?
一、不為財動:有的人錢財很多,但有時候還是為錢出賣人格、出賣道德、出賣朋友,使得自己的人格、生命、節操都讓錢財控制,實在不值得。
二、不為情動:有人常因人情難以違背,因此被情感誘惑,使自己的人格被情愛所控制,一生為情所苦。
三、不為名動:名的誘惑很大,例如有人誘你以高位、金錢,讓你將義理、道德、操守棄置一旁,這個就是名利操控了我們的人格道德。
四、不為謗動:我們不要輕易為毀謗所動,即使是一句閒話,幾句是非,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不要隨便因毀謗而動搖自己。
五、不為苦動:遇到一點艱難困苦,就退縮不前的人,一生的事業將會一無所成。
六、不為難動:遇到艱難固苦時,要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如果凡事被困難一阻礙,便裹足不前,最後必定一事無成。
七、不為力動:別人力氣比我大,權勢比我大,我怕他,我什麼事都不堅持,就喪失自尊和人格了。
八、不為氣動:經常生氣的人,容易心浮氣躁,容易動心,所以我們不能讓瞋恚心左右自己。
能修養出「不動心」,就是一種禪心,所以我們應該要:
一、不為財動。
二、不為情動。
三、不為名動。
四、不為謗動。
五、不為苦動。
六、不為難動。
七、不為力動。
八、不為氣動。 |
|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