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3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goushanzi

2012年九月--跟随耶稣--每日灵修--每日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9-2012 14:00:3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38週第5天 9月21日 休妻的問題
馬太福音 19: 1-12

預設頁面配置

目錄


耶穌解釋「婚姻」(福音書合參)
馬太福音19:1 耶穌說完了這些話,就離開加利利,來到猶太的境界約旦河外。 2 有許多人跟著他,他就在那裏把他們的病人治好了。馬可福音10:1 耶穌從那裏起身,來到猶太的境界並約旦河外。眾人又聚集到他那裏,他又照常教訓他們。
馬太福音19:3 有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說:「人無論甚麼緣故都可以休妻嗎?」4 耶穌回答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 5 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 6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 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7 法利賽人說:「這樣,摩西為甚麼吩咐給妻子休書,就可以休她呢?」 8 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 9 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犯姦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馬可福音10:2 有法利賽人來問他說:「人休妻可以不可以?」意思要試探他。 3 耶穌回答說:「摩西吩咐你們的是甚麼?」4 他們說:「摩西許人寫了休書便可以休妻。」 5 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寫這條例給你們; 6 但從起初創造的時候, 神造人是造男造女。 7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8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 9 所以, 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10 到了屋裏,門徒就問他這事。 11 耶穌對他們說:「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姦淫,辜負他的妻子; 12 妻子若離棄丈夫另嫁,也是犯姦淫了。」
馬太福音19:10 門徒對耶穌說:「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 11 耶穌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 12 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


『  你們要查考宣讀耶和華的書。這都無一缺少,無一沒有伴偶。—以賽亞書34:16  』

      23 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她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 24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創世紀2:23-24)
      1「人若娶妻以後,見她有甚麼不合理的事,不喜悅她,就可以寫休書交在她手中,打發她離開夫家。 2 婦人離開夫家以後,可以去嫁別人。 3 後夫若恨惡她,寫休書交在她手中,打發她離開夫家,或是娶她為妻的後夫死了, 4 打發她去的前夫不可在婦人玷污之後再娶她為妻,因為這是耶和華所憎惡的;不可使耶和華─你神所賜為業之地被玷污了。」 (申命記24:1-4)
14 你們還說:「這是為甚麼呢?」因耶和華在你和你幼年所娶的妻中間作見證。她雖是你的配偶,又是你盟約的妻,你卻以詭詐待她。 15 雖然 神有靈的餘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單造一人嗎?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願人得虔誠的後裔。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誰也不可以詭詐待幼年所娶的妻。 16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說:「休妻的事和以強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惡的!所以當謹守你們的心,不可行詭詐。」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     (瑪拉基書2:14-16)
      31 「又有話說:『人若休妻,就當給她休書。』 32 只是我告訴你們,凡休妻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叫她作淫婦了;人若娶這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 (馬太福音5:31-32)
       18 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姦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姦淫。(路加福音16:18)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2』

  • 法利賽人為什麼用「休妻」這題目來試探耶穌?他們要抓耶穌的什麼把柄(7節)?
  • 耶穌對法利賽人的回答是 yes or no?祂的聖經根據在那?
  • 神設立婚姻的原意是什麼(至少有三點,4-6節)?請填寫下列空格:
    • 一   一   (馬太福音19:4, 馬可福音10:6)
    • 一____一____                (馬太福音19:5, 馬可福音10:8)
    • 一____一____                (馬太福音19:6, 馬可福音10:9)
  • 摩西在申命記24章立下休妻的條例是事實,你覺得摩西的原意是什麼?
  • 為什麼門徒要說「不如不娶」(10節)?
  • (續) 耶穌給門徒的回答(11-12節),是 yes or no?神對「娶妻」一事的心意是什麼?
  • (應用) 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學到什麼屬靈的功課,是可以在生活中應用的?


『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  —詩篇119:130』

耶穌從撒瑪利亞和加利利往回走,繼續祂往耶路撒冷的路程。「約旦河外」指河東岸的比利亞地,耶穌此行回程應是取道猶太人來往猶太和加利利二地常走的道路。從今天的經文 (馬太福音19章) 開始,是耶穌受難前的行傳。我們看到,一到了這個地方,祂馬上面對法利賽人充滿敵意且挑釁的問題,他們不斷挖陷阱,要耶穌跳下去。第一個就是有關「休妻」的話題。                法利賽人這樣問耶穌是有理由的。當時猶太拉比中有兩個學派:一個叫煞買 (Shammai) 學派,他們對婚姻問題持非常嚴格的觀點,認為除非妻子犯了私通和奸淫的罪,就算她是作惡如列王記裏亞哈王的妻子耶洗別 (參列王記上21章),作丈夫的也不能把她休了。另一個派別是希列 (Hillel) 學派,他們則認為只要妻子做了任何一件丈夫所不喜悅的事,如燒焦了飯,丈夫就可以寫一紙休書,把她趕出家門。當時女人唯一的保障是,丈夫必須把嫁妝歸還。這兩派的興起 (約主前六十至主後二十年),是由於他們對申命記24:1-4中摩西所說的「不合理」和「不喜悅」有不同的詮釋。法利賽人故意拿這個爭論性的問題刁難耶穌,除了神學動機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更可惡的政治動機:當時耶穌在希律安提帕王的境內 (他管轄比利亞地方),希律的行為不端,施洗約翰曾因諫責希律休妻一事而被殺 (馬可福音6:14-29),所以在當地講論這問題是很危險的。但耶穌仍回答人,祂也不怕王的惱怒。               
法利賽人試探耶穌說:「人無論甚麼緣故都可以休妻嗎?」(3節) 耶穌回答他們時,注視「婚姻」而非離婚,指出神的原意婚姻是永久不變的,祂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這是多麼美麗的一句話!耶穌給婚姻下的定義就是:『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這是神設立婚姻的原意。「基督徒可以離婚嗎?」這是許多人會問的問題。耶穌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只是回到神設立婚姻的目的,以真理來引人歸正。婚姻的原則並不深奧,困難的是人因罪惡之故,不願遵行神的話。
耶穌的回答並未給人抓到任何把柄,因此法利賽人不死心,繼續追問說:「這樣,摩西為甚麼吩咐給妻子休書,就可以休她呢?」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7-8節)。注意:摩西並沒有「吩咐」,乃是「准許」。瑪拉基書二章14至16節說,神恨惡休妻的事。律法上並不是「吩咐」丈夫休他那犯姦淫的妻子,妻子若悔改,丈夫也可饒恕她。正如眾先知屢次所說,耶和華願意饒恕不忠心的以色列人一樣。耶穌說摩西是因為「人心剛硬」才設下這條律例。古時候,各國在婚姻的事上並不嚴緊,以色列人也是如此,但摩西不能一時鏟除這個陋習,他所傳的律例,不是要叫人愈發容易休妻,乃是減少人休妻,來改良這惡風。這些律例也是用來幫助那些婚姻中的受害者,為保障婦女而設。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中,婦女難以獨立生活,根據摩西訂立的律例:男人不可以單單把妻子趕走就算,必須寫一封正式的休書,這個規定實在是實踐公民權上邁進的大步,叫人在想到離婚時,必須三思。神設計婚姻是永久性的,是不能拆散的。因此夫婦應該致力共同生活,而不是想盡辨法離開對方。
隨後耶穌所說的話,在基督徒看來,是針對著今日許多難處與問題的解答,「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犯姦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9節) 這些話非常清楚,無須再加上任何解釋了。耶穌的話極嚴肅扎心,兩人一旦結合,除了一方犯了姦淫的罪之外,沒有任何原因可以破壞這個結合。但是,門徒覺得耶穌所說的實在很難遵守,因為傳統的猶太人是不會有這樣的想法的。在任何一個社會裡,除非有很強的反省能力者,否則既得的權力沒有人會輕易放棄。門徒們想到這樣一輩子和一個自己所不喜歡的女人生活在一起,那種痛苦簡直是對男人的一種羞辱,特別是在猶太人的社會裡,很快會被看成是無用懦弱的男人。因此他們對耶穌說:「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
耶穌回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10-12節)。這一段話是馬太福音特有的,沒有出現在其他福音書。耶穌對門徒特別強調一個人不結婚,是要有特別恩賜的人才能作得到。祂指出三種能領受這話而不娶的人:(1)天閹的:指天生有殘缺而不能行婚姻之道的人; (2)人閹的:指人為的因素,很可能跟奴隸、囚犯、宮廷裏的太監和宦官等身份有關,因事出無奈而不能行婚姻之道的人;(3)自閹的:指在特殊的情況下,或因有例外的職務,為天國的緣故,甘願為了傳天國的福音而不嫁娶的人 (如使徒保羅)。
總言之,儘管舊約時代要離婚很容易,神的本意並不是這樣。夫妻必須由開始就定意絕不考慮離婚,在彼此委身的基礎上建立婚姻關係。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獨身比結婚還好。因此,在立下婚姻這畢生的承諾或決定獨身之前,必須懇切祈禱,尋求神的旨意。但是,對於那些已經在婚姻上受過傷害,或是曾犯下耶穌所指出的錯誤的人,又該怎麼辦呢?讓我們特別記住這個真理:我們的主是滿有慈愛憐憫,大有恩典的,不論我們以前犯了什麼樣的錯,只要真心悔改認罪,求祂饒恕,祂都必赦免 (約翰一書1:9)。記得到主的面前來,尋求祂的安慰和導引,在慈愛的主耶穌基督裏,我們永遠有重新開始的機會。願神祝福你!


『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17』

  • 現代人漸漸對離婚視同等閑,你認為聖經所說的「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6節)這個教導該如何被強調並推廣?
  • 你認為「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6節)是給所有人類的,還是只給神的選民的?為什麼?
  • (如果你已婚) 耶穌在你們的婚姻中嗎?
  • (如果你未婚) 你願不願意在你的交友、結婚中,都遵守耶穌的教導?
  • (如果你有孩子) 你要如何用耶穌對婚姻的教導來教育你的孩子?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4:6 』

主啊,求袮幫助我成為一位好配偶,我完全了解,若沒有袮的幫助,我就不具有作好配偶的條件。求袮挪去我的自私、煩躁與冷漠,把它們轉成仁慈、耐心與愛情!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12 14:01:2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本帖最后由 goushanzi 于 22-9-2012 14:04 编辑

第38週第6天 9月22日 耶穌愛小孩
路加福音 18:15-17
預設頁面配置

目錄


耶穌為小孩子祝福 (福音書合參)
馬太福音19:13 那時,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門徒就責備那些人。 14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15 耶穌給他們按手,就離開那地方去了。馬可福音10:13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責備那些人。 14 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 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15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 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16 於是抱著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 路加福音18:15 有人抱著自己的嬰孩來見耶穌,要他摸他們;門徒看見就責備那些人。 16 耶穌卻叫他們來,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 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17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 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2』

  • 請參考今日經文及馬可福音10:13-16,這些人要耶穌耶穌「摸」小孩子(15節) 的目的是什麼?
  • 門徒為什麼要「  責備那些人  」(15節)?
  • 你覺得,小孩子有什麼特質是耶穌欣賞的?
  • 為什麼耶穌說:「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17節)?
  • 比較今天經文與7/9經文,這兩段耶穌有關小孩子的教導有什麼相同點?相異點?
  • (應用) 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學到什麼屬靈的功課,是可以在生活中應用的?


『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  —詩篇119:130』

除了约翰福音,其他三本福音书都有记载耶穌在往耶路撒冷的路上為小孩子祝福的事件。路加的记载不是太完整,马太和马可都告诉我们,带小孩子来见耶穌这件事,是发生在主耶穌说到有关休妻的事之后。这种关连性是富有暗示的。传统上犹太人做父母的,会在孩子满週岁的时候,抱他们到知名的拉比那里,好接受他们的祝福。这就是这些父母亲所盼望耶穌做的,但是门徒却责备他们。不要误以為门徒是硬心和残忍,他们所做的乃是出於善意。门徒其实心里怀著万分忧虑,因他们晓得耶穌正向耶路撒冷前进,将去承受一种对他们来说还是「奥祕」的苦难。在过去的六个月中,主不是一再对他们提及此事吗?因此门徒认為,万万不可在这个时候让小孩子来打扰他们的主。门徒想必忘记了耶穌曾经说过的有关小孩子的话 (马太福音18:1-5;马可福音9:33-37;路加福音9:46-48,7/9灵修)。耶穌喜欢小孩子到祂那里,祂爱小孩子,因為只有像小孩子那样纯真才能亲近神。门徒的阻挡,使「耶穌看见就恼怒」(马可福音10:14),「恼怒」的原文意思是「觉得很痛」,这是一个相当强烈感情的用字。譬如耶穌骑驴进耶路撒冷的时候,祭司长和文士看见民眾高喊和散那,就甚恼怒 (马太福音21:15)。那里的「恼怒」也是同一个字。我们很难想像,耶穌竟然会為了小孩子被阻挡到他的身边而「恼怒」,可见耶穌是多麼的喜爱小孩子。
小孩在人的眼中只是可爱有趣,却不是榜样,尤其是婴孩,更没有人想到有甚麼是可以给人效法的。可是耶穌却对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17节) 因著主耶穌一说,小孩子的样式就成了进天国的条件了。这实在是一件大事,我们不该掉以轻心。究竟主所指的「小孩子的样式」是什麼呢?显然不是指著体态,不是肉体像小孩子才能进天国,而是指人对神的信心要像小孩子一样「纯真」。小孩子的单纯表现在他们不能装假,不是说他们不会装假,而是装不出来,要装也装得不像,他们心裡有什麼,外面表现的就是什麼。神叫他们受光照,认识自己是罪人,他们就老老实实的承认是罪人,不会找理由来辩解。主怎麼说,他们就怎麼接受,这就是小孩的单纯无伪。
再从「信靠」这一面来看小孩子的样式。小孩子整个的生命是建基於「信赖」。  当我们年纪小时,从来没有想过下一顿饭会从那里来,又或是担心在那里才可以找到衣服。我们上学,确信回家时家就在那里,而一切东西都会為我们安排妥当。当旅行之际,也从来不用為旅费担心,因為我们信赖父母晓得旅途怎样走,并且会安全到达。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是绝对的,而我们对我们的天父的信赖也该如是,祂也喜悦我们如此这般地绝对信靠祂。只有心思向神单纯的人才会信靠神,请注意,单纯不是无知,单纯是因著先认识了真理,然后完全把自己投进真理裡。我们既认定了神,就不再用其他的东西去代替祂,而是完全的信靠祂,这才是真正的单纯 (亦参4/20灵修 "清心之福")。
小孩子单纯的心,恰好与宗教领袖的顽梗刚硬成為强烈的对比,那些领袖让所接受的宗教教育和他们的世故老练,代替了单纯相信耶穌的心。如果有一天,我们感觉自己不再是小孩,以為可以独立,要自闯天下了,在家裡先是不能忍受父母的看护,进一步要脱离神的管治。在人看来这是成长,但实际上却是生命的萎缩。小孩子就不是这样,小孩子的样式就是心思上的单纯,是怎样,就怎样,什麼都向神敞开,什麼都带到神的面前,什麼都倚靠神的供应,因為神就是悦纳这样的人。这也是我们生命成长当有的目标。
亲爱的弟兄姊妹,每个人都当反问自己:我有阻挡自己的孩子到神的面前吗?我有好榜样让孩子学习来亲近耶穌吗?还是孩子学我的样子而远离耶穌了呢?不仅如此,更要照神的话语来操练自己的生命,生活於对神绝对的信任,本能地服从,宽恕与不究既往──这就是孩子们的精神,而这亦是到神国的护照。

『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17』

  • 小孩子的信心有何特徵?是什麼攔阻我們的信心像小孩一樣?
  • 你願意學耶穌的榜樣,為有需要的孩子做些什麼嗎?
  • 你願不願意耶穌給你的孩子祝福?如果願意的話,反思:你多久一次把孩子帶到耶穌的面前?
  • 你有如孩子般的性情嗎?或是已隨著歲月而褪色了呢?你了解為何擁有那種性情,在耶穌口中是那麼重要?
  • 試著找出在我們的生命中,是什麼淡化了這種童稚之心?求耶穌在我們和祂的關係中重建這種童稚之心,祂必幫助我們。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4:6 』

主啊,求袮保守我的心,常如孩子般的單純,全然倚靠袮;求帶領我像孩子一樣,沒有攔阻地到袮面前。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12 22:43:5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8週第7天 9月23日 年輕財主
馬太福音 19:16-30

預設頁面配置

目錄


耶穌預言受難 (福音書合參)
馬太福音19:16 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有古卷:良善的夫子),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 17 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 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 18 他說:「甚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 19 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20 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麼呢?」 21 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22 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馬可福音10:17 耶穌出來行路的時候,有一個人跑來,跪在他面前,問他說:「良善的夫子,我當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18 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 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 19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 20 他對耶穌說:「夫子,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 21 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22 他聽見這話,臉上就變了色,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路加福音18:18 有一個官問耶穌說:「良善的夫子,我該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19 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 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 20 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 21 那人說:「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 22 耶穌聽見了,就說:「你還缺少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23 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
23 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 24 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 神的國還容易呢!」 25 門徒聽見這話,就希奇得很,說:「這樣誰能得救呢?」 26 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 馬可福音10:23 耶穌周圍一看,對門徒說:「有錢財的人進 神的國是何等地難哪!」 24 門徒希奇他的話。耶穌又對他們說:「小子,倚靠錢財的人進 神的國是何等地難哪! 25 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 神的國還容易呢。」 26 門徒就分外希奇,對他說:「這樣誰能得救呢?」 27 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是不能,在 神卻不然,因為 神凡事都能。路加福音18:24 耶穌看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 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 25 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 神的國還容易呢!」 26 聽見的人說:「這樣,誰能得救呢?」 27 耶穌說:「在人所不能的事,在 神卻能。
27 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 28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 29 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親、母親、(有古卷加:妻子、)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 30 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 馬可福音10:28 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了。」 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兒女、田地, 30 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姊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 31 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路加福音18:28 彼得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自己所有的跟從你了。」 29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 神的國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兒女, 30 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


『  你們要查考宣讀耶和華的書。這都無一缺少,無一沒有伴偶。—以賽亞書34:16  』

      3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4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7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 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 8 「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12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13 不可殺人。 14 不可姦淫。 15 不可偷盜。 16 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17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出埃及記20:3-17)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2』

  • 這位少年財主對永生的觀念有那些錯誤 (至少三點)?
  • 耶穌說「你為甚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17節) 是暗示什麼?
  • 耶穌回答少年財主的話,故意只提了「十誡」中的五誡,那些誡命未被提到 (參考出埃及記20:3-17中的十誡)?耶穌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 耶穌說這少年財主「還缺少一件」(路加福音18:22),就是「變賣所有的分給窮人」(21節),十誡和律法中並沒有這種規定,那麼耶穌這要求合理嗎?祂為什麼這樣說?
  • 「財主進天國是難的」(23節) 這是耶穌給少年財主的評語。你同意耶穌的看法嗎?為什麼?
  • (續) 那麼,是否貧窮的人就容易進天國呢?  為什麼?
  • 有錢的人如何進天國?耶穌給的答案是什麼?(參26節)
  • 跟隨耶穌的人是要付上很大的代價,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 (參8/31靈修)。但主耶穌不會虧待他們 (29節),按耶穌所說,神的賞賜是在今世,還是來世?是物質的,還是屬靈的賞賜?
  • (應用) 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學到什麼屬靈的功課,是可以在生活中應用的?


『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  —詩篇119:130』


这是福音歷史中颇為著名且被人喜爱的一段故事。其中最有趣的一件事,乃是它深刻描绘了我们多数人的心态。各本福音书对於这故事有十分不同的细节,使之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请参考马太福音19:16-30; 马可福音10:17-22; 路加福音18:18-30)。所有的福音书都告诉我们这个人很富有,因為它就是这个故事的重点所在。马太说他是一位少年人(20节),路加则说他是一位官长(路加福音18:18)。这故事提到,耶穌的身前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跪在耶穌面前,他向耶穌要求什麼呢?原来,这是个有钱人,应该是个还算不错的人,因為他至少会来求问耶穌关於「永生」的事。但是他对永生的认识太肤浅了,他对耶穌也不清楚,所以才会说:「我该『作』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16节),这正是一般世人的想法,他们以為永生是要去「赚」来的,或至少该用什麼善行善财去「换」来的。
耶穌的回答有很多「弦外之音」。首先,耶穌对他说:「你為甚麼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17节) 意即在神之外,并没有善人 (参罗马书3:10)。耶穌说这话,是表明神乃是真善的源头,而人若离开了神,便无真善。耶穌要告诉他的是,「永生」的源头是神,要得永生,不是靠「作什麼」,而是倚靠神。接著,耶穌告诉他要遵守诫命,祂所引用的只是十诫之中的五条诫命,但都是属於十诫的第二部分 (18节),这部分并不是论到我们对神的青任,而是对於人的责任。这些诫命管辖我们人与人的关係,这就是整段经文的重点所在。少年官自称他已经遵守了律法。从律法的观点来看也许是对的,但在属灵方面却不是实在的,因為他对待同胞整个的态度都错了。
这个人的问题,就是被他的财產拘束到一种地步,与神隔绝仍不自知。因此当耶穌把「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21节) 的挑战放在他面前时,他只有「忧忧愁愁的走了」(22节)。耶穌并非故意要為难这少年官,祂的意思是,要得永生必须倚靠神,但是,「你真认识神吗?」耶穌给了他一个挑战来验证他的答案,这挑战就是:「你真爱人如己吗?」你若不能正确遵守十诫,怎能说你认识神呢?若不认识神,怎能得永生呢?这就是耶穌这段话的用意。年轻的财主若能信,就能得救进天国了;他「还缺少一件」的,是信心 (路加福音18:22)。人不会因為没有变卖家财分给穷人,而被拒於救恩之外。但是一颗"倚靠钱财"的心,却使有钱的人无法得到永生。面对诸多產业与主耶穌之间,年轻的财主还是难捨钱财,放弃跟从主。
其实,所有愿意跟从主的人,要面对的抉择,跟财主的没有两样,主也向所有跟从祂的人发出一样的挑战和应许。今天你我还在眷恋著甚麼未能放下,拦阻我们跟从主?是丰厚的物质,是舒适的生活,是成功的事业,还是挚爱的亲人?如果主要你撇下或献上,你能為主而作得到吗?
对这财主少年官的离去,耶穌有感而发:「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鍼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23-24节) 不管人看耶穌说的骆驼是真的骆驼通过耶路撒冷的狭小的鍼眼门,或是骆驼在原文是指大缆索,把大缆索穿过针眼,所表达的事实都是人以為不可能的。所以难怪门徒希奇说:「这样谁能得救呢?」主的回答很坚定:「在人这是不能,在神凡事都能」(25-26节) 什麼时候人的眼睛不再看地上的事物,能把注意力从地上转到天上,神就会帮助他进到天国,把人看為不可能的变為可能。但问题全在於人是否真的爱慕天国。既然提到了这个话题,彼得接著问:「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甚麼呢?」(27节) 彼得的问题与那少年财主的一样,不过是半斤八两。虽然这是个很功利的问题,但是耶穌还是把神的心意告诉门徒 (28-29节),时间就是在将来万物復兴的工作完成时,神的荣耀要成為人的荣耀,门徒将要坐在宝座上掌权、审判。所有曾忍受损失,為耶穌的缘故捨弃產业、朋友、和家人的,无不将得著百倍。
生活在高度竞争的现代,你是否觉得,我们的一生就好像卖了给钱财似的?别人付我们钱,我们给他们我们的一生:包括才干、气力、时间、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而换回来的,仅是温饱,或多一点物质上的富裕。耶穌说:「你还缺少一件: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路加福音18:22)。耶穌这话,就是產业不多的我们,也觉得难以实行。但是,这就是我们问题的根了——因為我们拥有,或希望拥有、想继续拥有的太多了,所以欲罢不能,无法停止出卖自己。耶穌的话其实给我们开了一条出路!如果我们如耶穌所说的,甘於一贫如洗,我们就自由了。不是甚麼都有,才无后顾之忧,而是甚麼都没有,所以没有后顾之忧。十字架的捨己道路,是以「无」為核心的,看来很难吗?「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端看我们是否有信心跨出那一步了。愿神祝福我们!


『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17』

  • 我們要審察一下,在我們所擁有、所做的一切當中,「還缺少一件」(路加福音18:22) 什麼,因而形成耶穌和我之間的障礙?
  • 你最大的執著 (對你最重要的) 是什麼:安定的工作、充足的錢財、舒適的生活、成功的事業、還是摯愛的親人?如果主要你撇下或獻上,能為主而作得到嗎?
  • 反思:「主」耶穌真是你生命的「主」嗎?
  • 反思:你為神撇下了什麼?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4:6 』

親愛的主,求袮幫助我,把錢財擺在正確的位置,不要成為袮與我之間的攔阻。主啊,求袮作我生命的主宰,引導我進入豐盛之地!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12 22:45:3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9週第1天 9月24日 葡萄園的比喻
馬太福音 20: 1-16

預設頁面配置

目錄


9:27 彼得就對他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 28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這跟從我的人,到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 29 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親、母親、(有古卷加:妻子、)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 30 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
20:1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做工, 2 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
3 約在巳初出去,看見市上還有閒站的人, 4 就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也進去了。
5 約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這樣行。
6 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裏,就問他們說:『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裏閒站呢?』 7 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
8 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 9 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 10 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 11 他們得了,就埋怨家主說: 12 『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 13 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 14 拿你的走吧!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 15 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
16 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有古卷加: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2』

  • 這比喻中的各項人事物,如下列,各代表什麼?
    ■ 家主—神    ■ 最早的工人—?   ■ 管事的—?
    ■ 葡萄園—? ■ 工錢—?   ■ 閑站的人—?
  • 進葡萄園的主動權操之在誰?這暗示了什麼真理?
  • 仔細讀經文,家主總共雇了幾批工人?他跟不同的工人怎麼講定工價的事?
  • (續) 家主用不同方式跟不同的工人講定工價,他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
  • 最早來的工人與最晚來的工人拿一樣的工錢,你的感覺如何?你覺得最早來的工人的抱怨有沒有道理?為什麼?
  • (續) 如果你是這第一批工人中的一個,你如何才能「欣然接受」最晚來的與你拿一樣的工錢?耶穌的教導是什麼?
  • 主人的回答(13-15節) 你能否接受?為什麼?
  • 整個比喻的中心主題是什麼?
  • (應用) 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學到什麼屬靈的功課,是可以在生活中應用的?


『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  —詩篇119:130』


这个比喻只记载在马太福音,是接续「少年财主」的经文而发展的。当彼得听到耶穌说财主进天国是何等困难之后,他就脱口而出:「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麼呢?」(马太福音19:27) 彼得的观点有个大错特错的地方:不是因為「撇下一切」才得永生,而是因為「恩典」才使我们得永生!彼得认為神不会亏欠任何人,这认识是正确的,但这话不应被理解為,服事人忠心的就一定该得更大的赏赐,他们这批第一代的门徒们就一定比后来的人在先。神的赏赐不是那样计算的。因此耶穌语重心长地提醒祂的门徒:「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马太福音19:30)。意思是说,比起你这凭著撇下一切来跟随耶穌的人,那些看来好像落后、却单单靠著「恩典」而跟随的人,反而将要得著大赏赐!
耶穌怕门徒不明白这些话的意思,所以特意说了今天这个「葡萄园的比喻」来解释何為「恩典」。 在开始研读之前,我们先来分析这段经文的文学体裁。眼尖的读者可能已注意到,《马太福音9:30-10:16》的结构是这样的:【主题—马太福音9:30 在前..在后..在后..在前】...... {10:1-15 比喻论述与解释} ......【主题—马太福音10:16 在后..在前..在前..在后】一前一后强调主题,像三明治一样夹著中间的论述与解释的结构,叫做「Inclusio (首尾呼应)」的文体,在希伯来文学中非常常见。比如说:马太福音5:3和10节; 约翰福音6:35和48节; 诗篇8;1和9节 等等皆是。对於使用首尾呼应 (Inclusio) 结构的经文,不管中间经文有多长,先抓住「主题」為何,便可明白中间的论述。照此原则来看,你能找出以上各段经文的主题吗?
--------------------------------------------------------------------------------
整个「葡萄园比喻」的因由,是為了回答上述彼得的提问 (马太福音19:27,参昨日经文)。他的提问,是人类向神发出的典型宗教问题,它点破了我们人类长期迷信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做』来赚取永生?我们做了这个那个工作了,应该『得』到甚麼报偿?」完全就是那个富有的少年官问的问题。彼得的问题实质上与那个离开了耶穌的少年官如出一辙。现在让我们看看「葡萄园比喻」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
「葡萄园比喻」的内容完全没有提到任何属灵的事物,它所讲的只是一个等待收割的葡萄园,一个好像不那麼合理的园主,还有一批工人。有些工人被园主在早上僱用,有的人中午,有的人下午,有的人甚至到快收工前才被僱用。但是一天结束发放工资时,每个人竟然都领到一样的工资!於是那些早来的,忍不住发出了怨言,却招来主人的教训。说实在的,我们会认為「同工同酬」才是公平,不同工却同酬,就会对多做工作的工人不公平,这是人类一贯普遍的原则。但这个看似属世的比喻,却告诉我们天国一个最重要也最奥妙的「真理」——指出在神的国度中「恩典」运作的原则。这是一般人最难以明暸,却又最需要认识的关乎「恩典」的真理:神的恩慈和怜悯是既丰富又自由的,是「丰富」的,因為它不按人所以為的来运作;是「自由」的,因為它也不需要询问人的同意才分给人。
「葡萄园比喻」讲的是天国的真理,就是神与人关係的真理,神给人不是按人有甚麼功劳和努力,而是按祂自己的「恩典」。很多人以為「公平」就是大家在物质上均分,其实做过父母的,都会知道并不是如此,公平不是每个孩子有同量的食物,而是大家都吃饱。工资会有多有少,「恩典」却是一样的,就是「超过你所应得的」!如果神按人的表现来给我们,相信无人合格,大家都只有灭亡 (诗篇130:3-4)。神的恩典是叫人人得生命,每个人都可以因著相信耶穌而得称為神的儿子。神待祂的儿女的爱是不能分割比较的,不是早来的多得,或晚来的少得。正如我们若有几个子女的话,大的不会因早生几年而多得了爱,小的也不会因晚生几年而少得了爱,因為爱不是以「数量」来量度的,而纯然是「恩典」,是没有条件的。
--------------------------------------------------------------------------------
如果你还是觉得这个园主(园主比喻神)不公平的话,那麼请你想一想:最大的「不公平」,就在十字架上!神的儿子耶穌,一个无罪的人,神竟然说,他就是世人的代罪羔羊。谁能在伟大神圣的创造主前站立得住呢?谁配神的儿子降世担罪代死呢?但在十字架上,竟悬掛著主耶穌的身体——伤痕累累,又血肉模糊——道尽了这世界的残暴与不公平。在十字架上同时显明我们拥有的是怎样的一个充斥不公平的世界,以及我们拥有的是怎样的一位充满牺牲之爱的神。要说「不公平」,耶穌的人生就最不公平!但是「恩典超越公平」,因為在「爱」裡面,没有「公平」的立足之地。这是天国的法则,也是一个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却又不得不接受的真理。
也许神看準了我们这些死脑筋不易明白「恩典」的意义,所以再三在圣经中记下许多在我们看来不配蒙恩的人物,如奸诈的雅各、[关键词屏蔽]杀人的大卫;然后到了新约,耶穌更用比喻一再刺激我们,让我们感到愤愤不平——倘若连我们这麼笨的人也能看出不公平,神当然看得出,可是神还要这麼做,因為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恩典」的问题。葡萄园的这个误会,就是我们一直都把「恩典」当成「工价」,而工价就只是我们所估算的这麼多了。恩典,可以恩上加恩 (约翰福音1:16);工价,可没有听说过可以价上加价的!耶穌要把这个不变的真理告诉我们:神的标準不是按劳付酬,一切都是「恩典」,本是「我们不配得的」,所以我们谁也没有资格来定义何為「公平」。
--------------------------------------------------------------------------------
那些工人能够被僱用进入葡萄园,绝对是一种「恩典」,园主并没有任何必要非僱用他们不可。然而他们把「恩典」当成「理所当然」,并以「工价」来计算,这岂不也是一般世人的写照?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恩典超越公平」这真理,在感情上仍自然而然地同情那些早到工人的抱怨,这就证明我们与神没有一致的价值观。它暴露出我们基本上是多麼没有爱心及怜悯心的人。在我们的思想意识深处,我们仍是『按劳付酬』有餘而『依靠恩典』不足的人!这岂不就是我们需要恩典的明证吗?
(综合取材自《乱世丰筵》、《无语问上帝》及《中信月刊》)



『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17』

  • 你曾否嫉妒比你多得「福氣」或「賞賜」的弟兄姊妹?
  • 「不同工但同酬」對你而言,最不能接受的原因是什麼?
  • 看了這個比喻,你會不會這樣想:「既然都拿一樣,我幹嘛做得這麼辛苦?」因此而影響了你追求或是事奉的態度呢?會這樣想的問題出在那裏?
  • 「恩典」對你的意義是什麼?你對「恩典」的回應又是什麼?
  • 如果你用今天比喻的方式,用在你的小孩身上,他們的反應會是如何?你能夠藉此教他們什麼功課?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4:6 』

親愛的主,謝謝袮賜給我這樣寶貴的教導!袮若究察罪孽,我絕無法在袮面前站立得住,唯獨恩典,才使我得著永生;這是我根本不配得的,卻蒙袮的眷愛而得到了!主啊,求袮帶領我,除掉比較與嫉妒的心,只帶著一顆感謝讚美的心,一生跟隨袮!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12 22:47:1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9週第2天 9月25日 求坐左右1
馬太福音 20:17-23

預設頁面配置

目錄


耶穌第三次預言自己的受難 (福音書合參)
馬太福音20:17 耶穌上耶路撒冷去的時候,在路上把十二個門徒帶到一邊,對他們說: 18 「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 19 又交給外邦人,將他戲弄,鞭打,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復活。」馬可福音10:32 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耶穌又叫過十二個門徒來,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說: 33 「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 34 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路加福音18:31 耶穌帶著十二個門徒,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寫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 32 他將要被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凌辱他,吐唾沫在他臉上, 33 並要鞭打他,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 34 這些事門徒一樣也不懂得,意思乃是隱藏的;他們不曉得所說的是甚麼。
門徒求坐耶穌的左右 (福音書合參)
馬太福音20:20 那時,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同她兩個兒子上前來拜耶穌,求他一件事。 21 耶穌說:「你要甚麼呢?」她說:「願你叫我這兩個兒子在你國裏,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22 耶穌回答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將要喝的杯,你們能喝嗎?」他們說:「我們能。」 23 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我父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 馬可福音10:35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無論求你甚麼,願你給我們做。」 36 耶穌說:「要我給你們做甚麼?」 37 他們說:「賜我們在你的榮耀裏,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38 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 39 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 40 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


『  你們要查考宣讀耶和華的書。這都無一缺少,無一沒有伴偶。—以賽亞書34:16  』

      12 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 (提摩太後書2:12)
      17 ...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 (羅馬書8:17)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2』

  • 耶穌在這裏第三次公開地說明祂即將赴難受死的情形。前兩次的公開說明在那裏?(參馬太福音16:21-23,  17:22-23)
  • (續) 比較前兩次與這次的公開說明,它們有什麼差異?
  • (續) 耶穌這麼多次 對祂的門徒說祂要受難、復活,祂的用意是什麼?
  • 思考:今天的經文中,耶穌又再次提到祂的赴難受死,這個信息接在昨天經文有關「恩典」的比喻之後,有何特別意義?
  • 從今天的經文來看,門徒對耶穌受難、復活的認知為何?
  • 「西庇太的兩個兒子」(20節) 是指那兩個門徒?
  • 耶穌的回答暗示,若要和祂同享榮耀的話,必須先如何 (22節)?
  • 耶穌說的「杯」(22節) 是指什麼?
  • 從耶穌的話來看,在天國裡的「位置」不是靠「掙來」的,而是憑著什麼 (參23節)?為什麼?思考:這與昨日經文的葡萄園比喻有關係嗎?
  • (應用) 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學到什麼屬靈的功課,是可以在生活中應用的?


『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  —詩篇119:130』


昨天我们看过耶穌的葡萄园比喻,把天国的「恩典」运作的原则向我们阐明。今天,耶穌又再次将赴耶路撒冷被钉十字架的事对门徒提出来 (17-18节)。耶穌这次提及十字架值得我们注意,因為是祂在「上耶路撒冷去的时候,在路上把十二个门徒带到一 边」(17节) 很严肃的对他们说的。这次提到十字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12 00:40:1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9週第3天 9月26日 求坐左右2
馬太福音 20:24-28

預設頁面配置

目錄


門徒求坐耶穌的左右(續) (福音書合參)
      馬太福音20:24 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他們弟兄二人。 25 耶穌叫了他們來,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 26 只是在你們中間,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 27 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 28 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馬可福音10:41 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雅各、約翰。 42 耶穌叫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 43 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 44 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 45 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  你們要查考宣讀耶和華的書。這都無一缺少,無一沒有伴偶。—以賽亞書34:16  』

      6 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 神同等為強奪的; 7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 8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6-8)
4 就離席站起來,脫了衣服,拿一條手巾束腰, 5 隨後把水倒在盆裏,就洗門徒的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 (約翰福音 13:4-5)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2』

  • 那十個門徒為何會惱怒雅各和約翰 (24節)?
  • 思考:耶穌所闡釋的「領袖的意義」為何?
  • 根據今天經文,請將「神的國」和「世上的國」對「掌權者」的觀念作個比較,二者有何不同?
  • 在基督的國度裏,地位的高低是以什麼來衡量的?在人的國裏呢?(參25-26節)
  • 之前,當耶穌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馬可福音8:29),門徒說祂是「基督」。但門徒並不真正認識基督,一直到現在,耶穌才親口解釋基督的身分與服事。基督的身分與服事是什麼?
  • (續) 思考:為什麼耶穌等了一段時間才解釋祂的的身分與服事?
  • 你覺得,耶穌的這個教導門徒聽進去了嗎?你答案的聖經根據是什麼?
  • (應用) 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學到什麼屬靈的功課,是可以在生活中應用的?


『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  —詩篇119:130』


约翰和雅各要在弟兄们中间作首领,「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他们弟兄两人」(24节)。 不要以为那十个门徒有正义感,他们心裡也一样的要作首领,他们只是恼恨那兄弟俩抢在前头说了话。「耶稣叫了他们来,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僕人」(节25-27)。活在地上的人的权力观,是从掌权中获取各样属地的好处。在地上的地位高低,是与权力的大小相符合。但是主耶稣说:世俗社会的价值准则在你们中间并不适用。耶稣对权势与「大」的理解与世俗习惯的理解正相反;真正的「大」表现在服事人之中。
追求个人突出,唯我独尊,或力图以势压人等等,都是一个角逐竞争的社会裡向上爬升必不可少的,但在天国裡并不需要。属地的国度是争夺权柄,而在天国却是争取服事人。人的观念是受服事的是居高位的人,在天国裡却是服事人的坐在高位。这是天国的原则,人越降低自己,就必定在神面前升高;人若要自己爬上高处,在神面前必永远留在低地。耶稣自己为我们作了极美榜样:「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赎价」(28节),我们的主是天国的王,却降卑成了奴僕 (腓立比书2:5-9),以祂的生命为代价服事人,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使祂超越万有。主耶稣就是这样启示了得荣耀的道路。
神造你不是只为了消耗资源——吃喝、呼吸和白占地土。神是要你来到这个世界做出贡献的。你被造是要在地上为生命添加东西,而不只是从生命取走东西。每当你服事人,其实是在服事主。你曾否纳闷为什麽神不在我们接受救恩的一刻就将我们接到天家?祂为何留下我们在这沉沦的世界?因为你一旦得救,祂有一个任务要给你,在这世上有一个使命等着你。每一次你服事人,你就是在回应神的呼召。主耶稣说:「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赎价。」主要我们学习祂的榜样,不在意地位,却专心致力于服事人。主来是"服事"和"付出"——这两个词也应是你人生的定义。
「服事人」与我们的本性是相左的,我们往往对满足自己比服事人更感兴趣。比如说,我们会想:「我要找一间可以满足我的需要和祝福我的教会。」而不是说:「我要寻找能够服事和祝福别人的地方。」我们期望得到服事,不过当我们在主里成长时,生命的焦点应该逐渐转向「服事人」的人生。一个成熟的耶稣基督的跟随者不应再问「谁能满足我的需要?」,而应问:「我能满足谁的需要?」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是否愿意试着这样去问主呢?



『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17』

  •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是這世界的叢林法則。如果你是當時的門徒之一,你會如何反應—或說—對付那兩個門徒?
  • 反思:「作眾人的僕人」或「作眾人的用人」對你而言最大的阻礙是什麼?如何能夠克服呢?
  • 反思:「耶穌作我的贖價」這個信息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 基督徒是「被神所揀選」的,但是,神揀選我們不是讓我們等著上天堂享福,而是被揀選走受苦、服事眾人的道路,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是否真意識到自己做為一個基督徒所要付出的代價?你還願意繼續做嗎?為什麼?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4:6 』

主啊,謝謝袮為我死,所以我才能活;謝謝袮服事我,所以我才能服事人。求主幫助我,能夠一生服事人,就像服事袮。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12 00:41:2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9週第4天 9月27日 耶利哥的瞎子
路加福音 18:35-43

預設頁面配置

目錄


耶穌醫治耶利哥的瞎子 (福音書合參)
馬太福音20:29 他們出耶利哥的時候,有極多的人跟隨他。 30 有兩個瞎子坐在路旁,聽說是耶穌經過,就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 31 眾人責備他們,不許他們作聲;他們卻越發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 32 耶穌就站住,叫他們來,說:「要我為你們做甚麼?」 33 他們說:「主啊,要我們的眼睛能看見!」 34 耶穌就動了慈心,把他們的眼睛一摸,他們立刻看見,就跟從了耶穌。馬可福音10:46 到了耶利哥;耶穌同門徒並許多人出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討飯的瞎子,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坐在路旁。 47 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就喊著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 48 有許多人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大聲喊著說:「大衛的子孫哪,可憐我吧!」 49 耶穌就站住,說:「叫過他來。」他們就叫那瞎子,對他說:「放心,起來!他叫你啦。」 50 瞎子就丟下衣服,跳起來,走到耶穌那裏。 51 耶穌說:「要我為你做甚麼?」瞎子說:「拉波尼(就是夫子),我要能看見。」 52 耶穌說:「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看見了,就在路上跟隨耶穌。路加福音18:35 耶穌將近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瞎子坐在路旁討飯。 36 聽見許多人經過,就問是甚麼事。 37 他們告訴他,是拿撒勒人耶穌經過。 38 他就呼叫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 39 在前頭走的人就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吧!」 40 耶穌站住,吩咐把他領過來,到了跟前,就問他說: 41 「你要我為你做甚麼?」他說:「主啊,我要能看見。」 42 耶穌說:「你可以看見!你的信救了你了。」 43 瞎子立刻看見了,就跟隨耶穌,一路歸榮耀與神。眾人看見這事,也讚美神。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篇1:2』

  • 比較三本福音書對耶利哥瞎子的記載,有一些明顯的差異如下,你能夠解釋這些差異嗎?
    ■   馬可和馬太都說他們是耶利哥城的時候遇見了瞎子,路加卻說是他們將近耶利哥城的時候。
    ■   究竟有多少個瞎子,1個 (馬可、路加福音),還是2個 (馬太福音)?
  • 為何瞎子不畏懼旁人的責備,仍大聲呼叫耶穌 (39節)?
  • (續) 這些人為什麼要責備瞎子,不許他呼叫耶穌?
  • 「大衛的子孫」這稱呼對猶太人來說,有何象徵的意涵?瞎子稱呼耶穌是「大衛的子孫」,他對耶穌的認識為何?
  • 耶穌為什麼要問瞎子巴底買:「你要我為你做甚麼?」(41節) 難道耶穌不知道他要什麼嗎?這給我們什麼屬靈的功課?
  • 從瞎子的那些動作可看出他的「信心」與「決心」?
  • 為什麼耶穌說「你的『信』救了你」?為什麼耶穌不斷地強調「信心」?
  • 思考:當時應該不止一個瞎子在場,為什麼只記載了瞎子巴底買得醫治,其他的瞎子呢?
  • (應用) 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學到什麼屬靈的功課,是可以在生活中應用的?


『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  —詩篇119:130』



耶稣跟随朝圣的人群来到了耶利哥城。在圣经里有三本福音书都记载这个神蹟:马太福音20:29-34;马可福音10:46-52;路加福音18:35-43。如果细加比较,三本福音书的记载明显的有两处"差异":一是瞎子的"人数",一是医治的"地点"。马太记载有两个瞎子,其他福音书只提一个瞎子,马可福音且记载了一个瞎子的名字是“巴底买”,可能这个瞎子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所以马可福音记了下来;另一个是谁,我们不知道。其实,在路旁的有很多瞎了的乞丐,想必福音书的作者是选择性地记载。此外,路加福音说耶稣治好他们是在「进」耶利哥前,而马太和马可福音则说「出」耶利哥后。马可和马太指的是耶利哥古城的废墟,路加指的却是在古城东南两公里,由希律王所建的城,称为新约时代的耶利哥。换句话说,耶稣和门徒刚好是在古城和新城之间遇上了瞎子。
这个故事虽短,却标志着耶稣巡迴传道的结束,他们「将近耶利哥的时候」(35节) 一语已指明他们旅途的下一站便是耶路撒冷了。耶稣的弥赛亚的使命已接近顶峰。可是儘管在这样的时刻,耶稣仍然为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停了下来,从这件小事中便可以看出,耶稣并不是个政治风云人物,也不是位凯旋而归的弥赛亚,祂又与宗教领袖截然不同,祂本人即将面临极大的苦难,但这并不阻碍祂去服事人。这个瞎子虽不能『看』,却能『听』(36节),他一听见了,就抓住机会,向主呼求,这是他蒙恩的原因。「大卫的子孙」是犹太人对弥赛亚的称呼,他们盼望弥赛亚来临,施行拯救,除去人间疾苦。瞎子这样呼叫耶稣,不但表明承认耶稣的身份,更是「信心」的表现—他相信耶稣可以医治他。
耶稣问瞎子巴底买:「要我为你做什麽?」他说:「主啊!我要能看见。」(41节) 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祷告功课。我们无法想像,主耶稣竟然为人开了一扇门,允许人来告诉祂可为他作什麽!如今,主也对许多祈求者提出同样的问题﹔在他们没有明确答复之前,就得不到任何应允。我们的祷告不该是求主怜悯的模煳呼求,或是概略的呼求祝福,而该是明确的表白需要。这不是说神慈爱的心不了解我们的呼求,或是不愿意垂听。祂这样做乃是为我们好。这种明确的祷告帮助我们更明白自己的需要﹔要我们花时间、费心思并自我省察,来发现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麽﹔又检视我们,测验我们的心愿是否真诚,譬如是否愿意坚求到底﹔让我们判断自己的心愿是否符合神的话语,以及是否真相信祈求就必得着﹔也帮助我们等待神特别的应允,一旦得到回答,便能永志不忘。 然而,我们多半的祷告都是模煳不清,毫无重点。有人要神怜悯,但不知道要神的怜悯来为他做什麽。有人求罪得拯救,但不先列举要得释放的罪名。又有人求神赐福他们周遭的人,或是求圣灵充满他们的国家或世界,但并不期望在某一特定范围内看见神的回答。主对这些人说:你现在究竟要我做什麽?(取材自慕安德烈着《在基督的祷告学校》)
其次,当耶稣问:「要我为你做什麽?」难道祂不知道我们要什麽吗?当然不是。祷告的时候,我们所呼求的是我们定意要的,不得着就永不罢休。当耶稣这样问的时候,祂等于问我们:是否不计代价,定要得着所求的?换句话说,如果得不到回应,我们就会恆切地祷告,绝不罢休。但在这样祈求之先,我们必须注意什麽是合神心意的祷告。耶稣说:「你可以看见!你的信救了你了。」(42节) 祷告的时候向神说,袮喜欢怎样做就怎样做,乍看好像是顺从神的旨意,其实是没有信心的祷告,因为不知道神的心意,只好笼笼统统地祷告。这不是神喜悦的祷告。信心的祷告是从神的应许中明白祂的心意,然后不断地祈求直到得着应允。这样的祷告需要我们跟天父有亲密的交通,像孩子般很明白父亲的心意,然后勇敢地一直向父亲求,直到得着。
瞎子巴底买就是这样来到耶稣的面前,把他的需要明确地告诉耶稣。他对耶稣有「信心」,不然也不会大喊大叫,不理会他人的责备。他的信心是大的,所以耶稣照他所要的给他成全。看这个故事时,我们当反思,瞎子巴底买要求医治的信心、决心和态度,是那麽迫切渴望,又理直气壮!这是否给你一个提醒,该如何向主祈求呢?求主帮助我们!


『你們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約翰福音13:17』

  • 從耶利哥瞎子得醫治的故事,你學到什麼功課?
  • 你覺得這個故事裏最可貴的是什麼?對你幫助最大的呢?
  • 如果今天耶穌問你:「你要我為你做甚麼?」你會如何回答?你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嗎?你能否理直氣壯地說出你的要求?
  • 如果今天耶穌從你身旁走過,你敢在眾人當中,不怕羞、不畏懼地大聲喊叫:「耶穌救我!」嗎?為什麼?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立比書4:6 』

主啊!開我的眼睛,我要能看見——看見袮的作為,看見袮的旨意,看見袮的愛永不改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