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6932|回复: 2

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区别是什么【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11-2010 15:43:4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在教义方面,新教不承认没有《圣经》根据的天主教传统教义——马利亚、炼狱说,而天主教则主张马利亚为天主之母和炼狱之说;新教主张“因信称义”,信徒靠信仰与上帝直接交通,无须神父作中介,而天主教则强调信徒要与上帝交通,必须通过神父作中介;新教主张要破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永无谬误,开展革新,而天主教则要维护教皇绝对的传统权威和领导地位,保持原有的旧东西。
(3)在教规方面,新教无严格的教规制度,其活动方式较为灵活、开放,与各方面接触和对话,而天主教则有严格的教规制度,其活动方式较为保守。
(4)在仪式方面,a)举行仪式时,新教教士在衣着装扮上不强调一律,比较自由,有的教派教士穿圣袍、戴圣带,有的教派教士只穿普通服装(西服、中山服和其他服)就可以了,而天主教主教则要头戴神帽,身穿神袍,胸挂十字架,手戴权戒;b)祈祷时,新教使用地方语言,而天主教则在长期内只能使用拉丁语言,现在偶而也使用地方语言;c)新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只承认2件圣事:洗礼和圣餐礼,而天主教则坚持繁缛的宗教礼仪——7件圣事。洗礼时,新教采用点水式或浸水式,而天主教刚采用注水式;d)新教主张主教、牧师都可以结婚,反对独身,而天主教则规定,主教、神父都不能结婚,必须“守贞洁”,终身不娶。
(5)在节日方面,新教只过圣诞节和复活节,而天主教则要过4大瞻礼——耶稣圣诞瞻礼、耶稣复活瞻礼、圣神降临瞻礼、圣母升天瞻礼。
(6)在教阶制方面,新教一般无教阶制,但少数派别如圣公会等保留有某些简化的教阶制,而天主教则有教阶制,主要分3个等级:教皇、主教、司铎(神父)。
(7)在组织方面,新教在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教会中心,教会组织是分散的,各自为教,而天主教则有统一的教会中心和统一的领导。
(8)在教堂式样方面,新教的教堂外部式样很一般化,内部装饰极为简朴,台上只挂一个十字架,而天主教的教堂外部呈古典式(罗马式或哥特式),内部布置得格外华丽和庄严,台上悬挂有圣母像,墙的两侧挂有耶稣受难像。
东正教
东正教(Easten Orthodox)是基督教三大派之一。基督教出现后不久,就逐渐分化成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教会。1054年,东西两派正式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大部分东派教会自称“正教”,意为保有正统教义的正宗教会。因为地处东方,故又称“东正教”;因为宗教仪式使用希腊语,故又称“希腊正教”。
公元9一11世纪,在拜占庭提出了东正教的神学教义,当时传播范围主要在东欧和近东一带。该教最初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深深打上帝国历史发展的烙印。这一点既反映在东正教会的教义中,也反映在其组织方面。《圣经》和圣传是东正教教义的基础,此外,东正教教义还反映在公元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449年以弗所大公会议、公元451年查尔西顿大公会议、公元553年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681年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787年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所通过、补充和修改过的《信经》里。
东正教 宣扬三位一体的上帝、来世、死后报应、天堂、地狱、末日审判,还相信耶稣基督可以救赎人类,认为教会能起上帝和人之间的中介作用。
基督教的七件圣事在东正教仪式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七件圣事是:受洗礼、坚振礼、祝圣礼、告解礼、婚配礼、敷油礼和圣餐礼。节日和斋戒在东正教中也有重要意义。
东正教不接受天主教的某些教条,如关于圣灵不仅来自圣父,且也来自圣子之说,炼狱、童贞女马利亚贞洁受孕和其肉体升天的教理,反对罗马教皇永无谬误说,不承认其至尊地位,只承认他是罗马的主教和西部教会的首脑。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没有统一的宗教领导中心,也无统一的教会首脑。东正教举行仪式时,除使用希腊语外,也可使用地方民族语言。除主教外,一般神职人员可以结婚。它有一套教阶体制,实行牧首制。
东正教在历史上形成了5个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教区、耶路撒冷教区、安提阿教区、君士坦丁堡教区和莫斯科教区。中世纪时,它直接受拜占庭帝国的控制、领导,并成为其国教。16世纪末,俄罗斯东正教会脱离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领导而独立自主,并使其宗教成为使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受沙皇ZF的控制并成为国教。18世纪以后,东欧一些国家的东正教会陆续脱离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管辖而宣称行政上的独立自主。
东正教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15个独立自主教会 和两个自治教会 ,但在名义上仍共同承认君士坦丁堡教区牧首的首席地位。它们尊重各自所在国家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虽然对当代国际迫切问题持不同态度,但它们都同意互相接触,参加基督教合一运动,出席全东正教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东正教比较拘泥于古代基督教会的教义和礼仪,强调与神交通的神秘意义和礼拜活动的神圣气氛。其教士穿着打扮十分引人注目,教堂布置得庄严、华丽,挂满了圣徒像,尤其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堂内烛光万点,更显得隆重肃穆,而圣乐团的演奏和信众的合唱,也常使参加者陶醉在圣乐和圣歌之中。
东正教最初盛行于巴尔干半岛、西亚和北非,后传入俄罗斯、东欧、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再后传播到西欧、北美、澳大利亚等地。据统计,全世界现在有东正教徒1.6亿人,其中仅俄罗斯就有几千万人。
东正教的特点
特点之一:保守性。东罗马帝国的封建化过程十分缓慢,整个社会死气沉沉,处于停滞状态,因而其意识形态也毫不例外地有保守性、落后性。东正教的保守性表现在,它拘泥于古代基督教会的教义和礼仪,信守《尼西亚信经》的基本原则和前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的各项决议,对它们不作任何更改、补充和革新。
特点之二:神秘性。教会要求教士作个神秘主义的祈祷者,从而与神交往;同时实行禁欲主义,与世隔绝,终身过隐修 生活。
特点之三:依附性。东正教是在东罗马帝国皇权统治下产生的,所以它作为精神支柱服务于帝国ZF。东正教会直接受制于皇帝,完全依附于世俗政权,从来没有起过象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方所起过的那种独立于皇权的作用。东罗马皇帝实行独裁统治,有权任免教会牧首,召开主教会议,批准宗教会议决定,解释教义。教会与国家相结合,同时皇权高于教权。东正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相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东正教不同于基督教其它教派的特征,就是国家与教会,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混为一体。”
特点之四:多中心。东正教力量较分散,不象天主教那样在全世界有统一的教会中心和统一首脑。它各自独立为教,其影响也不及天主教会大。罗马帝国分裂后,东正教会各主教为争夺牧首地位而经常进行斗争,每个主教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因此形成了东罗马的4个宗教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教区、耶路撒冷教区、君士坦丁堡教区和安提阿教区。矛盾和斗争的结果:君土坦丁堡教区主教居于其它三教区主教之上,享有“至圣主教”和“普世牧首”尊号。迄今为上,除上述4个教区或教会外,东正教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有十几个教区或教会。
特点之五:具有华丽、庄严的气势。教堂四壁悬挂众多使徒画像。在举行宗教仪式和礼仪时,整个教堂灯光通明,烛火万点,十分隆重、静穆,圣乐团演奏,引领圣歌,带动信徒的情绪,使之陶醉在圣乐氛围之中,宗教气氛之浓,是天主教和新教所不能比拟的。
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
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裂成东西两派。东派是在帝国东部地区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形成的。由于帝国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民族、风土、人情、习俗等方面与西方不同,东正教在这里的发展与西方天主教有所差别,表现在:
(1)经典:东正教除《圣经》(新旧约)外,还包括《圣传》(即前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决议)、《尼西亚信经》教父亚大纳西、大巴西勒、金口约翰等人的著作和神学家格列高利等人的作品,而天主教的经典则主要是《圣经》。
(2)教义:东正教主张圣灵只来自圣父,不同意天主教关于圣灵既来自圣父又来自圣子之说。否认天主教关于教皇“永无谬误”、永远正确。
(3)宗教仪式:东正教教士衣着与天主教不同,东正教主教头戴圆筒帽,身穿银白色或黑神袍,胸挂圣像,手持权杖,天主教主教则头戴瓜子帽或四角帽,身着金**长袍,胸挂十字架,手戴权戒;祷告时,东正教除使用希腊语言外,许可使用地方民族语言,如斯拉夫语言。天主教则在长期内只能使用拉丁语言;洗礼时,东正教采用浸水式,而天主教刚采用注水式;东正教的坚振礼在婴儿受洗后不久举行,而天主教则在婴儿长到七至八岁时进行;在圣餐礼上,东正教徒是饼酒同领,而天主教规定,只有神职人员才能饼酒同领,平信徒只能领饼;东正教准许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职人员结婚、离婚、再婚,而天主教则规定,一切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强调独身主义和禁欲主义。
(4)宗教节日:东正教的一些大的节日与天主教节日大体相同,只是称谓不同。如:东正教的主降生节,天主教称耶稣圣诞瞻礼;东正教的主领洗节即天主教的主显节;东正教的主进堂节相当于天主教的圣母行洁净礼日;东正教的主进圣城节,在天主教里叫棕枝主日;东正教的主升天节,等于天主教的耶稣升天瞻礼;东正教的圣三主日,在天主教里为天主圣三瞻礼;东正教的主显圣容节,即天主教耶稣显圣容日;东正教的圣母安息节,在天主教里称圣母升天瞻礼;东正教的圣母进堂节,在天主教里叫圣母献堂瞻礼。东正教的其它一些小节日则因民俗习惯不同而异,如乔治节、尼古拉节、彼得节、殉教节等。
(5)神品:基督教会的最初神品只有副助祭(副执事)、助祭(执事)和司祭(神父、主教)三个品位。基督教会分裂后,东正教会实行牧首制,牧首制确立后,神品分为黑白两种:黑神品有修土、修士辅祭、修士大辅祭、修士司祭、修士大司祭、主教、大主教、督主教(牧首派驻国外教区的代表)、都主教、牧首;白神品有诵经士、副辅祭、辅祭、大辅祭、司祭、大司祭、司祭长等。
天主教会的神品分七品:司门员(一品)、诵经员(二品)、驱魔员(三品)、襄礼员(四品)、副助祭(五品)、助祭(六品)和主教(七品)。前四品为低级神品,后三品为高级神品。罗马教廷制进一步发展后,主教品位又分为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宗主教、大主教和一般主教。
(6)教历:东正教使用儒略历法,它是公历的前身。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对之进行了改革,于1582年公布新历法,称为格列历法。此历法后来被多数国家采用,被认为公历。天主教会自那时起一直采用格列历。
(7)教堂式样:东正教堂的建筑式样多为拜占庭式,或斯拉夫式。拜占庭式教堂如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斯拉夫式教堂如莫斯科红场的瓦西里升天大堂。天主教堂则多为罗马式或哥特式。罗马式教堂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堂;哥特式教堂如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发表于 24-11-2010 21:27:1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前半部的跑到哪里去了?还没有审查完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10 13:41:3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都信奉上帝耶和华。
三者统称为基督教。中国有人把基督教的新教称为基督教,可能是因为基督教里面新教教徒最多吧。

天主教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天主教亦称“公教”,公教一词源于希腊文Catholic,意思是“普世的”、“大公的”,所以被称为公教;因为它以罗马为中心,所以又称“罗马公教”;Catholic一词按音译,又称“加特力教”,有时也被称为“旧教”,以区别于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传入中国后,信徒们称所信奉的神为“天主”(取自《史记·封禅书》),意为至高至上的主宰,所以被称为“天主教”。
天主教相信天主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也相信圣母马利亚。其基本教义是:宣扬圣父(天主)创造天地和人类;圣子降生**,为救赎人类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复活、升天,将来再次降临,审判世界;圣灵来自圣父和圣子,是赋予生命之神。宣称教会为耶稣基督所创立,是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有权赦免世人的罪。宣传诸圣相通功、人的肉身可复活和永生。还说善人得享永福,恶人要受永苦等。
天主教会组织特点:它有一套严格的教阶体制,主要反映在神品方面。天主教的神品分为七品:司门员(一品)、诵经员(二品)、驱魔员(三品)、襄礼员(四品)、副助祭(五品)、助祭(六品)、司祭(七品)。前四品为低级神品(亦称小品),后三品为高级神品(亦称大品)。随着教会发展的需要,主教 品位又分为主教、大主教、宗主教、枢机主教 (红衣主教)。
中世纪时,天主教在西欧各国占绝对统治地位。它把一切学科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特别是把哲学作为“神学的婢女”。它专门设立了异端裁判所(亦称“宗教法庭”)作为其维护统治,镇压“异端”的工具。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以后,天主教势力在欧洲一些国家里逐渐削弱,于是天主教会加强对海外的传教活动,鼓吹“在欧洲失去的要在海外补进来”,向拉美和东方一些国家派遣大批传教士。天主教教徒主要分布在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波兰、匈牙利、美国、立陶宛、拉美和菲律宾等地。
天主教领导中心设在梵蒂冈,首脑是教皇,实行集权制,教皇掌管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地的传教事业,有权任命各地的主教,是大部分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据教会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天主教徒9亿多人,占世界人口总数18%强,其中欧洲约2亿多人,拉美约3亿多人,北美洲约1亿多人,亚洲约8000多万人,非洲约9000多万人,大洋洲约700多万人。
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和科学的进步,导致天主教的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来,
天主教会为了克服危机,召开了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开始在教义、礼仪、组织和政治等方面走向现代化。
另外,再给你补充一下基督教内部其他的教派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基督教新教
基督教新教又称“更正教”、“抗罗宗”,在中国称为“耶稣教”,通常又把“基督教”作为“新教”的专有名称,它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1517年,马丁·路德因反对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而发起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脱离罗马天主教的新宗派——路德宗,即所谓“新教”,从而使德意志帝国封建诸侯分成旧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两派。1529年,帝国议会在德国斯拜耶召开会议,旧教诸侯人多势众,强行通过决议恢复天主教会的特权,新教诸侯联合提出抗议书,维护新教权益,被称为“抗议者”(后来,新教各派统称“抗议宗”或“抗罗宗”,即来源于此),结果引起德国内战。1555年,德皇查理五世战败,双方缔结“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路德宗为合法新教派,并根据“教随国定”原则,承认各国诸侯有权选择新教为其国教。于是新教正式成为合法的教派了。最初脱离天主教的新教派为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后来又从这些宗派中陆续分化出更多的宗派。这些宗派统称“新教”。
新教教义来源于《新约圣经》,认为它是信仰的最高权威。新教的特点是,不承认罗马教皇的绝对权威,不接受罗马教廷的统一领导,反对天主教复杂的教阶制度,主张教会制度多样化,认为教牧人员与平信徒之间没有根本的对立,信徒可直接与上帝交通而无须教会与神父作中介,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和圣礼,废除禁止神职人员婚娶的规定,取消隐修制。不培训修道士,强调社会服务,不承认马利亚为天主之母及“炼狱”,没有崇拜圣母、圣徒、天使、圣像、圣物的礼仪,圣事只有两项:洗礼和圣餐礼。
新教内宗派繁多,主要有六大教派:路德宗(信义宗)、加尔文宗(长老宗)、安立甘宗 (圣公宗)、公理宗、浸礼宗、卫斯理宗(循道宗)。此外,还有一些小教派与教会,如教友派、五旬节派、奋兴派、基督复临派、救世军等。总之,除天主教和东正教外,可以把基督教中其他一切教派都划归“新教”。
19一20世纪,一些新教教派主张宗教和科学“调和”,对《圣经》作纯理性解释,传播没有上帝的宗教。一战后,新教教会发起普世教会运动,号召全世界基督教各派大联合。在这一运动中起了主要作用。新教主要分布在英、美、德、荷兰、瑞士、北欧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地。据教会统计,全世界现有新教徒约44985万,三分之二集中在欧洲和北美。
1807年,苏格兰长老会传教士马礼逊开始来华传教。鸦片战争前后,新教各派陆续传入中国,曾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利用为侵华工具。1949年以后,中国基督教(新教)界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三自革新运动”,1954年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从此,中国基督教(新教)会走上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之路。

基督教新教六大教派
基督教新教六大教派除了有共同的信仰外,还有不同的地方:(1)路德宗(Lutheran Church)又称信义宗,是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新教主要宗派之一,是对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的统称。它强调“因信称义” ,《圣经》的权威高于教皇;信徒凭《圣经》直接与上帝交通,不必通过教会神职人员作中介;不服从罗马教皇管辖;教会的组织形式可因地制宜。路德宗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出现于德国,后来主要传布于德国北部和北欧各国。18世纪随着德国移民传入美国。在基督教近代传教运动中,路德宗也传到亚、非、拉地区。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2)加尔文宗(Calvinists)又称长老宗、归正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是以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的统称。它强调信徒因信仰而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源泉;相信上帝预定论,即人得救全凭上帝的预定,自己无能为力;基督只为“选民”而死;不相信圣餐中的饼酒是耶稣的肉体和血,反对婴儿受洗;屏弃祭台、圣像、祭礼;主张由教徒推选长老和牧师共同治理教会。加尔文宗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于瑞士,后来逐渐传布到荷兰、法国、英国、东南欧国家和北美等地。在基督教传教运动的过程中,它又传入亚、非、拉地区。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3)安立甘宗(Anglican Communion)亦称圣公宗,欧洲宗教改革时期产生于英国,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使国会通过法案规定英国教会不受罗马教廷管辖,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圣公会为英国国教。它自称与公教、正教同为古老教会,保有使徒亲自传下来的主教制度和正统教义;支持宗教改革;在礼仪万面承袭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传统,但也受到加尔文宗等教会很大影响。在英国殖民扩张活动过程中,安立甘宗逐步传到北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各国。19世纪后,安立甘宗传入中国。1949年以前,它一直是中国基督教(新教)的重要宗派。
(4)卫斯理宗(Wesleyans)又称“循道宗”,是以该宗创始人英国约翰·卫斯理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统称。该宗于18世纪产生于英国。它提倡遵循各种道德规范;认为传统传教活动不足以应付现存社会问题,主张改良社会,着重在下层群众中开展传教活动;宣传内心的平安喜悦即幸福。卫斯理宗主要分布于英、美、加拿大等国。鸦片战争后,它传入中国,称美以美会或监理会。1940年,中国的卫斯理宗各派系联合为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
(5)公理宗(Congregationalists)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16世纪后期产生于英国。公理即“公众治理”之意,主张各教堂独立自主,由教徒公众治理,以民主方式推选牧师;不赞成设立统一管理机构,只设联谊性机构;各教堂体制与礼仪由该堂信徒自已决定。独立教会由教徒群众管理。公理宗一般坚持《圣经》是信仰的权威,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它于17世纪随着英国移民传入北美,在英语国家影响较大。]9世纪初传入中国。
(6)浸礼宗(Baptists)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于17世纪初产生于英国和流亡于荷兰的英国人当中。它反对给婴儿施行洗礼,认为受洗者必须达到能够理解受洗意义的成年期才能领受洗礼,并主张受洗者必须全身浸入水中,以象征受死埋葬而重生;强调各教堂独立自主,不受ZF或其他教会干预。浸礼宗在英国和美国的影响较大。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从美国南方传来中国的教会称作“浸信会”。

新教与天主教(旧教)的差异
宗教改革运动后,从天主教中产生出新教,它在诸多方面与天主教(旧教)有所差异,具体有以下几点:(1)在经典方面,新教认为,《圣经》是教徒的唯一最高权威,而天主教则认为《圣经》只有经过罗马教廷的解释才能成为教徒的最高权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