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流而上(2)
安嘉利.泰雅侬得 著
第 2 部份: 培养觉知而生起的智慧
你应该持续练习培养觉知,等到你的觉性越来越强大, 心越来越安稳(正定),那么,解脱的智慧将会次第生起,而最后你会自己亲知、亲证真理,不从人得,不假外求。依隆波田的教导,练习动中禅而生起的智能有四个层次(记忆而知、思惟而知、通达而知、亲证真知),可以大分为两个阶段,说明如下:
(一) 第一阶段:此阶段是练习『知道身体的动作』。
当你能知道身体的动作而觉知越来越强大时,你会生起智慧了知下列次第的事物(所缘、对象)。
1. 首先,你会知道自己只是『色-名』。
2. 接着你会知道身体的动作及心的动作。身体的动作就如行、住、坐、卧;心的动作就如思想、情绪、感受等。
3. 你也会知道身体的疾病以及心理的疾病,身病就是指头痛、胃痛…等等,心病就是指满意、不满意的念头…等等。
4. 当知道色-名之后,你会知道并了解苦、无常、无我 (一切存有的三个普遍持性)。苦()是就身体而言,且不是指特定一种苦,而是指一堆苦的集合体。所谓苦()是指对「事物的不可改变」不堪忍受之苦(比如「生老病死」你能奈之何呢);无常() 意指一切事物都变化不定。无我()是指一切事物都不能自主。世间万法都有这三种特性,而且必然如是、3恒常如此。
5. 接着,你会知道世俗谛(世间法的真谛),所有世间法你都能完全了知。举例来说,你会知道钱仅仅是一种金属或一张纸,只不过是大家认定它有价值而已(中译注:你不会再跟着大家假戏真作而只会逢场作戏),这种了悟便是觉知、正定及解脱智慧(觉定慧)。是真理、真谛的意思。如果就世俗分别而言是真谛(世俗谛),你会了知此世俗真谛;如果就自心亲证而言是真谛(第一义谛,或称胜义谛),你也会了知此第一义真谛(中译注:亦即你会了知一切万法的世俗谛乃至第一义谛)。鬼、神、地狱、天堂、罪报、功德等等一切万法有可由分别而知的世俗真谛,也有唯自心亲证乃知的第一义真谛。
6. 然后你会知道什么是佛陀?什么是宗教?「佛陀」是指具足解脱智慧而转迷为觉的人;「宗教」不是指寺庙或教堂,而是一个庇护所。两个合起来你就会知道:「佛教(佛陀的宗教)」是指一个有丰足的觉知与解脱智慧的庇护所,而且这个庇护所不在外面,就在一个能觉知自己、内心安定又具足解脱智慧者的内在,或者说存在于一个具足清净、光明与寂静之心者的内在。
如果你只是研究而没有实际去练习培养觉知,那只是用脑子记一堆知识而已,而不是用心清楚见到或真正见到。当你完全地知道、见到并了解了世间法,你就不会再迷信执着世间法了。从培养觉知而生起的智慧是一种真见或洞见。
(二)第二阶段:此阶段是练习『知道念头的生起』。
你要继续培养觉知,当念头生起时,你应当见到它、知道它并了解它,但不要专注它,也不要停止培养觉知。当你能见到它时,念头就会慢慢变得越来越短了。当你能『感知或知道念头的生起』而觉知越来越强大时,你会生起智慧了知下列次第的事物(所缘、对象)。
1. 你会知道『名-色』。
2. 到这里,你会知道『境-触-流转(--)』。境()指一切存在或生起之事物;触()意思是见到它、现前当下如其本来以及自心亲证;流转()意思是流转变化。所谓『知道境-触-流转』,意思就是说你自心亲证一切流转变化的事物。
3. 当你清楚地了解了这回事,你就能见到、知道、了解并真正触及贪、瞋、痴,因为它们就是『境-触-流转』而已。而当你觉悟这些之后,你心里会非常高兴,而且能见到离苦的受蕴,想蕴,行蕴及识蕴:这就是清净的生命。这时内心会生起喜悦(),你的心会从一个层次提升到另一层次,因为当你亲知亲见时,不知(即无明)就会当下消失,但是你要继续修行;不要执着那种喜悦。另外,当你亲知亲见时,就不用再那么用力作意地去觉知了,因此觉知()就会减弱而不会再像之前那么强猛。但是亲知亲见不同于觉知,一旦你亲知亲见,从此以后就永远不会再迷失了。
4. 要继续练习,而且要越来越觉知动作,那么解脱智慧自然会生起。你将会知道、见到并了解烦恼、贪欲、执着和业行;而当你清楚地见到并真正的了解,那么烦恼、贪欲、执着和业行就会减少甚或消除。当解脱智慧生起,你会对自心的智慧有绝对的信心。注意!当你知道到这一层次,喜悦会再次生起,你要小心!不要执着它。
5. 再继续练习,你会知道并了解戒()、戒器(戒蕴)、定器、(定蕴)、慧器(慧蕴)。你会知道「戒()」是指身口意的平常心,亦即中道心;器()是指装放某一类相同事物的容器。戒器就是指各种身口意平常心的容器。定器是指正定的容器。慧器()是指解脱智慧的容器。
烦恼可分为粗中细三种,粗烦恼就是贪瞋痴等烦恼以及贪欲、执着和业行等。除尽粗烦恼,『戒(平常心)』自然就会生起,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戒(平常心)』能使我们正常而且不必一一持守各别『戒相、戒条』”的原因。定()是除去中烦恼的工具,中烦恼有三种:亦即贪着奢摩他(止)静定的欲漏(还被贪着所系缚)、有漏(还被存有或苦所系缚)及无明漏(还被不知或无明所系缚)。智慧则是除去最后细烦恼的工具,细烦恼就是指不知(即无明)。
6. 在知道并了解戒、戒器、定器、慧器之后,你将知道并了解二种静定:
(1) 专注的静定(奢摩他定):这种定是不具足解脱智慧的定。
(2) 内观的静定(毗钵舍那定):这种定是你清楚知道、真正知道以及清楚见到、真正见到而现起的静定。藉由培养觉知,这种静定会自然生起,因为这种定是当下现成的,它本来就在那儿,不是你怎么修而修出或修成它,而是修除贪、瞋、痴等染污覆盖,它自然就会显露出来的。有了这种静定,觉知当下也会现起,因为觉知、静定的心及解脱智慧(即觉定慧)三个都是当下现成,早就在那儿的,所以有了这种定,当你面临任何情境时,贪、瞋、痴自然就不会生起了。不过虽然这种定是当下现成的,但是如果你不培养觉知,让它显现出来,那么即使它当下现成,你也不能得到这种定。
7. 然后,你将知道并了解功德与罪报。如果真的有个地狱,你会清楚知道:由于你某种身口意的各别恶业以及三者共作的恶业,因此自己将会堕入何种地狱。至于善业,你也会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带来功德福报(不是佛菩萨给你的,是你种下的善因善缘成就的),而且如果真的有个天堂,你会清楚知道:由于你某种身口意的各别善业以及三者共作的善业,因此自己将会去到哪个天堂。
当你练习培养觉知而通达最后一个所缘对象时,就会达到苦灭(苦指不堪忍),你将会真正知道、真正见到、真正了解(中译注:这是隆波田所说四种智慧的最后一种),且心中不会再有疑惑。你内心会有最后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烦恼尽除,而唯存一颗纯然清净、光明、寂静的心,炯脱根尘,灵光独耀。
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他的余生就能安住在圆满的觉知和解脱智慧当中,因为不知(无明)已不复存在了。但是他还是会有感受、知觉、思惟和认知(受、想、行、识),而且这些都不再有苦。这样的人他清楚知道、真正知道以及清楚见到、真正见到了如实的真理。
转自 隆波田动中禅 http://blog.sina.com.cn/mahasat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