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圣王 于 2-2-2011 20:15 编辑
认识人生 净化人生
来源:佛音收集
佛法所要回答的问题,同哲学研究的对象有共同的一面,它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及其变化的规律有系统的论述。佛教认为它对这方面的论证所达到的水平高出一切,胜过一切,所以又称佛法为“出世法”、“胜义谛”、“第一义谛”。佛教探讨这一问题的根本目的是提醒人们要破除妄执,从善向上,净化身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了说明佛法如何认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问题,略谈几点浅见。
一、佛教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的分析。 佛法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的分析,有以下几个主要的观点:
1.四大种遍所造色 佛法对宇宙本体的说明,继承了古代印度固有的思想,以地、水、火、风四大种为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元素。称其为“大”,有体、相、用三义。体大;因四大种,遍所造色,用现代哲学的名词来说就是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普遍性。四大种的体性,坚硬属于地大,湿润属于水大,温暖属于火大,流动属于风大,这四种属性无处不有,遍一切处。相大:地相,有巍峨的群山,广阔的原野;水相,有咆哮的大海,奔腾的江河;火相,有强烈的阳光,炽热的岩浆;风相,有高天滚滚的寒流,席卷一切的狂风。用大:地能保持一切,水能摄集一切,火能成熟一切,风能生长一切。称其为“种”,因一切物质现象.都依此而生,依此而灭。无论物理现象或生理现象,四大和谐,便欣欣向荣,四大失调,则归于毁灭。佛教认为,宇宙万有的生灭变化,归根到底是四大种的生灭变化。
2.根尘生识 佛教把精神叫做识。识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产生识的功能,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内,除意根外,其它十一种,皆是四大种所造色法,意根属于心法。根据根尘生识的原则,佛教认为人类正确知识的来源多只有现量和比量。现量即六根缘六尘产生的感觉,尚未加入概念的思维分别活动,也没有形成语言文字,是感觉器官对事物的自相(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比量即在现量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思维,对事物的共相(事物的一般属性)的认识,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他人接受。
佛教认为,除此而外,其它的知识是不存在的;陈那论师甚至认为另立“圣言虽”也是多余的,因为圣言量只能是现量和比量,离开现量、比量的圣言量是不存在的。佛教虽然承认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赖以存在的基础,但它不同于唯物主义,如果说它是唯心主义也不确切。佛教主张因缘生诸法,如认为一个人的构成,有六根(生理)、六尘(物理)、六识(心理)三方面的因素。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功能才起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分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靠六尘的反映才有效果。十八界三大类,鼎足而立,相互作用,缺了一类,其它二类,即不存在。因此,我们如果用缘生主义来概括佛教的理论基础的话,应该是非常恰当的。
3.强调识的功能 佛教特别强调识的作用,认为识不仅对境有了别作用,还能使境更加明显,使根增长功能,使受、想、思等心所。有所统率。尤其是唯识法相一系的理论,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即三界之内,万事万物,均由识所变现。识的功能有二:一是认识世界的功能,叫做见分。一是能够变起形象的功能。叫做相分。唯识学派建立的阿赖耶识,译为藏识,含有无量种子,依种子生起现行-一七识及相应心所、根、尘、器世界;一切法生起时,又熏习成种,藏在阿赖耶识里。种子和现行互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缺少一方,另一方即无存在的根据。
二、三法印是认识诸法生灭变化规律的原则
佛教通过对物质与精神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条原则,佛典称之为三法印。这是佛教的理论基础,是衡量佛教内部各派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凡是符合这三条的,不管是佛说的,还是佛弟子说的,都是佛法;反之,则非佛法。大乘佛教认为这三条内容,准确地反映了诸法的实相,故概括为一实相法印。佛陀认为三法印是“有佛无佛,是法常住”。说明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概括,决不是贤者随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历久弥新的“法尔道理”,佛陀只能发现它,并依之教化众生,实现依极正报的转依。
1.诸行无常 “诸行”是指一切可以造作的事物或现象。“无常”是指这些现象永远处于瞬息万变、迁流不停的状态中。从水面上的一个泡沫到整个世界。乃至太空中的星球,无不如此。一切事物无常变化的具体内容,是指宇宙的成、住、坏、空,生理上的生、老、病、死,心理上的生、住、异、灭。这三个方面的四相迁流,一般简称为“生灭”,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有刹那生灭和一期生灭两种。刹那是最短的时间单位,有的佛典上说,一弹指之间便有六十刹那。用刹那生灭的无常观来观察一切事物,都象流水一样,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果相续,无有间断。
一切事物永远处于无常之中,无常是事物存在的唯一形式。在生灭之间,加上“住、异”或“住、坏”,“老、病”,表示事物在变化过程中的不同相状。一切事物的生起叫“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存在作用叫“住”,作用逐渐消失叫“异”,完全消失叫“灭”。这是佛教不违世间常识,对事物变化所作的分析。实际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暂时存在的“住”,也是刹那生灭的。总之,佛法认为世间没有孤立的事物,也没有凝固不变的事物,这是佛教对一切法(包括精神与物质)存在形式的根本观点。
2.诸法无我 印度学者认为“我”以主宰为义,能自由自在地支配一切。佛教针对这一论点提出诸法无我的见解,认为众生是种种物质和精神要素的聚合体,没有一个独立的实体(我)。从侧重于构成生命的物质要素来分析,有六大说。即人们一期生命所依托的身体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原素所组成,依借前五大构成物质属性的身体: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暖气,风为呼吸,空为空隙;依借识大有种种精神活动。从侧重于精神要素来分析,有五蕴说。即把人们的身心分成色、受、想、行、识五大类。
色指身体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五根)和感觉的对象(色、声、香、味、触五境);受指感觉苦、乐和不苦不乐的感受;想指印象的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相貌;行是思维,因为思维是推动身心活动的力量,所以叫行;识是了别,对认识的对象,予以判断推理。根据上述分析,不论是物质要素或精神要素,都不能单独生起,必须是互相依赖,互相结合,才能产生有情聚合体及其职能。佛教色心二法是互不相离、相依而立的,这是佛教对物质与精神互相依存关系的根本观点。
3.涅槃寂静 涅槃,汉译灭,其意义与空相同。佛教认为诸法是由因缘而起。因缘,一般解释为关系或条件。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生起,都是依赖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任何现象都不可能存在。释迦牟尼对“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根据这一定义,解释组成人体的物质属性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任何一大的存在,都要依赖其它四大的存在而存在。人体精神属性的关系也是如此。色(物质)心(精神)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如人体精神属性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人体物质属性的存在而存在,反之,人体如果没有精神属性,就不能成其为生命了。
由此可见,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存在和消亡,都是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并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找不到一个独存的、实有的、不变的实体。这就是缘起性空思想的真谛之所在。佛教说空,不是指物体以外的空,也不是指物体消失以后的空。佛教讲空的真正含义,是指事物的依赖关系和因果关系。正因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赖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存在,所以佛教认为任何事物“当体即空”或“缘生性空”。以缘起性空之理观察一切事物,就能体证诸法离纷扰、绝去来的寂灭之相,这就是涅槃,或称之为“空”。涅槃无相,而又寓于诸相之中,故曰“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三、掌握缘起性空的规律 体悟宇宙人生的真谛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成佛。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汉译觉者,智者。觉悟即是佛,智成即佛成。《法华经》(卷一《方便品第二》)说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启迪觉悟。佛的智慧和觉悟,在大乘经里指的是般若波罗蜜及一切种智或一切智智。般若的具体内容就是缘起性空律。学佛就是为了学习和运用这一规律来观察一切事物,亲证诸法实相,进趣佛果菩提一切智智。缘起性空律是用两点论来说明事物的。于有中见空:一切法有即非有,当体即空。于空中说有:一切法非有而有,历历分明。执其一端,沉空着有,即成外道。
佛说空是以缘起为宗,见缘起即见空,见空即见缘起。什么是佛?什么是法?释迦牟尼曾经下过这样的一个定义;“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缘起是佛法的核心。舍利弗是佛世印度的著名学者,听到佛的弟子马胜比丘说“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的偈语,叹为希有。并将其内容转告他的好友目犍连,于是他二人带领二百弟子随佛出家,古代佛塔的露盘上,都刻有这首偈,把它当作佛的法身来供养,所以这首偈被称为“法身舍利”。实际上“缘起”和“空”的概念是相同的。说缘起是说没有自性(空)即续生缘灭;说空是说缘生缘灭即无自性(空)。见空即见法,见法即见佛。须菩提解空第一,佛说他是第一个见佛的人。《涅槃经》说:“佛性者第一义空,第一义空者即是智慧”。
缘起性空律,催人觉悟,称为佛性;为诸法本。称为法身;永不变易,称为真如,性非虚妄,称为实相;其体常觉,称为菩提,寂而不动,称为涅槃;万法之性,称为法性。吾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像《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性空)而生其心(缘起)”,终日无住,终日生心,终日生心,终日无住,则无障不除,无累不尽,无苦不灭,无道不成。禅宗追求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其所悟所见,亦即此也。
在通达缘起性空律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和掌握诸法无我律,进一步破除“我”“法”二执。一切众生执身心中有我,不知诸法本自不生,人的身心乃五蕴聚合体,安有实我可得?就身体而言,是地、水、火、风四大(色法)和合而有。就心识而言,内心属受、想、行、识四蕴;若配以八识则前五识领受外五尘是受蕴;第六识想象法尘内境,是想蕴;第七识念念迁流,是行蕴;第八识执持寿命,是识蕴。内心除此八识之外,何者是我?且八识的生起,必须凭借根境。离根境之外,觉心了不可得。了知色心一切法皆无自性,其体本空,即能悟人”我“、”法“二空,证无生法忍。
一般人误认为佛教说“空”,是叫信佛的人逃避现实,走消极反世的道路。应该说,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佛教的真义是崇尚缘起,重视现实的。依缘起门,对现实存在的实物,不但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而且还要认识它、转变它,即转染成净,转凡成圣,找到生命的落脚点。而这种转染成净的方法,就是一股所说的修行。修行是不是就要不问世事、闭目塞听呢?当然不是。《大智度论》(卷十九)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菩萨摩诃萨得是实相故,不厌世间,不乐涅槃。”佛教所主张的修行之道,重点在即世而出世,让人们过一种随顺真理、远离颠倒的正觉生活;那种悲观厌世、无所作为的遁世思想,是一切具足正信的佛教徒所不取的。
所以《六祖坛经》说;“世人着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又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思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污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修行的法门很多,净土宗要求净念相继,真言宗必须三密相应,天台宗讲三谛三观,贤首宗修法界观。但不论什么宗,也不论修什么法门,报答四恩却是所有佛教徒共修的一门主课。一、报佛恩:正确地阐述佛陀的思想,代佛宣扬,普令众生,闻法生信,解脱安乐。”假使顶戴百千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是则不名报恩者。“宣扬佛陀的思想,令正法久住于世,是报佛恩的主要内容。二、报父母恩:父者养我教我,一生经营,无非为我。
母者十月怀胎,三年哺乳,咽苦吐甘,移干就湿,无微不至。报父母恩,不仅要生奉甘旨之供,死尽葬食之礼,还要以佛法开导,使之皈依三宝,奉持五戒、十善,求生安养,永脱轮回之苦。三、报师长恩:师长是法身父母,若无师长,我之智慧,无由开发;我之学问,无由长进;我之道德,无由成就。报师长恩,唯有精进学习,发展师说。特别对启蒙老师,更不要忘记。鸠摩罗什初从槃头达多学小乘法,后从须苏利耶摩学大乘法,深明法理。
他不忘师恩,为其述说大乘教义,使其得悟,共沾法喜。四、报众生恩:吾人生活在世,要靠国家的保护,农民的种植,工人的技艺,知识分子的发现,军队的守卫。因此,我亦应坚守岗位,忠于职责,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为他人作出贡献。这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准则,即是“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的缘生定义的实际运用。所以菩萨行的究竟法门,是众生不度尽,自己不成佛。
研究佛法的目的,在于通达缘起法,立足人间,正视现实,认识人生,净化人生,庄严人生;认识世界,净化世界,庄严世界。万善齐修,四恩总报。佛法之真谛在此,大乘佛教之精神在此,愿与诸同道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