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6-10-2011 23:54:43|来自:吉林长春
|
显示全部楼层
3岁留学: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 11年10月26日 11:01:43 作者:童大焕 编辑:胡韵
提要:很多家长出于对国内应试教育体制的失望,纷纷把孩子送到国外,甚至孩子的留学年龄越来越小,家长们恨不得孩子干脆就出生在国外。这是对国内教育体制的“用脚投票”,于情可原,于理不通。
图说:资料图
留学低龄风越刮越劲!广州3岁幼儿加入留洋大军。某留学机构全国巡回展广州站,前来咨询的除了本科生、高中生外,连小学生的身影也出现在展厅。在展会现场,就有一位妈妈带着3岁儿子前来咨询,表示想送儿子去新加坡读幼儿园,自己则去陪读。据举办单位的数据统计,低龄留学群体增长明显:选择澳大利亚、新西兰念高中的低龄学生增加了10%左右;咨询美国高中课程的人数同比增幅超过50%;加拿大高中课程今年咨询的人数也有40%以上的增幅。
很多家长出于对国内应试教育体制的失望,纷纷把孩子送到国外,甚至孩子的留学年龄越来越小,家长们恨不得孩子干脆就出生在国外。这是对国内教育体制的“用脚投票”,于情可原,于理不通。
如果像报道所说的,送孩子出国读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国外绿卡什么的,个人不反对这么做。“陪读第一年不能工作,如果母亲学历够高,可以考虑报一个进修课程,第二年就可以找一份工作。陪读母亲,每月工资能达到2000新币的话,可以满足母子基本需求。工作之后,超过半年签证期,陪读妈妈就可以申请拿绿卡。这样做费用不算高,甚至可以一举多得。
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让孩子逃离国内“读书太累”的应试教育体制,还请家长们三思而后行。
从小到大,孩子的成长其实有三个环境,根据重要性而言,依次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朋友环境。我们过于强调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环境与朋友环境的重要性,有失偏颇。学校教育的确非常重要,但即便今天处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中国内地的教育也不如想像的那么糟,毕竟还有很多注重学生人格、习惯和素质养成的好学校、好老师(不一定都是名校名师),关键的是家长要帮助孩子去选择,不一定选择所谓最好的,而是要选择最适合孩子的。
在内地就学,从小到大,很多家长千方百计地给自己的孩子选名校,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甚至很多时候效果适得其反。因为不适合孩子的学校,不管它多么有名,都不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努力学习与拼搏的积极主动性。有的孩子原本优秀,却被放到一群过于优秀的孩子群中,结果自信心丧失,不久就泯然众人矣。有的孩子原本优秀,却被放到一个整体上不思进取的环境中,同样很快就丧失进取之心。
出国留学也一样。教育的最终成果是人格,是习惯的养成,而不仅仅是应试或者非应试。在孩子的教育、成长中,家庭、朋友等圈子对孩子的人格养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孩子过早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和文化环境中去接受教育,即使有母亲或父亲陪读,某种程度上也相当于切断了他与文化母乳的关系,使家庭——学校——朋友圈的稳定三角的成长环境,变成了单一的学校环境。这样的环境是福是祸,需要三思与斟酌。
内地应试教育痼疾难改,固然是一个极端;过早让孩子断了中国文化和家庭环境的母乳,到异域他国接受所谓的素质教育,又何尝不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