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892|回复: 20

[狮城水库] (ZT)钢的琴——浪漫无关现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9-2011 14:38:4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钢的琴——浪漫无关现实
转自叔の骑士日记

  《钢的琴》一路走来,都伴随着极高的评价与赞许,奖项赚了不少,口碑更是飚红的发紫。此次迟到的观赏,深以为此片得到的赞誉名副其实。《钢的琴》无疑是一部近年来国产少有的佳作,甚至可以与《让子弹飞》、《父后七日》、《不能没有你》等电影相提并论了。
  
  从《耳大有福》到《钢的琴》,导演张猛可谓是进步颇为明显。而其对于草根阶层的那一份真诚让人颇为感动。难得在如今整体浮躁的世风之下,还能出现这样一位浪漫又不失深度的好导演。我们就算不就电影本身的水平做评断,单从张猛导演的态度与诚意来看,他都可谓是一个优秀的,值得我们喜爱的导演。他用唯美而直白的手法,在本片中勾勒出一幅重金属质感的‘国画’——它既写实又写意,既现实又浪漫。
  
  我向来认为,越是‘高级’或者‘深入’的东西越是能够把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完美的交融在一起。《钢的琴》无疑就做到了这一点。它在冷冷的镜头之下描述着一群钢铁厂的工人的颓败贫穷的生活,深刻地反映出了我朝劳工的艰苦无奈地人生。而整个故事与画面又出奇的喜感,浪漫无边。在每一个看似随意甚至突兀的桥段下,总是充满着让观者共鸣的饱满的情绪。也许在结构上有些突兀,但是在情绪上却是完整的衔接。这种顺着情绪地安排,恰恰是一种美妙的浪漫。很多时候,浪漫不就是你偶尔的神来之笔么?
  
  如今的中国很浮躁。很多人都盲目地狂奔向前,忘记了很多周身值得祭奠与怀念的事情。浪漫似乎成了一种很奢侈的东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总是流行着一句话——你要浪漫,必须先有浪漫的资本。当然,这个‘资本’在大多数时候通常指代的是‘钱’、‘财富’(或者类似的东西)。浪漫要什么本钱?快乐又需要什么理由?若按照这种‘资本’的逻辑来思考问题的话,穷逼就活该苦逼一辈子然后活该饿死。可惜的是,就快乐的质感上而言,越是贫穷的人越是容易找到高质量的快乐。
  
  浪漫与快乐, 说到底并不是一种实物,而是由心而生。说白了,意淫而已。你有多少想象力,你的心有多能‘骗’自己,无论现实如何,你都可以很浪漫,很快乐。因为除了这些,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再值得自己开心起来的东西。就像是桂林这个老炼钢厂的工人一样。除了自娱自乐地为女儿用木板画个琴键练琴之外,他很难找到一个像样的出路来脱离自己贫穷而无奈的人生。老婆跑了好多年,一回来就要女儿。自己老大不小的年纪却没有太多本事,甚至难以给女儿买一架钢琴,又怀揣着对下一代远大理想与寄托。这,大约是很多中国的普通的男人的生活的侧写。我知道这句话说出来肯定得罪人,但是我还是要说——中国男人大多数脾气不小口气不小本事却总是很小。片中男主角在前妻吹牛逼,在情人面前装君子,这已经不是面子上的问题了,也许一开始是‘面子’。再往后就变成了一种恶习,再后来,就变成了一种可怕的顽疾。这种顽疾最终变成了劣根,执劣地生存在中国男人的心中。他们大多数时候仅仅凭借着那可耻的‘自尊’来维持着自己颜面上的可笑的荣光。可是在实际上已经输得掩面无存。最可怕的是,身为他们的女人与孩子还要装着和善与爱戴去维持与维护他们这种行为。有的人受不了,走了,散了。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就这样一辈子。
  
  陈丹青说,现在中国还是有文化的,现在的文化就是[关键词屏蔽]‘活下去就好了’。大多数人都认为,生存下去是第一要素。诚然,这话说得相当没有错。但可是可但是,生存是一个基础的东西,基础往往意味着简单直接。倘若连生存都顾及不到,那只能说无能活该去死。解决了简单的问题,真正难得问题出现了——在你吃饱了之后,再往后呢?每个人的答案也许深浅各异。《钢的琴》中,他们选择造钢琴。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提及‘勿忘初心’这个话题,而这部电影很恰如其分地陈述了何谓勿忘初心。我相信每个人的‘初心’都不是为了吃口好饭。就像男主角开始是为了女儿造钢琴一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个目的可能会改变,甚至完全面目全非。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忘了初心呢?其实,所谓‘勿忘初心’并不是要你坚持那最初的目的,而是要你坚持如此的劲头,如初的信心,如初的勇气。也许你的目的与人生不断在变迁,请你不要忘记了当初你是多么勇敢地去相信,是多么执着地去努力,是多么热血地在坚持。钢琴最终还是造出来了,他的女儿还是没有保住。其实到了那个地步,保住或者保不住,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热血热情的执着,能够再回味一次,大家能够抛开现实的枷锁,再次怀着‘初心’专注执着地做那么一回,实为人生之难事与快事。
  
  人生能抛开现实的枷锁是一件几乎越往后越难的事情。所以在影片的结尾一群人显得格外的光荣与伟大。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与荆棘,但是能如此地走在一起,干一些远离自己熟悉到恶心的生活,做一回有理想有热情的青年才会做的事情,是多么的不容易。这要跨越多大的鸿沟——眼光,讥讽,不解……现世的许多人永远跨不过这道鸿沟,因身上负重过多,一跳,就掉下去了,到不了彼岸。所以,我们只有默默欣赏电影,然后默默微笑或者流泪。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
  
  每个人都在艰辛过活
  
  但无论幸福或艰辛
  
  请珍重自己一生中点滴的浪漫与温情
  
  《钢的琴》给我们的启示:
  
  1、 一个男人在二十岁可以去喷自己女朋友跟着有钱黑心商人人跑了是她素质有问题,但是若你看见一个四十岁的男人还在喷的话,就说明这个男人已经没本事穷逼苦逼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境界。
  
  2、 贫穷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贫穷却一心向往着不切实际的富有
  
  3、 你得相信每一个嫁给卖假药的二婚妇女的前夫大多数都是特别爱牛逼的苦逼穷逼。
  
  4、 很多时候,‘勿忘初心’会让你的人生活的很愉快
  
  5、 你要活得浪漫些,你在生活上必然要活的艰苦些
  
  6、 有个女人,愿意跟着你一起干那些傻乎乎的事情,还特别关心与照顾的话,不要犹豫了,娶了她吧。
  
  7、 都说兄弟如手足,可是手足穿你的衣服的时候往往你就会开始自残
  
  8、 一般来说有一技之长的人(手艺人)总是挂着一副默然而自信的嘴脸,无论他们如何窘迫。
  
  9、 音乐永远是治愈(生活)创伤的良药
  
  10、 就算没有观众,人家给了钱,就要一直唱下去。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面对孤独与孤苦,不能因此而放弃展现自己。
发表于 23-9-2011 14:39:5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1 14:40:2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1 14:41:0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1 14:42:0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1 14:44:0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个秦海璐的诱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1 14:44:4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很久了,早下好了,一直忙着没空看。。。。我也十分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1 14:46:1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去看的电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1 14:46:3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评吧,我喜欢这种风格的

真正的力量是信仰 评 董存瑞

真正的力量是信仰。
    前阶段到处乱逛的时候看到一条非常赞同的签名档:精神损失不是损失,物质损失才是损失。也许很多朋友不免讪笑,谁不知道物质怎么能和精神相比,可实际上这句话隐含着精神总是在受损失,无以挽回之际只好用钱财没有带来也没有带去自嘲。美其名曰“看穿”的后面,实在是多么的看不穿。看不穿什么呢,种种之间,有一种便是信仰的缺失。
    在开始说董存瑞的时候说起这些主要还是从两条新闻想起的。第一条是大众电影摘录的文章说导演质疑董存瑞炸碉堡,第二条算是个笑话叫做“不要相信**人”。这里对这些我不想继续无聊的辩白与反驳,因为如果说后者有妖魔化**籍人士之嫌,而前者其实那位郭维导演丝毫没有不敬的意思,相反很诚恳地强调了董存瑞的确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炸掉了碉堡。但我觉得这样的新闻之所以风波大起还是一个意识形态反弹的后果。曾几何时,出于保护还是愚弄的心态,我们听到的新闻总有粉饰的成分,譬如如果说雷锋日记还只是有一定的疑问,那么当时颇为热闹的王杰(可不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的那位啊)日记就完全是组织上组织的赝品的,当这些新闻随着岁月地淘洗“偶尔露峥嵘”的时候,我们一次次丧失信心,我们还可以坚信什么,于是我们在被取笑之前忙着取消昨日的自己,归根溯源,就是丧失信仰的后果。
    董存瑞的事迹可贵乍看是他“舍身为国”,其实更难得是他面对战友一具具倒下的尸体,他首先想到自己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职责,试想一下,这个时候不是怎么炸的问题,而是如果不炸不到机枪打到子弹穷尽,倒下的尸体就越垒越高的问题。一股血一冲,举手擎天就是最自然的举动。
    在搜寻资料的过程中我发觉这么一翻话:董存瑞牺牲不久,兵团的程子华司令员率前指人员进城视察战果,在隆化中学前见许多战士哭泣。程司令很奇怪,问他们打了胜仗为什么还哭?战士们介绍了董存瑞的壮举,令身经百战的程将军唏嘘不已。
    如果没有战友的哭泣,如果没有将军的唏嘘,董存瑞的这个刹那又算什么?一缕轻烟吗?
    而董存瑞哪怕想到了事后的这所有一切,在那个时候,他还是会举起自己的臂膀,轰隆一声之后,和敌人同归于尽,因为他坚信他这么做有价值,他坚信他这么做可以换回胜利甚至更快地迎来新中国,“只有解放了生活才有保障”这样朴素的思想从当兵的一刻就贯彻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所以是否真的喊出:“为了新中国,前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出发前清清楚楚说过“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在那个时代,男人说话要算数,更何况还是从男人堆里拔尖出来的战斗英雄。
    当时的小孩子也许不知道什么叫做“言必行,行必果”,可在无法思索的刹那,本能反应是迎上去而不是瘫软下来,这就叫英雄好汉。
    我们对这的迟疑甚至嘲讽,也许是面对生活的压力迎上去只能是粉身碎骨,而瘫软下来却可以苟活守得云开见月明,趋利避害难到就不是英雄好汉了吗?没有信仰的时代,我们哪怕死了,又为了什么呢?
    但也许总有些时刻,我们会遥遥看见一个不见得就惊天动地的十九岁男孩,用他的臂膀把一切炸得惊天动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9-2011 14:47:4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成终究不是一个人 评 英雄儿女

杀他一个血流成河。
    回忆王成是从这样的气氛里开始的。
    闭目冥想一下,在烽烟缭乱的战壕里,王成时而端起步枪,时而投出手榴弹,时而扛起机枪,所有的动作都是在杀戮,不必担心误杀,不必瞄准目标,火力所及的地方一定有血肉模糊,人的惨叫声,机械的咆哮声,直到最后一颗子弹打完,直到最后一颗手榴弹炸飞。这个刹那,也许是一片寂静。身边是战友的死尸,面前是敌人的死尸,支援是赶不来了,只有他面对着势必更多的敌人,一个人,完全是一个人……
    电影开始的时候当王成活蹦乱跳地向领导死磨硬泡着要上战场,我发觉这个领导是郭振清扮演的,李向阳杀完了日本鬼子来杀美国鬼子啦。有这样的将会带出什么样的兵自不待言。而想起来,这么迫切地上前线无非就是让战友别是一个人。
    美国鬼子分析志愿军的战略最后的结论是没有战略。其实这哪用分析,一方面是联合国军飞机大炮,一方面是除了血里的肉就是肉上的血,雪白血红,除了同归于尽就是掉更多的部队来和你同归于尽。
    当王成没有一切抵抗敌人的獠牙的时候,他终于会想到自己虽然是一个人,可是很远的地方(炮能打到的地方)还有千千万万门大炮。于是他对着报话机怒吼了,稍微有点绝望但大部分则是突然醒悟过来的畅快:向我开炮!向我开炮!
    有千千万万具新的死尸在刹那间和一个王成化为灰烬,化为残骸,够本吗?值得吗?
    王成终究不是一个人。
    所有胆敢和中国人为敌的人最好世世代代都记住这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