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622|回复: 1

參箇哪門子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1-1-2012 01:33:5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慧門禪師 講述

看話參禪,提問本參話頭就是要「即提
即覷即追」,但「追」並不是跟著心相跑。
跟在境界後面跑,其實是被境界牽著鼻子跑
而已,自己完全不能做主。所以這種追,其
實是不自知的被境界牽著鼻子走,而被境界
轉了。並不是看話參禪「提覷追」的「追」。
參禪「提覷追」的「追」就是在提問之
前、之中、之後,保持非常警覺的「覷、看」。
並追究看不清楚不明白處的真相。一旦察覺
心中出現任何有形、有狀、有顏色、會變化、
會流動、能認識、思量、分別、比較、好惡
取捨的心相時,必須即刻提問本參話頭「是
誰?」,提問的同時就包含了「有提有覷有
追究真相的力量」,故會截斷心相的流動變
化,雖然心相流動不見了,但所呈現的仍然
是一片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不瞭解的
狀態。

這種不清楚不明白,會激發行者更加起
疑。疑念一生起自然進入不覷而覷,不追而
追,不疑而疑的情境。如此循環下去,能使
疑的力量愈凝結愈強,成為疑情疑團,但愈
探究愈審究卻愈發不清楚不明白,故而這股
疑的力量會愈來愈強,這種不探究而探究,
非要探究個清楚明白不可,非要追究個清楚
明白不可,非要追究出真相不可的心力會窮
究到底,猛追不捨,非得追到水落石出不
可。
這種鍥而不捨,周而復始,一而再、再
而三的追究下去的功夫,才是看話參禪「提
覷追」的「追」。
看話參禪會生起疑情,就是由看話參禪
「提覷追」的「追」而來的,追是「追究」、
「審究」、「探究」真相的「追」,而不是
跟在境界後面跑。

沒滋味.沒理路.沒巴鼻
大慧普覺禪師說:「舉話時都不用作許
多伎倆,但行住坐臥處勿令間斷,喜怒哀樂
處莫生分別。舉來舉去,看來看去,覺得沒
理路、沒滋味,心頭熱悶時, 便是當人放
身命處也。」
且說,「但於話頭上看,看來看去,覺
得沒巴鼻[(把柄,著力處)]、沒滋味,心
頭悶時,正好著力…只這悶處,便是成佛作
祖,坐斷天下人舌頭處也。」
又說,「舉來舉去,日月浸久,忽然心
無所之,不覺噴地一發,當恁麼時,生也不
著問人,死也不著問人,不生不死底也不著
問人,作如是說者也不著問人,受如是說者
也不著問人如人吃飯,吃到飽足處自不生思
食想矣!」(大47,頁898上、中)
所以參禪,不需要許多的花樣,只要單
單的的提起本參話頭,同時兼具覷追的力
量,一直往內心深處探究著,只問不答。參
到心中生不起任何道理來解釋或領會,也覺
得沒有什麼滋味,沒有什麼依靠處,內心呈
現一股悶悶的熱氣,而不知如何是好。此
時,更要加把勁用點力,往這心頭悶熱處,
不清楚不明白處覷追進去,非要把這不清楚
不明白處,弄個清楚明白不可,看看它的背
後倒底是個什麼景象。
如此,才會逼使阿賴耶識窠臼的種子產
生反作用力,與話頭的作用力量膠著在一
起,產生疑情。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31-1-2012 01:34:3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与参禅的朋友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