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1817|回复: 0

内省与内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3-2012 15:29:55|来自:江苏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家讲究内观,其实心理学也有一个很接近的方法,名叫内省法。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就以内省法起家。如今内省仍然是相当一部分心理学实验必须借助的方法。

       内省和内观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区别呢?乍看起来很简单,一个是科学研究方法,一个是宗教修练术。当冯特发明内省法时,他未必听说过“内观”这个东方的词汇,但两者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可以想象,冯特和他的弟子们不可能一走出实验室的门,就把内省法抛到脑后,那已经成为他们自我观察的习惯。直到今天,冯特对许多心理活动的体察,如对情绪三个维度的划分,还有着惊人的合理性,这是他本人内省功夫的见证。只不过由于难以客观检验,结构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很少报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进行内省。

       和内观一样,内省也要求被试在感受自己的体验时不许下判断,不许进行思考,感觉到什么就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内省也是在培养我们如实了解心理活动的习惯,要我们承认自己每时每刻真实的感受。

       甚至另一个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也是要求人们以“不判断”、“不思考”为原则把握自己的内心活动。只不过内观着重行为体验,内省着重感知觉体验,精神分析着重对内心观念的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这并不是一般人心理活动的习惯,所以内省和内观一样都要长期训练。据说冯特当年要求自己的助手必须先进行内省训练,才能做实验,有的人竟然要训练一万次!这个难度已经不下于佛家的内观修行了。而传统的精神分析之所以要做很长时间,有的长达数年,也在于帮助当事人养成客观体验内心观念的习惯。

       内观、内省和精神分析都可以提高一种心理能力,就是自我省察能力。谁都知道应该反省自己,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幻想、歪曲、外来观念代表我们真实的内心。内省法培养出来的自我省察能力不仅可以用在实验室里,而且可以用在生活中。

       自然,由于出自两个体系,内省和内观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内观是梵语“Vipas sana”的意译,内省是英语“introspection”的意译。其实,它们的实际意义和汉语字面意义截然相反,应该调过来使用才对。只不过这两种叫法已经约定俗成。

       在汉语中,“省”有反省、醒悟的含义,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我们在省察内心中的某些东西,并且决定要取什么、舍什么。现在如果我们用“内省”作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往往会搜到儒家的一些道德训戒,而不仅是心理学上的内省法。

       其实,内省既然是科学研究手段,那就必须排除一切价值判断,没有任何预定的观念要求被试应该体验到什么,不允许体验到什么。我们每时每刻的真实体验就是真理。这并非是说这些体验“有价值”、“有意义”,而在于“它就是我的真实体验”。

       而内观这个词很有中[关键词屏蔽]彩,“观”意味着客观的观察。然而佛家在内观中所要求的并非纯粹是客观体察,而是去感受“无常”,即体验到一切都是忽升忽灭,动静无常。一瞬间前的感觉现在没有了,现在的感觉一会又不存在了,从而生起“无我”、“无常”的感受。

       这是有宗教含义的要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自我是个体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并非可以随意消解,它本身也不是什么坏东西。所以修练内观往往要涉及佛教价值观。在佛教徒之外,某些无神论者或许会尝试一下,西方一神论教徒肯定无法接受。而练习内省只是掌握一种科学方法,和任何宗教信仰都无关。

       内省和内观还有一个区别。内省法原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所以最后要由进行内省的人把他体验到的东西报告给别人,这就形成了言语报告。要知道,言语总是不准确的,所以内省实验往往只局限于低级的感知觉实验,被试只需要报告“是否看到“,“是否听到”等。这样还不容易引起歧意。一旦要体验情绪、动机、行为过程,就必然要考虑被试用的词汇和他实际体验是否吻合。

       而内观则不需要把你的体验告诉别人,这个体验本身就是实在的东西,就是修行者最终获得的东西。每个人在内观中形成的体验他自己拥有就行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对各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进行内观。尤其是情绪、欲望的产生、延续和消失。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