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佛法在世间 于 2-10-2012 18:46 编辑
净慧法师法语问答录 前言 根据吾师二零一一年九月至十二月与诸参访者交流知见的记录,选编整理出此《净慧法师法语问答录》,法供养诸位仁德。问答录中,请法者为四众弟子;以时间顺序排列,未作调整。如有教诲匡正,顶礼感恩助缘功德。 南无阿弥陀佛 智慈愧拜 佛历二五五六年二月十五日 西历二零一二年三月七日 索 引 第一问:为什么末法时代后五百岁时众生称念四字洪名得度呢? 第二问:您有无弟子呢? 第三问:您如何评价法师呢? 第四问:何为佛一日一食,天人早食,饿鬼晚食呢? 第五问:为什么不准说与您在一起有如心见佛的感觉呢? 第六问:您证悟法理义境甚深,是何果位呢? 第七问:《大日经》为何统领一切佛教经典,能不能用通俗语言解释一下呢? 第八问:禅密法门中有净土,净土法门中有禅密法吗? 第九问:善心助人费力不讨好时,应如何对待呢? 第十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义与无神论是否相吻合呢? 第十一问:当头棒喝为什么易引发开悟呢? 第十二问:为什么修行须依次第,不能以因为果呢? 第十三问:一切众生平等,都能念佛成佛吗? 第十四问:您遇诋毁时是怎么对待的呢? 第十五问:为什么同一道场中不同人感应的加持力不一样呢? 第十六问:极乐世界的菩萨是似男似女像吗? 第十七问:无神论者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第十八问:您有神通吗? 第十九问:为什么说佛有三身四智呢? 第廿问:小乘与大乘对佛教宗旨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吗? 第廿一问:如何认知修行人的寿命呢? 第廿二问:为什么人与人心平气和的交流那么难呢? 第廿三问:您如此讲法,有多少信众啊? 第廿四问:破自心中五蕴魔事后,还有魔事吗? 第廿五问:据说某法师是阿弥陀佛的化现,如何判定呢? 第廿六问:某法师弘法五十余年,建庙、建学多处,信众多达数百万人,其功德可与释迦牟尼佛相同或超过吗? 第廿七问:有的法师讲,只要与其结缘,就能往生极乐世界,果真如此吗? 第廿八问:如何去除散乱心清净念佛呢? 第廿九问:依佛法应如何认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呢? 第卅问:如何理解经律论一体三藏呢? 第卅一问:如何应用佛法处理好家庭和睦等事务呢? 第卅二问:您于弘法中,为什么不专讲一宗,而讲密、禅、净、律、论五宗呢? 第卅三问:修行人常讲证悟,如何理解证的含义呢? 第卅四问:依佛法如何认知党派理国呢? 第卅五问:以下是什么境界?(之一) 第卅六问:以下是什么境界?(之二) 第卅七问:有时在晚间静坐禅行中,觉得胸部胀闷,不能清净念佛,如何对治? 第卅八问:在修行净土法门中,如何选择自己所诵持的佛名号才为对根基呢? 第卅九问:三恶道众生可直接往生极乐世界吗? 第四十问: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的心吗? 第四十一问:为什么不能依人相度众生呢? 第四十二问:您是如何认知某些毁佛灭教言论的呢? 第四十三问:您能否具体的解释一下智慧的含义呢? 第四十四问:如何理解人间福乐呢? 第四十五问:儒教倡导忠孝文化,佛教也行化忠孝义理,二者有什么不同吗? 第四十六问:现代科学证明,素食不宜身体健康;有的修行人还一日一食,是不是自残身体呢? 第四十七问:如何理解“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的含义呢? 第四十八问:出家人有道,在家人无道,依您知见,是这样吗? 第四十九问:一切物体由化学元素组成,是佛法中的法性吗? 第五十问:佛教信众如何爱护国家呢? 第五十一问:佛法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吗? 第五十二问:为什么说法不了义因果不昧呢? 第五十三问:如何理解玷污佛法呢? 第五十四问: 二零一二年将至,这一年是世界末日吗? 第五十五问:如何理解有的人所做禽兽不如呢? 第五十六问:地狱内外的鬼类有什么不同吗? 第五十七问:如何理解佛教正法中兴呢? 第五十八问:如何对待公开诋毁佛教的言论呢? 第五十九问:现在有人说四道轮回是怎么回事呢? 第六十问:如何理解魔法法理的本质呢? 第六十一问:诸染法中为什么贪习为最呢? 第六十二问:您参生活禅吗? 第六十三问:何为乖诤法呢? 第六十四问:如何理解“入无生智,到无依处”呢? 第六十五问:为什么正法修行人极其重视静坐禅行呢? 第六十六问:若有人愿求出家,见父母不允时,便自削发断指,酬答父母重恩,这么做如法吗? 第六十七问:法空为什么不能坏因缘呢? 第六十八问:弘法利生能得利益吗? 第六十九问:末法时代有可度之人吗? 第七十问:如何诵经有功德呢? 第七十一问:您如何隐修呢? 第七十二问:您知前世因缘吗? 第七十三问:您如何预知佛法中兴的呢? 第七十四问:做人的道德底线在哪里呢? 第七十五问:修行人与平常人的素食有什么区别吗? 第七十六问:儒释道文化融通处在哪里呢? 第七十七问:依佛法应如何认知战争是为争夺利益呢? 第七十八问:念佛往生的修行人有果位吗? 第七十九问:如何印证他人证悟境界呢? 第八十问:为什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呢? 第八十一问:如何理解业习因缘呢? 第八十二问:以网捕屠宰加工为业的信佛人,怎样做才如法呢? 第八十三问:您走路时怎么总靠边呢? 第八十四问:如何理解三法印义理呢? 第八十五问:能详细释解一下十二因缘的法义吗? 第八十六问:三乘教义中的基本法理规则是什么呢? 第八十七问:于禅定中,自觉身体裂开后无比畅然,唯心念佛,这是什么境界呢? 第八十八问:是好人无长寿、坏人活不够吗? 第八十九问:怎么常说恶人堕地狱,不说恶兽堕地狱呢? 第九十问:不知者神不怪吗? 第九十一问:菩提心是怎么退失的呢? 第九十二问:观察根基中,什么是根本呢? 第九十三问:如此讲法不怕言多语失吗? 第九十四问:什么叫地狱无门自来投呢? 第九十五问:如何寻找善知识呢? 第九十六问:在家人修行如何面对亲友呢? 第九十七问:人间佛教与佛法在世间是一回事吗? 第九十八问:缘是如何建立的呢? 第九十九问:您为什么倡议重新确定世界和平日呢? 第一百问:您所发十二大愿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第一零一问:佛教中兴对信众有什么好处吗? 第一零二问:佛教中兴以什么为标志呢? 第一零三问:为什么说佛的加持力于法门中,护念力于净戒中呢? 第一零四问:受戒的渠道有几条呢? 第一零五问:究竟什么是道呢? 第一零六问:为什么将佛所说经律论称名为佛法呢? 第一零七问:发表如此问答有所依因缘吗? 第一零八问:您于当下有什么心愿吗?
第一问:为什么末法时代后五百岁时众生称念四字洪名得度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末法时代后五百岁时,众生业习加重,世俗世论高于一切宗教信仰,佛教也不能例外,绝大多数人不信。在信仰者中,有受持者能称念四字洪名得度。如此讲法的依据,是佛所说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毁灭殆尽,唯以《阿弥陀经》为代表的一部诸佛大愿力经住世。依佛愿力功德,可分三种状况;一是佛教只以文化形式存在,有信仰者少,能受持者更少,能实修者甚少;若有信受者,能至心称念阿弥陀佛等诸佛名号,为身皈依三宝,心入净土法门。二是信仰者不求戒、法,只求名闻利养与时尚学问研究;若有信受者,能依法持戒修行,为身心清净,诸佛护念。三是得度者多为乘愿再来人;一为人天善道与一果二果阿罗汉,信受佛法愿心不失;二为发菩提心的大阿罗汉、辟支佛与菩萨,示现世间。
取枝为根又为树,诵经念佛都是法;智者明了解义理,愚执名相经是经。 莫将后世作当下,南无皈入须用心;净土法门普利钝,末法时代最对根。 一句弥陀大愿力,称念名号福不轻;诸佛功德不思议,手捧莲台接往生。 清净戒行化业力,证悟智慧破无明;心识不昧十净念,极乐世界佛道成。
第二问:您有无弟子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既有又没有;若说没有,只有佛弟子,没有人弟子。若说有,一切心尊师者,都是有缘人。为师之道,不以名相为师自居,不以徒众多少自喜,不以盛名浮世自得;一切有缘人,都是与佛法缘殊胜,都为皈依佛性、法性、僧性三宝;借佛光明因缘,传佛法缘心灯,授戒法、解疑惑、明路径、培德本,只为善缘同修共渡;若执名相为师,人我弟子,师徒同堕。为徒之行,不以名相为师自误,不以好乐为师自认,不以利养为师自足;一切修行人,都应依戒为师,都应依四依法为师;尊人师只为重道,受戒法明宗门教义,感恩戴德不忘人生根本;若不破人师名相,我执、法执加深于心,辜负师恩。师徒同道共勉,才如法利益修行身心,师自渡、徒自渡、人人自渡自家身。有父子二人去关帝庙礼拜,父告子说,“礼拜关老爷;” 子问父说,“你我同称关老爷不是差辈份了吗?”父回答说,“关老爷面前不分大小辈,都这么称呼。”我们学佛人也是如此,依自性三宝为师,世只有本师释迦牟尼佛;其他皆名相,人师无常身。
像是生善最强缘,深入经藏靠语言;事项具足为典范,文化符号百义连。 名相为师有间断,究竟法性了义禅;投师拜德受法戒,超凡入圣过难关。 依师受教归导化,迷途知返问路人;世代重复离人我,人我为师入黑门。 古德告诫铭刻心,涅槃路上无朋伴;证入中道离二执,十方诸佛尽是师。
第三问:依何标准评价法师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您出家修行几十年,亲近过数位大师,才有如此一问。当着您与您弟子的面,只能依实回答,共同交流参详。佛灭度后,一切法师弘法利生,应依三法则;一是入如来室,即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二是著如来衣,即为具有不为顺逆因缘所动的柔和忍辱心;三是坐如来座,即为证悟人法空相。还应安住四法处;一是安住菩萨行处,即为观诸法实相,遇一切非法不行亦不分别;二是安住菩萨亲近处,即为远离一切名闻利养,远离一切外道及典籍,严持戒律,常好坐禅;三是安住菩萨法空处,即为观一切法如虚空,无有障碍;四是安住菩萨安乐处,即为不轻慢其他法师,不讲他人过失,以方便义引了义法。多年来,我一直奉行证悟不同,知见不同。若须辨明义理时,只坚持二条准则;一为依三法印或实相印,观察有无传承、有无印证,事项圆缺。传承;戒法师传授受。印证;观察证悟境界、根基因缘。事项圆缺;圆为身口意法清净;缺为身口意杂染。二为只讲法理曲直,不讲人我是非;只讲戒相清净,不讲个人得失;只讲教义庄严,不讲人相毁言;只讲证悟知见,不讲人名邪正,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法师讲法依因缘,人法二空理当然;承佛家业责任重,菩萨行处住心安。 他人过失我不见,言行缺欠难圆满;清净戒相不加毁,交流同参互借鉴。
第四问:何为佛一日一食,天人早食,饿鬼晚食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你我都是苦行人,都受益于头陀行;您为教化弟子,才有此一问。佛住世时,一日一食,过午不食,为头陀行;又为舍天人早食习气,舍人三食习气,舍饿鬼晚食习气,有益修行;又益于度脱天人、人、饿鬼道众生;是以身口意示现慈悲喜舍心,住世间不染世间。修行人节量食,易于久坐,减少麻烦;若过饱时,身易懒惰,心生散乱,不便专一禅行;但头陀行只为助缘,不为修行根本。
相遇说法非偶然,一饮啄食有前缘;头陀苦行人难解,习气惯力大如天。 舍习除障身心起,禅悦为食法喜满;戒行清净得自在,苦海无边回头岸。
第五问:为什么不准说与您在一起有如心见佛的感觉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有一弟子对我说:“与您在一起有如心见佛的感觉。”我当即喝止,停!你不许这么说,如再这么说,就不要再叫我师父!从此缘断义绝!我就是一凡夫,不是佛。另外,此头一开,他人无所认同,必起争议!况且,我闻此语,如同邪见,承受不起。若不喝止,如同邪师!以此缘故,终生不愿再听这样的话!只愿为心师,心永不妄想为相佛,何况称名等同佛乎! 世有一人成佛,当今已灭度;还有一人成佛,弥勒尚未来。同世无有二佛,只一音说法;法师皆凡夫相,弘法利众生。尊师传法如佛,承名号功德;授受大戒为师,戒存如佛在。
佛道由证得, 不由妄想成;福德慧德满, 佛性自具足。 未得未证时,师徒同堕落;邪师邪徒众,污辱一凡夫。 如此非赞师,皆为名相行;心存清净念,修行才依真。 乱给安佛名,恐惧别用心;尊师应正道,不混世间听。
第六问:您证悟法理义境甚深,是何果位呢?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合十) 您是一位长老,如此问是印证我所行正邪;实话对您讲,既有又没有;有者,自性是佛,尚未证得!没有,饥来吃饭困来眠,凡夫一个!
长老又问,我三年不食,只饮用大悲咒加持的水,六年来走路不穿鞋子,冬夏一身单衣;又长期夜不倒单;您印证一下,可否见道?
您这是修行方法,是修头陀行的一种。用苦行的方法,破人对身体诸有的执著;但这不是道,只为行道,不为见道。您夜不倒单可入禅定否?念佛可达净念否?
长老回答说,都没有。夜不倒单都为睡,一眠入梦不念佛。我修学净土,只是求禅不得禅行法门,能否传授呢?
我亲近印久法师时,印久法师传授于我,一体三观禅行法门,可传授于您。何为一体三观呢?一体为身心一体;三观,一为静观一佛像,二为思观心念佛,三为心观谁念佛。当禅行入定后,心观诸相非相,觉观谁在念佛,心识净念佛号。在修行过程中,不离一部《大佛顶首楞严经》,时时刻刻,在在处处,破五蕴魔事。
长老又问,若修行净土法门,还须破五蕴魔事吗?
破五蕴魔事,不分法门,可为遍教。静坐念佛时,有禅不觉禅,有魔不知魔,魔事自消;如同有远方人过虎狼充满的险路,经由此地,知行不知险罢了。
长老又问,念佛不就是净土法门吗?
我反问您,哪个法门不念佛?不能用念佛代替净土法门,须依《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确认净土法门。禅密法门都念佛,又都是修行净土法门吗?只能讲禅密法门中不离心识净念佛号。
长老又问,禅密法门不是修止观吗?
我反问,修净土法门不修止观吗?那“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什么法义?在佛理认识上,与修行止观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实则一理。
长老又问,密宗法门不是持咒吗?
我反问,修行净土法门不持咒吗?您每日早晚课诵《楞严咒》、《十小咒》、《大悲咒》等,不是持咒吗?再则,您与谁见面,合十称念阿弥陀佛,您合十不是密宗法门的施吉祥印吗?您持咒、结手印,能说是修行密宗法门吗?不能!那我告诉您,密宗法门中,有持咒、结手印,也有念佛。而我们绝不能凭法相去臆想修行法门;更不能凭念佛就认知是净土法门。古代高僧传承的净土法门,都是静坐念佛、了业、发菩提心后,求得往生。
境与邪通成戏论,应感化度正道功;高僧有食无便溺,行满禅师天台宗。 法圆身首异重生,颈留痕迹活见鬼;再生是实不为奇,缘由在读大藏经。 引怪好奇传新闻,热议人物探迷津;三城觅宝寻路径,导引八万四千门。 触物了心皆境界,象鼻卷舒力九牛;龙天侍给钦功德,喧嚣智开方便轮。 附:闻知一代高僧释印九法师圆寂,怀其德、念其慧、敬其行、感其恩,特赋偈二首。
其一:禅心寂然极乐土,菩提愿行留世间;大德高僧证实慧,净念弥陀再来人。
其二:福慧德遍琵琶城,松江浩瀚玉临风;虚空不老愿常住,寂灭为乐真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