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众生与阿弥陀佛是如何相应的?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摘自《彻悟禅师语录》)
净心,就是谈行持了。《华严》讲圆融和行布,圆融可以一超直入、顿悟,在凡夫地上也能够见解与佛同齐,大彻大悟,但是在修证的过程当中也不无次第,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的过程,这是净心的过程。但是这个次第,也不如念佛殊胜,“亦无如念佛”。这话是不是溢美之辞呢?是不是在抬高净土法门,而且有些自我夸耀呢?不是这样的,这是有他的道理的。为什么清净心的行持没有比念佛更殊胜呢?因为“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的果地觉作凡夫修行的因地心,因心果觉相互互动、感应、沟通。
首先我们从往生这个层面上来看,怎么叫相应?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要接引一切众生往生到西方净土,去得阿鞞跋致,去圆证佛果。我们凡夫也发起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愿心。凡夫愿往生的心和阿弥陀佛愿摄受众生往生的心,这两个愿心相应,首先要这样。
然后,从名号的功德来看,阿弥陀佛名号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无量寿是竖穷过去、现在、未来超越时间的德能、寂定,无量光是横遍十方超越空间的德能,所以无量光、无量寿就是法界的体性,就是一切众生的本觉。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的本觉,但都被汩没在烦恼、执著里面。现在我们一念觉悟,开始修行,这就是始觉。始觉就是净心的过程,始觉和本觉合一就是究竟觉,就成佛了。那么这句弥陀名号,就是我们的本觉;我们以信愿念这句名号,就是始觉。始觉和本觉相应,也就是我们能念的心是佛,所念的名号也是佛。佛佛相应,佛佛相念。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是第二个相应。
第三个相应,就是阿弥陀佛全体的功德,借助名号的媒介,投到了众生修行、修心的因心里面,所以叫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我们这一念念佛的心,就涵摄着阿弥陀佛全体的功德之海。阿弥陀佛全体功德之海全体地渗入到我们凡夫众生的心里,所以我们能念和所念当下呼应,相应了。而这个相应是要以信愿作为前提的,深信切愿是相应的秘诀。所以我们一持念这个名号,马上就和弥陀的愿力共振、共鸣、沟通、互动。我们一念至诚地念,我们的始觉跟本觉相应,这就是“如子忆母”。《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说“如子忆母”,“子”就是我们的始觉,“母”就是本觉。母子相忆,母子天性相关,这就像我们的本觉和始觉,以空印空,似水投水,同质地对应在一起。所以越念越亲切,越念越欢喜,越念越超越人我是非的对待,把我们本有的无量光寿启发出来了。所以念佛是清净心的最上的一种行门。那么从上面的讨论来看,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完整地具足着“悟”和“修”。悟就是明心、开悟;修,就是净心。这句名号具足这两个重要法门的纲要。
大安法师:念佛是明心之最要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摘自《彻悟禅师语录》)
我们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光明,忆念佛所展示的无尽的庄严,尤其是忆念这句名号和持念这句名号。这句名号就是佛心,就是涅槃妙真如心,所以当下我们凡夫的生灭心就安住在清净心上,安住在真如之心上,就能够以巨大的能量使我们得禅定,得三昧,现前见阿弥陀佛。如果现前不能见阿弥陀佛,也能够带业往生,到西方净土,莲华绽开,见阿弥陀佛。这个“现前当来”,现前是现生得念佛三昧见佛,当来就是未来往生净土,见阿弥陀佛。无论是现前还是当来,必定是可以见阿弥陀佛。这时候所见的阿弥陀佛,就是我们自性的弥陀,就是这个妙真如心。所以念佛一法是单刀直入,不假方便,不需要借助参禅、止观、持咒,就是一句名号解决问题。“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把我们的妙真如心、如来藏心打开。这就是“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入到无生法忍。所以说,念佛就是明心之最要,还有比这更直接的吗?“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不是一般的禅,而是无上的,无与伦比的,最深邃的,最微妙的禅。
禅是什么?禅是佛心。我们在念名号的时候,这个名号就是佛心,就是无上深妙禅。我们已经安顿在这个禅上,佛心上,这就叫“此身已在含元殿,何必觅人问长安”,你已经在皇宫里面最核心的含元殿里面了,还需要去问长安在什么地方吗?就好像我们已经在北京的中南海,还需要到处打听北京在什么地方啊,怎么走啊?没必要。(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