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952|回复: 0

浅谈念佛法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6-2012 18:35:3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T

前言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才有六道轮回的业报,如何出轮回而到达佛果,是每一个佛教徒急需解决的问题。

佛陀为了解决众生的轮回生死问题,说了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修证成佛,但是在修行的路上,有难易,快慢的差别,求其最圆顿,最简易,契机契理,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最为捷径者,即是可以带业往生的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是释迦为末法时代众生所说,是文殊和普贤所指归的,是马鸣和龙树所弘扬的,是匡卢、天台、清凉、永明、莲池、藕益之所倡导的,在百千法门中,特地拣出此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出樊笼的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在当念佛教诸宗中是最容易成就的一种,正是由于它的方便易行,简单稳当,使得人们欢喜修学,信受尊奉。

一、净土宗的缘起
(一)净宗起缘入其中土的发展
《无最寿经》中记载说:“世尊在灵山法会上神态愉悦,通身放光,光色晃耀数千百变,光中还映现出十方佛刹,殊妙异常。尊者阿难睹见这前未见的瑞相,便恭敬禀佛:“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愿为宣说。”世尊对阿难的这一启问,非常赞叹:“善哉!善哉!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阿难这一问的功德之所以有这么大,就在于把念佛法门问出来了,未来一切众生皆因念佛法门而得横超生死,圆成佛道。

念佛法门是释迦牟尼佛看到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机低劣,修其余法门难以成功,故特地放光现瑞,为末法时期的众生而说了这个法门。

净土宗在中国的创立,则是在晋朝的时候。在江西庐山东林寺有一位慧远法师,以他的学说德行在当时无人不敬,被称为当时佛教界的大德,他在东林寺建立了莲社,与一百二十三人,期愿念佛往生西方,由那时起念佛法门渐渐普及并且为广大佛弟子乐于修持,大概也是从那时起,在中国大地上也流行着“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说法。可见念佛法门在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于是净土宗就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地迅速发展起来了。

(二)中国净土宗祖师了传承
佛法传到中国以后随着佛教经典的翻译,净土宗的经典逐渐完备,因此,净土法门才得以发展,净土法门收机甚广,又容易成就,所以在不同时期,不同朝代,净土宗的高僧大德层出不穷,在当时慧远法师没有开宗立派的用意,但期同愿,无取传承。本宗虽流布广泛但没有师资授受的系统。直到宋代四明的宗晓法师将把不同朝代同修净业而又功德高盛的几位大师立为净宗七祖,次第为: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三祖南岳般舟承远大师、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师、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七祖杭州昭庆省常大师。中间经过元明清的追加,在民国的时候,由印光大师再立净宗十二祖,即加上宗晓法师立的七位祖师外又立八祖杭州云栖莲池大师,九祖北天目灵峰藕益大师、十祖虞山普仁截流大师、十一祖杭州梵天省庵大师、十二祖红螺资福彻悟大师。印光大师往生后,四众弟子加推印光大师为十三祖。这不过时景仰先德,并不如宗教家的师资相承,而是由后来的人以其对净土法门的弘扬及贡献而推为祖师的。

(三)净宗在现实生活中的特殊因缘。
随着社会的前进,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越来越强烈,人们忙于奔波应付各项事业,很少有空闲时间静心,端坐读诵经典,而念佛法门以其简单易行的方法,特别适应现今未法时代众生的根机,他之所以当今时代代如此契机契时,就在于它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讲的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因一句阿弥陀佛人人会念,随处了随地都可以念。在知识暴发的今天,人事纷繁,八面应酬的情况下,在家仍不妨念佛,念佛更不影响的世事,正如古德所说:“竹密何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确实如此。净土法门教人只要具足真信切愿,然后二六时中随忙随闲,有空则提起一句满名念念于心,信愿行三资粮皆俱,就可以伏弥陀大慈愿力,往生西方,一生成办。在八万四千法门中再没有一个法门如此方便快捷,由上可知,念佛法门现实生活是相互圆融无碍的。

现在不论是寺院长老,还是在家居士在谈论如何修证佛法时就是说但持弥陀圣号,准生极乐国土。正是因为净土宗的修持方式,最契合现代社会之时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没有时间修持佛法,净土宗还有“十念法”在《无量寿经》中说:“十念必生”。这就体现了净土法门的殊胜与方便。从以上我们就能够深刻地感受至佛陀的慈悲,为了末法时代众生能够脱凭轮回之苦,设了种种方便,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修习的无上殊胜法门。

二、净宗修行的方法论

(一)净宗与其它宗的融合与歧异
念佛法门是贯通于各宗的,自宋初以后,禅宗、天台宗、律宗、华严宗等的学者,多兼弘扬净土法门,因而形成了一种台净融合,禅净双修,净律合一的思潮,如法眼宗的永明延寿即被后人尊为净土宗第六祖他盛唱禅净合行说;云门示的天衣义怀及其弟子慧林、宗本,均密修净业,并着《劝修净土说》,以上诸师都是禅净双修的行者;而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更密切,所以天台的学者多修净业以期往生。尤其是知礼尊者的弟子本如的系统,更盛行净业。本如亦仰慕庐山之风结白莲社;禅宗即有灵芝元照,他读诵《观经》和《普贤行愿品》结莲花净土念佛社,以弘净土;华严宗有长水子璿,五台承迁等。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的一分,与净土法门有密切的关系,故华严宗大德修习净土法门者也很多。由此可知净土宗自宋以后,成为诸宗学者共同同修学的中心。
净宗虽与天台宗、禅宗等有融洽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如天台宗典籍浩如烟海,名相之多,令初学是望佛的思想,是超言说超理论的,在修证上是全靠自力,接引的人根机比较高,必须是上根利智者才能领悟,一般人很难走进其中,即使能走进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指点,往往会不容易修证。有的教派的净宗比较起来就大不相同了。如密教谓大日如来所说金、胎两部教法,是为法但对坛场,法器、供养、仪规、传承、加行等都有严格要求和规定,并要经过精勤艰苦的加行方能成就,它没有净土宗容易与单纯。
人生短暂,转瞬即逝,加上福德因缘的缺乏,很多的时候我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接受一个理论繁琐,行又艰难的法门,即使有一些收获和受益,却又老死将至,无所适从了,就是阿赖耶识保持种子不失,但生死大海的流转,不知种子何时有缘现行才能再来学佛,而净土法门却是不手容易,只需具足信愿行三条件,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所以而对生死的逼迫,所以只有选择净土念佛法门。

(二)往生净土的资粮
净土法门易行难信,要想往生极乐世界,首先要对西方净土建立坚定不移的信心,确信有此法门,有西方极乐净土,然后发愿往生,切实实践,修持必然能成就。下面对三资粮分述如下:

1、信:对西方净土的实有弥陀愿力不虚和念佛必定可以往生,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这可从三点坚定信心:

(1)信释尊所说不妄;念佛法门是释尊无问自说的,在弥陀经中特别的经我们指出:“从是西方,过十万亿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佛陀是亲证诸法实相的智人,他的教法绝对没有错误。

(2)信弥陀愿力不虚;极乐净土是弥陀愿力所成,弥陀因中发了四十八大愿庄严土摄受众生,在弥陀四十八大愿中有一大愿说:“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证明了弥陀广大弘深的愿力,庄严了极乐净土,这净土又是十方诸佛出广长舌,说诚实言,所共同赞叹的,所以应该决定信六方诸佛无诳语弥陀愿力决定不虚。

(3)信为因必感果;佛说一切法皆不离因果,在些土念佛便即种下了净因,若加以切愿和力行,将来一定能往生净土。

2、愿:有了信心之后,还要有恳切的誓愿,方能往生,如果是有信无愿,弥陀虽欲接引,也是无能为力,故应该发愿远离此土,往生西方愿弥陀接引,愿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有愿往生才有把握。

3、行:即是依愿起行,也就是至诚恳切地常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乐国土。”可见行门也就是将信愿具体落实在念佛行持中。

信愿行是往生的亲因,关键,核心。《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说:“若无信愿,终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往生之理,一定要深集切愿实的基础上渴爷弥陀的摄受。浅浮的行,空洞的愿,虚伪的行晃会与弥陀佛了愿力的契合的。所以净土行人在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中,有信有愿,加上称念阿弥陀佛,自然就会达到净土的目的地。

(三)自力与他力相结合
往生净土有二力,一是靠弥陀愿力接引可以带业往生,是他力:二是靠自己的信愿为自力。佛陀宣说的他力接引,是针对娑婆世界众生的福薄障深而给予的特别观照。即烦恼惑业没有完全断掉,只要具足深信切愿老老实实的念佛求生西方,就可承佛接引,带业往生。关于这个问题,自古至今,人多怀疑,在《弥陀经》中,释迦牟尼佛也说靠阿弥陀佛神力加持,愿力接引是世间难信之法。《弥陀经》中,他方诸佛为释迦牟尼佛能在这个世界度众生,大为赞叹说:“彼诸佛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可见在五浊恶世的众生修行不容易,没有办法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一定要依靠佛力的慈悲加被,方可出轮回。

经中还记载说:过去有一国王问沙门说:“念佛之人,可以靠弥陀愿力带业往生,此事难信。”沙门对王说:“大王,大石置水必沉,若以大石置大船上,不但可以过河,还可以过海。当知众生有业必致堕落,如大石置水必沉,念佛之人,仗承弥陀愿力接引往生,乘佛大愿船,故得仗佛慈力带业往,亦如大石置船不觉,可运到他方。由上可见他力接引真实不虚。

但是今天的社会物质条件发达了,人们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能够相信靠阿弥陀佛神力加持带业往生外,还须要自力的修行,自力修行取决于诚、敬、专、精:

(1)诚与敬:诚:印光大师临往生前对弟子们的最后开示:“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念佛才能带业往生。”敬:以恭敬心对待三宝,以恭敬心礼阿弥陀佛,口专称阿弥陀佛,意专想阿弥陀佛。常恒如是,业障日消,慧光日益增长。

(2)专与精:世出世法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专、精。专者用志不分;精者纯而不杂,念佛行人贵在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念佛功夫深浅与专精密切相关。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念佛之人只有真信实行,精勤念佛临命终时,才有希望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假若众生不念佛,不修福单靠阿弥陀佛愿力带业往生则三界六道众生早已往生,不应该现在还在此界受苦了,所以念佛行人要具足三资粮,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偷工减料,或走后门的,就是佛菩萨恐怕也不能代替你去完成。古德说:念佛生西,如蚊蝇附骥尾才能生上去,专心致志的念佛亦复如是。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法门,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心、愿力、净行之行;另一方面更要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有了自他二种力量,纵使自力不够,还有佛力可以依靠,所以说自力与他力相结合方为修行之要道,成佛之稳当。

(四)念佛的修持方法
念佛法门历代信仰者根据实际的情况,总结了许许多多的修持方法,使后世净宗学人得径借鉴少走弯路,而莲池大师把念佛的修持方法归纳为四种:

(1)实相念佛:即是观自身及一切法真实自性,修此所得的是真如三昧。此念佛非上上根器不能悟人,中下两根不能普被,故在净土法门中很少提倡。

(2)观想念佛:即是观佛相好,对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的依正庄严,作十六种观法,若观行纯熟,则开目闭目睹都是极乐,修此所得的是般舟三昧,但因观法微细深化改革玄,非寻常之事,故不能普被三根。

(3)观像念佛:即是观察如来塑画等像,然后系心专想,持佛身相好,于一心而端坐,此念佛与观想念佛相似,持之较难故不能普被三根。

(4)持名念佛:即是执持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不论上中下根,但能专心,而念无不成功,念到一心不乱时,妄想自除,所得的是念佛三昧。

在这四种念佛法门中有难易之分,只有持名念佛经过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的结果,已成为最普遍而深入民间的佛法。灵峰大师说:“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只有信愿专持名号,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印光大师说:“九法界众生舍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有一切的法门无不从此净土法界流出,一切修行入道的途径,莫不归于净土法界。”

(五)往生净土的先决条件
《阿弥陀经》云:“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由此可知,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必须要有善根,福德因缘。善根是指发菩提心,持名念佛,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福德因缘是指受持禁戒,广作诸善,勤修三福。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福浅深境界可分为:人天福、二乘福、大乘福,三福含摄了五乘佛法的一切善行功德。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慈心不杀包括自己不杀,劝人不杀,积极放生,护生。十善业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为无上菩提本,我们皈依之后就要严持三皈五戒,受了八关斋戒,沙弥戒或菩萨戒、比丘尼等戒都要严格地去守持戒条。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同修要帮助她,劝他勇猛精进,要发大悲心,广度众生。

净业三福含摄着十方三世诸佛教化法界众生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上报四重恩,及三皈,众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等,所以净宗行人要想往生西方必须要做到三福。

结束语
念佛法门,广大无边,犹如法界,究竟圆满,若似虚空,是释尊一生一世教化众生的特别法门,是三世一切诸佛总持一切法的要道途径,故在中土各宗里面,是最得最多娄的信仰,获得最普遍的流传,势力也是最为宏深的。正是因为念佛是最简单的修行方法,愚夫愚妇,目不识丁者皆能修;念佛又是高深的学问,无信根者,虽才学八斗亦不能入。印光大师说:“净土净法门是无上法门,阿弥陀佛,理事相即,光寿无量。佛中之王,光中极尊,法界之体,诸佛之身上。”可见念佛往生净土一法是最圆顿,最了义的殊胜方便之无上大法。古人云:“念佛一句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恒沙。”这是何等殊胜,我等应深信,发愿,一心称念念阿弥陀佛,更重要的是在人跨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要通过网络传佛号之伟大,让无数的人们知道念佛法门如此殊胜易行而欢欣求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