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我与轮回
庄春江
轮回与业,在印度的文明中,是自《奥义书》以来,诠释生命现象的两个重要观念(真心梵我论、业感轮回说)之一,这是说:「生命在无限的相续中,依自己的行为,创造自己未来的身分。」这样的观念,不但成为印度传统文化的一部份,而且为佛陀(佛教)原则上所接受,并且随着佛教的传播,深远地影响着现代的许多人,印顺导师在其《印度佛教思想史》中,称之为「业感的轮回说」。
我,在印度《奥义书》的思想里,有「第一人称单数代名词」、「常识的分别我见」、「哲学的、宗教的分别我见」、「俱生的我见」、「俱生的我慢」等多重含义,但在中文的翻译上,都同样地翻译成为我,这是中文上比较不容易清楚表达的。如果简要地归纳,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代名词的「我」,与哲理上的「真我」。而真我,即含有实在的、常住的、独存的内涵。佛法所主张的无我,主要的,是在否定此真我的存在,不管是早先佛陀时代所常说的人(有情)无我,或是后来大乘佛教所重的(一切)法无我(空)。这是佛法所不共于外道的核心教说,也是佛教三法印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般接受业感轮回说的人,很容易就会进一步地进入到「是谁(什么东西)在轮回」这一层问题。 《奥义书》主张:在生命的轮回中,有个真我为轮回的主体,称为「真心梵我论」。真心梵我论的确能满足多数人根深蒂固,寻求归宿感的需要,而成为一时的风潮。然而,依《杂阿含第369经》的描述,佛陀以及过去六佛,都是洞察了生命的缘起(顺、逆观察十二缘起),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缘起就成为佛教与其他外教不共的特质,也是佛陀正觉之后,教化众生的一大重心。依缘起的主张,必然会归结到主宰与真我的否定、无我的结论。而佛法依缘起中道所主张的无我,否定了常人所习惯的依靠,这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如依《杂阿含第58经》的描述,佛陀的时代,就有比丘(异比丘)在佛陀说法时,心里面有这样的疑问:「若无我者,作无我业,于未来世谁当受报?」《中阿含第62经——频鞞娑逻王迎佛经》也描述有摩竭陀人在佛陀说法时,暗自里想:「若使色、觉(受)、想、行、识无常者,谁活?谁受苦、乐?」
到了佛灭百年(约—三○年),印度佛教开始分化,进入到部派佛教时期。在这以后的两百多年间,各部派对生死轮回、业报流转过程等问题,持续得到多数论师的关注,而论究从死到生如何转移,中间是否存在某种状态?这个状态的性质又是如何?这样,多数的部派,都不免涉入了探求一切法「自性」(自体之本性、各自具有的体性)有、无的形而上哲学领域,以及「本识」思想的开发与论辩。这些思想的发展,并且继续影响往后大乘三系思想的开展。
佛陀对于生命从死到生的描述,在汉译的《阿含经》中,有几种不同的翻译:最常用的是「识」,其他的有「异阴相续」、「与(余)阴相续生」、「神识」、「识神」、「精神」或「神」、「香阴」、「意生身」等,但在南传的巴利文《尼柯耶》中,与之相对应的经文中译(高雄元亨寺译本),则只使用「识」(《S二二‧八七——跋迦梨》、《M‧三八——爱尽大经》) 、「心」(《S五五‧二一——摩诃男》)、「康达婆」(《M‧三八——爱尽大经》)等。不过在汉译《阿含经》中,对「识」、「神识」、「神」,乃至「香阴」是什么,也没有特别作进一步的描述与解说,或许当时更注重的,是从死到生驱动力(集)的探讨,以及更关注于如何止息这个驱动力的修行方法(道)吧!部派时期的论师们,或依据《阿含经》等传承经典与禅修体验,开始出现「细心」说,来进一步解说心的微细状态。然后继续发展出「假名我」、「根本蕴」、「集起心」、「不可说我」、「穷生死蕴」、「有分识」、「根本识」等说法,乃至于后期大乘的(杂染)阿赖耶识,与(清净)如来藏说等不同的思想体系。这些说法与思想体系的建立,都或多或少是为了生死轮回而立论的。
不论用怎样的名称,建立怎样的立论体系,总是在适应不同根性众生的理解(契机),而最后目的,则当期望将之引导进入趣向解脱的修行(契理)。让我们再回头来看佛陀对「谁当受报?」「谁受苦、乐?」的回答:佛陀在《杂阿含第58经》,以五蕴「无常、苦、非我、非我所」回答异比丘;在《中阿含第62经》,以「众生因缘会相连续」回答摩竭陀人。佛陀的回答,没有直接说明谁在受业报,表面上看来,好像答非所问,其实,佛陀是直接从问题的根本错误处——我见,来着手纠正的:在过去的生命里,没有一个实在的、常住的、独存的内涵,不管称他是我、真我、灵魂、实我、自性等的;在当下的生命中也没有;就是将来从死(这一期生命)到生(下一期生命)的过程中也不会有。在生命流转的任何时空里,经由蕴、处、界的交互作用,不断地有新的业力生成,旧的业力消逝、潜存。业力,是「经验的反应」,「生活的遗痕」,也可以理解为「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是在自己的心、意、识中作用,乃至从此世(生)至他世(生),不断地消长、变化着。若就积聚、记忆的作用,说是心;若就对来生爱染、执取的作用,说是识(有取识)。但不管怎么说,这当中,不存在任何恒常、不变的部分,可以视为真我的。所以,佛陀会在《中阿含第201——嗏帝经》,呵责嗏帝比丘「今此识,往生不更异」的说法了。
为了方便说明与理解,对爱染有余的众生,从死到生的过程,说是以某种状态的生命形式衔接相续、流转轮回,也并无不可。只要能认识到这个状态,不存在实在、常住、独存的内涵,在任何时空下,都是随顺因缘,无常无我的,那么即使称他是「神识」、「假名我」、「根本蕴」……等等,似乎也都无妨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