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632|回复: 0

慧门禅师--谈修行点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8-2012 19:08:5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T

慧门禅师--谈修行点滴 -- .


当我们在修禅打坐时,许多人都在追求境界,这对修禅的人来说,是极为危险的事,也是最可怕的事,因而,有些人因怕出现魔障。有许多人因出现魔障时,最佳的藉口就是放弃修行。

在修行上,我们要借着宗门下师父的引导,打破自己的所知障,是很重要的。目前整个佛教界的大问题就出在这里:学问稍微好一点,看得懂义理,就依文解义,解到最后,以为自己的境界就和所解说的一样!其实,自以为是的解说,和原来的文义相差十万八千里,错得很离谱了!

问:如何知道自己在修行路上有没有趋向佛道?

答:一般人不容易知道。因为很多人都在求感应、求境界,以为有境界就是好得不得了;如果因此而执着境界,就走上岔路了!最好就是用禅宗的方法: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不管遇上好坏境界,话头一提,就把它砍掉,这最有保障,没有其他别的方法了。否则,一旦喜欢追求境界,就麻烦了;但如果因此害怕境界,也会因而懈怠而不敢打坐,例如打坐若有魔出现,就会给自己找借口,不再修行啦!

所以,修行必须“藉教悟宗”,例如参考《楞严经》所讲的魔事,了解可能发生的状况,就不会被境界所惑。“藉教悟宗”最早出现在达磨祖师的入道四行观里;圭峰宗密(780-841)也特别强调,他那个时代禅宗非常盛,他提出“宗”与“教”的平衡途径,目的在指出:没有教的基础、没有义理做背景,有时修到最后会变成狂妄,还以为自己已经从宗门下顿悟。但是,若只在教理上一直参、一直研究,却不实践、实修,最终也只是达到义理的境界,还是佛陀的,不是自己的。

问:研究教理怎么会变成所知障呢?

答:在修行上,借着宗门下师父的引导,打破自己的所知障,是很重要的。目前整个佛教界的大问题就出在这里:学问稍微好一点,看得懂义理,就依文解义,解到最后,以为自己的境界就和所解说的一样!其实心境和解说的境界,离了十万八千里!因此古往今来才会满街都在修口头禅,很难找到一个实修的人。所以,《楞严经》、《楞伽经》、《圆觉经》、《六祖坛经》、《金刚经》以及般若系统的经典,对修行都很重要,都可以作为参禅依据的教理。

举个例子来说,《楞严经》中讲“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要怎样一步步去修?现代人往往被文字绑住,而忘了实地去做。又如禅宗祖师和古德的语录,在文字上都很优美;只因为现代人文学造诣不够,虽然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整段的意思就不懂啦!最后的结果就是依文解字,用自以为是的经验,来解释经文的涵义。其实,自以为是的解说,和原来的文义相差十万八千里,错得很离谱了!

问:有的师父要徒弟“把生死交给他”,是什么意思?

答:从佛法来说,所谓解决生死大事,就是能够了脱生死,不再轮回。而轮回,远一点说,就是一下出生为人,一下出生为狗,一下又出生为别的什么,那是很苦的!现在我们来学佛、参禅,就是要靠自己的修行,跳脱这种情绪的浮动,离开这种轮回。例如,对于妳的喜、怒、哀、乐,别人能帮妳忙的,只是教妳方法,让妳用这方法去跳脱喜、怒、哀、乐;别人是不可能给妳喜、怒、哀、乐的。师父也一样,他能做的,顶多是教妳方法而已,重要的是自己要去做、要去修才行。

送穷迎富去! 离苦得乐去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