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701|回复: 0

鲁迅刻印百册《百喻经》为母祝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8-2012 19:10:2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鲁迅刻印百册《百喻经》为母祝寿 -- 【特别报道】 图与文:天鸣

鲁迅(1881年—1936年),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先生原来也是一名佛教徒。他一生读过不少的佛家著作,甚至为母祝寿,还亲临金陵刻经处,出资刻录《百喻经》一百册,作为母亲的寿礼。

于去年底到南京,走访南京淮海路金陵刻经处,并与该处的常务副主任肖永明先生作了一次访谈,肖先生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鲁迅先生曾要求该处刻录百册《百喻经》,作为母亲的寿礼。

鲁迅的挚友许寿裳①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写道“民三 以来,鲁迅开始看佛书,用功很猛,别人赶不上”。“民三”②就是指1914年,看这一年鲁迅先生所写的《鲁迅日记》,他在书中清楚地写道,曾经请购了《释迦成道记》、《金刚般若经》、《发菩提心论》、《大乘起心论》等佛教书籍达八十余种。这些佛书,除了他自己读外,还不断地往家里寄,同年4月他寄了《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三册,六月再寄《佛教初学课本》等,七月寄《起信论》等七本,接着再寄《续高僧传》等。

1915年7月,鲁迅先生不但深读《百喻经》,还逐句校对高丽本《百喻经》,并在书后记下“以日本翻刻高丽宝永己丑年本校一过,异字悉出于上。”《百喻经》又名《百句譬如经》,是佛教寓言集,古印度僧伽斯那着,朝齐时印度来华僧人求那毗地译。在1915年鲁迅为母亲祝寿,特地托金陵刻经处刻印《百喻经》100册,前后汇款洋银六十元。印刷完成后,尚有6元余资,再拨刻《地藏十轮经》。从此之后鲁迅先生经常把佛经,特别是《百喻经》送人,在1916年5月他就送了一本《百喻经》给朱造五③,可见佛教书籍在鲁迅心目中的地位。

鲁迅先生在1916年再次请购《净土经论》、《妙法莲华经》等书外,还买了大量的寺碑,庙碑、塔铭等佛教碑帖,同年他花了13个晚上抄录《法显传》共一万二千九百余字,同时写入他的日记中。1936年鲁迅先生评论了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④,他在文章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认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而有力地驳斥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调,指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

鲁迅与佛教的关系并不始于1914年,不仅此前他的“书帐”中就已记载购过佛教书籍,而且他年幼时寄名佛寺,拜长庆寺住持龙师父为师,师父赠以银八卦一件,上镌“三宝弟子法号长庚”。1936年已享盛名的鲁迅写了《我的第一个师父》⑤一文,怀想“半个世纪以前的最初的先生”,感到“我们的交情依然存在的。”

注释
①许寿裳(1883年~1948年),字季茀,号上遂,绍兴赵家坂人。传记作家、教育家。早年就读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1902年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与鲁迅认识,成为终身挚友,1937年与周作人共同编撰《鲁迅年谱》。

②“民三”就是指“民国三年”,即1914年。

③朱造五(1883-1961),江苏昆山人,名文熊,字造五,语言文字学家。

④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10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文中加粗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察机关删去了的。

⑤发表于1936年4月《作家》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作者生前开始编集,后经许广平编定,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出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