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荤八素 于 19-9-2012 21:02 编辑
义顺7道第174座组屋12年来都有住户高楼倒尿,墙上留下污迹,每户人家把开启式窗户改成滑动式,避免被波及。(叶振忠摄)
想要在家里好好休息,邻居却不断发出噪音。 晾在窗外的衣服好不容易晒干,却被楼上邻居的湿衣服弄湿。 走廊被邻居堆满杂物,阻碍通行。 高楼居民往窗外泼尿倒粪,低楼居民天天遭殃。
……
这些不时发生在组屋区的滋扰事件,也是许多邻里纠纷的起因。
但是,因为这些行为不抵触刑事法,因此,备受困扰的邻居们即使向警方、市镇会或HDB投诉,很多时候也无法很有效的制止“邻霸”冥顽不灵的恶行。
HDB去年接获的邻里纠纷事件,比过去2年多。
面对越来越多的邻里纠纷,外交兼律政部长尚穆根日前在面簿上留言说,邻里之间的纠纷已存在多年,但与几年前相比,人们现在更不愿意去容忍邻居的行为。
“这类行为虽然多数算是社会骚扰,但并不违法,警方无法有效制止。法律方面,目前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可解决问题。”
尚穆根建议,探讨立法制止居民的滋扰行为,明文列出哪些滋扰行为是违法的,并以法律制裁违法者。
赞成者:比较有效的做法
针对“应不应该立法对付邻霸”,本报进行了一项10人抽样小调查。调查显示,支持和反对的民众各占半数。
支持立法的人,多数是认为立法会比较有效。
淡滨尼集选区议员马炎庆也察觉,邻里纠纷有增加的趋势。他赞同立法管制,并[关键词屏蔽]齐下地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公德心。他说:“这和《赡养父母法令》相似,立法管制可以让居民有采取行动的管道,带来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可从中培养居民的公德心,学习彼此体谅。”
反对者:缺乏人情味的做法
不支持立法的受访者则认为,外国人经常嘲讽 新加坡是一个“罚款城”(fine city),什么事情都用法律来约束,所以,我们今后应该尽可能朝“越来越少法律约束”的方向前进。而且,受访者认为,凡事都用法律约束,会让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
摩绵加冷集选区议员潘丽萍就认为,可以把框架制定起来,但使用这样的框架来制裁邻居,应该是逼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一个对策。
“邻居之间发生纠纷,应该心平气和坐下来,大家试着多去了解对方,而不是动不动就用法律来对付邻居。”
邻里纠纷,如何处理?
○本地情况
在现有的制度下,面对邻霸的滋扰,居民一般会报警,或向市镇会及HDB投诉。除此之外,居民也会找议员或基层领袖协助,但是,涉及纠纷的双方往往各执一词,导致调解工作不容易进行。
调解不果时,只好转介到社区调解中心。社区调解中心去年调解了338起邻里纠纷案件,占总调解案件的57%。今年上半年则协调了161起邻里纠纷。
只涉及双方的邻里纠纷,HDB不会采取执法行动,但是,如果发生持续影响一群居民的公共滋扰事件,HDB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会考虑强制收回组屋。HDB曾在1990年充公一个组屋单位。该名屋主被法庭宣判行为失检,但是,他被罚款后依然故我,HDB最终不得不介入,强制收回他的组屋。
○国外情况
一些国家会用法律来解决邻里纠纷,如:南非、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这些国家有所谓的“社区法庭”(community court),主要审理邻居之间的纠纷。
社区法庭常见的邻里纠纷包括:邻居孩子太吵、侵犯到邻家的停车位、邻家的孩子损坏居住环境、邻家的花草树木太长、太杂乱,影响到左邻右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