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春江居士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一节 佛陀之所以为佛陀
人间的佛陀
佛陀到底是修了什么,体证了什么而成为佛陀的?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又经历了怎样的修学过程?其中的关键内容又是什么?从这些问题切入,开始逐步地探索,对有意了解佛教核心教义的人,或者有心进一步学佛的朋友,都将会很有帮助。
*
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超过二千三百年了[1],我们是不可能再向佛陀当面澄清这些问题了。不过,当时曾经跟随在释迦牟尼佛身边学习的学生,以及这些学生的学生,记录了他们的听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提供了我们相当有价值的参考。这些流传下来的资料,就是为数众多的佛教经典,而其中的《阿含经》[2],已经被证实为现存最早的佛典,尤其值得珍惜与重视。倘若我们要对佛陀与佛法有如实地了解,就不能轻忽了这一部分的资料。
*
在进入探究佛陀成佛前修学内容之前,有必要先确认释迦牟尼佛,到底是传说的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人?这是因为「神格」与「人格」的差异,会对我们了解与学习方向的把握,有所不同的缘故。如果是神,那么人与神关系建立的这一个方向,就必须多加考量;如果是人,那么,以同是人类的经验与实践这个方向,就显得十分重要。从佛教经典的记载上来看,释迦牟尼佛曾说:「我也是人,父亲名叫真净,母亲名叫摩耶,出生王族。」[3]很明确地向波斯匿王[4]表明自己是人类。再从近代考古发掘出来的资料来看,西元一八九八年一月,法国人匹沛(W. C.Peppe),在北纬二十七度三十七分,东经八十三度八分,也就是在今天尼泊尔南部边境的毕波罗瓦(Pi^pra^va^)地方,掘得释迦族所供奉的释迦牟尼佛部分遗骨[5]。西元一八五一年,亚力山大康宁汉(Alexander Cunningham),在中印度波帕尔(Bhopal)地方的桑淇山(Sanchi)宝塔群内,也发现了尊者舍利弗和尊者目揵连的遗骨[6]。而这两位尊者,正是佛教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圣者,也是释迦牟尼佛座下最重要的两位学生。一八三七年,普林斯(Prinsep)终于解读出自西元一三五六年以来,陆续出土的阿育王刻文[7],佐证了佛教早期典籍的一些记载,也确认了岚毗尼园,即现今尼泊尔德拉区Tarai地方,为佛陀的诞生地。历史上为父母所生的释迦牟尼佛,可以说在近代已经被充分的证实了。即人成佛的释迦牟尼,成为「所有的佛,都在人间修成」[8]这个经典记载古老说法的最佳典范。
*
释迦牟尼佛的可靠生平
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人们称他为悉达多太子,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统治者。当时,他处在两种文明交错激发的时代:属于雅利安人[9]传统的、西方的、《吠陀》祭祀信仰的婆罗门文化[10],以及非雅利安民族革新的、东方的、《奥义书》理性思辨的剎帝利文化[11]。不同文化的激荡,成就了一个思想自由,朝气蓬勃,有利于探索人生真义的环境。悉达多太子生长在皇室中,生活富裕,自幼在宫中学习传统的婆罗门文艺和武技,为王位的继承而准备。十六岁时,与耶输陀罗公主结婚,后生得一子,名罗[目+侯]罗。然而,受到当时探求人生真义,寻求解脱风潮[12]的影响下,于二十九岁时,舍弃富裕的生活,离开皇宫,选择了出家求道的沙门[13]修行生活。
*
释迦牟尼佛的修学历程
修行生活的第一阶段,是禅定的修习。禅定是当时东方非雅利安民族的文化特色,与苦行一样,是当时沙门修行者的主流风潮。离开皇宫以后的悉达多,先后跟随了两位老师,很快地修到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仍然不觉解脱[14]。于是,转而进入苦行林,以断食、少食、闭气、睡钉床、倒立、日曝、坐冰、……等等方式修苦行,寻求涅槃解脱。六年过去了,悉达多仍然没有能从中得到解脱[15]。禅定与苦行都失败了,不与涅槃解脱直接相关。三十五岁那年,悉达多放弃了苦行,重新恢复正常饮食,调养了身体,来到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回到身、心观察的理性思惟,专精禅思。这次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有了决定性的突破。当他从菩提树下起来时,就是后人尊称的释迦牟尼佛了。
到底菩提树下,释迦牟尼佛修证的内容是什么?依经典与律典上的记载[16],和过去诸佛一样,释迦牟尼佛从人生的苦迫开始观察思惟:人的老病死,忧悲恼苦是怎么产生的?就这样一路追查下去,经逆向探索,顺向求证,确认了有情[17]生命流转的展现,都不离「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法则,同时也了悟了什么是生死流转的推动力,进而体证了「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止息,也就是从生命缘起的观察中,体证了苦、集、灭、道。而所谓真正的止息,是生死流转动力的止息。推动生死的力量止息了,在这一生结束后,就不会再有下一辈子的生与死,而在当下以及往后的任何时刻里,一切忧悲恼苦都止息了,这就是解脱,就是涅槃。
引导悉达多成就解脱的,就是「缘起法」。经上说,过去诸佛,同样地也都经由这样的观察与亲身
经验而成就,一方面表示了佛佛的平等,另一方面,也表示了这缘起法具有稳定的再现性、必然性、不变性、普遍性与真实性,是不论有没有被发现,都一直存在那儿的真理[18]。
*
缘起法的理则与内容
缘起法的理则,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表示了一切的存在,都需要因缘的聚集,是条件的存在。反过来看,因缘消散,条件不再俱足了,就不会存在。也就是说,不会有那种「独一创始的」、「永恒不变的」、「真实坚固的」东西;不会有创造宇宙的主宰神;不会有万物起源的第一因;也没有永恒不变性质的真我。从时间前后的关系来看,只是不断变化的「相似相续」,从自他的关系来看,存在着高度依赖的「辗转相依」。这样的真理,普遍适用于万事万物,没有例外。不过,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专注的范围,是与我们身心相关的活动与反应,目标是要彻底地解决这处处缺陷、不圆满的苦迫[19]人生,而不在于其他宇宙环境、物质器具的种种。
人生的忧悲恼苦,总在这生老病死中。生老病死,从比较长时段的宏观角度来说,可以是指我们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20],这一部分,我们留待〈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一节中讨论。从比较短时段的微观角度来看,也可以指眼前一个身、心反应经验的升起、变化、消失[21]。为何会出生?为何会生起?生的推动力量是什么?是一种蓄积力量的成熟,佛典中将之称为「有」。这种称为「有」的积蓄力量,与过去行为、习惯留下来的潜力,也就是《奥义书》以来所说的「业」,有很密切的关连。例如,发生开口骂人了之前,先有一种骂人的冲动;一种驱使力量蓄积成熟。一旦这种力量蓄积成熟时,即使想阻止也来不及。而这种冲动,不离过去经验与习惯的滋长,也就是俗称的「业力」影响。骂人的「生」是如此,生命的诞生,也是这样的模式,所以说:「有缘生」。
*
为何会「有」?有的原因在哪里?是因为升起想要完成它的拥有感,佛典中称为「取」,我们常说的「执取」、「抓取」,就是这样的意思。怎么会有这种拥有感?是因为爱!顺自己意思的爱,引发正面的占有冲动。相反的,违逆自己意思的爱,是爱自己所爱而排斥这个违逆,爱此因而恨彼。爱与恨,实在是一体的两面,不同角度的展现。爱此恨彼的结果,引发负面排斥的冲动,也还是一种「完成排斥」的执取(拥有感),所以说:「爱缘取,取缘有」。
*
爱从何来?爱是来自于内心的感受,简称为「受」。感受的种类,可以有好多种分法,最常用的,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22]。苦、乐的感受,当然是从自我为中心出发的反应,合我意的(顺我),当然是乐的感受,不合我意的(逆我),就成了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可能是浑然不觉的不清不楚,也可能是已经离开了自我中心衡量的平静。
*
怎么会有感受的生成?是因为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触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的身心反应。六根的前五根,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有看、听、闻、尝、触觉的功能[23],意根除了统摄这些功能外,还负责统摄心中内在的感受、思考、意向功能。所以当我们的六根触对六境,当然不只是接触而已,我们会从这些接触中,依着过去累积的经验与记忆,了解、认识这些境界,然后这个新完成的认知,即刻又转入累积的经验记忆之中,成为下一次认识境界的比对参考。从接触境界,到认知境界,合称为「触」。我们认知了境界,是指这个境界对自己有了一定的意义,就会接续到合不合我意的评量,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就依此而升起。所以,爱的形成是因为有感受,感受的升起是因为有「触」,触的生成,是因为有六根的触对六境。从认识境界来说,六根为六个身、心交感活动发生的处所,所以,佛典中也称之为「六处」。又因为是长在身上的,是内在的,所以也有称为「六内入处」的。以人类的常态来看,是六根具足的,而其它的有情,就不一定了,所以,有时也只泛称为「处」。这就是:「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
*
为什么会有「处」?当然是因为有生理与心理的身心和合。身心的和合,可以细分为色、受、想、行、识等五大类的聚集,简称为「五蕴」。其中,色就是指物质上的生理构造,而受、想、行、识是心理活动的分类,佛典上也统称为「名」[24],所以,就以「名色」来表示有心理反应、精神作用的生命个体。这样的生命个体,不论是一个新的和合形成,亦或是目前身、心的运作,都深深地依赖着「识」。「识」的内涵十分微细深广,一般人难以觉察,也没有现代的仪器可以做定性与定量的量测,所以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说明。大略地说,它不是物质,看不到也摸不着,主导着六根辨别六境的功能,以及经验与习惯的记忆、累积与延续。身、心靠它来延续,它也离不开身、心而独立生存[25]。就当前的身、心作用来说,根与境的接触,如果没有识的辨别作用升起,那就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不在焉的恍惚情形一样,徒有接触而不能进入有意义的认知,不能继续有往下的身心反应。所以说:「识缘名色,名色缘处」。
*
识又如何产生?识是来自于我们每一个行为,包括肢体、语言、意念行为的后势蓄积。为何会有这种行为而导致后势的蓄积?是因为无明。什么是无明?无明就是无知与错误的认知。无法完全体会生命的缘起,无法清晰地体察此与彼的关系,惯性的执着,不自禁的起贪、动怒……等等都是。这当中,又以真实的自我感,以为有一个实在的、本来的、真正的我,最为根本,这就是所谓的「我执」,佛典中也称为「身见」。我们一般人无明未除前,身心活动都离不开无明的发动,无明自然无所不在,无所不染。这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
所以,十二缘起的逆、顺观察,就是:
「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何法有故行有?何法缘故行有?无明有故行有,无明缘故行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
何法无故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26]
*
关键的无明与爱
以无明、行等十二支,来做生命缘起的观察,称为「十二缘起」、「十二因缘」,这是很详尽的观察了。其中,无明与爱如影随形,为遍布于每一支的关键,所以,也有只把握这两支来说明的,如说:「众生长久以来,被无明所覆盖,爱所系缚,不知道苦的尽头在哪里。」[27]后来,也有将无明形容为父亲,贪爱形容为母亲的[28]。另外,还有侧重于现实苦迫的说明,将爱譬喻为油灯中的灯油与灯芯,从爱开始说明,一直说到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五支的[29]。为什么没谈到无明?这是因为爱从来没有能不与自我相连,自我感是爱的根源,爱是自我感的具体展现,而自我感正是无明的最主要内容。所以,缘起的说明与观察,也不一定就非得说十二支不可,如上面说的二支、五支,乃至于九支说[30],尽管有着详略之别,但每一种说法,都能完整地展现缘起的内涵。除此而外,缘起的内容,主要在说明因果前后的相续,以及「此故彼」的条件关系,所以当然包含了此生现实种种的说明与观察,也无可回避地概括了过去生、现在生与未来生等三世流转的说明与观察,虽然这不是一般人能力所能知道的。而此生现实的种种,都从六根触对六境的认识中发展开来的,是现实的,人人可经验的修行下手处,应当特别予以重视,这部分我们留待〈六根律仪〉一节再讨论。
*
缘起甚深
缘起法深奥吗?释迦牟尼佛成就的关键就这样而已吗?喔,看起来好象也不怎么困难嘛。阿难尊者[31],也曾经是这么认为的[32]。其实不然!要能从错综复杂的因缘纠葛中,看清「此故彼」的关系,看清楚自己无明与爱的发动,明确无疑地体会: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或者:根境识和合生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而不是只根据自己部分经验推论的理解,谈何容易!看缘起生成的这一面(传统上称为「流转门」),也就是苦的生成这一面,就已经这么不容易了,何况还没有涉及问题的解决 -- 苦的止息这一层面(传统上称为「还灭门」)呢!苦的止息,要从无明与爱来止息,也就是: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这是要打破长久以来,累世积聚形成的错误习性与惯性,那是难上加难,无怪乎阿难尊者立即受到佛陀的纠正。所以说:缘起是甚深的,而能进一步相应于缘起的体证,成就解脱涅槃的,那更是加倍的深奥难见[33]。
*
佛法的特质
佛陀经历了当时的主流学风:甚深的禅定与苦行,都没有能成就解脱,很明显的,这些都还是世间之常[34],不是解脱的关键,只有与缘起相应,才能成就涅槃解脱的智慧,也只有突破时代的盲点,无师而自悟[35]于缘起法,才成为佛陀。除了甚深禅定与苦行之外,当时印度社会文化中,对人生真谛的探索,还流传着许多异样的思想:有一类认为生命就只是肉体,精神也不过是肉体所生,所以人一死百了,什么都没了,佛陀称此种论调为「命即是身」。这是承认只有肉体的唯物论,同时也是断灭论,一元论的思想。另一类认为生命是精神与物质两种可以独立分开的组合,称为「命异、身异」[36],这显然是命、身各异的二元论,这类思想往往倾向重于精神。还有一类思想,认为在五蕴身、心中,有着恒常不变的真我[37]。而在人生苦迫的探索方面,有的认为神是创造一切的主宰者,同时也决定了每一个人的命运,一切都是创造神的恩典与责罚,这类思想佛典上称为「尊佑造」。也有认为人的命运,已经被过去的业所决定了,无法改变,佛典上称为「宿命造」。还有一类认为人的遭遇,是随机的巧合,找不到原因的,佛典上称为「无因无缘」[38]。这林林总总,在在显示当时思想的多元。释迦牟尼佛所觉悟、教说的缘起法,突破当时各种纷乱思想的困局,正确地指出,人生的苦迫,是此有故彼有,是无明缘行、行缘识、……的事实,成为佛法最独特的旗帜。不论是常见、断见、一元说、二元说、唯物论、真我论、无因论,在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的照耀下,纷纷显露其误谬与不通。二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不断地看到、听到各种纷乱的思想与主张,反复地重蹈过去的错误,这就更显得佛陀发现缘起法的一枝独秀,与不同于世间的弥足珍贵了。
注解
[1]由于印度古代不重历史年代的纪录,所以文献上确定的年代考证不易。相对来说,西洋历史的年代纪录,是比较确定的。在古西洋历史中,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正巧与古印度阿育王王朝在西北印地区有交流的记载,提供了古印度年代与西洋纪年的交集。佛教经典对阿育王登基的年代,都以距释迦牟尼佛入灭多少年记载,唯亦有多种版本未定,如有一百一十六年,一百六十年,二百八十年等不同版本。今以一百一十六年计,采阿育王于西元前二七一年登基(此年代亦有二、三年差异的争议),则佛灭于西元前三百九十年。
[2]「阿含」,梵语为a^gama,巴利语同,为「传承」的意思,指的是从释尊时代所传承下来的经典。巴利文中称「阿含」为「部」(梵语为nika^ya,巴利语同),所谓「部」,是指将经典依照部类来分类的意思。《阿含经》为距佛陀入灭后约五十九年,印度佛教界于毗舍离城第二次结集后集出的经典,共有四部,依集出的先后,分别是《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巴利语称为《相应部》、《中部》、《长部》与《增支部》。而《杂阿含经》中〈修多罗〉的部分,则是早在佛陀入灭后的隔年,在王舍城第一次五百结集时,就集出了。结集是经大众集会,将听到的佛陀教导,分经、律分别诵出,经与会者共同审定,认定为佛法,然后分类编辑背诵下来。早期佛教经、律圣典,就是这样形成。
[3]「我今亦是人数,父名真净,母名摩耶,出转轮圣王种。」《增一阿含二六品第六经》
[4]波斯匿王为憍萨罗国国王。佛陀时代印度恒河流域约有十六个城邦国家,憍萨罗国为恒河中游的大国,佛陀的父亲所统治的迦毗罗卫国,正是憍萨罗国的附庸国。
[5]依多部佛典记载,佛陀入灭火化后,各处纷纷争夺遗骨(舍利)供奉,险些引发战争,最后协议分为八分供奉,释迦族人得到其中的一分。西元一八九八年在毕波罗瓦出土的石柜中,发现有两个石质容器内,全装碎骨片,而其中之一的盖子上,刻有二行波罗米(Brahmi^)文,意思是:此内所收藏,为薄伽梵佛陀的遗骨,属释迦族及其妹、妻子等所有。而波罗米文为阿育王时代,或早自西元前七、八世纪,就开始使用的古印度语言。相传那是印度商人从闪米特人(Semitie)处学来。(参考《佛光大辞典》、《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6]桑淇山附近,有十座属于西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时代的佛塔遗迹。发现尊者舍利弗和尊者目揵连遗骨的,是第三塔。装遗骨的石箱盖上,以波罗米(Brahmi^)文注记是两位圣者的遗骨。(参考《舍利弗的一生》,向智尊者)
[7]阿育王的孔雀王朝国势强盛,统辖范围几达印度全部地区。以其推崇佛教,在位期间,于印度各地竖立许多石碑,碑文内容多为赞扬佛陀事迹,以及宣扬佛法。佛教也因此而向恒河流域以外的地方,迅速地拓展开来。
[8]「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增一阿含三四品第三经》
[9]雅利安人为印欧民族的一支,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或更早时,由里海西北的中央亚细亚一带,迁徙进入印度半岛西北端的五河流域,为白色人种。
[10]《吠陀》为雅利安人的重要典籍,依集出先后,分别为《黎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与《阿闼婆吠陀》四种,后来续有《梵书》、《奥义书》的集出。这些都是佛陀出世前,雅利安人的圣典。婆罗门为雅利安人的职业祭司,在《奥义书》出现以前的雅利安人文明中,婆罗门享有最高的宗教权威,因为那个时代的雅利安人,相信有宇宙唯一的创造神,人们透过婆罗门掌管的祭祀,能够与神沟通以解决问题。
[11]《奥义书》认为人生的际遇,是决定于自己的行为,而不是祭祀。由于《奥义书》创发于东方非纯雅利安人血统的国度,是国王、武士等剎帝利统治阶层的人传出,所以姑且称之为东方的「剎帝利文化」。
[12]寻求解脱,是《奥义书》以来所形成的时代风潮。解脱的意思是:「离开束缚,而得自在。」人生的束缚,就是诸多的苦迫,离开束缚,就是所有苦迫的止息。而苦的止息,也就是涅槃(息灭)的意思。所以,解脱有时也和涅槃混用。
[13]沙门,在印度当时原来是指年老退休的人,舍财产,游历四方的修行者,是一种雅利安人传统的文化制度。《奥义书》风行以后,修行解脱风气日盛,沙门就不是年老者的专属了,只要奉行舍财产、游历四方、乞食、守戒等生活型态的修行人,都泛称为沙门,也称为比丘、行者、游行者等。
[14]「度一切识处,得无所有处成就游……度一切无所有处,得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我复作是念:此法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中阿含二0四经》
[15]「我六年之中,作此苦行,不得上尊之法。」《增一阿含三一品第八经》
[16]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者毗婆尸佛未成正觉时,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诣菩提树下,敷草为座,结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于十二缘起逆、顺观察,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缘生有老死,及纯大苦聚集。纯大苦聚灭。……」如毗娑尸佛,如是尸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亦如是说。」《杂阿含三六九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郁毗罗尼连禅河侧大菩提所,不久当成正觉。往诣菩提树下,敷草为座,结跏趺坐,正身正念,如前广说。」《杂阿含三七0经》
*
「于是,起到钴鞞罗聚落,始得佛道坐林树下,初夜逆、顺观十二因缘:缘是故,有是;缘灭,则是灭;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五分律》(大正二二‧一0二下)
[17] 有情,为佛典里的专用语,泛指一切有感情、意识,也就是有精神活动的生命,参阅〈人身难得〉一节。
[18]「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此等诸法,法住、法定、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杂阿含第二九六经》
[19]在印度的语词中,苦的意思比中文要广,也包含了缺陷、不能满足的意思。
[20]《杂阿含第二九八经》的解说,就是这一类之属。
[21]《杂阿含第二一八经》、《杂阿含第二七六经》等的解说,就是这一类之属。
[22]佛告优陀夷:「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杂阿含第四八五经》。而在解说「十二缘起」,与其他解说「受」的经中,多说苦、乐、不苦不乐三受。
[23]眼等六根所认识的六境,即称为「一切法」,感受(受)、思考(想)、意向(行)三者称为「别法处」,都是意根的对应境界--「法」。将受、想、行称为「别法处」,语见《顺正理论》。
[24]「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杂阿含二九八经》
[25]「然彼名色缘识生,而今复言名色缘识,此义云何?……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杂阿含第二八八经》展转的意思,是在时间流动下的前后相依,而不是在同一时间下的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另,《中阿含第九七经》则以识入于胎,来说明「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识」。
[26]引自《杂阿含第二八七经》
[27]「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杂阿含第二六六经》
[28]「如圣教中说爱为母,以能生长诸有情故,非余烦恼无生长能。」《顺正理论》(大正二九‧四四九上)
[29]「譬如缘膏油及炷,灯明得烧,数增油、炷,彼灯明得久住不?答言:如是,世尊!如是,诸比丘!于色取味着,顾念、心缚,增长爱缘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杂阿含第二八五经》
[30]如《中阿含第九七经》、《杂阿含第二九四经》略去六入处、行、无明等三支,《杂阿含第二一八经》略去名色、行、无明等三支。
[31]阿难尊者为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于佛陀成道后第六年,回迦毗罗卫城省亲时,跟随佛陀出家,并自佛陀五十六岁起,随侍佛陀二十五年,直到佛陀入灭,被公认是佛陀的十大弟子,多闻第一。
[32]「尔时,尊者阿难闲居独处,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此缘起甚奇、极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观见,至浅至浅。……世尊告曰:阿难!汝莫作是念:此缘起至浅至浅。所以者何?此缘起极甚深,明亦甚深。」《中阿含第九七经》
[33]「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杂阿含第二九三经》
[34]「然此苦行为下贱业,至苦、至困,凡人所行,非是圣道。」《中阿含第一八经》
「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之义。」《增一阿含四三品第四经》
「游禅世俗通,至竟无解脱。不造灭尽[迹],复还堕地狱。」《增一阿含第一一品第一0经》
[35]依据《杂阿含第七五、六八四经》的经义来看,成就解脱的有两类三种人,第一类是划时代的先锋,「无师自悟」的解脱者,称为佛。此类解脱者又分成两种,第一种是默默无闻的「辟支佛」,第二种是能教导许多学生成就解脱,并将佛法长传于世的「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第二类的第三种解脱者,则是经由佛陀教导,而成就解脱的「阿罗汉」。辟支佛为梵语pratyeka-buddha之音译,意译为缘觉、独觉。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为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之音译,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阿罗汉为梵语arhat之音译,意译为应供、杀贼、不生、无学、真人。阿罗汉也为阿耨多罗三藐三佛陀十号之一。
*
[36]「言命即是身。或言:命异、身异。此则一义,而说有种种。」《杂阿含第二九七经》
身,巴利语sari^ra,指肉体。命,巴利语ji^va,是指一般信仰中,生命轮回的主体核心。
[37]「复有如是见:命异、身异。又作是说:色是我,无二无异,长存不变。……我若取色,即有罪过;若取受、想、行、识,则有罪过。」《杂阿含第二七二经》
*
[38]「有三度处,异姓、异名、异宗、异说,……然不获利,……谓:人所为一切,皆宿命造,……皆因尊佑造,……皆因无因无缘……。」《中阿含第一三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