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离心的定义 -- 佛友【编辑室】
常听大德说,学佛一定要有“出离心”,到底什么才是“出离心”,这是我们所要明白与了解的。
“出离”就是超出脱离之意。在佛家来说,是指超出三界之牢狱,脱离惑业之系缚。也就是超脱生死轮回,成办佛道,达成解脱之境。因此,可以将出离就有境与对镜两方面来说:就有境言,指心中生起坚定的要出离轮回之心;若从对镜来说,则指四谛中的灭谛。灭谛具灭尽妙离等四行相,其中离者,以出离一切有为法故,因此出离又指永断一切烦恼。
《瑜伽师地论》中云:“复次能超恚等诸过失故,名为出离。”《佛地经论》五指出:“言出离者,即是涅盘。”可见有境是从因中说,而对镜是约果位上来说。如果单就二字从因果上说,“出”是指对整个轮回产生反感,而“离”则是在此基础上希求解脱。由此可知“出离心”就是指希求解脱轮回苦,灭尽诸烦恼的心态。就是由对世间无常和痛苦的深刻体会,而对三界轮回产生强烈的厌离,并要求从中解脱的意愿。这是在彻底认识轮回世界本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危机感和厌离思想,而不是厌离人生,希求天福的相似出离心。因此,出离心不只是一分希求离苦得乐的心态,更是一种正知苦乐的智慧。
真正的出离包括两方面:一是外在的出离,一是内在的出离。外在是指世间的五欲、六尘,内在则是对五欲、六尘的贪着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种种凡夫心。所以,我们要出离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自身的凡夫心,其实出离环境的目的正是为了出离凡夫心。所以我们不是不能接受一切东西,而是一定要有随时准备放下的心态。万法无常而不可执,为我们所用,却不为我们所有;因而,不是从表面舍弃,而是要从内心真正舍弃对它的贪着,这就是出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