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646|回复: 0

中阶禅十后记及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5-12-2012 18:49:1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T
發表者:常康

这是我第二次在禅堂的的禅期,为什么特别说是在禅堂的禅期?因为生涯中的第二次禅期是参加2011年的大悲心起愿行活动;走路对自己来说,可是比盘腿轻松许多。正因如此,在决定报名中阶禅十的当下,心中有些忐忑,能有勇气报名,还真是凭借着一股傻劲和一股想进禅堂大死一番的决心。



老实说,进禅堂的第一天就很气馁。平日在家或共修时,坐上40分钟肯定没问题,而且就在今年,经常可坐上1小时,怎么才进禅堂,就令人怀疑中阶的一支香真的只有40分吗?而且第一天晚上,身体就开始痛了。每次禅期,第一阶段都是调身,对现代的都会人来讲,这前两三天身体肯定要痛的,知道有人陪着一起痛,心中难免觉得好过些。除了痛,还有昏沉。这重重的昏沉不断将我带进梦乡,让人分不清是起妄念还是掉入昏沉。这次的禅期可真是让我深深体会昏沉比身体痛还可怕。痛是可以观的,也就能透过观的过程或不断放松,化解腿疼的问题;加上自己这把硬骨头用双盘坐姿,放腿不易,有时硬是能疼过一支香。昏沉对我而言则无从观起,而且,一昏沉连带无法观腿疼,除非放着休息不用方法,否则,对疼痛是完全无招架能力。



这次的禅期,圣严师父教的是止观法门,并以六祖坛经的定慧品为辅。止观的止,就是用方法让心止于一境;观,则是清清楚楚的观照自己用方法观照心念。刚开始时先以止安定,但安住于方法后,则要止观同时;也就是自己是用止的方法在安住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清楚观照自己正在用方法的”监督​​者“。止,止于一境;观,清楚观照。止的方法是个着力点,这着力点,可以是不同的,这次师父要我们用的是体验呼吸。因为呼吸是稳定的,不似雨声忽大忽小,而且体验呼吸随时可用,不受环境影响。刚开始,我对体验呼吸及随息的差异产生困惑。经过小参法师及师父隔天的开示才了解,原来,这二者是一样的,但使用上有层次的不同。当我们呼吸散乱,无法使用数息时,可用随息来安定自己,这是第一层次的随息;而体验呼吸则是第二层次的随息,是行者在数息安定后,觉得数字粗重,将数字放掉后的方法。这疑问一解,方法则更用得上手。



调身的过程中,法师说如果真的很累,就坐着休息;师父也说休息也是一种精进。这么一来,昏沉到不行时,干脆就睡;感觉腿痛到影响呼吸时,就放腿。前几天,身体状况虽然不好,但在放松的状况下,倒是渐渐地让自己安住在方法上。也因此觉得有时真的不用为放腿不好意思,诚如古人所说:「说法不在嘴,修行不在腿」。除此,也深觉平日就要好好养护我们身体这个道器,才不致一进禅堂要花上数天工夫来调身。

这次禅期,自己身体醒觉的过程是缓慢的。第四天午斋前的那支香,实在为自己的昏沉深感惭愧,于是改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想借菩萨之力,来忏除这昏沉。身体也就在这天开始苏醒。第五天早上,依旧陷入昏沉。因为前一晚寮房外头的青蛙实在太卖力唱催眠曲给我们听了...但我实在不想如此昏沉下去,于是除了体验呼吸,我给了自己一个念头”我在体验呼吸,我在体验呼吸…“没想到这有如念话头的方法竟起了反向催眠效果,我就这么越来越清楚了。

师父的一次开示中提到,我们昏沉的原因,可能是身体的疲累,也可能是”懒“,觉得只是这样坐着也挺舒服的, 懒得提起心力, 于是就不断地昏沉。另外师父还提到,昏沉就如同在我们眼前多了一块纱布,看得见但是看不清,蒙蒙胧胧;清楚则是对境了了分明。师父的这段话,让我察觉了,原来自己的昏沉是有一些懒的成份在内。除此,也了解了,原来只要有那么一点蒙胧,都是一种昏沉,我开始怀疑我之前大多时间都是在练腿功了。



第六天早上下起雨来,但总护法师仍依照计画带我们到曾经举办过千人禅修的场地出坡。一群人就这么着了黄色雨衣、白布手套,带着一把小镰刀出发了。随着我们和目的地的距离越来越短,雨也越下越大;当我们开始拔草时,脚也己经湿了。脚湿了也好,更可以心无旁骛地拔草,真的,那天早上的拔草效率真的是好!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耳旁虽稀哩哗啦,心则稳稳安住在拔草的动作上,当摇铃收坡时,才发现大家清了不少空地出来!果然,逆境也能是助缘。方法使上了力,加上早上这场助道的雨,再经过午后的养精蓄锐,这天下午的坐香,让我有了进一步的体验。

先说这次师父除了教我们止观的方法外,还一路带着我们进入中观的殿堂。进入殿堂前,师父先让我们了解金刚经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做理论上的了解,再让我们知道止观的方法,就是让我们安在现在心。但以佛法来讲,现在心亦不存在,所以就连我们止住一境的著力点,也就是我们的所缘境,也得舍。将方法舍掉,也就是舍掉现在这一念时,就进入了中观,也就是空观。即是我们常听到的“不执两​​边,亦不取中间”,师父在此处特别提醒我们,进入空观,只是开始了观空的方法,并不是实证空性。师父如此步步地带着我们将理论转为实际运用的方法,真的是太可贵了!让人满满的法喜!

再回到我第六天下午坐香的体验。几天下来,已经能够时时让自己安住在呼吸上,上坐后也就很快地感觉到呼吸的节奏并渐渐趋缓下来。随着趋缓的气息,身体也不断地一直放松下沉,偶有妄念,但因为清楚观照所以心不随之而转,渐渐地只剩呼吸的清楚。慢慢地气息也越来越细,然后,呼吸不见了!我知道我还在呼吸,因为腹部仍不断地依先前的节奏起伏着;只是鼻息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身的轻安,双腿的紧绷感不见了,全身上下松松的。我也不知这是怎一回事,真的是鼻息没了?还是我方法没用好,所以感觉不到?再体验一下,真的感觉不到。那么, 接下来呢?体验身体的觉受吧,看这样的感觉能维持多久?这段时间没维持多久,这时的我,也不记得当时是紧绷的腿先慢慢回来,还是鼻息先若有似无的渐渐出现,总之,感觉就这样又回来了,很快地,引罄声也响了。

由于不知是什么样的体验,于是隔天找法师小参。小参法师让我仔细描述过程后,告诉我,下次进入这样的空灵境界,就试试看能维持多久,也不要再想用什么方法,或体验身体觉受,就维持那个样就好。原来,我就这么一不小心进入中观了。当天晚上,总护法师告诉我们,将所缘境舍掉,不是我们刻意要舍,而是自自然然地到了那个程度,方法会自然被舍掉,不是我们动意念去舍。师父教我们所缘境除了体验呼吸,也可以是体验身体的感觉,体验心里的感受。受有苦、乐、忧、喜、舍。而当进入中观时,这些所缘境都要舍,苦乐忧喜要舍,就是“舍受”也得舍!中观就是要不断地舍、舍、舍。法师提醒我们,这个舍是自自然然的发生,不是靠意念去舍的,不是自己感觉状况不错,然后决定,我要舍了。哈哈~原来如此啊!我就这么清清楚楚又糊里糊涂的有了个新的体验。

有了好体验,固然是好事,但要舍掉这样的体验,真不是件易事。明知要把体验舍掉,不要期待,要安于当下的方法,但就是会忍不住将现在用方法的过程及感受和上次做比较,还好,觉照是清楚的,于是再不断地将自己从这些妄念中拉回来。



大概是第五天开始吧,每天晚上师父的开示影片是六祖坛经定慧品。能跟着圣严师父修学佛法,真的是非常的幸福。师父将原先没有次第的汉传禅法整理出一个可依循的次第,让我们依自己身心状况使用外;还汇整了南传,日本,汉传禅法的理论及方法,将之活活泼泼地呈现给我们,让我们更能融会贯通,不管在禅期或在生活上都能灵活使用。这次禅期,师父就以定慧品为辅,让我们更能深入了解止观及中(空)观的方法。定慧品主要是六祖慧能大师开示定慧是一体,无二无别,定慧等持。相对于此次禅期所学的方法﹣止观,定对应止;慧对应观。止观也是双运,止的同时有观,观的同时也在止。定慧的慧是空慧;止观入中观时,则是空观。师父一段一段的解说,并对应止观来讲解,让人丝毫不敢恍惚,就怕一晃神就不懂了。

晚上讲定慧品,白天的开示,师父则继续教导我们如何以中观衔接默照及话头。当我们以中观的方法不断地舍,舍到仍觉得有个什么在时,此时可以转参话头;若没转话头,继续用中观,则会慢慢进入默照。由于中阶禅期师父主要是让我们练习止观,所以就没有对这两个方法多所著墨。除了接话头及默照,师父还介绍了中观的前方便﹣直观。也就是对境不给名字,不起分别,不做比较。整个次第如下:

体验呼吸(第二层次的随息)→止于一境(止)→清楚明白心止于一境(观)→(直观(中观前方便))→到中(空)观→默照/话头(择一)

以上的次第,直观是前方便,不见得一定得用;一开始的体验呼吸则看个人身心状况,若随息始​​终无法着力时,也可退回数息。虽说可依此次第渐修,但不是非得有这样的次第。此次禅期,师父的开示真的是非常精彩,坦白说,还真想做笔记。每想到这点,就觉得修行还是得趁年轻,记忆力好,可以记得多,不易忘;除此,调身的时间也可缩短,应该是吧?!



禅期慢慢进入倒数,“未来心”的妄念也悄悄升起,尤其是在最后一个整天时。开始会想到出禅堂后的事, 但仍是提醒自己要把握最后的禅期,继续用方法,别让心散掉。最后一天下午通常是放风时间,法师让我们自己选择用功的地点及方法。我还是选择了户外禅,于是慢步走到女寮外头的庭园。庭园里的杂草长得挺高的,坐在地上,一只手就顺势拔了起来,我真的很喜欢拔草,这是很能够着力的方法,而且能够以极近的距离亲近大地之母。师父就曾说过我们要常亲近大地,学习大地的精神,包容一切,涵养一切。拔着拔着就发现身旁多出些许人一起在拔草,就连法师也来了。没想到户外禅成了出坡禅,真是不错的转换。

晚上接着上场的是心得记录及大堂分享,因为自己有做禅期心得的习惯,所以就趁这时间,赶快记一点,这次,我真的怕遗漏了什么,不知自己是不是太贪心了。心得分享时,也有不少的收获。一位师姐分享她观腿疼的体验,她说腿痛是个很好的著力点,因为痛有不同的层次,她观着痛,越观越细,身体也变得相当敏锐,隔天下雨,前一天她就感受到空气中的湿度;有支香,法师似乎延长了时间,禅堂的紧绷感及引罄声后放松的氛围,她全都可感觉到。另一位老菩萨则分享她跑香的经验,她原先跑香都跑得不怎好,尤其当法师喝“快”她一心想着快,更是紧张。经过法师一再地提醒要放松地跑,让脚带着身体跑后。她就不再想着快,只是一个念头“跑”,自此,她就跑得好多了,虽然带点喘,但一点也不累。有位师兄则分享刚开始体验呼吸的困惑,他一直无法将方法用上,后来经过小参法师指点,才知原来注意力只要“轻轻”地放在鼻息上就好,不需太用力。



这次的禅期,收获真的是满满满...满到我无法一一记下,除了圣严师父的开示,总护法师也和我们分享了不少心得,连自己的糗事也不忘拿出来调侃。尤其每晚在师父的开示之后,她总是帮我们准备了“大补帖”为我们做当天开始的复习。一整个感恩啊!整个禅期因缘要感恩的人事,真是感恩不完,因缘的成熟真得要万事具足,顺逆缘皆具。师父曾说:「一般人总以为去打禅七是精进修行,但真正意义上的修行是从禅七结束开始。禅七是来学〝方法〞的,回去能将〝方法〞落实在生活中才是真修行。」所以,最好的感恩方法,就是将所学落实在生活中,利益他人也利益自己。

三宝弟子常康感恩顶礼合十



还想记更多:

1. 打坐三要点: 身体要放松, 坐姿要正确,方法要清楚

2. 外不随相,内心不乱即是禅

3. 信心:相信方法,相信自己需要方法,相信师父

4. 禅修心态:信心,愿心,菩提心,惭愧心,忏悔心,感恩心

5. 禅期圆满=菩萨道发心的圆满

6. 直心:师父举了个例,我们的心像一盆水,水平静时,我们就能如实地由水面观照到自己的脸;如果我们吹动水面,不平静的水波映照出的就是扭曲变形的面孔。直心就如平静无波的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