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yzhxnn

[陪读话题] 神叨叨转几个灵异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4-2013 09:41:15|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好运 发表于 13-4-2013 02:11
哎,就非要这样吊人的胃口吗?

求快转!求了!

来了来了。。。
都发上来,你更别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3 09:43:5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出马
  后屯的周老太太,没有仙家上身前,一直是个很普通的农村老人,日子过得不富裕,但是儿女双全,恭敬孝顺。她自己身体也硬朗。三个儿子都在后山屯,因为早时分家跟大儿媳闹过一次,现在跟小儿子一起住。平时帮小媳妇带带孙子,做做饭。农忙时帮着下地干点农活。虽说心善,但也不是不杀鸡鸭笃信神佛的人。她的出马颇有些让村里人意外的。
  东北的出马仙很多,胡黄白柳修炼久了,就想通过一个人为媒介,为人卜测观事,或行医赠药,以修更大的功德。不过这种修炼需要仙家和被选定的人定性都要强。不然渐渐的被名声或金钱迷惑,失了本来的心意,不但不能帮助修炼,反而失去原本的能力。这也是很多东北出马仙刚出道特别灵验,但是久了能力就渐渐失去的原因。
  一般仙家选定弟子,要特别折腾一番的。被选定的人或大病一场,或胡言乱语疯癫无状,这都是仙家刚上身和人气不符的缘故。通常需要懂得道行的人过来引导,一般是由已经出马的人过来帮忙,问问是哪里的仙家想做什么功德,然后选个吉利的日子恭迎仙家,这也有一套流程。如果被选定的弟子不愿意,而仙家又不依不饶的话,这弟子可就遭罪了。仙家上身的过程应该很痛苦,我自己也见过被磨疯的。这个不知道要怎么理解,既然仙家是想做功德,为什么不能选个两厢情愿的人呢?看来修行的兽类虽然有功能,但是还与人类的想法不一样啊。

  不过周老太太的出马十分特别,不但没折腾,反而相当的平静。当天农忙季节,小儿子和媳妇加老头子三个人吃完早饭都去地里忙活了。老太太在家收拾完碗筷,就哄小孙子睡回笼觉。但小孙子就是不睡,刚三岁的小孩指着外面说:“奶奶,院子里有大白狗。”周老太太顺着支起得窗户往外看,(东北农村,以前的窗户不是左右两扇前后这么开关的,而是上下两扇,下面的是固定的,上面的则有活页,开启的时候用一根棍子顶住)园子里啥也没有。也没当回事,哼哼着摇篮曲儿继续哄小孩子。等孩子睡着了就开始和面做苞米面饽饽。农村农忙时都吃干粮,干活有劲。和完面就去大缸里舀水蒸饽饽。走到水缸前,发现平时飘在缸里的水瓢不见了,在厨房里左找右找也找不到。就出门看看,刚出门就被水瓢打到脑门子上打个正着。这老太太还以为谁家孩子顽皮上她家野来了,不禁呸了一口说:“谁家小崽子跟老太太逗闷子呢?我老胳膊老腿儿的跟你们玩不动。上前院玩去都。”也怪,就一阵欢快的笑声嘻嘻的飘过去,却不见孩子的影子。老太太拾起水瓢,又去抱柴火,这大夏天的柴火都是晒得干干的,一个火星就能点着的,那天就死活点不着。几根洋火都烧灭了还是点不着。老太他犯了嘀咕了,但是想想自己没做啥缺德事,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不害怕,念叨:“哪个小鬼儿狭趣我老婆子,我可没空跟你逗闷子,赶着做饭给地里送去呢。家里就这几根洋火,没了还得等有集才能买。”念叨完,又划了一根,这下点着了。老太太也挺高兴,就说:“一会蒸好饽饽,给你留两个。”又往锅里放了几条嫩茄子,一道蒸好了当菜。

  中午到了,饽饽蒸好了,老太太去园子里摘了点黄瓜,辣椒和小葱,用大碗盛上大酱,篮子里装上饽饽,抱着孩子就去地里送饭了。到了地头,家里人正在歇晌呢,都叫起来围坐在地边阴凉处吃饭。老太太也没食言,从篮子里拿了两个饽饽放在地头的石头上,又摆上条蒸茄子。媳妇儿不明白就问:“妈呀,你这是干啥,都弄埋汰了咋吃啊。”老太太就说:“篮子里的够你们吃的,这是小要帐鬼儿的食儿,你们别惦记。”
  家里人吃完了,就继续锄地。老太太拿过媳妇的锄头说,你去看孩子歇会儿,我干一阵。扛上锄头就往苞米地里走。还没锄两根垄呢,就觉得自己困的不行。坚持锄到地头,一把放下锄头倒地就睡上了。一觉竟然睡到快天黑。直到媳妇过来推醒她说:“妈,你咋了,躺地下睡也不垫件衣裳。我叫你好几次都不醒。是累着了?”

  老太太看媳妇看了一阵子,也不答话,给媳妇看慌了,忙叫过公公。老头过来也问,老太太忽然呵呵乐了起来。把老头子也笑毛了,连声说这怕是着魔了,撞着啥了。几个人正想快背回去找人看看,老太太忙摆手说:“我没事,就是做个梦,跟真事似的。想想就招笑。”说着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一家子边往回走边听她说梦。
  老太太梦到一个白毛狐狸,过来坐在她身边看着她。然后就用嘴拱起她来。她也不害怕,就去推那狐狸,结果狐狸说话了:“你蒸的饽饽真好吃,我弟弟妹妹都愿意吃,还说你人好。我们一家山里住腻歪了想上你家住去。也不霍霍你家,还能保着你家,你看咋样?”老太太自己好像知道自己是做梦,就说:“行啊,我家缺个看门狗呢,你能干这个活不?再说我家养鸡呢,你去了不得都给我吃了哇?”那狐狸冲老太太呲呲牙:“我是上仙,怎么能给你家看门?等我显点本事你就得请我回去了。”说着就抖抖毛,变成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长的挺周正的,然后往老太太跟前一坐,说:“一会你醒了,就回家看看,你家水缸空啦,今晚上做不了饭啦。除非你回家求求我,就能有水。”这时候旁边又跑过来几条小狐狸,围着小伙蹦来蹦去的。小伙就说:晌午是他们跟你闹着玩呢。你看她们长的好看吧?听小伙这么说,那几个狐狸也变成人样子,有个十七八的大姑娘还真好看,就是不会好好坐着,拧搭拧搭的扭着腰。其余几个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样。老太太挺稀罕的。还没等说话,就被儿媳妇推醒了。

  老头听完,就说老太太胡咧咧。这山上狼到不少,平时狐狸可难见到。再说哪有白毛狐狸?没事就懒觉还瞎做梦。老太太也不言语,心里琢磨晌午水瓢和柴火的事。眼见着到家了。媳妇开始张罗晚饭。点灯去水缸前一瞧,不由得叫起来:“缸里真的没水了,干干净净一点水底子没剩,跟刚淘过一样。”老太太这下心里有底了:中午蒸馍馍明明还有半缸水的,这平白无故的没了,看来梦里的几个真是修行的野仙儿了。这时候天都黑了,去村头的井里打水不方便,还真不能做饭了。幸好中午蒸的馒头多,锅里还有剩的,几个人就着黄瓜蘸酱吃了几个饽饽。儿子媳妇还都挺高兴。在农村,能够出马是比较受尊敬的,毕竟信的人多,而且能有些外来收入了。
  老头也问老太太:“那你同意供他们呐?”老太太乐了说:“这几个仙儿看着面善,供起来也行,我就怕出马时候折腾我啊。”老头子也点头。愁着说:“要不明天去王家店请那边的大神过来帮你看看?”老太太摆手道:“不用,看看今天晚上他们过不过来找我。”又呵呵笑起来说:“你说我虎不虎?我还让人家给我当看家狗呢。”老两口想着想着就乐起来。照常铺被睡觉了。

  果然,老太太晚上又梦到这几个狐狸了。小狐狸很高兴的问:“水没了吧?我们几个好一通喝才喝完的。你服不服?”老太太跟他们逗:“人家仙家都是用手一指,东西就变没了,你们还得自己喝啊?不撑的慌?"那小伙子说:”我弟弟妹妹没几年道行,不能用高深的法术,我倒是会掐算和点医术。再说我们去你那,也不用你供奉啥,也不霍霍村里鸡鸭的,我们和黄皮子不一路的。就是你家以后不能养狗。“
  老太太呵呵乐,又问:”我这身子禁不起你们折腾啊。听人家说出马都得跟死一回似的。“小伙子却摇头说:”我们不上身的,你有事就心里招呼我们就行,我们能解得就帮你解,我们道行不行的就回山里找祖辈出来。不过你不能贪心,算事就只能收点鸡蛋啥的,不能帮不孝不忠的人。我们出山算历练。就积功德呢。你平时收的鸡蛋供我们点。过节有好吃的也供我们点就行。

  老太太没再寻思,就答应了,又问问有啥说道没有,小伙子都说没有,也不需要请别的出马仙过来领,自己把名头报给周老太太了。言语中对附近村子的两个出马弟子身上的仙家还多有不屑。说都是黄皮子上身,不分轻重,平时吹牛扯淡行,真道行没有。这点老太太没敢附和,记下几个狐仙的名号,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第二天起来,心里竟然明镜似的记着昨天的事,赶紧推醒老头子。又把儿子媳妇叫过来一家商量。最后让老头子去镇上买红布,让儿子去拉木头订了个神龛,请村里识字儿的将仙家名号写在红布上,点香供起来。

  因为周老太太的出马并没有大张旗鼓的折腾,附近屯子刚开始都不知道。但这老太太说的话开始灵了起来,比如纳凉的时候说明天下雨,大伙都不信第二天照常下地干活,就她一家没去没挨浇。比如说谁家姑娘哪天就有人来相看,之前都没有任何音信儿的远亲就带着邻居过来相亲。这种种的事情一出,大伙才知道周老太太真的有神通了。说也怪,自从周老太太出马,周围两个屯子的两个出马仙儿都开始慢慢的不灵了。听说是那两个出马仙儿都是黄皮子修炼,没有狐狸本身的仙根好,又跟这狐仙认得,不敢冒犯,所以又进山修炼去了。是真是假没人知道,但是周老太太的能力是大家都见的。二姨还被救了一回。不过这狐仙人不认识小庙子的白家仙儿呢?这我就不知道了。

  第二个故事,出马,到此为止。其实农村很多这种出马仙儿的,都是头几年很灵,随后随着名气的增加,仙家可能也会被世俗的赞扬或者金钱迷惑,毁了道行。或者出马者本身把持不住,仙家就会放弃。一般出马弟子最后的结局都不是很好。但是老周太太一直心善,也是出马之前有太多的生活阅历,不会轻易的放弃自己做人的准则,所以安享晚年。他家的仙家我觉得介于保家仙和出马仙之间,不上身,不折腾。后来周老太太仙去,他家媳妇又供奉了几年,却没有任何神通,仅仅是家道稍好。后来他们全家搬走了,之后就不知道他们的故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3 10:27:4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溪里怪鱼

  村边的南山下有条小溪,平时清澈见底,最深处不过没过大腿,浅处涉水也不过才淹没脚脖子。村里人放牛过来饮牛,大姑娘小媳妇平时过来这里洗衣服。夏天热了,就找块前后都是苞米地挡着的地方偷偷洗澡。就这一弯清水,滋养着村里几代人。它的名字却很俗,叫西河沟。现在我去姥姥家,还是会到那边走走,不过这里的景色已经变的很糟糕,周围的山因为开采石矿,秃了一半,倾倒下来的石粉和泥沙将小溪变的泥泞不堪,溪边也不再是细沙滩,而是牛粪黄泥搅和的脏兮兮的深浅不一的坑道。好的风景已经不再了。

  二姨半大孩子的时候,经常拿着小笊篱来溪边捞泥鳅。尤其是夏天水田里放水后,泥鳅更是多的不得了。有时候拿手都能捧起来几条。姥姥家除了鸡鸭鹅和两头猪,并没有养牛羊一类的大牲口,所以二姨比一般的小孩有更多的疯玩时间。别的小孩都去山里放牛放羊,二姨只负责将家里的几只大鹅赶到溪边任其戏水寻鱼,自己就可以玩整个一个下午。通常二姨放鹅就左手一把笊篱,右手一个细笢片编的小篓子。等下晌饭时间快到了,二姨的小娄子已经填满了多半的泥鳅。回家的路上看到芨芨草随手捞上两把,鹅草鸡食也都有了。这样晚上家里还能添道荤菜。不过因为农村油是贵东西,姥姥只肯做成酱闷泥鳅。二姨总盼望哪天姥姥能够大方一次,将所有的泥鳅都用油炸的焦黄的,吃起来又香又脆的最好。

  这天二姨清早就起来了,吃了大姨做的苞米面饽饽,就赶着家里的几只大鹅和鸭子去了西河沟。清早的露水比较重,二姨的小褂子都被路边的茅草刮湿了。到了河边,脱了鞋光脚下河,鸭子和鹅早就一边下水游泳一边随口捋水边的嫩草去了。早上水比较凉,泥鳅都躲在水下的石头缝里,即使你搬开石头都不爱动一下,是最好的捞鱼时机。一会儿的功夫,二姨的小篓子就装了十几条花泥鳅了。这种泥鳅学名应该叫河石榴,浑身花色斑点,有籽的时候用酱焖是最美味不过了。二姨心里这个高兴,就沿着溪水往上遛,不知不觉到了小溪靠山的一个转弯处。到了这,二姨感到脚下的水更凉了。竟然有些冰脚。因为是回弯的水,水流不大,但是挺深。没过了二姨的膝盖。岸上茅草茂密,倒将这个回弯处隐蔽成一个很好的洗澡处。二姨为发现这个地方沾沾自喜。以前叫大姨过来一起洗澡,大姨已经是大姑娘了,总是因为找不到背静的地方不好意思来,自己打井水在家里擦洗,让二姨也过来戏水也没个伴,现在发现这个地方就好办了,二姨准备下午就拉上大姨过来。正想着,脚下似乎有什么东西划过去,二姨低头细瞧,因为背阴处阳光照不过来,再加上溪水波纹荡漾,却看不清是什么东西。黑黢黢的一尺多长,两指粗细的东西,刺溜一下钻到靠岸边的一块石头下了。

  二姨很兴奋,她觉得是条大泥鳅,她没见过这么大的,一定要捉回去给大伙看看。她涉水过去到了石头边,试试搬动,石头是活的,可以搬开,于是二姨轻轻的将石头翻开,刚看到个囫囵型,这家伙就一扫尾巴打了个水旋跑掉了,还卷起一股泥水将溪水搅浑了。二姨有点赌气,心想一定要抓到这个家伙,于是瞪大眼睛四处踅摸,正巧看到岸上茅草阴影里有个小尾巴轻轻摆动,是在一块扁石头下,露了半截。于是尽量轻的淌过去。这边靠岸,因为回弯的缘故河底被冲得比较深,水都快淹到二姨的小裤衩了。这么深得水用笊篱捞肯定捞不到了。二姨想了想,先轻轻会到岸边,眼睛还瞄着水里的小尾巴,看到那鱼没跑,就忙忙的在岸边的沙泥地上用手挖了一个浅坑。用手捧两捧水进去,再将小篓子里的泥鳅都倒进坑里,拿着空篓子回来。看看方位,将篓子轻轻的浸到水里鱼头朝向,然后才去掀起石头,果然如二姨所料,石头一掀,鱼就受到惊动,往前窜进小篓子里。二姨眼疾手快的将篓子拎起来。高兴的往岸边跑。上了岸才听到篓子里啪啪作响,这才细看自己捉到的大泥鳅。这个泥鳅长的很奇怪,滑溜溜的褐色身体上带着黑色的斑点。嘴边有两条须子都有一指那么长,但是并不像一般的泥鳅一样是星星样的嘴巴,而是扁扁的。更奇怪的是这条泥鳅还有两条后腿儿,尾鳍不是竖着的是扁着的。看着更像鲶鱼。身子却是圆滚滚的泥鳅身子。二姨决定拿回家去让姥姥姥爷瞧瞧,于是回到岸边水坑将自己原来抓的十几条河石榴捞出来一起放进篓子里,又鸭鸭鸭的将鸭子和鹅叫回来,赶着回家了。

  家里姥姥姥爷都下地去了,只剩下大姨收拾完屋子碗筷在剁猪草。见到二姨回来挺奇怪,就问:“老妹,咋回来这么早?你看鹅嗉子都没满,还没吃饱呢。”(鹅嗉子,是长在脖子上的存储食物用的,只要鹅吃饱了,脖子旁边就会肿起一块,软乎乎的摸起来很好玩)
  二姨乐颠颠的跑到屋里,拿着洗脸盆倒了半盆水,将篓子里的鱼一股脑的到出来,然后招呼大姨来看。大姨看了也觉得稀罕,就说:“等爸妈回来问问呗,你先进屋帮我把衣服洗了。趁大军睡觉咱俩把活早点干完,下午好能歇着。”二姨听话的进屋拿衣服出来,忽然想起今天抓鱼的地方,就兴奋的说:“姐,我发现个好地方,在那洗澡肯定没人看见,你快点剁猪食,咱俩一起去洗衣服,顺便洗澡哇。大姨听了说:也得等妈回来,要不没人看着大军呢。”二姨听了嘟着嘴,拿着衣服磨蹭着不走。磨蹭到大姨喂了猪,回身看见她还在屋里呢。大姨也想洗澡,就说:“你去地里看看,今天就是锄头遍草,你问问妈能不能早点回来。她回来咱俩就去洗澡去。”二姨听了高兴起来,奔着自己家地里去了。

  不一会,姥姥背着锄头跟着二姨回来了。看着家里都收拾利索了,就答应让她俩去洗澡,二姨献宝似的拉着姥姥看她逮的怪鱼,姥姥也不认识,就笑着说:“好歹比小泥鳅肉多,等晚上给你们焖上。你俩去洗澡去吧。”
  俩人用盆端着脏衣服顺便去河里洗。二姨又把笊篱也带上了。二姨把大姨领到了早上抓鱼的地方,大姨见了也夸二姨找了个好地方。两人先把衣服洗了搭在岸边的草地上,就跳下水里玩水洗澡了。玩够了,二姨说要再抓点泥鳅晚上一起炖,让大姨先把晒干的衣服拿回家,自己再过会儿回去。大姨嘱咐二姨早点回家吃饭自己拿着衣服回去了。

  但是到了快吃下晌饭了,还没见二姨回家,姥姥就让大姨去喊二姨回家吃饭,边唠叨:“这孩子,玩野了,吃饭也不顾。”大姨来到西河沟,沿着河边喊二姨名字,却没见二姨回答,就有点慌神了。西河沟在山下,拢音。一般叫一嗓子都能听见,大姨赶快沿着河边找。直找到她俩洗澡的地方,却看到二姨趴在岸边上,半截身子泡在水里昏过去了。这可把大姨吓了够呛。裤子都没挽救跑过去把二姨翻个身,只见二姨脸色苍白,却还有气,只是浑身是汗,笊篱篓子都扔溪水里了。大姨见状背起二姨就往家跑,还没进家门就哭着叫姥姥。姥姥正做好饭准备将鱼收拾了焖上,听见大姨哭,忙出来把二姨接过来放炕上。问大姨咋回事大姨也说不明白,只说找到了就这样了。

  这时候姥爷也回来了,见到二姨这样,连忙放下锄头就去找村里的赤脚大夫。赤脚张过来以后,先翻开二姨的眼皮看看,又拿手试了试体温,最后挠头道:“没啥事啊,也没呛水,没发烧的。要不是中暑?给他灌点藿香水试试。”灌药搓脚的忙活了半天,二姨还是没反应。最后赤脚张拿出了一根缝麻袋那么粗的针,跟姥姥要火烤了,给二姨的中指和头顶各放了两个血口。挤出了几滴黑血。二姨终于哼哼唧唧的出声了。不过嘴里嘟囔的却是:“别抓我,放开我。”然后迷迷糊糊的又睡过去了。
  赤脚张没了办法,半晌挺为难的说:“嫂子,姑娘这并怕不是实病,要不是撞着啥了?你去后屯找找周大娘过来看看吧。我整不了了。”说罢也不要姥姥递过去的鸡蛋(当时农村看病,没现钱的时候就用鸡蛋代)收拾收拾药箱子就走了。

  姥爷无法,吩咐姥姥先做点好饭,自己去后山找老周太太去了。姥姥也没心思做饭,就坐在炕沿上看着二姨掉眼泪。大姨搂着大军陪着,一家人等到点灯,才听到院门外姥爷和老周太太的声音。
  还没进门,就听见老太太呸了一口,说:“你家屋里邪气真重,有不干净的东西在呢。”然后老周太太就不进屋,先把鞋脱了在门上磕了三下。让姥姥从屋里拿双塔拉板(东北话拖鞋)出来换上才走进来。这时候天已经微微擦黑了,姥姥见周老太太过来,心里安定了些,忙吩咐大姨点油灯。老太太先摸摸二姨的额头,也翻了翻眼皮,又摸摸二姨的耳垂,就说:“你姑娘招惹不干净的东西了,这东西还在你家呢。不过没上身。看看你姑娘今天往家拿啥了,拿过来我看看。”姥姥想了会,一拍大腿说到:“可不是么,这丫头今天在西河沟逮了个乌起码黑的鱼,还要让我做呢。幸亏没炖上,大丽快点把脸盆拿过来。”大姨应声而去,一会把脸盆端了过来。只见油灯映照下,水盆中就只剩下那条大泥鳅窜来窜去,其余的十几条河石榴竟然不见踪影了,这大泥鳅却胖了一圈,看来那些鱼都进了它的肚子。周老太太拿灯凑过去一看,就连连说:“你姑娘胆子够大,这东西也敢往家整。知道这是啥不?咱那西河沟说浅,但发水时也淹死不少人呢,这东西就是那些死人的怨气拘在泥鳅里变的。不然你啥时候见过泥鳅这么大了?还要炖上呢,这要是把着东西弄死,你全家都得跟这丫头似的被缠上。”

  姥姥姥爷都吓坏了,忙请周老太太出主意帮忙。老太太也不急,说:“今天天晚了,仙家都睡觉我也不好请,你们先把这东西放外屋棚子里,用盖子遮上不能见月亮。等明天一早我请仙家过来收拾它。今天我就住你家,姑娘和我一起。保证没事。”
  姥姥姥爷听说,千恩万谢,姥姥又点火做饭。将家里存得鸡蛋炒了,还把棚子上挂的风干肉摘了拿土豆炖上。丰丰盛盛的摆了一桌子。周老太太也不客气,盘腿上炕就吃,还和姥爷要了酒喝了两盅。当晚二姨也没有哼唧,一晚上就过去了。
  天亮了,周老太太起来先把自己捣扯利索了。别看是农村老太太,她可讲究了。见到她得时候头发都是梳的溜光水滑的盘个发髻,再插两根银簪子。灰蓝的大褂也从没油污。用她得话说,仙家都喜欢干净,要是邋遢人根本不能让仙家上身。然后她让姥姥拿块红布,掏了点锅底灰,也不点香,就盘腿坐在炕上叨咕,过一会就空手在面前一抓,然后放在锅底灰里用红布包上,让姥姥去打碗井水。水打好了,就连着红布一起沁在水里,又把水滤出来让给二姨灌下去。真的不敢说迷信,但是躺了一晚上没声响的二姨,喝下水后只一会就醒了过来,开始上吐下泻,把胆汁都呕了出来。却还是停不了。老太太又拔下簪子在二姨脑袋上比比划划的,然后让大姨把昨天的泥鳅端出来。

  大姨把盆端过来打开盖,这泥鳅还欢实的游来游去呢。周老太太直接把刚才的红布丢在了脸盆里,又开始念叨,这回大姨听清了,念叨的是各路仙家的名号,什么胡宝路胡二凤,一直念叨了十几个名字,然后又把手中的簪子往水里一扔。就这一扔,那边二姨就不呕了,翻过身来躺着歇气。周老太太让大姨把红布和簪子捞出来,这条大泥鳅已经翻白不动了。姥姥姥爷在一边看得啧啧惊奇,又实在信服这神鬼之事。
  周老太太接过簪子擦擦水,又别在头上,起身下炕说:“你姑娘性子野,以后好好管管,别疯跑。这东西赶晌午头大太阳的时候泼在地上晒干了就没事了。在你家待一宿我也该回去了。”姥爷姥姥忙留吃上午饭,老太太也不留。无奈姥姥只好包了一大包红糖并三十个鸡蛋带一副新鞋底子装在篮子里让姥爷跟着送回去。
  说也怪,就这么上吐下泻的折腾了一早上,二姨竟然起身吃了两碗高粱米饭,然后又活泼得跟没事人似的。只是经过这事,家里姥姥姥爷并大姨,都开始相信鬼神,存了敬畏之心,自此做事但问良心,不敢稍微做损德之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3 12:43:2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眼都看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3 13:37:08|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转了,你来讲。

太长了,你讲的应该比较好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3 19:53:4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陪读娘娘 发表于 13-4-2013 12:43
眼都看花了。。。

下次分好几次发,照顾一下你的老花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3 19:54:0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芝麻宝宝 发表于 13-4-2013 13:37
别转了,你来讲。

太长了,你讲的应该比较好听。

亲,你当我说书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3 22:59:20|来自:新加坡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转转吧,偶的眼还没花,是你们这几个城里人没兴趣看?我看了作者的一些描写,仿佛带我回到小时候,以前我家的水缸里就是飘着一个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13 00:03:3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好运 发表于 13-4-2013 22:59
再转转吧,偶的眼还没花,是你们这几个城里人没兴趣看?我看了作者的一些描写,仿佛带我回到小时候,以前我 ...

就为了妹子你,今天再转两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13 00:08:44|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迁坟的报应
  李家屯里有一户著名的瘸子世家,到现在这老孙家还有人在李家屯住。说他是世家有些讽刺,只要去李家屯附近打听孙瘸子,大多数村名都嘴里一嗮,你若细问爱八卦的大婶儿们,她们就会兴致勃勃的跟你讲这家瘸子的来历。
  老孙家在李家屯原来是个大户,在二姨年轻的时候,他家劳力多,又肯吃苦,在荒山上开了很多的地。那时候的地都是无主的,谁去开荒都可以种,慢慢的孙家就富裕起来。第一个在村里盖新房子,还安上整扇的玻璃窗,屯里的人都很羡慕。
  因为有钱了,家里儿子都说了附近村里数一数二的漂亮姑娘当媳妇。老孙头是个比较倔强的老头,家里说一不二,但是对儿媳妇却挺好。有时候自己媳妇和儿子劝不过的事,就让儿媳妇出马,老头就给点面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