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要解——不可得义
文:白云老禅师
本单元要谈的是“不可得”。《心经》里有一句:“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其实就是“不可得”的意思。
为什么要谈“不可得”呢?因为一般人执着于“可得”,以为可以从现实中得到什么;大般若经的“不可得”就不能解释为“不可以得到什么”,因为“不”是一个独立的语意,是依于“可得”而言“不”,如果把“不可得”当成“不可以得到”,那就成了命令式的语句,佛法是没有命令的言词,这在名相的认识上首先要把握的。
为什么说“不可得”呢?因为“无所得”。一般人总执着于“有所得”,那就是“可得”,举个例子来说:男女结婚,男的喜欢女的,女的也愿意嫁给男的,但对于女的来说,心里并不一定爱那个男的,她可能爱的只是他的财产、地位,所以男的只娶到人,并未获得女方的心,可见表面上好像得到了什么,其实对男的来说,得到的只是色身;女的得到的是物质,两者都是从物质上去取得,并没有精神上的结合,因为“心”是精神作用,“人”这个色体、地位、财产都还是物质,所以在精神上是“无所得”的。
因此常有这种情形:夫妻感情很好,一方临时出门去旅行或回娘家、出差…,心却还留在家里,这就可以发现“可得不可得”的道理了。再举一个例子:吃饭时有饭、有菜,但往往人会强调色香味,甚至强调所谓的“名人名菜”、“满汉全席”......其实,不都是吃吗?但有人主张粗茶淡饭,讲求“菜根香”,而是不是这些就是好的,那些就不好呢?其实都还在物相的“好”与“不好”上执着,可见“不可得”不是“不可以得”,而是究竟你得到的是什么?如果认为得到了什么,事实上并不尽然,因为你得到的只是自己认为的。
比如:“吃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营养,吃得再好,如果营养过剩也会成病。相反的,粗茶淡饭菜根香,如果营养不良也会生病,可见饮食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健康,吃得好或吃得差并不是问题,营养够才重要;但人往往不以这种方式来看,误解了“不可得”的意思,比如:吃东西讲求色香味及营养,也没错!但有些人却认为是一种浪费,吃那么好难道就会多长一块肉吗?吃的不好就会死吗?甚至把话题转成──你看这个世界,有多少贫苦的人,什么都没得吃,难道他们不是人吗?如果以这种方式去认识“不可得”,好像也不对的。
以吃来说“可得不可得”,要从什么地方去认识?其实吃得再好或者不好,都不是问题,为什么而“吃”才是重点;如果把握“为了维护身体的健康”这个原则,就无所谓“可得不可得”了,因为即使山珍海味,色香味俱全,能保留的也只是营养成份,剩余的还不是变成废物?虽然如此,但也不能说:反正吃得再好,最后不也成了排泄物,又有什么好执着的?!
其实说“好”,还得看定位在哪里?如果吃的营养,足够身体的需要,那就吃对了,否则不是营养过剩就是营养不良。由此可见“不可得”并不是“不可以得”,其中在乎的是“你做这件事究竟为了什么”?能得到什么饶益?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原则就是有“可得”、“不可得”了。
所以说:“不可得”,不是否定你的“可得”,只要是人都得维护色身。目前有的年轻人不喜欢读书,搬出的理由是:“王永庆也是小学毕业的,他的公司部下不都是大学生、博士吗?为什么一定要念那么多书?”这些话听起来好像颇有道理,如果再问:“那你能不能像王永庆一样呢?难道不读书就是王永庆吗?”再看许多学佛的人说:“学佛又不一定要认识字!”其实认不认识字不是问题,但若为了强调六祖惠能大师不识字,也能成为一代祖师,那就变成有“可得”、“不可得”了。再说六祖惠能大师不识字,你的修养及境界能不能跟他一样呢?
就像学佛,你是学释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还是学他的道理方法?其中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那得先找一个国王投胎,成为他的儿子,因为释迦牟尼佛的第一相是太子身,你看!头一个就不可能了,其它更不用谈;如果学的是他的道理方法,那些道理方法就是他实际体验出来的心得。“学佛可以成佛”,而现在有很多人学佛打坐,就学那雕刻的佛像金身,其实,那不是学佛而是学木头。 所以,找许多理由否定“得”或“不得”,都不是“法”,只是一种自我意识而已,因为人世间的一切都是以自我意识来看,认为我可以得到什么?已经得到什么?或者说拥有了什么?事实上,真正拥有了吗?再看台湾这些年,常常有许多大工厂,一把火就把它烧得精光,七、八年前有一个开出租车的,他的出租车是“奔驰三百”,令人颇觉奇怪!为什么开出租车还用那么好的车?当时我的反应就是:这个人绝不是开出租车的。后来被新闻记者发现了,采访他,他说:“我原来是个董事长,因为生意失败了,将所有的设备卖了,把债还清后,只剩下这么一部车拿来当赚钱的工具”,有人劝他:“把这一部车也卖了,换一部比较便宜的车,不是更好吗?”他说:“你错了!如果这样,我就会一辈子开出租车了,如果我开着这么一部曾经当董事长时的车,至少还有一种刺激、策励的作用。”这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从这个例子来看,你说究竟“可得”还是“不可得”?
可见,你是你,他是他,其实任何一件事,都不能以自己认定的就算数,因为自我的分别意识常会去做选择,这些选择往往都是执着、计较,所以大般若经才要谈“可得不可得”。
进一步谈“法”,究竟“可不可得”?以病与药来说,药是治病的,病需药来治,好比吃了感冒药,治好感冒后,是不是药有效就再多买几瓶放着?其实,感冒既已治好,若还执着于药,岂不等于准备再患感冒?要知道,下次感冒的性质有可能不相同,那么这个药也不一定有用了,这是“不可得”的一个观念。
再进一步看,药本来是治病的,病好了,药也没有用了,为什么还要去执着?所以,这也是一个“可得”、“不可得”的道理,但这是从“现实面”来看,现在再从“法”上看“烦恼与菩提”,如果烦恼是一种现象,菩提也是一种现象,但如果没有道理方法,你能不能从烦恼中显现菩提?那是不可能的!可见,必须运用佛陀的道理方法转烦恼成菩提,一旦烦恼消失了,菩提展现了,这个“法”对你(你)也就没有用了,如果以后有同样的烦恼,也不可能拿同样的道理方法去化解。
所以,为什么佛法会有八万四千法门?就像有人说:你看基督教的圣经薄薄一本,佛教的经典却一柜子都装不下,其实,一味单方不能治百病,因此经典上特别强调一句话──“应病与药”,相应于什么样的病,给予什么样的药,等于说有什么样的烦恼,需要什么样的道理方法来对治。因为,人的烦恼在名字上相同,内容却不同,而且每一个烦恼涉及的“为什么”都不相同,所以若谈“可得”、“不可得”,从“世俗的现实”以至“法的认识”都须要正确的观念。 如果世间法不可得,其实出世法也不可得,甚至于佛法也不可得,既然“不可得”那还要它做什么?因为,世间法是佛法的基础,出世间法是依于一些道理方法,怎样去突破世间的缺失,所完成的圆满才叫做佛法,这只是一个理论,其中的关键性系于佛陀的道理方法的运用。其实,如果你已经是佛菩萨了,释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对你来说没有一点用处,但真正没用吗?也不尽然!因为,以个人的修养来说,已完成了,但如果要帮助别人仍需要它,这其中是不是就有“可得”也有“不可得”?
所以,千万不要把“不可得”,认为就是“不可以得”,那就变成命令了,佛法不是这么说的,它是依于世间人认为“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或者“可以拥有一些什么”,但其中还有“不一定”,比如:以某一时间性来说,可以!但换了一个时间,可能就不可以了!因此这“可得”与“不可得”,还有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也就是说在某一个时间上它有这种现象,但在某一个空间里,可能不一定用得上,即使在某一个空间用得上,时间也绝非相同,因为任何一个时间有不同的空间,任何的空间也有不同的时间。
所以“可得”与“不可得”,不可一概而论,举例来说:比如学会了中文,口说可以,但并不表示会说就一定认识字,就算认识字那也不一定会写文章;相反的,如果会写文章就一定认识字,也一定会说,虽然有可能不一定说得很好,你看这中间有多少的“不一定”?所以,“不可得”的“不”就是“不一定”的意思,它不是肯定的。因此“不可得”是从“无所得”而来,而“无所得”又是从“有所得”突破而显现的;所以,要把握的是这个“可得”──由“有得”而来,唯有突破“有得”,才能够达到“无得”亦即“无所得”,最后突破了“无所得”才能再进入“不可得”的法义。
再举一个比较容易把握的例子,比如:这本“大般若经”谈的是佛法的道理方法,如果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全都看过了,也了解其中的道理,但究竟你得到了什么?如果你说:“当然是得到其中的道理方法”,但别人如果跟你开玩笑:“请你拿给我看看!”“可以呀!你听我说!”推究一下,发现:没有书本为什么你能记得这么多?你又把道理方法放在哪?若说放在第八识,但第八识又是个什么样子?真正要探讨的是:你说“得到”一定要有个地方存放啊!可见,这所谓的“得”是已经突破了“有得”,它是一种“无得”的现象,亦即本来是“有所得”,得到其中的道理方法,但究竟放在哪里?这是一个“无所得”的现象。
以上是从相上来说,从“有”的突破到达“无”的现象,才有机会进入“不可得”的法义;比如现在读的是一部“般若经”,但有人还是认为《阿弥陀经》较适合他,因此“般若经”再怎么好,对他来说也没有用,所以,真正在乎的是要达到“不可得”的境界,才说一个法师应该对“三藏十二部”都要熟练,绝不能只懂其中之一,而其它的都不会,那就不算是熟悉佛法的法师了,因为对自己而言,你只能够说你专修什么,如果要度众生,的确,人家需要什么,你就要能说什么!否则只是“有所得”而已,连“无所得”的境界都没有,当然更不可能谈到“不可得”了。
由此可见“不可得”是从“有所得”突破,才能到达“无所得”的,而以“可得”的法义去看它的“不一定”,这才是“不可得”真正的法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