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495|回复: 0

略說「焰口」的起源與內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8-2013 19:25:20|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略說「焰口」的起源與內容
香港佛教聯合會


◎思 齊




在佛教寺院中,在一些重大法會圓滿之日,或者為了追薦死者、超度亡靈,經常會舉行一種盛大的佛事活動,那便是「放焰口」。由於焰口法會在儀式上的莊嚴,咒語施食的靈驗,因而歷來受到佛教徒的普遍歡迎。
 


「焰口」的起源
 


「焰口」是根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簡稱《焰口經》)而舉行的施食餓鬼的法事。「焰口」有時又譯作「面然」,是佛教經典中所說的鬼王的名稱。據傳釋伽牟尼佛的弟子阿難在禪思靜坐時,看到一名餓鬼形容枯槁,面貌醜陋,頭髮散亂,爪甲長利,腹大如山,喉細如針,面上噴火,阿難驚駭地問他,是什麼因緣而得到這種果報。餓鬼告訴阿難,因為生前居心慳吝,貪婪而不知足,所以死後墮入餓鬼道中,變成這種身形,並且遭受種種痛苦。餓鬼又告訴阿難,說阿難三日以後壽命當盡,生在餓鬼道中。阿難大驚,急至佛前哀求救度,佛陀於是為他說《焰口經》,囑咐阿難按此經所說施食之法去做,便能施飲食予恒河沙數餓鬼及諸仙等,不但不會墮落入餓鬼道,而且能延年益壽,諸鬼神等常來擁護,遇事吉祥。


「焰口」的原來修法是這樣的:於一切時,取一淨器, 盛以淨水,置少飯粒及諸餅食等,右手按器,誦陀羅尼七遍,然後稱多寶、妙色身、廣博身、離怖畏四如來名號,取於食器,倒在淨地上,以作佈施。若施婆羅門仙,即誦此陀羅尼二十七遍,投於淨流水中。若誦三十七遍,奉獻三寶,則成上味奉獻供養。




「焰口」的形成
 


焰口施食法在諸經所載,有詳略不同。最早傳入我國有關「焰口」的經典為唐代實叉難陀所譯的《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及《甘露陀羅經咒》。在這兩本經中,各載有真言,名為變食真言、甘露真言,其方法就是取一掬水,誦咒加持十遍,散在空中即成甘露。後來,不空譯出《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與實叉難陀所譯的《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為同本異譯。不空又譯出《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難陀緣由》(即不空所譯《儀軌經》的起源部分別出單行本)、《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其中,不空所譯的《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所述行法次第為:破地獄真言、召餓鬼真言、召罪真言、摧罪真言、定業真言、懺悔真言、施甘露真言、開咽喉真言、七如來名、發菩提心真言、三昧耶戒真言、施食真言、乳海真言、普供養真言、奉送真言。從此以後,此法遂成為修持密教的人每日修持的一種行事。日本入唐求法各家都曾攜回有關施餓鬼食的儀軌。在中國漢地由於唐末密教失傳,施食儀軌也失傳了。


至宋代,諸師對於施食一法不甚瞭解,但都想極力恢復此行法。遵式《金園集》中有《施食正名》、《施食法》、《施食文》、《施食觀想》諸文。但是,他所說的施食法並不是密教儀軌,僅取經中的真言,再附以天臺宗的觀想方法而已。在《施食正名》中,記載有「斛食」、「冥道」、「水陸」。斛食是指焰口施食;冥道為唐代無遮大齋,也是密教的行法之一;水陸是宋代才興起的儀式。這三種方法在當時是混合行使,並沒有區別。仁岳著有《施食須知》,是以《涅槃經.梵行品》所說的施曠野鬼神食及《南海寄歸內法傳》所說度訶利帝母緣與救拔焰口混為一談。宗曉著有《施食通覽》,是彙集諸家文篇,也是同樣地混淆諸說。由此可見,宋代諸家對於焰口施食曾企圖恢復,但是並沒有真正得到成功。


元代由於藏傳佛教喇嘛進入漢地,密教同時得到復興。現存藏經有《瑜伽焰口施食儀》,譯者不詳,根據真言的譯音所用來看,應該是元代人所譯。這部《施食儀》所說的次第與《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儀軌經》基本相同,在它的前面增加了三歸、大輪明王咒、轉法輪菩薩咒、三十五佛、普賢行願偈、運心供養、三寶施食、入觀音定,然後才是破地獄;在它的後面增加了尊勝真言、六趣偈、發願回向偈、吉祥偈、金剛薩埵百字咒、十類孤魂文、三歸依贊。從此以後,瑜伽施食之法才得到復興。


明代的時候,由於諸家的傳承不一樣,於是又形成雜亂的形勢。最開始,有一位現已不不知其名的高僧增補元代的《施食儀》,形成了《瑜伽焰口施食科儀》。後來,天機禪師刪其繁蕪,編成了《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世稱「天機焰口」。天臺靈操為「天機焰口」作注,名為《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應門》,其中祇有召請孤魂文不同。明末雲棲株宏又將「天機焰口」略加修訂,編成《修設瑜伽集要施食壇儀》,又稱為《瑜伽集要施食儀軌》,並且它作注,名為《施食補注》。


清代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寶華山德基又將株宏修訂稍微作了刪輯,名為《瑜伽焰口施食集要》,後世稱為《瑜伽施食儀觀》。另外,還有寂暹著有《瑜伽焰口注集纂要儀軌》。由此可以看出,施食一法從來稟受師承,不出一家,於是導致諸本大相徑庭,彼此紛紜,莫衷一是,正如寂暹《儀軌》跋中說:「諸家登壇演習,繁簡不同,至有『七家焰口八家懺』之訛傳。」


近代以來,大多數寺院都以德基本為底本,但在聲韻腔調上差別較大,在南方以天寧寺的腔調比較出名,稱為「天寧寺腔」;北方以五臺山為著名,稱為「五臺山腔」。




「焰口」的內容
 


「瑜伽焰口」的內容豐富多彩,其超度的物件包括世間各行各業,各類人等,可謂內容廣泛,包羅萬象。「瑜伽焰口」的程式嚴謹,場面壯觀。其文辭優美,文學色彩十分濃厚,既可作為超度之文來讀誦,也可作為優美的文學作品來欣賞。下面對「瑜伽焰口」的儀式及內容簡介如下:


首先,舉行「焰口施食法」,應該於戍亥二時(晚上七時至十一時),因為過此時間,鬼神則不得食。瑜伽焰口的儀式最初限度需要有三位元出家人,一般都是七個人,一位「主法」,頭戴毗盧帽,坐在瑜伽壇的中間,另外六位分別坐在兩側,分別司掌木魚、鐺子、鉿子、引磬、鐘鼓等法器,這稱為「一大士」。另外,還有稱為 「三大士」,即有三位「 主法 」 坐在中間,每一位「主法」都誦一遍真言,所以「三大士」的焰口時間比「一大士」的時間稍長一點。


瑜伽焰口需要三個壇,即主壇、面然大士壇、靈壇。主壇是施食法會的中心壇,一般設在佛殿或大雄寶殿的中間,案上擺有觀音菩薩像、供品等,在中間的「主法」面前準備有米及水,這些米和水即是鬼神施食的東西,因為憑著佛力及真言的力量,通過主法者的觀想力,這些米與水都成為上好飲食及甘露,使諸鬼神得到滿足。面然大士壇上面供著面然大士的牌位,或者是等身大的紙制的人形,裝飾與觀音像相似,因為面然大士是觀音菩薩的化身。靈壇即是普通稱為的「靈位」或「超薦位」,主要是為齋主(或稱為功德主)而設立的,上面寫著「佛力超薦顯考諡(若是女的,稱為妣)……生蓮位」,前面供著一碗水及一碗飯。


瑜伽焰口法會開始時,首先唱「戒定真香」,由主法者及齋主拈香,於瑜伽壇前禮拜。然後,移至靈壇前,亦由主法者及齋主拈香,誦《般若心經》、《往生咒》、《變食真言》,唱《蓮池贊》。完畢後,到面然大士前唱「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誦《大悲咒》、唱《觀音贊》。這些都是法會的一些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後,回到瑜伽壇,真正的瑜伽焰口才開始。


首先,唱「楊枝淨水贊」,主法者拈香後,便正式登座,主法者唱「四生登九品」,大眾唱和「六道出三途」。其次,維那舉腔唱「千華臺上盧舍那佛」,讓主法者有時間將毗盧帽戴好。然後,主法者鳴如意尺,唱「瑜伽焰口」的開卷語「會啟瑜伽最勝緣」,大眾唱和「覺皇垂範利人天」。這樣主法者唱上一句,大眾和下一句,整個焰口法會逐漸進入佳境。因為在整個焰口法會中,腔調會經常變,在法器的伴奏下,感覺十分莊嚴、悅耳。其中,有許多主法者領唱,而大眾和唱。而且,在法會中,主法者必須結一些手印,如遣魔印、伏魔印、火輪印、真空咒印、運心供養印、變空咒印、奉食印、觀音禪定印、破地獄印等,作種種觀想,所以整個法會熱鬧而不失莊嚴,寧靜而又不失宏偉,是真正的音聲佛事。更主要的是,瑜伽焰口中有許多文字優美的唱詞,尤其是「召請」的文字,是「焰口」文中的核心部分,其內容文采飛揚,聽來更是令人動容淚下。下面,將列出部分召請文:


一心召請,金烏似箭,玉兔如梭,想骨肉以分離,睹音容而何在,初熱名香,初伸召請某氏靈魂。惟願承三寶力,仗秘密言,此夜今時來臨法會,受此無遮甘露法食。(後半部分相同,以下列不列出)


一心召請,累朝帝主,歷代候王,九重殿闕高居,萬里山河獨據。西來戰艦,千年王氣俄收;北去鑾輿,五國冤聲未斷。嗚呼!杜鵑叫落桃花月,血染枝頭恨正長。如是前王后伯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築壇拜將,建節封候,力移金鼎千鈞,身作長城萬里。霜寒豹帳,徒勤汗馬之勞;風息狼煙,空負攀龍之望。嗚呼!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滿地愁。如是英雄將帥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江湖羈旅,南北經商,圖財萬里遊行,積貨千金貿易。風波不測,身膏魚腹之中;途路難防,命喪羊腸之險。嗚呼!滯魄北隨雲暗暗,客魂東逐水悠悠。如是他鄉客旅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戎衣戰士,臨陣健兒,紅旗影裡爭雄,白刃叢中敵命。鼓金初振,霎時腹契腸穿;勝敗之分,遍地肢傷首碎。嗚呼!漠漠黃沙聞鬼哭,茫茫白骨少人收。如是陣亡兵卒之流,一類孤魂……


一心召請,懷耽十月,坐草三朝,初欣鸞鳳和鳴,次望熊羆葉夢。奉恭欲唱,吉凶祇在片時;璋瓦未分,母子皆歸長夜。嗚呼!花正開時遭急雨,月當明處覆烏雲。如是血湖產難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宮幃美女,閨閣佳人,胭脂畫面爭豔,龍麝熏衣兢俏。雲收雨歇,魂消金穀之園;月缺花殘,腸斷馬嵬之驛。嗚呼!昔日風流都不見,綠楊芳草髑髏寒。如是裙釵婦女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一心召請,饑寒丐者,弄戮囚人,遇水火以傷身,逢虎狼而失命。懸樑服毒,千年怨氣沉沉;雷擊崖崩,一點驚魂漾漾。嗚呼!暮雨青煙寒鵲噪,秋風黃葉亂鴉飛。如是傷亡橫死之流,一類孤魂等眾……


以上的「召請」涉及到各種身份的死者,以及因各種原因而致死的人,所包括的施食對象極其廣範。這段文字長短句相間,文辭優美,論說事理貼切,入情入理。文中的「召請」是號召邀請的意思,即是請各種眾生光臨瑜伽焰口法會。


「召請文」之後,便是請這些眾生接受所施的飲食、甘露,這段文字也是極其優美,僅列幾則如下:


近代先朝,帝主尊榮位;熏戚侯王,玉葉金枝貴;宰執中宮,彩女嬪妃類,夢斷花胥,跟你跟中國士朝臣,經緯匡時世;牧化黎民,未遂忠良志;失寵懷憂,謫降邊邦地,戀國遊魂,來受甘露味。


……


學古窮今,錦繡文章士;映雪偷光,苦志寒窗內;命運蹉跎,金榜無名字;鬱鬱幽魂,來受甘露味。


……


孝子賢孫,義勇忠良聲;烈女貞妻,視死如歸去;仗節忘軀,千古留英氣;耿耿靈魂,來受甘露味。


……


坐賈行商,種種經營輩;藝術多能,貿易求財利;背井離鄉,死在他方地;旅夢悠悠,來受甘露味。


……


忤逆爹娘,怨默天和地;謗佛欺僧,毀像焚經偈;邪見深坑,苦報無邊際;十惡狂魂,來受甘露味。


……


「瑜伽焰口」的召請文和施食部分文辭悲切,貼近生活實際,既可作為優美的文學作品閱讀,也可以使人更真切地感受到人類生命的脆弱和無常。


因為瑜伽焰口原起源於密教,所以在法會中誦大量的咒語,如《大悲咒》、《尊勝咒》、《金剛薩棰百字咒》等,另外,還默念《六字大明咒》一百零八遍。最令參加法會的居士們歡喜的是,在法會的後半場,主法者將用咒語加持過的糖果等供品往場下灑,而大家則爭著去搶,以求福慧具至。


「瑜伽焰口」以其特殊的作用、莊嚴的場面、悅耳的唱腔,受到中國佛教徒的喜愛,因此,千百年來,施放「瑜伽焰口」一直是漢傳佛教寺院最常舉行的佛事活動。尤其是在每年七月的「 盂蘭盆節 」期間 ,放焰口更是必不可少的佛事活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