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377|回复: 4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2月6日最新開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2-2014 16:38:37|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死只是一個假名,而不是徹底斷滅。死是宿世業力所感的這一期業報身已經用完了,心識就從身體中出來,再去受一個身體。這樣捨離一個身體、又受取另一個身體的事,就叫“死”。身體好比房屋;心識好比主人;今生好比主人搬到這屋子裡住;死就是這個屋子已經壞了,主人從裡面搬出來,而遷居到另一個屋子。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yixipengcuo

发表于 6-2-2014 16:41:16|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敬錄自《佛子行》講記      無著菩薩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83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zhengfatihu.pdf


       丙四、憶念無常而放下今生:


長伴親友各分離,勤積之財留後世,

識客終離身客店,捨棄今世佛子行。


       此處主要講看破今世。通過觀修無常,我們知道長期相伴的親朋好友,最終都會彼此分離;辛辛苦苦積累的財產,死時要統統留在人間;意識也會捨棄身體,孤獨無依地前往後世。思維這三種原因以後,我們理當看破對今世的貪執與牽掛,只有看得破,才能放得下,只有放得下,才能獲得自在,只有獲得自在,才能得到解脫,這也是禪宗和淨土宗大德口口聲聲宣揚的教言。

       《開啟修心門扉》的第一個教言,就廣泛闡述了看破今世的利益和功德。有些人可能想:“看破今世很困難啊,我怎麼捨得親友、財產乃至身體?”其實若從道理上分析,這些沒什麼值得貪戀的。父母親眷、兄弟姊妹等關係密切之人,雖與自己相依相伴,但到了最後也是各奔前程,不可能一起前往中陰。有時候是他們先離世而拋棄我們,有時候是我們先離開,把他們留在人間,這是一個必然規律,誰也無法躲避。

       至於財產,因為是自己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積累的,好像也捨不得。但就算再依依不捨,離開人世時,也如同從酥油中拔出毛髮般,帶不走一絲一毫。甚至有些人在還沒死之前,依靠種種原因,就沒有權力享用財產了。所以,我們不要成為財產的奴僕,這樣並沒有什麼價值。

       不僅是這些身外之物,就連心識的旅客,也要離開身體的客棧,孤獨無助地去往陌生的地方。身體就像一家旅館,心識猶如一位過客,客人在旅店中待了一兩天,就要離開,同樣,我們在六道中不斷流轉,今生依靠這個身體而留在人道中,一旦離開了身體,身體被火葬或者天葬後,心識又開始轉入下一世。

       通過這幾種原因來分析,我們應該知道今生所貪的身體、財產、親友一定要捨棄,不然就不可能獲得殊勝的定解。無常觀在修行人的境界中非常重要,假如生起了對無常的感悟,知道生老死病、得失成敗等都是正常現象,那麼修行很容易成功。佛經也說:“三有無常如秋雲,有情生死如觀戲。”這個教證以前用過很多次。真的,有情的生死就像看戲一樣瞬息萬變,今天生、明天死,沒有什麼可靠的,只要懂得世界的虛幻本質,面對生老死病,很多人就不會特別在意了。但現在的世間人並非如此,有時候看到他們的行為,我們修行人確實有種不同的感受。儘管我自己也修行很差,但是跟長期受世間教育的人相比,某些方面還是有一點差別。

       以前米拉日巴即將返回家鄉時,上師送他一段金玉良言:“如果沒有看破塵世,將世間法與勝法混為一談,修法必將荒廢。”也就是說,殊勝的佛法與看破今世是緊密相聯的,倘若能夠看破今世,那麼修行一定會成功,否則是非常困難的。

       當然,作為世間人,對財產和身體等不貪著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應該想一想這些道理,看看每天特別耽著的事物到底有沒有意義。現在的世間人,要麼對親友特別執著,經常痛苦萬分,要麼對財產特別執著,尤其是開放以後,每個人的要求特別高,買房子、買轎車……享受的層次越來越提升,一直盲目地往前追,根本沒有修行的機會和時間。但最後得到什麼呢?只有勞累、憂愁、滄桑,除此之外有沒有其他的?自己應該會明白。

       所以,到了一定的時候,應該要觀觀無常,學會知足少欲。北京有個修行很好的知識分子,現在已經退休了,他以前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對新事物的判斷和研究非常深,關於科學方面寫過十幾本書。他對佛教也有虔誠的信心,白天不斷地探索科學知識,晚上一直修頗瓦法。他的生活相當簡樸,整個屋子裡,家具是古式的桌子椅子,除了一個電風扇和電話以外,什麼現代化的東西都沒有。電話是為了方便國外的孩子跟他問候,看他的身體怎麼樣了;北京比較熱,夏天沒有電風扇也不行,而其他的錢財,他全部用於慈善方面,自己沒有被新時代所轉變。

       可我們不是這樣,今天看到一個新產品──“啊,這個東西很好!是MP3、MP4、MP5、MP6……”就開始不斷地求啊求啊,最後也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步,反正是永無止境地往前追,拼命追。其實這是很累的,一切全都是幻化,沒有多大意義,所以到了一定的時候,自己應該有控制能力,生活知足少欲,才不會很痛苦。但現在的人恰恰相反,一生中瘋狂地往前衝,最終一無所得、空空歸回,非常可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14 16:44:46|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ymxxxxdcs/02.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9.pdf

《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第二品   壽命無常

全知無垢光尊者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ayuanmanqx/03-03.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2.pdf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壽命無常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14 16:45:59|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佛說八大人覺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2-2014 16:47:28|来自:台湾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樣的人才最快樂?是富可敵國者?傾國傾城者?權傾一時者?還是名震天下者呢?都不一定。佛陀告訴我們,知足之人才是天底下最快樂的。《佛遺教經》中云:“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對照自己,你快樂嗎?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ww.weibo.com/suod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