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879|回复: 6

[金融] [ZT 第一财经日报] 社科院副院长:中国房屋过剩问题即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2-2014 10:54:56|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从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没有过去,只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李扬称,在第二阶段,发达经济体稳定,新兴经济体开始出现危机,改革是走出危机的唯一途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昨日表示,从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没有过去,只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是走出危机的唯一途径。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当日召开的“2014年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扬说:“从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全球,在岁末年初大家都要对形势做一些估量,我总的估量是危机没有过去,只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李扬分析,从发达经济体情况看,危机最困难的时候过去了,但是造成危机的基本因素并没有消失,更重要的是在应对危机过程中采取了很多超常规的措施,这些超常规措施在阻止危机恶化的同时也加重了复苏的重负,使得复苏过程扑朔迷离。

  “发达经济体经济发展方向严重偏向消费者导向,经济结构高度依赖服务业,而制造业已空心化。”李扬说,判断危机是否过去,就要看实体经济领域中经济发展方式偏颇以及经济结构扭曲的状况是不是得到解决,显然没有解决。

  李扬说,危机最初是金融危机,表现为杠杆率非常高。去杠杆化是解救危机的一个必要路径,现在去杠杆并没有完成,在一定意义上还在提高。

  “全球危机还没有过去,第二个表现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李扬说,危机初期曾出现一个现象,一方面发达经济体经济很不好,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很好,以至于出现一个概念,叫做“双速脱轨”,两类国家两个速度,而且是脱轨的。但目前,危机进入第二阶段,发达经济体稳定了,新兴经济体开始危机了。

  在谈到中国经济时,李扬说,从2009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中高速增长阶段,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减速问题。尽管现在7.5%、7.6%速度已经相当高,但这是从10%高的增速落下来的,两三个百分点的冲击相当大。“估计这个冲击需要几年才能消弭,然后进入正常的中高速增长阶段。”而对于这一速度的变化,国内外一直没有非常好的解释。

  房地产问题。李扬说:“实体经济层面的房地产,我注意到谁都不谈,但是谁都知道它是一个大问题。”李扬预计,今年6月全国房地产登记系统启动之后,除了高房价问题外,房屋过剩问题也将水落石出,“现在这个问题非常突出,金融部门都在做准备”,“大家都说今年实体经济要出问题,首先就是房地产出问题”。

  产能过剩问题。李扬说,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癌症”。经济增长速度上不去,还得靠投资,而投资上来后,又导致更多的产能过剩,这是体制的纠结。

  金融问题。李扬说,发达国家是宽货币、紧信用、低利率,而中国的金融是宽货币、高利率、贷款难、贷款贵,这几个现象很荒谬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今天金融业的现实。中国金融体系必须动手术,不能靠政策调整,因为政策调整解决不了深层次的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李扬认为,中国总体来说地方政府债务不是问题,但是在局部地区、局部领域却是大问题,必须要有所准备。

  “危机深入到如此程度,根源在于实体经济出了问题,因此,走出危机的治本之策是改革。”李扬说,哪一个国家对自己的问题认识得最深刻、改革策略最完备、改革决心最大、效果最显著,哪一个国家就会在未来占据先机。
发表于 10-2-2014 10:58:58|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常听说改革, 就是不说说要改革成什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2-2014 11:30:56|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经济问题上,我宁愿相信林毅夫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2-2014 11:33:18|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Lucky姐 发表于 10-2-2014 10:58
常听说改革, 就是不说说要改革成什么样.

林毅夫,著名经济学家,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著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解读中国经济没有现成模式》等。
精彩摘要
1994年我就曾预测中国到2030年前可以保持每年8%的增长,到时经济规模可以赶上美国甚至超过。当时普遍认为不可能,说我是唱好中国。一个国家是不能唱好的,一个国家也不能唱衰,只能根据事实来分析。
中国维持8%增长的潜力,还需要发挥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政策应该是真正挖掘潜力的政策,而不是赶超的政策。第二,作为发展中国家,确实有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和矛盾,应该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
中国需要制度变革,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水平增高,上层建筑也必须跟着变动。但是,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是值得研究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所需要的制度是不一样的,是有差异的。
中国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有没有一些教训?我觉得是有的,上一轮积极的反周期政策,更多依靠货币政策,带来物价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这是大家都看到的。
收入分配是当前中国最重要的问题。解决收入分配,必须以一次分配改善为主,也就是让各种要素在收入分配中得到应有的。如果能够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一次分配就可以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2-2014 11:38:27|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未来20年为何能继续保持8%年增长

“8%增长是潜力,发挥潜力还需要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政策应该是真正挖掘潜力的政策,而不是赶超的政策。第二,作为发展中国家,确实有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和矛盾,应该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

6月22号我对中国未来做了一些论述,谈到未来20年中国具有保持年均增长8%的潜力,在国内引起极大关注。这不是我第一次说这种观点,1994年我就曾预测中国到2030年前可以保持每年8%的增长,到时经济规模可以赶上美国甚至超过。那是第一次说,当时普遍认为不可能,说我是唱好中国,一个国家是不能唱好的,一个国家也不能唱衰,只能根据事实来分析。

这几年在国内、国际各种会议场合,不管在外国人面前还是中国人面前,我讲了很多次也做了很多分析。对长期增长潜力的分析非常重要,因为短期政策与长期增长的可能性高度相关,比如,一头小毛驴,给它吃得再多,它能长成仔吗?不管短期政策怎么样变化,长期分析是重要的,知道潜力是什么,然后去挖掘潜力,短期政策为长期增长创造条件,解除可能的增长瓶颈。

有学者怀疑中国还有二十年8%增长潜力的说法,主要基于两个理由:第一,还不曾有任何一个国家维持50年年均8%以上的增长(在此之前的32年保持年均9.9%的增长),怎么会出现在中国?第二,高速增长的国家,在人均收入按购买力评价计算达到1万美元左右时,增长速度都放缓,包括日本和韩国。

这两个推论是不准确的。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时候,提出20年经济翻番,平均每年增长7.2%,当时在世界上还没有像中国这么多大的国家,可以维持20年7.2%的年增长,更何况1980年代以前西方理论界还有自然经济增长率,认为一个国家除战后或自然灾害复苏,不可能有7%的增长。中国不仅是20年7%,现在是32年9.9%。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不代表不能发生。

第二,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增长速度,靠的是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不管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具有后发优势,后发优势也就是指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可以用前人经验和前车之鉴,减少成本,创新速度可以大大加快,转变为经济增长。从历史经验看,以1990年的购买力计算,当日本、德国等人均收入达到1万美元时,其人均收入已达到美国的65%;而我们达到1万美元时,人均收入还不足美国的25%。同样是一万美元,而日、德的后发优势已经很小,而我们的后发优势还非常巨大。据麦迪森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是美国的21%,相当于日本1951年的水平、台湾地区1975年的水平以及韩国1977年的水平。在这个阶段,日本维持了每年9.2%的增长,台湾地区是每年8.3%的增长,韩国增长速度也超过7%。

从前景来看,我再次强调中国维持8%增长的潜力是存在的。日本1971年人均达到一万美元,是美国的60%,韩国1997年达到美国的50%。如果把潜力利用好,中国到2030年人均收入应该有可能达到美国的一半。

当然,这是一个潜力,潜力的发挥还需要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政策应该是真正挖掘潜力的政策,而不是赶超的政策。第二,作为发展中国家,确实有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和矛盾,应该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当然,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没有问题或矛盾,否则也就不是发展中国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2-2014 12:04:48|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是因为关注太久,期待太久,还是被一堆堆的砖家忽悠太久,听到关于国内房地产改革的消息都是麻木的自动略过、、、相信这样心态的人不只是我自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2-2014 12:20:02|来自:美国 | 显示全部楼层
WAYNEWEI 发表于 10-2-2014 11:33
林毅夫,著名经济学家,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芝加 ...

中国到2030年前可以保持每年8%的增长

这个我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