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查看: 952|回复: 1

腦海中的影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4-2014 20:22:54|来自:山东淄博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腦海中的影像
辜隱

生:學佛那麼久了,有時候碰到不順的事情,還會有情緒,覺得自己很沒有修行!怎麼辦?

師:可不可以舉一個實際的例子!

生:那天跟朋友約好見面,到了那裡,才接到他的電話,說他還在家裡,有事不能來,讓我心裡很不舒服。

師:你有沒有觀察你「不舒服」的感覺。

生:我知道自己在生氣,但是愈想愈不舒服,後來我就順道做別的事,「不舒服」的感覺才慢慢消退!

師:僅只是知道,力量還不夠。如果平常能培養覺照力,能夠分離出一片不捲入情緒的覺照力,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對於身、心、情境了了分明,那就會有轉化的力量。

生:怎樣轉化?

師:情緒的生起和強化與腦海中的影像有關,腦海中充斥著「應該要這樣」,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就會埋怨。把注意力放在呼吸、身體的感覺和當下的情境,只是單純地覺知和活動,這時候,腦海中的影像被沖淡,情緒就會淡化。以剛才你所說的情況,若你一直活在對之爽約的想法裡,就會覺得不舒服,當你開始去作別的事情,不再想它時,情緒就淡化,如果,一邊去作別的事情,腦海裡還纏繞著剛才的事,那就難以釋懷!

生:能不能澈底清除情緒?

師:可以,只要覺照到腦海中的影像,並且發現它並不是實際的情境,活在實際的情境裡,而不是活在腦海的影像裡,就不會有情緒了!

生:就這麼簡單嗎?情緒還會不會再生起?

師:如果能刪除腦海中和實際情境衝突的影像就不會有情緒。不過如果遇到另一件事情,又再不自覺地製作衝突的影像,又會有情緒!

生:怎樣才不會有情緒?

師:時時活在真實的情境裡,不再製造衝突的影像就不會有情緒。

生:一念不生、什麼都不想時,腦海中沒有任何影像,那就不會有情緒了嗎?

師:是的,但那只是暫時沒有情緒!若沒有智慧、沒有明白思想的盲點在哪裡,思想一起來就會有煩惱、情緒了!定力可以暫時抑制煩惱,智慧才能澈底消除煩惱!

生:怎樣才是智慧?

師:這要很強的觀照力,洞悉這些影像只是虛擬實境,而不是真實狀態,它可以作為處理事物的工具,就像電腦一樣,那就沒有問題啦!能清晰地分辨影像和情境,知道影像只是影像,決不是實體,那就是智慧,執取腦海中的影像當成實體,就是無明!

生:怎樣分辨影像和情境?

師:你可以注視眼前的景像,譬如你的書櫃,然後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剛才所見的影像,不但是視覺的可能還加上旁白:「書櫃有點髒了,該清潔一下了!」或浮現當初看傢俱買書櫃的情景,一幕幕的像演電影一樣。這時,停止思想,張開眼睛,重新看看眼前的景像,你可以觸摸它,拿一本書出來,看看書名和封面的圖案。這兩個過程,一個是腦中的影像,一個是實際的情境。通常是雙線同時進行,一般的情況是互相對應的,但是當腦中影像和實際情境偏離太大,甚至相互矛盾時,就會成為心理疾病,包括憂鬱症、妄想症、精神分裂症都有這種現象。

生:平常要怎樣觀察?

師:當接觸情境時,你可以觀察腦中有沒有出現喋喋不休的聲音,譬如:「每次都是○○○!」「我不要這個!」「最好是那樣!」「為什麼不像○○○那樣!」「如果○○○就好了!……」這些都是不如實的。切斷這些妄念,內心就回到一片清淨了!

生:沒有這些想法,失去動機,不就什麼都不想作了嗎?

師:這時心中一片清淨,就如明鏡一樣,腦中的影像就如鏡中像一般沒有實體,這時,沒有情緒反應,卻可以由當下活生生的情境中,展現整體的行動。肚子餓了就去吃飯、要有飯吃就要去工作、工作累了就休息,更複雜的活也是整體情境的反應。覺知和行動是主軸,思想只是一種輔助,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工具。這就是釜底抽薪、消除煩惱的方法!
发表于 22-5-2014 19:53:24|来自:山东淄博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按《楞严》的说法,脑海里的景象,是“前尘影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