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狮城论坛

返回列表 发帖 付费广告
楼主: WAYNEWEI

[理财] 你认为退休后多少钱才够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5-2014 17:17:0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退休后如果孩子已经独立, 那我们老两口应该用不了多少钱吧。就是吃穿,然后旅游吧。
我公婆退休后和我们一起生活, 帮我们带小孩, 然后吃穿住行用全部开销都是我们出的, 我们每月还会给他们钱,他们生日我们给礼物, 然后过年还给红包。他们的退休金在国内一分都不用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5-2014 17:20:27|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狮租房
I_Love_Kiwi 发表于 29-5-2014 17:17
我觉得退休后如果孩子已经独立, 那我们老两口应该用不了多少钱吧。就是吃穿,然后旅游吧。
我公婆退休后 ...

这个是因为我们父母那辈在这里没房子, 所以带孩子就都住到一起了.
国内的我的亲戚给小孩带孩子的, 都没有住一起的. 不管是老的, 还是小的, 两边都不愿意.
等我退休了如果给孩子带娃, 也不会想住一起. 这样就多了一份开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5-2014 17:27:53|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Lucky姐 发表于 29-5-2014 17:20
这个是因为我们父母那辈在这里没房子, 所以带孩子就都住到一起了.
国内的我的亲戚给小孩带孩子的, 都没有 ...

你分析的很对, 以后我们的儿辈应该也不愿意和我们住在一起, 都要自己的空间了。
而且我老公也和我说, 他以后不想和儿子住在一起, 不想给儿子带孩子。汗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5-2014 17:55:26|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shishiguanxin 发表于 29-5-2014 13:50
谢谢部长。
问题在,房市的大方向看得清,和宏观经济的基本面一致,我不要求它过热,形成泡沫,只要赢过 ...

这句话是没错,但问题是房地产过热是会毁了宏观经济的。
而且房地产是很容易过热的,因为房地产没有自我消化泡沫的能力。
故此,房地产是一个群体风险高的投资。
股市,基本风险在个人,不殃及他人。
若是对投资个别股票没信心,也可考虑投资基金或ETF。

点评

说得有道理。同意高房价是社会的毒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9-5-2014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5-2014 18:41:0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童緯強 于 29-5-2014 18:44 编辑
hfsheng1974 发表于 29-5-2014 12:37
呵呵,我同意您的说法。只是大势之下,是独善其身还是随波逐流?再往深了说,就是制度问题了。正因为对晚 ...
投资上,随波逐流的後果一般是亏钱的。:P
  地产的安全感其实是假的,因为屋子本身又不会产生新的财富,在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不断减损的财富(地契越来越短、房子越来越旧)
  论安全性,房子不是一个可以永续经营的企业(公司)可比的。所以,买房不如买股,只是要买对公司。企业是财富创造者,创造价值和就业。这还是实实在在的。
  打个比方,在下个人觉得,买了麦当劳的股票,看见处处都有麦当劳,这感觉比只买了栋房子踏实得多。每天看到这么多人去麦当劳用餐、这么多人在为麦当劳工作,这不是比一栋根本没有赚钱能力的房子安全和踏实得多呢?再比如说,买了谷歌的股票,看见机器人平板和手机四处都是,这心里能不安全、能不踏实吗?买了淘宝的股,拥有了淘宝的部分所有权,这恐怕比任何房子都安全。其他股票,类似概念。就不继续说了。
  推高地产价格基本只是寅吃卯粮,把昂贵的房价让後人承担。让年轻人的生活质量一代不如一代。

  简单说,推高楼市,是在折磨下一代人。推高股市,是在造福下一代人,提高就业和工资;那一个会比较有可续性?

  最後,其实德国的模式远比新加坡有可续性。因为德国的模式为人民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保证了一个不错的生活质量,而且由于大部分人租而不拥房子基本上大大的控制了房价压抑了楼市。这创造了一个非常优良的企业欢迎,同时也大大的鼓励了创作和生产力。人在安心的时候,最能全心全力的发展。在心慌担忧时,最容易做出自私而短视的行为。新加坡的模式,看似有可续性,其实从社会角度是毫无可续性而言。新加坡的制度基本上最大造福前面一、两代人,但越到後面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就越大。
  昂贵的居住和运输基本掏空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为生活劳於奔命的结果是缺乏安全感而不会创业。但同时人人都会四处追求横财,整体上整个经济根本就属于高浪费状态。
  德国有欧洲最强劲的经济、全球最优秀精密的非军事工业、最完善的教育系统;同时是贫富差距最低、人民生活质量最高、知识分子最受尊重、最环保的发达国家之一(前面的,没有之一)。说新加坡的做法比德国有可续性?真是天方夜谭。保证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国家放有可续性发展。用牺牲人民的生活质量换取的发展根本就是杀鸡取卵、饮鸠止渴,不切实际。通过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质量和空闲时间来激发人民的创意、智慧、上进行和创意方是最有可续性的。让人劳於奔命,那模式最没有创造力。日本之前就是被这种高房价+工作狂模式搞到经济最终崩溃结果20年多萧条;港人今天也深受高房价折磨;基本上,高房价就是社会和经济的不定时Bomb,根本对人民没丝毫好处。

点评

分析的很到位,可惜太超前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9-5-2014 19: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5-2014 20:50:1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退休人士,不必要的开支都可以cut,够吃够用差不多了。。

想生活的滋润些的话,谁都不会嫌钱多。。我个人感觉以现在的物价来说的话,一个月俩人最好保证有关3000 - 4000,生活无忧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5-2014 21:56:01|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童緯強 发表于 29-5-2014 18:41
投资上,随波逐流的後果一般是亏钱的。
  地产的安全感其实是假的,因为屋子本身又不会产生新的财富, ...

对于华人,投资房产就是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一种文化,拥有房产是一种安全感和财富的象征,特别是针对女性,现实生活中也在一直验证着这条规律是正确的。对于股票,最初是西方人创造的投资工具,所以西方人接受股票投资作为一种增值工具的意识是强于亚洲人的。拿股票和房产投资来讲,新加坡过去近20年的股票投资回报是好过房产的,但问题是很少有人能把股票捏在手里等20年。人的行为都是短视的,自私的,在选择投资股票还是房产时是不会考虑2者谁对经济比较能创造价值。从投资门槛和风险来说,能从股票投资赚取不错回报的人数是远远少过房产投资赚钱的群体,加上房产投资因为资金数额较大,赚到了回报也就很不错,很少有人会拿投资房产的一笔资金入股市的。最近10年的亚洲房产热造就了太多有钱人,房产投资成功对身边人的传递效应是身临其境的,也就带来了更多的人投资房地产,之后越来越热直到有泡沫,最后政府来阻止这种群体性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否则若泡沫破灭,损失的不只是投资房产的人群,整个经济体都会受波及,最终影响的是每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5-2014 23:56:0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新天地 发表于 29-5-2014 21:56
对于华人,投资房产就是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一种文化,拥有房产是一种安全感和财富的象征,特别是针对女性 ...

童部长的话明显带有严重的偏见。一个劲地夸大楼市的危害和抬高股市的重要性。楼市有泡沫现象,股市同样也有。而且股市的在历史上更严重。
翻翻历史书可以看到,在楼市泡沫之前,股市泡沫早就出现。比如早到17世纪的的南海公司泡沫事件。该事件重创英国经济。


最有名的就是美国紐約股票交易所的「黑色星期一」。上世纪20年代末的股市虚假繁荣,在维持7年的高股价位后崩溃。造就的是历史上最出名的黑色星期一。之后是长达10年之久的大萧条。“10月21日,「黑色星期一」到來了,出現了600多萬股的拋售狂潮,股值急劇下降。以後的幾天股值略有回升,但在10月24日,紐約股票市場突然崩潰。在一天拋售了1200多萬股。交易所大廳裏一片混亂。有的人發現自己突然變成了一貧如洗的窮光蛋,輕生自殺。10月28日是又一個「黑色星期一」,紐約股票交易所成交的所有股票平均下跌約50個百分點。第二天,10月29日,作為1929年大恐慌之日被載入史冊。1600多萬張股票轉手,持續的拋售狂潮將股票變成一堆貨真價實的廢紙。從此,美國進入了長達十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而胡佛總統則成了美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饑餓」總統。”


至于日本的泡沫经济,都归罪于楼市泡沫。事实上是股市和楼市的双重泡沫。如果按照泡沫破灭后的价值差异来计算,最主要的原因是股市泡沫:
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的股票資產額和土地資產額分別都不到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一半。從1986年起,股票資產額和土地資產額飆漲,在短短的1-2年內各自超過了GDP。1988年末,土地資產額已是同期GDP的1.4倍。1989年末,股價達到歷史最高水準,股票資產額達527萬億日元,為同期GDP的1.3倍。股票價格和土地價格的飛漲表明日本經濟已經泡沫化。1990年起,日本的泡沫經濟開始崩潰。年未,股價較1989年跌落近40%。1991年股價相對平穩。1992年股價再次大幅度下滑,股票資產額降至297萬億日元,也就是說,與1989年末股票資產額的歷史最高水準相比,230萬億日元消失在無形之中。同時,土地資產額也比其1988年的高峰值減少了100萬億日元。”


以为把钱都投去股市就是对经济做贡献,就是推动社会发展,这是极为可笑的想法。不管股市楼市,都是经济的基本面在维持,过度投资都会造成泡沫。股市泡沫和楼市泡沫的崩溃对经济都是重大打击。
而且股市危机对投资者的打击比楼市投资者的更加直接。很简单的事实就是,同样是100万,投资在股市,股市跌个50%,那么你的钱马上不见50%。而如果是100万买个房子,如果房价跌50%,就算资产跌了50%,你起码有房子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14 00:02:49|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YNEWEI 于 30-5-2014 00:06 编辑
我的新天地 发表于 29-5-2014 21:56
对于华人,投资房产就是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一种文化,拥有房产是一种安全感和财富的象征,特别是针对女性 ...

距离现在比较近的股市泡沫是2000年科技泡沫。这个用事实说明了对上市科技公司的过度投资不但对科技的发展有利,而是巨大的危害:

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在對新經濟和資訊技術革命的歡呼聲中,納斯達克(Nasdaq)指數一路上升。從1999年10月開始扶搖直上,到2000年初達到了4131點,在3月10日達到歷史最高水準5049點。這種沒有實際經濟效益的科技泡沫是不可能持久的。3月下旬,納斯達克開始第一次重大調整。從此,美國的科技股市場就進入了多事之秋。投資者在對「新經濟學」進行冷靜思考之後,逐漸認識到價格/毛收入比、點擊率等估值方法不能真實地反映股票價值,將股票定價重新轉回到公司盈利上。他們發現大量的科技公司並沒有盈利前景,於是開始拋售這些公司的股票。科技泡沫的破滅就這樣開始了。納斯達克指數不斷下滑,2000年底降至2471點。和3月份的高峰值相比,下跌了50%。網路股情況更加糟糕,大多數都損失了市場價值的90%以上。日本、韓國、歐洲的科技股也無一倖免,價格全部下跌一半左右。科技公司的狀況更加不容樂觀,從老牌的晶片製造商英代爾(Intel)到新秀雅虎(Yahoo)都發出了盈利警報,使投資銀行的分析員和投資者紛紛降低他們的盈利預測。許多排隊上市的科技公司推遲或取消了上市計畫。原本財源茂盛的網路公司或者在市場上焦急地尋找買主,或者關門大吉。整個科技世界仿佛突然從如日中天的巔峰跌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至今難得好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5-2014 00:44:52|来自:新加坡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做足医疗保障,人越老越不怎么需要花钱了。
体力逐渐衰弱, 省下旅游的钱;
胃口越来越差,省下下馆子的钱;
越来越不在意穿着打扮,省下买衣服的钱。
最重要的是,你不需要再为别人花钱。
老了,一定会比自己年轻时,要节俭许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